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的深秋,总带着几分北地特有的肃杀与高远。铜雀台的飞檐刺破湛蓝的天穹,庭园中的梧桐已染就一片灿烂的金黄,而后片片凋零,铺陈在渐趋冰冷的地面上,每一步踩上去,都发出细微而清脆的碎裂声响。
我独立于庭中,负手望着这片景象,心中却无半分赏玩的闲情。来自南方的驿报,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穿透了千山万水,最终传到邺城,激起滔天巨浪。
“……赤壁大火……舟船焚毁殆尽……丞相仅引万余残兵,败走华容,已退归许昌……”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钉,敲入我的骨髓。尽管早已知道历史的轨迹,尽管在曹操挥师南下之时便已预感到这般的结局,但当它如此真切、如此惨烈地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与宿命般的慨叹,依旧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终究……什么也没能改变。历史的巨轮,依旧沿着它固有的车辙,轰然碾过,留下满地狼藉与嗟叹。那几十万投鞭断流的豪情,那睥睨天下的霸气,最终竟葬送在了长江的烈焰与波涛之中。诸葛亮的风,周瑜的火,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天意……
“夫君。”一声轻柔却带着明显颤音的呼唤将我从沉重的思绪中拉回。我转过身,只见我的夫人曹宪,正倚在廊柱旁。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深衣,外罩一件月白的薄裘,却依旧显得身形单薄。
往日里明亮灵动的眼眸,此刻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里面盛满了惊惶、忧虑与无法言说的恐惧。她的脸色苍白,一只手无意识地紧紧护着小腹——那里,正悄然孕育着我们未出世的孩子。
她快步向我走来,步履竟有些虚浮,险些被地上的落叶绊倒。我急忙上前一步,扶住她冰凉的手臂。
“宪儿,你怎么出来了?天凉,当心身子。”我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却掩不住其中的干涩。
她的眼泪瞬间决堤,如同断线的珍珠,簌簌而下,紧紧抓住我的衣袖,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夫君……消息……许昌来的消息……,是不是真的?父亲他……父亲他当真……败得如此之惨?他……他如今怎样了?许昌情况如何?他身边只有万余残兵,若是……若是江东或是刘备那帮反贼趁势追来……我……我好怕……”
她语无伦次,声音哽咽,巨大的担忧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怀孕初期的她本就情绪敏感,身体不适,如今这惊天噩耗传来,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心中一痛,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感受着她单薄肩膀的剧烈颤抖。我知道,她并非仅仅担忧父亲的权势是否稳固,她更担忧的是父亲曹操本人的安危。
那是她的父亲,是从小疼爱她、纵容她的英雄。无论曹操在外是“治世能臣”还是“乱世奸雄”,在她心中,首先是一位可能会受伤、会失败、会陷入险境的父亲。
“莫怕,莫怕,”我轻抚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尽管我自己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岳父大人虽遭新败,但雄踞中原,根基深厚。许昌城高池深,尚有荀彧先生、程昱先生、荀攸先生等股肱之臣坐镇,夏侯惇、曹仁等宗族大将亦在左右(部分可能败归),绝非江东鼠辈可轻侮。刘备、孙权虽胜一阵,然其力已疲,亟需消化战果,短期内绝无北进之力。岳父大人……定是安全的。”
我的话,一半是分析,一半是安慰。曹宪仰起泪眼婆娑的脸庞看着我:“真的吗?夫君,你不是在骗我?”
我拭去她脸上的泪痕,郑重地点点头:“自然是真的。岳父大人乃非常之人,必能度此非常之劫。昔年所经历的大风大浪,皆比今日凶险,岳父大人不都挺过来了吗?此番虽损兵折将,然中原根基未动,假以时日,必能重振旗鼓。”
然而,我的安慰似乎并未能完全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靠在我怀里,声音依旧低回而充满忧虑:“可是……我听说……军中还闹了疫病,死了好多人……父亲他年事渐高,经此大败,又忧又气,若是……若是身子垮了可怎么好?许昌如今必定人心惶惶,父亲身边连番恶战,那些将领谋士也不知还剩下多少……他此刻……定然是极难过的……身边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她的话语,句句戳中要害。是啊,曹操此刻的心境,恐怕比战场上的失败更为煎熬。雄心受挫,霸业受阻,损兵折将,颜面扫地……这对一个骄傲如他的人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可能的伤病、对未来的忧虑……曹宪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她忽然抓紧我的衣襟,眼中流露出一种近乎哀求的神色:“夫君……我……我想去许昌!我想去看看父亲!亲眼看到他安好,我才能放心!我……我如今有了身孕,他若知道,或许……或许能稍解烦忧,得一丝安慰?”
