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天幕昭武撼良谋,楚项狂言覆秦志-《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为什么。

  仿佛,大秦似乎因为昭武帝的缘故,一切都在这时候有了变化。

  没有昭武帝的出现,大秦就会按部就班,走向彻底灭亡。

  但是,张良从天幕上官吏眼眸中,见到了不同于如今大秦官吏的生机勃勃。

  年轻的帝王,重塑乾坤,打造了他所追求的「王道乐土」,更为清明,而且还要强盛的大秦。

  让韩国复立,能够实现他心中的「王道乐土」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他为此奋斗,到底是因为自己的理想,还是…答应了父亲和祖父复国的执念。

  张良陷入了茫然,黄石公则抬起头,望向天幕。

  “上古圣君,莫过于昭武帝。”

  片刻后,黄石公发出了悠长的感叹声。

  看似浑浊的眼眸,绽放出猛烈地光华。

  “老师,他是赢氏子孙,是暴秦的皇帝!”

  听到黄石公的评价,张良最先忍受不了。

  “暴秦是无道之国,怎么可能有如此君主,若我要复韩,便是要倾覆这无道之国。”

  “可,若他是圣君,子房所求的,岂非成为了逆天而行的闹剧。”

  张良感受到了痛苦,复国的理念,还有辅佐圣明君主的理想,两种情绪,在不断地交织一起。

  对于自己弟子的情绪,黄石公自然看的透。

  他轻抚着长须,目光从天幕收回,落在了张良身上。

  “子房,抬起头来,看着为师,你且告诉我,你所追求的『王道』,其根本为何?”

  张良一听愣住了,下意识的回答道,“是仁政,是爱民,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暴政之苦。”

  大秦的统治,在他的眼中,本就是暴政。

  “可,天幕的昭武所行的是暴政,还是『王道』呢?!”

  昭武之术,王霸道杂之并行。

  张良回忆起昭武盛世的画面,还有后世史书的评价,低头不语。

  沛县,县衙。

  主簿萧何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望向了高悬于天的奇景。

  此时,他的眼中精光闪烁。

  原本他比起谁都看的清楚,秦国这条破船,迟早会分崩离析。

  所以哪怕在沛县做的再好,萧何都想方设法的拒绝了前往中央调任的机会。

  等着天下大乱,自己挑选合适的明主,取而代之。

  可天幕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萧何原本的判断。

  “昭武帝…”

  萧何低声语道,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

  “咸阳啊…或许是时候去看下了。”

  看下那位皇帝,是不是天幕所说的,如此英明神武。

  …

  盐铁都尉府。

  赢辰则是看着那个慷慨激昂、光芒万丈的足迹,只觉得头皮发麻。

  尤其是那《大汉帝国》什么鬼,后世的未来还出了一个类似于《高堡奇人》的架空剧?!

  这么吹自己,他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史书存在为尊者讳,而自己经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加上秦末乱世的危机,快速成长起来。

  赢辰觉得,自己实现天幕中的丰功伟绩无可厚非。

  只是,关键的是他现在还没有成长到天幕‘自己’的那一步啊。

  这天幕一吹,他老爹嬴政怎么想?

  为了让好大儿当好‘牛马’,肯定会再用出一些手段。

  自己,又还过不过了。

  “这天幕,简直是要把我往死里坑啊。”

  赢辰叹息了一声,心情瞬间就变得微妙了。

  与此同时。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变化。

  画面中,呈现出关中大旱,赤地千里的景象。

  昭武帝队伍随行,视察如今关中状况。

  而昭武帝在一处村落停下,发现一位老农带着全家,对泥塑的神像三叩九拜。

  皇帝的表情,意外就变得阴沉许多,随行的官员,没有想到会遇到这种场景。

  “这就是你们告诉朕,天下无事?!”

  帝王的愤怒,让身后的官员都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

  “陛下息怒!!!!”

  官吏们不敢怠慢,皇帝跑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那么,对于皇帝来说,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他们了。

  见此情形,赢辰意外沉默下来,他从马车下来,来到了老农身边。

  老农看到黑色龙袍的贵人,哪能认不出赢辰。

  “陛下……”此时,老农说话都打着哆嗦。

  “老丈,求神拜佛,可曾求来雨水?”皇帝走上前来,亲自扶起老农。

  “陛下,求不来啊…再不下雨,我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老农满脸愁苦,泣声而道。

  赢辰的目光缓缓扫过那片龟裂的土地,又落在老农瘦削的面庞上。

  “蒙毅。”他转头唤道。

  “臣在!”蒙毅立刻应声上前。

  “即刻派人丈量此处田亩,调关中仓粟三千石赈济,先保活命。再召工匠,三日内开挖引渠之处,不得有误。”

  “遵旨!”

  老农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又不敢直接触碰皇帝的衣袖,只是用粗糙的手背抹去眼角的泪。

  赢辰俯下身,直视着他的眼睛,语声沉沉:“记住,朝廷在,你们就有人撑着。天若不降雨,我便同你们一道去质问它,为何负了黎民。”

  “陛下……”老农的嗓音哽住,重重磕了一个头。

  随行官吏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赢辰收回视线,转身上马,声音冰冷:“回咸阳,督工部,调农部,三月之限——谁敢延误,拿脑袋来见!”

  众人齐声应下。

  天幕之下,那一抹黑色龙袍的背影,瞬间变得伟岸高大。

  …

  楚地,项府。

  “昭武这竖子,只会使此等收买人心的卑劣手段。”

  项梁气的将手中的酒樽猛地砸在地上,厉声怒骂。

  “哼,大丈夫当以力争锋,叔父,待我起兵,必定会覆灭大秦,光复楚国。”

  项羽安抚着暴怒的项梁,眼中微妙的情绪流转。

  “彼自可取而代之!”

  “好,不愧是我项家麒麟儿。”

  项梁大喜,看向项羽赫然而道,“项家之愿,必定能够在羽儿你的手中实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天幕中讲过项羽的事迹,虽然只是简单略过。

  但项梁清楚,自己不在的话,那么项羽就会是项家唯一挑大梁的了。

  而天幕亦证明,项羽是昭武帝的大敌,这点就足以让项梁倾尽全力培养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