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金座山-《拜师修炼下山》

  秋意渐浓,天高云淡。顾倾城一袭素雅的风衣,衬得她本就清丽的面容更添了几分出尘的气质。她微微侧着头,望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辽阳景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怅惘。身旁的陈晓阳,穿着休闲的夹克,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手随意地搭在车窗沿,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前方,嘴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

  时隔数年,他们二人,顾倾城与陈晓阳,又一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辽阳市金座山的路途。车子驶离了市区的喧嚣,渐渐驶入了丘陵地带,空气也变得愈发清新,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道路蜿蜒,两旁的树木叶子有的已经染上了金黄与火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画卷。

  “还记得上次来,也是这样的好天气。”陈晓阳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温和,带着些许怀念。

  顾倾城收回目光,看向他,轻轻点了点头:“是啊,一晃都这么多年了。那时候我们……”她顿了顿,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唇边漾开一抹温暖的笑意,“还在山脚下的那家小店里,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酸菜饺子。”

  “味道确实不错,”陈晓阳附和道,“这次有机会,我们再去尝尝,看看还是不是当年的味道。”

  车子继续前行,终于,那座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金座山渐渐显露在眼前。它虽不似名山大川那般巍峨险峻,却也层峦叠嶂,透着一股北方山川特有的雄浑与苍劲。山脚下,依稀可见几处农家乐和登山的指示牌,比几年前似乎又热闹了一些。

  他们将车停在山脚下的停车场,并肩站定,抬头仰望着金座山。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给山峦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山间的风徐徐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走吧,”陈晓阳深吸一口气,对顾倾城伸出手,眼中充满了鼓励与期待,“再登一次金座山,看看山顶的风景,是否依旧能让我们心旷神怡。”

  顾倾城看着他伸出的手,犹豫了一瞬,随即也释然一笑,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两只手交握,仿佛握住了那些逝去的时光,也握住了此刻重逢的温暖与默契。

  他们相视一笑,带着对过往的追忆,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山顶风光的向往,迈开脚步,再次向着辽阳市的金座山,缓缓攀登而去。这一次,山依旧,人依旧,只是彼此的心境,或许已在岁月的沉淀中,有了新的感悟与不同。

  顾倾城和陈晓阳的越野车再次颠簸着驶入了辽宁省辽阳市地界,最终停在了狼洞沟口那片熟悉的、布满碎石的空地上。车窗外,依旧是那片苍茫而略显萧瑟的山峦,沟谷深处升腾着淡淡的、带着草木与泥土气息的薄雾,仿佛自他们上次离开后,这里的时光便未曾真正流动过。

  “还是这股味儿,”陈晓阳推开车门,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混杂着松针、腐叶,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野性。”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锐利地扫过沟口那几株标志性的、枝干虬曲的老榆树,树皮上似乎还残留着他们上次来时做的模糊记号。

  顾倾城紧随其后下车,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户外装束,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沉静而明亮的眼睛。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眼前这条蜿蜒伸向未知深处的狼洞沟。沟内林木愈发茂密,遮天蔽日,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下来,在布满落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似乎比上次更加湿润,隐隐能听到远处溪流潺潺的水声,以及不知名鸟类偶尔发出的几声清脆啼鸣,更衬得这山谷幽深而寂静。

  “看来这几年,这里没什么太大变化。”顾倾城终于开口,声音清冽,带着一丝对故地重游的复杂情绪。上一次他们踏足此地,还是为了追查一桩悬案,狼洞沟的险峻与神秘,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秘密,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仿佛都随着山风在耳边低语。

  陈晓阳从后备箱取出两人的装备,一边检查一边说道:“没变才好。要是变得面目全非,我们这次来的意义可就小多了。你确定线索真的指向这里?”他看向顾倾城,眼神中带着询问。

  顾倾城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根据我们最新掌握的信息,当年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狼洞沟,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但绝对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一环。我们上次可能遗漏了什么,或者说,有些东西,只有在特定的时机,才能显现出来。”她的目光投向沟谷更深处,那里幽暗不明,仿佛蛰伏着一头沉默的巨兽,等待着他们的再次探寻。

  阳光渐渐升高,驱散了些许晨雾。两人整理好行装,交换了一个眼神,仿佛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狼洞沟,这个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地方,再次向他们敞开了它神秘的大门。这一次,他们带着更充分的准备和更坚定的信念,要深入其中,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真相。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他们沉稳的脚步声,一点点汇入这寂静山谷的脉动之中。

  顾倾城与陈晓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辽宁省辽阳市那片熟悉的土地——石柱沟。

  时隔数年,当车轮碾过蜿蜒的乡路,空气中似乎依旧弥漫着当年他们初来时的那份混合着泥土芬芳与草木清香的独特气息。秋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与和煦,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布满车辙的土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远远望去,石柱沟的轮廓在层叠的山峦与淡淡的薄雾中若隐若现,比记忆中更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与宁静。

  他们下了车,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微凉。村口那棵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霜的老槐树,枝干依旧遒劲,只是叶子已染上了深深浅浅的金黄,随风簌簌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光阴的故事,也像是在欢迎这两位远道而来的故人。顾倾城微微眯起眼,深深吸了一口气,那股熟悉的、带着山野特有的清新空气涌入肺腑,让久居都市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大半。

  “还是老样子,”陈晓阳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目光扫过村口那些熟悉的低矮农舍,有些墙壁已经斑驳,甚至能看到新添的几处裂痕,但那份质朴与安宁却未曾改变。“只是感觉……更安静了些。”

