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周室衰微的根本。
叔孙通脸色一滞,正欲反驳,却听龙椅上的昭武帝发出来疑问。
“既如此,那统治之合法性,又在于何处?”
叔孙通精神一振,抢先答道:“陛下,在于德政!《孟子·离娄上》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君主行仁政,施恩德于万民,使百姓归心,其统治方为合法,方能长治久安!”
“又是民心!”蒙毅眉头紧锁,随即不满的道:“民心易变,如水中之月,岂能作为国之根本?《韩非子·有度》里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安定,这本身就是统治合法性最好的证明!”
法家之道,在蒙毅的眼中,始终是大秦的根本。
“当以严明之法,使民畏威,使国富强,方是正道!”
“空谈仁德,只会滋生惰性,动摇国本!”
蒙毅话里话外,暗藏机锋。
对于昭武帝组织的‘论道’大会,实际上他是不想参与的。
但是为了法家能够在大秦的土地上继续延续下去,作为廷尉的他自然要代表法家官吏,来应对各方学派大佬的论战。
就在儒法之间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墨家巨子墨楚开口了。
“二位言之有理,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切中要害。”
墨楚洪亮的声音,就在大殿当中回荡,“《墨子·尚贤》篇有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这位巨子环视四周,用那洪亮的声音赫然道:
“统治之合法性,不在于天命,更不在于强法,而在于『尚贤』,能否真正的选贤任能,为天下万民,谋取最大的福祉才是根本!”
“若君王所人用者,皆为宗亲贵胄,而非贤才;其所谋者,皆为一己之私,而非天下之公,纵有天命,纵以强法而治天下,其国,亦必亡矣!”
话落,墨家巨子的言论,顷刻间就在大殿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尤其是那句‘尚贤’之论,有的人认同,自然有的人绝不认同。
代表农家的名士陈相,亦是快速的起身发言,提出来自己看法。
“诸位所言,无非都是治民之术。然相以为,君民之别,本不该如此悬殊。”
他对着御座上的身影遥遥一拜,语气却不卑不亢:“古籍有载,神农之世‘贤者与民并耕,饔飧而治’。”
“君王与百姓一同劳作于田亩之上,共享其利,共担其苦。”
“权力,不过是众人为了更好耕作与生活,共同推举贤者出来主持事务所产生,其中根本,始终在于民,在农田土地之间。”
农家的‘君民共耕’言论,瞬间就引来了儒法两家的侧目。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混淆尊卑,动摇国本。
尊卑之别,不管如何在儒、法两家之间,都有着根本的认同。
一时间,就有学子打算上前,朝着陈相出言驳斥。
这会,一直闭目养神的道家河上公,却在此刻睁开了眼,发出来若有若无的轻笑。
“争,争,争,权力为何物?不过为过眼云烟耳!”
道家之学。
在河上公的影响下,原本的汉初时空可以说发扬光大。
汉初所沿用的,就是道家学问。
而河上公开口,御座上的身影,也在此刻将目光落在了老者的身上。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皆出于道耳。”
他悠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恍若振聋发聩一般,清晰的传入了每个人耳中,“君王之权,亦不过是顺应大道流转的产物。”
“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君王若能清心寡欲,不以一己之私干涉万民生息,天下自会归于太平!”
“权力之源,在道,亦在无。”
…
天幕上的咸阳宫,百家争鸣。
而天幕现实的世界,大秦乃至于六国的疆域,都因为此天幕上的思想交锋,变得暗流涌动。
楚地,项府。
“呵呵!”
项梁听着天幕的言论,不由得发出来一丝嘲笑,“尚贤,君民共耕,简直是笑话!”
“羽儿,你记住了,这天下终究是靠着拳头说话!”
“秦人能够一统六国,无非就是依靠兵锋之利耳,谁的兵强,谁的剑利,谁就是天命所在!”
“其余,皆为空谈!”
他的视线落在了项羽的身上,一番言论,更是让项羽频频点头,眼眸中露出了最深刻的渴望。
…
赵地,一处乡野酒肆。
几名农夫听着说书人转述的天幕辩论,脸上更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向往。
“那位农家的先生说的很对啊。”
一名老农放下了酒碗,感慨道:“俺们祖祖辈辈都在土里刨食,要是皇帝也跟我们一起下地,那日子该有多好啊。”
“故何乎做梦?”
邻桌上的一名落魄士子,随即嗤笑了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天,咱们是地,你能够指望天和地一样吗?”
“可天幕上的昭武帝,不是和俺们老百姓吃饭了吗?”
另一名农夫不服气的反驳道。
一场源于天幕的辩论,正以最快的速度,在帝国的最底层,悄然发酵。
……
咸阳宫,寝宫之内。
嬴政听着内侍汇报殿外各学派的争论,苍白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变化不停。
天幕上所言的天命、法度、民心、贤能……这些他曾经以为早已被自己牢牢掌控的东西。
在天幕的争论面前,变得可谓是相当复杂,更相当的难以捉摸。
他缓缓转过头,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异常平静的儿子。
“百家之言,你都听到了。”
嬴政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现在,该你了。”
“告诉朕,你的答案。”
此刻,赢辰上前一步,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先问了一个问题。
“父皇,敢问,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嬴政眉头一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自然是朕的天下,是我嬴氏的天下!”
“错!”赢辰断然喝道,语出惊人!
“这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产!”
他环视空旷的寝宫,声音却仿佛响彻在整个九州之上!