我闻言一怔。去许昌?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曹操新败,许昌必定风声鹤唳,戒备森严,气氛压抑。我们此时前去,合适吗?会不会被视为一种刺探?或是徒增曹操的烦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看着曹宪那苍白而恳切的面容,感受着她因担忧而不停轻颤的身体,还有她手下那微微隆起、孕育着我们未来希望的小腹……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她是女儿,想在父亲最艰难的时候陪在身边,这份孝心,何其珍贵。或许,正如她所说,一个新生命的讯息,真的能在这片惨淡的愁云中,带来一丝微弱的暖光和慰藉。
而且,从我自身的角度……我也确实想亲眼去看看。看看那位一代枭雄,在经历如此惨痛的失败后,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历史的书写冰冷而抽象,唯有亲历现场,或许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与个人的命运在其中如何交织、碰撞。
我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我捧起她的脸,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好。宪儿,我陪你一起去许昌。”
她的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与希望的光芒,仿佛阴霾的天空透下了一缕阳光。
“但是,”我语气转为严肃,“你必须答应我,此行一切要听我安排。许昌如今非比往常,情况复杂。我们需作一方周密安排,方可成行。你的身子最是要紧,沿途舟车劳顿,必须万分小心,不可逞强。见到岳父大人,更需谨言慎行,多宽慰,少提战事,可明白?”
曹宪用力地点头,眼泪再次涌出,但这次是混合着感激与希望的泪水:“我明白!我都听夫君的!谢谢你,夫君……谢谢你……”
我将她重新拥入怀中,心中暗暗叹息。历史的洪流我无法改变,但至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可以护佑我的妻子,去尽一份人女的孝心。
“去准备吧,我们轻车简从,明日一早便出发。我这就去安排车马护卫,并先行遣快马往许昌送信,告知岳父大人我们将前去探望的消息,以免唐突。”
曹宪依言而去,脚步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些许,那护着小腹的手,也仿佛更有力量了。
我独自留在庭中,再次望向南方。秋风吹过,卷起满地落叶,打着旋儿,飞向未知的远方。许昌……曹操……赤壁的余烬尚未冷透,时代的浪潮却已悄然转向。我这只意外闯入这个时代的蝴蝶,虽未能掀起改变历史的风暴,但或许,也能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留下一点点属于自己、属于温暖的印记。
明日,我将带着我的妻子,走向那风暴过后尚未平静的中心。前路如何,未可知也。唯愿,能平安抵达,能稍慰那败军之将的悲凉心境,能护得妻儿周全。
邺城的秋日,依旧高远而肃杀,而我心中的波澜,却已随着这个决定,奔向了千里之外的许昌城。
喜欢龙吟三国
我独立于庭中,负手望着这片景象,心中却无半分赏玩的闲情。来自南方的驿报,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穿透了千山万水,最终传到邺城,激起滔天巨浪。
“……赤壁大火……舟船焚毁殆尽……丞相仅引万余残兵,败走华容,已退归许昌……”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钉,敲入我的骨髓。尽管早已知道历史的轨迹,尽管在曹操挥师南下之时便已预感到这般的结局,但当它如此真切、如此惨烈地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与宿命般的慨叹,依旧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终究……什么也没能改变。历史的巨轮,依旧沿着它固有的车辙,轰然碾过,留下满地狼藉与嗟叹。那几十万投鞭断流的豪情,那睥睨天下的霸气,最终竟葬送在了长江的烈焰与波涛之中。诸葛亮的风,周瑜的火,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天意……
“夫君。”一声轻柔却带着明显颤音的呼唤将我从沉重的思绪中拉回。我转过身,只见我的夫人曹宪,正倚在廊柱旁。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深衣,外罩一件月白的薄裘,却依旧显得身形单薄。
往日里明亮灵动的眼眸,此刻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里面盛满了惊惶、忧虑与无法言说的恐惧。她的脸色苍白,一只手无意识地紧紧护着小腹——那里,正悄然孕育着我们未出世的孩子。
她快步向我走来,步履竟有些虚浮,险些被地上的落叶绊倒。我急忙上前一步,扶住她冰凉的手臂。
“宪儿,你怎么出来了?天凉,当心身子。”我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却掩不住其中的干涩。
她的眼泪瞬间决堤,如同断线的珍珠,簌簌而下,紧紧抓住我的衣袖,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夫君……消息……许昌来的消息……,是不是真的?父亲他……父亲他当真……败得如此之惨?他……他如今怎样了?许昌情况如何?他身边只有万余残兵,若是……若是江东或是刘备那帮反贼趁势追来……我……我好怕……”
她语无伦次,声音哽咽,巨大的担忧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怀孕初期的她本就情绪敏感,身体不适,如今这惊天噩耗传来,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心中一痛,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感受着她单薄肩膀的剧烈颤抖。我知道,她并非仅仅担忧父亲的权势是否稳固,她更担忧的是父亲曹操本人的安危。
那是她的父亲,是从小疼爱她、纵容她的英雄。无论曹操在外是“治世能臣”还是“乱世奸雄”,在她心中,首先是一位可能会受伤、会失败、会陷入险境的父亲。
“莫怕,莫怕,”我轻抚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尽管我自己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岳父大人虽遭新败,但雄踞中原,根基深厚。许昌城高池深,尚有荀彧先生、程昱先生、荀攸先生等股肱之臣坐镇,夏侯惇、曹仁等宗族大将亦在左右(部分可能败归),绝非江东鼠辈可轻侮。刘备、孙权虽胜一阵,然其力已疲,亟需消化战果,短期内绝无北进之力。岳父大人……定是安全的。”
我的话,一半是分析,一半是安慰。曹宪仰起泪眼婆娑的脸庞看着我:“真的吗?夫君,你不是在骗我?”