  顾倾城轻轻点头,目光投向沟谷深处。那里,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那些以奇形怪状、拔地而起而闻名的石柱群。记忆中,那些沉默矗立的巨石,有的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有的则圆润光滑,仿佛被岁月精心打磨。它们在不同的光影下,呈现出各异的姿态,或威严,或灵动,或神秘,引人无限遐想。

  沿着依稀可辨的小径往里走,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偶尔惊起几只觅食的山雀,扑棱棱地飞向远方,留下一串清脆的鸟鸣。四周的树木愈发茂密,将天空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越往深处,空气越发湿润,带着岩石特有的清冷气息。

  终于,几尊巨大的石柱映入眼帘,比记忆中更加巍峨,也更加沧桑。它们仿佛是从远古时代就屹立在此,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月落,寒来暑往。阳光从石柱的缝隙中艰难地挤进来,在布满青苔的石面上投下更加深邃的阴影。顾倾城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冰凉粗糙的石壁,指尖传来岁月的厚重感。她似乎能感受到石柱沉默的呼吸,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古老传说与无尽秘密。

  陈晓阳则举起相机,试图捕捉下这石柱沟独有的神韵。他变换着角度,时而聚焦于石柱的整体雄姿,时而特写石面上那些被风雨侵蚀出的奇特纹路。“每一次来,感觉都不一样,”他一边调整着参数,一边说道,“这些石头,好像真的有生命一样。”

  顾倾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知道,陈晓阳说得对。石柱沟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一种心灵的寄托。这里的山石草木,都曾见证过他们的欢笑、困惑与成长。如今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唯有这石柱依旧,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他们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情愫。

  或许,这就是他们一次次回到这里的原因。在石柱沟的宁静与古朴中,他们可以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力量。这一次,他们又将在这里发现什么,感悟什么,留下怎样新的故事,一切都还是未知,但他们知道,石柱沟的每一次拥抱,都将是独特而深刻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与那些沉默的石柱一同,定格在了这幅秋日的画卷之中。

  顾倾城和陈晓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辽宁省辽阳市那片熟悉的土地——西大崴子。

  或许是故地重游,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熟稔与感慨。车子驶过蜿蜒的乡村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当“西大崴子”的路牌映入眼帘时,两人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些许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期待,或许还有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

  这里的天空似乎比别处更蓝,云朵也更白,带着辽北平原特有的开阔与清朗。远处的田埂阡陌纵横,近处的村落炊烟袅袅,几声犬吠鸡鸣,更添了几分田园的宁静与质朴。他们放慢了脚步,仿佛要将这久违的景象深深镌刻在心底。是为了寻访旧日的足迹?还是为了探寻这片土地上新的故事?亦或是仅仅为了逃离都市的喧嚣,在这方水土中找寻片刻的安宁与慰藉?无论初衷如何,西大崴子,这个带着些许乡土气息的名字,此刻正以它独有的姿态,迎接着这两位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故人。他们的到来,也为这片宁静的土地,悄然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和未知的可能。

  夏末的午后,阳光褪去了几分燥热,带着一丝慵懒的暖意。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站在辽宁省辽阳市龙石风景区的入口处,看着眼前熟悉又似乎有些不同的景致,相视而笑。上一次来,还是几年前的春日,那时桃花初绽,绿意盎然;而今虽已入秋,景区内却别有一番成熟厚重的韵味。

  “记得上次我们来,你还差点在那个九曲桥上崴了脚。”陈晓阳笑着打趣,目光落在不远处波光粼粼的龙鼎湖,湖畔的垂柳依旧依依,只是柳叶边缘染上了淡淡的金黄。

  顾倾城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眼底却漾着笑意:“还说呢!还不是你非要跟我比赛谁先跑到湖心亭,害我分心。”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气息,夹杂着远处若有似无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不过,这里的空气还是这么好,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两人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缓缓前行,路两旁的枫树叶子已经开始变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点缀在浓绿的松柏林间,色彩斑斓,煞是好看。偶尔有几片调皮的叶子打着旋儿从枝头落下,轻飘飘地铺在地上,为小路铺上了一层松软的地毯。

  他们穿过一片茂密的次生林,耳边是清脆的鸟鸣和潺潺的流水声。陈晓阳指着前方一块酷似巨龙的巨石,说道:“看,那就是‘龙石’吧?果然名不虚传,形态真是惟妙惟肖。”巨石盘踞在山岗之上,历经风雨侵蚀,更显苍劲有力,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叱咤风云。

  顾倾城走近巨石,伸手触摸着它粗糙而冰凉的表面,感受着那份来自远古的沉静与力量。“真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她感叹道。

  继续往上攀登,山路渐渐陡峭起来。陈晓阳很自然地伸手牵住顾倾城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来,让她心中一暖。他们互相扶持着,走走停停,时而驻足远眺,欣赏着山下辽阔的辽阳城景,鳞次栉比的房屋与远方的田野河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时而俯身细赏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和奇特的岩石。

  “累不累?要不我们在前面那个观景台歇一会儿?”陈晓阳关切地问。

  顾倾城点点头,脸颊因为运动泛起健康的红晕。在观景台的长椅上坐下,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凉爽。他们聊着天,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也畅想着未来的计划,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龙石风景区的每一个角落,将山石、树木、湖泊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依依不舍地准备下山,心中却充满了惬意与满足。这一次重游龙石风景区,不仅欣赏到了秋日的美景,更让他们的感情在这山山水水间得到了升华。他们约定,下次还要再来,看看这里冬天银装素裹的另一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