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天心即民心,昭武帝重塑『天命』-《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轰!

  这一幕,宛若九天之上落下的惊雷,狠狠劈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无论是六国遗民,还是大秦的黔首,此刻都圆睁着双目,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的皇帝,大秦的天子,竟在代替万民,问罪于天!

  那声音,不再是温和的安抚,而是如同洪钟大吕,激荡在天地之间。

  每一个字都带着撼动人心的力量,久久回荡。

  祭天高台之下,数以万计的灾民先是陷入死一般的惊愕,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剧震从他们心底最深处猛然爆发。

  谁能想到?谁又敢想?

  那位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年轻帝王,会为了他们这群命如草芥的灾民,挺身而出,以凡人之躯,悍然质问那漠然无情的天地!

  自古以来,天灾降临,便是天子也只能斋戒沐浴,于祭坛之上献上三牲,卑微地祈求上苍的垂怜。

  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为了他口中的黔首百姓,竟做到了如此地步!

  他难道就不怕,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会引来天地的雷霆之怒,降下更为可怕的责罚吗?

  此刻,不仅仅是天幕中呈现的画面,现实世界里,从六国故地到大秦关中,无数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位昭武皇帝石破天惊的问天之举。

  赵地,一名旧日游侠望着天幕,双拳紧握,对着身旁一名老农恨声道:“看到了吗?这便是暴秦!哪怕是祭天,也如此霸道,全无对上天的半点敬畏!想我大赵……”

  话音未落,那老农再次扯开了自己的上衣,露出背上纵横交错、早已与皮肉融为一体的鞭痕,嘶哑着嗓子打断他:“赵?哪个赵?俺只知道,那时候交不上赋税,挨的鞭子比现在更狠!亡赵之痛是你们贵人的痛,不是俺的痛!”

  游侠的质问,在老农血淋淋的旧伤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而天幕之中,画面仍在继续。

  那尊象征着社稷的巨鼎,鼎身之上,正铸刻着老秦人席卷六合、征伐天下的赫赫图腾。此刻,鼎内火焰骤然暴涨,吞吐着熊熊烈焰。

  被赢辰投入其中的,正是那一部记载着严苛《商君书》的竹简!

  竹简在烈火的焚烧下,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仿佛是一个旧时代的无声悲鸣,也象征着一种决绝的破旧立新!

  数万灾民,黑压压地匍匐在祭台之下,他们抬起头,仰望着那个站在天地之间,宛若神魔般的身影,看着他那石破天惊的举动。

  此刻,赢辰的声音再度响起,那声音中,带着一股悲天悯人的决然与霸道。

  “古人云,君王有过,天降灾殃。”

  “朕自登基以来,日夜忧思,如履薄冰,唯恐有负于这天下万民所托!”

  话音未落,他猛然转身,那双深邃如星辰的眼眸,直面台下那一片黑压压的灾民。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被饥饿与绝望所笼罩的脸庞,仿佛要将他们的苦难,尽数刻入自己的灵魂深处。

  “今日,朕便以这天子之身,代我大秦万民,一问苍天!社稷坛前,血食祭祀从未断绝,为何吝啬于降下一滴救命的雨露!”

  赢辰从鼎中取过天子剑,剑锋遥指苍穹!

  “我秦人的尸骨,足以垒起这大秦的万里山河!若这天地之间,当真有鬼神存在,为何不肯庇佑你们最虔诚的子民!”

  “相反,你们所赏赐给他们的,便是那惨绝人寰的易子而食吗?!”

  皇帝的这三句问话,字字诛心!

  句句如惊雷炸响,仿佛要将这苍穹都撼动得摇摇欲坠!

  百官的面容上写满了惊恐与骇然,而站在最前列的蒙毅更是脸色骤变,他完全没有料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竟会如此胆大包天!

  这番话,已然是对天地最大的不敬!忧心忡忡的蒙毅,几乎是脱口而出,急声劝谏。

  “陛下,慎言!此举……此举恐怕会触怒……”

  然而,蒙毅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便被赢辰那更具威严的声音悍然打断。

  “那便让这苍天,将所有的怒火,都尽数倾泻在朕一人之身!勿要再伤朕的子民分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朕,不忍见尔等,朕的子民,因这天道无情而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他猛地一挥衣袖,动作间带着斩断一切的决绝。

  随即,他对着台下的万千灾民,对着身后所有的文武官吏,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宣告。

  “天若不救,朕,便与我大秦万民,自救!”

  “朕今日在此立誓,亦是在此立政!若这天道,只知庇佑豪强,而罔顾黔首死活!”

  “那这天,便是无道之天!这苍天,不敬也罢!”

  赢辰最后环视台下,目光如炬,一字一顿地吼出了那句足以颠覆整个时代认知的话!

  “何为天意?!”

  “民心,便是天意!”

  “天若无情,人定胜天!”

  轰!!!

  “人定胜天!”

  台下,一个老农率先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扔掉了手中的香烛,用尽全身力气,跟着吼出了这四个字!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回应,从数万灾民的口中爆发出来,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天地的洪流!

  “人定胜天!!”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这一刻,关中民心,尽归于此!

  …

  大秦,长公子扶苏的府邸之内。

  “六弟……他……他竟敢如此不畏苍天,不敬鬼神?!”

  眼前的景象,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冲击着扶苏固有的心神与认知。

  他下意识地扪心自问。

  若是自己身处那个位置,会为了天下的黔首百姓,做到这般地步吗?

  恐怕……很难。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作为一名天生的儒家学子,扶苏心中秉持着仁义。

  但这份仁义,却让他对天地鬼神充满了敬畏。

  也正是这份根深蒂固的敬畏,让他永远也无法像他的六弟那般,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质问。

  ……

  咸阳,盐铁都尉府。

  “原来如此…”

  李斯更是仿佛明白了什么,浑浊的眼眸中,褪去了所有恐惧和不甘。

  他瞬间明了。

  这六公子,也就是天幕上的昭武大帝,他借此机会,重塑了大秦的‘天命’。

  昭武帝将虚无缥缈的“天”,拉下了神坛,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

  从此以后,顺民心者,便是顺天应人;逆民心者,便是逆天而行!

  而‘民心’更是和大秦的君权以前所未有的一种方式,捆绑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大秦的统治根基,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些六国旧贵族赖以煽动百姓的“暴秦”形象,在这一刻,被天幕上那位敢于替万民问罪苍天的年轻帝王,冲击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