我拭去她脸上的泪痕,郑重地点点头:“自然是真的。岳父大人乃非常之人,必能度此非常之劫。昔年所经历的大风大浪,皆比今日凶险,岳父大人不都挺过来了吗?此番虽损兵折将,然中原根基未动,假以时日,必能重振旗鼓。”
然而,我的安慰似乎并未能完全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靠在我怀里,声音依旧低回而充满忧虑:“可是……我听说……军中还闹了疫病,死了好多人……父亲他年事渐高,经此大败,又忧又气,若是……若是身子垮了可怎么好?许昌如今必定人心惶惶,父亲身边连番恶战,那些将领谋士也不知还剩下多少……他此刻……定然是极难过的……身边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她的话语,句句戳中要害。是啊,曹操此刻的心境,恐怕比战场上的失败更为煎熬。雄心受挫,霸业受阻,损兵折将,颜面扫地……这对一个骄傲如他的人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可能的伤病、对未来的忧虑……曹宪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她忽然抓紧我的衣襟,眼中流露出一种近乎哀求的神色:“夫君……我……我想去许昌!我想去看看父亲!亲眼看到他安好,我才能放心!我……我如今有了身孕,他若知道,或许……或许能稍解烦忧,得一丝安慰?”
我闻言一怔。去许昌?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曹操新败,许昌必定风声鹤唳,戒备森严,气氛压抑。我们此时前去,合适吗?会不会被视为一种刺探?或是徒增曹操的烦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看着曹宪那苍白而恳切的面容,感受着她因担忧而不停轻颤的身体,还有她手下那微微隆起、孕育着我们未来希望的小腹……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她是女儿,想在父亲最艰难的时候陪在身边,这份孝心,何其珍贵。或许,正如她所说,一个新生命的讯息,真的能在这片惨淡的愁云中,带来一丝微弱的暖光和慰藉。
而且,从我自身的角度……我也确实想亲眼去看看。看看那位一代枭雄,在经历如此惨痛的失败后,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历史的书写冰冷而抽象,唯有亲历现场,或许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与个人的命运在其中如何交织、碰撞。
我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我捧起她的脸,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好。宪儿,我陪你一起去许昌。”
她的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与希望的光芒,仿佛阴霾的天空透下了一缕阳光。
“但是,”我语气转为严肃,“你必须答应我,此行一切要听我安排。许昌如今非比往常,情况复杂。我们需作一方周密安排,方可成行。你的身子最是要紧,沿途舟车劳顿,必须万分小心,不可逞强。见到岳父大人,更需谨言慎行,多宽慰,少提战事,可明白?”
曹宪用力地点头,眼泪再次涌出,但这次是混合着感激与希望的泪水:“我明白!我都听夫君的!谢谢你,夫君……谢谢你……”
我将她重新拥入怀中,心中暗暗叹息。历史的洪流我无法改变,但至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可以护佑我的妻子,去尽一份人女的孝心。
“去准备吧,我们轻车简从,明日一早便出发。我这就去安排车马护卫,并先行遣快马往许昌送信,告知岳父大人我们将前去探望的消息,以免唐突。”
曹宪依言而去,脚步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些许,那护着小腹的手,也仿佛更有力量了。
我独自留在庭中,再次望向南方。秋风吹过,卷起满地落叶,打着旋儿,飞向未知的远方。许昌……曹操……赤壁的余烬尚未冷透,时代的浪潮却已悄然转向。我这只意外闯入这个时代的蝴蝶,虽未能掀起改变历史的风暴,但或许,也能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留下一点点属于自己、属于温暖的印记。
明日,我将带着我的妻子,走向那风暴过后尚未平静的中心。前路如何,未可知也。唯愿,能平安抵达,能稍慰那败军之将的悲凉心境,能护得妻儿周全。
邺城的秋日,依旧高远而肃杀,而我心中的波澜,却已随着这个决定,奔向了千里之外的许昌城。
喜欢龙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