叔孙通脸色一滞,正欲反驳,却听龙椅上的昭武帝发出来疑问。
“既如此,那统治之合法性,又在于何处?”
叔孙通精神一振,抢先答道:“陛下,在于德政!《孟子·离娄上》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君主行仁政,施恩德于万民,使百姓归心,其统治方为合法,方能长治久安!”
“又是民心!”蒙毅眉头紧锁,随即不满的道:“民心易变,如水中之月,岂能作为国之根本?《韩非子·有度》里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安定,这本身就是统治合法性最好的证明!”
法家之道,在蒙毅的眼中,始终是大秦的根本。
“当以严明之法,使民畏威,使国富强,方是正道!”
“空谈仁德,只会滋生惰性,动摇国本!”
蒙毅话里话外,暗藏机锋。
对于昭武帝组织的‘论道’大会,实际上他是不想参与的。
但是为了法家能够在大秦的土地上继续延续下去,作为廷尉的他自然要代表法家官吏,来应对各方学派大佬的论战。
就在儒法之间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墨家巨子墨楚开口了。
“二位言之有理,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切中要害。”
墨楚洪亮的声音,就在大殿当中回荡,“《墨子·尚贤》篇有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这位巨子环视四周,用那洪亮的声音赫然道:
“统治之合法性,不在于天命,更不在于强法,而在于『尚贤』,能否真正的选贤任能,为天下万民,谋取最大的福祉才是根本!”
“若君王所人用者,皆为宗亲贵胄,而非贤才;其所谋者,皆为一己之私,而非天下之公,纵有天命,纵以强法而治天下,其国,亦必亡矣!”
话落,墨家巨子的言论,顷刻间就在大殿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尤其是那句‘尚贤’之论,有的人认同,自然有的人绝不认同。
代表农家的名士陈相,亦是快速的起身发言,提出来自己看法。
“诸位所言,无非都是治民之术。然相以为,君民之别,本不该如此悬殊。”
他对着御座上的身影遥遥一拜,语气却不卑不亢:“古籍有载,神农之世‘贤者与民并耕,饔飧而治’。”
“君王与百姓一同劳作于田亩之上,共享其利,共担其苦。”
“权力,不过是众人为了更好耕作与生活,共同推举贤者出来主持事务所产生,其中根本,始终在于民,在农田土地之间。”
农家的‘君民共耕’言论,瞬间就引来了儒法两家的侧目。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混淆尊卑,动摇国本。
尊卑之别,不管如何在儒、法两家之间,都有着根本的认同。
一时间,就有学子打算上前,朝着陈相出言驳斥。
这会,一直闭目养神的道家河上公,却在此刻睁开了眼,发出来若有若无的轻笑。
“争,争,争,权力为何物?不过为过眼云烟耳!”
道家之学。
在河上公的影响下,原本的汉初时空可以说发扬光大。
汉初所沿用的,就是道家学问。
而河上公开口,御座上的身影,也在此刻将目光落在了老者的身上。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皆出于道耳。”
他悠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恍若振聋发聩一般,清晰的传入了每个人耳中,“君王之权,亦不过是顺应大道流转的产物。”
“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君王若能清心寡欲,不以一己之私干涉万民生息,天下自会归于太平!”
“权力之源,在道,亦在无。”
…
天幕上的咸阳宫,百家争鸣。
而天幕现实的世界,大秦乃至于六国的疆域,都因为此天幕上的思想交锋,变得暗流涌动。
楚地,项府。
“呵呵!”
项梁听着天幕的言论,不由得发出来一丝嘲笑,“尚贤,君民共耕,简直是笑话!”
“羽儿,你记住了,这天下终究是靠着拳头说话!”
“秦人能够一统六国,无非就是依靠兵锋之利耳,谁的兵强,谁的剑利,谁就是天命所在!”
“其余,皆为空谈!”
他的视线落在了项羽的身上,一番言论,更是让项羽频频点头,眼眸中露出了最深刻的渴望。
…
赵地,一处乡野酒肆。
几名农夫听着说书人转述的天幕辩论,脸上更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向往。
“那位农家的先生说的很对啊。”
一名老农放下了酒碗,感慨道:“俺们祖祖辈辈都在土里刨食,要是皇帝也跟我们一起下地,那日子该有多好啊。”
“故何乎做梦?”
邻桌上的一名落魄士子,随即嗤笑了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天,咱们是地,你能够指望天和地一样吗?”
“可天幕上的昭武帝,不是和俺们老百姓吃饭了吗?”
另一名农夫不服气的反驳道。
一场源于天幕的辩论,正以最快的速度,在帝国的最底层,悄然发酵。
……
咸阳宫,寝宫之内。
嬴政听着内侍汇报殿外各学派的争论,苍白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变化不停。
天幕上所言的天命、法度、民心、贤能……这些他曾经以为早已被自己牢牢掌控的东西。
在天幕的争论面前,变得可谓是相当复杂,更相当的难以捉摸。
他缓缓转过头,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异常平静的儿子。
“百家之言,你都听到了。”
嬴政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现在,该你了。”
“告诉朕,你的答案。”
此刻,赢辰上前一步,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先问了一个问题。
“父皇,敢问,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嬴政眉头一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自然是朕的天下,是我嬴氏的天下!”
“错!”赢辰断然喝道,语出惊人!
“这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产!”
他环视空旷的寝宫,声音却仿佛响彻在整个九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