第77章 兵力扩张-《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昨天开完会,今天又开会。

  昨天开的是行政会议,今天开的就是军事会议。

  今天的人比昨天少多了,有郑宽,郑明,郑亮,朱文超,李忠,唐顺昌等六人。

  主要是商议扩充兵力,以及备战荷兰人的事情。

  郑宽说道:“荷兰人损失有支援到南洋,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会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做备战,加上我们现在的地盘扩大了数倍,需要更多的兵力。

  我决定扩充兵力,水师从两千兵力扩充到三千,陆战队从一千兵力扩充到一千五。

  护卫队从三百兵力扩充到五百。

  另外,如今我们人口距离十万人也不远了,各县城的常住人口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将不少苏丹人和土著人转移出来,又将其他人转移过去,局面有些混乱了。

  只靠县衙的衙役,捕快是不够的。

  所以,可以组建城卫队了,你们觉得多大规模合适?”

  水师,陆战队,护卫队的扩充兵力都没有问题,但城卫队新建,就需要多考虑了。

  一方面是不能太多,以免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要满足县城日常的需求。

  商议一番,最终决定,坤甸县,苏加丹那县,马辰县,在这三县,分别组建百人的城卫队。

  在浦吧哇县,松柏县,万明县,坤明县,新邦县,吉打邦县,分别组建五十人的城卫队。

  总计,就是六百人的城卫队。

  县衙的衙役和捕快只配刀剑,城卫队在此基础上,还要配置盾牌,弓箭,鸟铳。

  燧发枪,火炮等火器,暂时没有让城卫队拥有,将来视情况来调整。

  城卫队新建,六百人,比扩建后的护卫队还要多一百人。

  这支城卫队由总督府直接管辖,不听命于各府,县。

  郑宽在考虑从水师,陆战队,护卫队中分别调派一些人作为骨干来组建城卫队,并且从中选出一个将领。

  平时,城卫队分散驻守各个县城,战时,需要的话,可以快速成为一支军队,参与作战。

  如此扩充兵力后,水师三千人左右,主要负责镇守坤甸港,苏加丹那港,马辰港。

  陆战队一千五百人左右,主要负责镇守浦吧哇,坤甸,苏加丹那,马辰。

  护卫队五百人,主要是守卫总督府,郑家的人,以及一些重要人员,

  城卫队六百人,分别驻守九个县城。

  合计五千六百人左右的总兵力。

  不到十万人,抽出五千六百人的青壮,还是全职的,已经影响劳动力了。

  好在郑明弄出来的轨道车,省了出不少劳动力。

  再有就是,这五千六百的兵力,会时不时的配合一些事务,比如伐木,开垦,修建港口,码头,运输,救灾等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事情。

  这样的兵力,在郑宽等人看来,应该也能应对荷兰人可能派来的大量支援。

  要是他们知道荷兰人总督沃德现在还压着被郑家连续击败的事情没有求援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想。

  若是郑明知道,多半能想到荷兰现在的处境很可能由盛转衰了,没有太多的精力和金钱放在南洋这边。

  等郑明他们知道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扩充兵力的事情,郑明没有直接插手,等新兵操练时他会去操练一下,跟新兵认识,带去一些物品,从而获取新兵的军心。

  郑明接下来数日,在处理桑植司的事情,选出几个人,安排到各府的桑植所做事,同时组建桑植司的财务部门。

  “晴子,你来负责桑植司的财务吧。”

  “啊,公子,我可以吗?”

  千叶晴子听到郑明要重用自己,心里十分高兴,激动,但又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好。

  “你可以的。”

  郑明用千叶晴子,不只是她现在是自己府上的人,比较信任。

  也是看重她的才能。

  千叶晴子语言天赋好,汉语已经十分好,完全感觉不出她不是汉人。

  还有就是她很上进,一直在学习,学了苏丹语,土著语,英语,还在学葡萄牙语,荷兰语。

  除此之外,算术还好,也在学习如何做账。

  她如此努力,就是想得到郑明更加的重用,也是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不想庸庸碌碌一辈子。

  更想摆脱倭国人的身份,成为一个汉人。

  过去倭国人的身份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她要忘掉,需要新生。

  “公子如此信任我,我一定努力做好?不让公子失望。”

  虽然才十九岁,但千叶晴子看起来十分成熟。

  郑明鼓励的说道:“放心做,我相信你。你也可以找女子,只要有做账,算账的才能。”

  这几年,有不少女孩子从学塾出来,有算术好的,又去了万明书院继续学习。

  郑明打算从万明书院找几个骨干,让他们与千叶晴子组成桑植司的财务部,只要有才能,男女都可以,

  如今的万明书院规模大了许多,学生已经有数百。其中学文学,算术,语言,历史,天文,农业,水利等等科目。

  学算术,不只是学更高深的算法,还要学做账。

  农业科,学习研究农时,育种,制作肥料,防病防虫等等。

  语言科,汉语,苏丹语,土著语,西洋语,倭国语等等。

  水利科,学习研究如何设计修建沟渠,河堤,江堤,大坝,水库等等。

  历史科,学习华夏的历史。

  天文科,学习研究天时,记录婆罗洲的日常气候,雨水,温度,星象等等。

  总的来说,其中学习文学,历史,算术,语言的学生最多。

  安排好桑植司的事情,郑明带着一些护卫,去万明县查看水泥路和木制轨道车修建铺设的情况。

  马上就要到雨季了。

  差不多半年的旱季时间,万明县内的主道都修建成了水泥路,而且在有需求的平缓主路上铺设了木制轨道车。

  为什么还是木制轨道车呢?

  因为生铁铸造的轨道慢,现在只能满足采矿用的,而且也要先满足坤甸县那边。

  木制轨道车已经熟练,虽然寿命只有一年左右,但铺设快,维护也熟练了,就先用着。

  坤明县那边的情况,主路用碎石铺了,修成水泥路的不多,因为人手有限,只能等旱季再全面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