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社保局的办事大厅刚开门,周志高就已站在入口处。
与西城区昨日的压抑不同,这里的空气似乎都透着“热情”,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笑容满面,咨询台的姑娘主动上前询问需求,窗口前还特意摆放了糖果和热水,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同志,您要办什么业务?我带您去对应的窗口。”一位胸前挂着“引导员”牌子的小伙子快步走来,语气恭敬得有些刻意。
周志高不动声色地避开他的搀扶,笑着摇头:“我先逛逛,看看流程。”
他缓步走到各个窗口前,果然如引导员所说,每个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
三号窗口的女科员正手把手教一位老人填写申请表,五号窗口的男同志则拿着计算器,反复帮群众核算养老金金额。
可这份“完美”,却让周志高心里的疑虑更重,昨日西城区的丑闻刚曝光,东城区就突然变得如此“规范”,未免太过巧合。
“大爷,您常来这儿办业务吗?这儿的工作人员一直这么好?”周志高走到休息区,坐在一位正在喝水的老人身边,语气随意地问道。
老人放下水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小伙子,你是外地来的吧?别被他们骗了。”
“平时可不是这样,昨天下午突然来了一群领导检查,今天就全都装模作样起来。”
周志高心中一凛,追问:“那平时他们怎么办事?”
“怎么办事?故意刁难呗。”老人叹了口气,“我上个月办医保报销,跑了五趟才成。”
“第一次说材料少了一页,第二次说签字不对,第三次又说复印件不清楚。”
“后来我听人说,得给窗口的覃娜‘表示表示’,我给她塞了张五百块的购物卡,第二天就办好了。”
听到“覃娜”这个名字,周志高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又接连找了几位办事群众,有年轻的上班族,有带孩子的母亲,还有退休的老干部,前几位要么支支吾吾不愿多说,要么干脆摇头说“不清楚”,直到问到第十三位,一位在附近开小卖部的大叔,才终于挖出了更多内幕。
“何止是覃娜,还有个叫李建仁的男科员,更黑。”大叔往嘴里塞了颗糖,声音压得极低,“覃娜还只是要好处,李建仁连社保金都敢动。”
“我邻居家的孩子去年申请失业补贴,明明符合条件,却一直没到账。”
“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被李建仁给冒领了,说是‘系统出了问题’,最后给了两千块封口费才算完。”
周志高的手指在口袋里紧紧攥成拳头,又问:“他们就是普通科员,工资能有多少?怎么敢这么大胆?”
“工资?他们哪靠工资活。”大叔嗤笑一声,“我听我表妹说,覃娜在二环买了套五十多平的房子,李建仁更厉害,前年就在通州买了套三居室。”
“京城的房价你也知道,一套少说几百万,就他们那点工资,不吃不喝十年也买不起。”
这句话像惊雷在周志高耳边炸响。
普通科员坐拥数百万房产,这背后必然藏着巨大的贪腐黑幕。
他不再停留,立刻走出办事大厅,拨通了西城区纪委书记张凯的电话:“张书记,立刻带人来东城区社保局,有重大情况。”
“另外,联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一下覃娜和李建仁名下的房产信息,再查他们的银行流水和社保系统操作记录,动作要快,不能打草惊蛇。”
张凯不敢耽搁,半小时后就带着纪检和审计部门的同志赶到了。
周志高将收集到的线索交给他们,沉声吩咐:“兵分三路,一路去窗口核实两人的业务办理记录,一路去银行调取流水,还有一路去不动产中心查房产来源,我在这里盯着。”
此时的办事大厅里,覃娜和李建仁还在扮演着“热心公仆”的角色。
覃娜正拿着一份材料,对着群众耐心讲解:“您看,这里需要盖社区的章,盖完章再来,我优先给您办。”
李建仁则在电脑前快速操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可当他们看到穿便衣的纪检干部走进来,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覃娜同志,麻烦你过来一下,我们有几个业务问题想向你核实。”纪检干部走到窗口前,语气平静。
覃娜的手猛地一颤,手里的笔掉在桌上,却还是强装镇定:“好……好的,稍等。”
她起身时,不小心碰掉了抽屉里的东西,一叠购物卡从里面滑了出来,散落在地上。
周围的群众见状,立刻发出一阵骚动。
“这是什么?”纪检干部捡起购物卡,上面印着不同商场的logo,足足有十几张,“这些都是群众给你的?”
覃娜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另一边,李建仁见势不妙,悄悄拿出手机想删东西,却被早已盯住他的审计人员抓了个正着:“李建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的系统操作记录有重大问题。”
两人被带走时,办事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之前那位开小卖部的大叔喊道:“早就该抓他们了,这两个蛀虫,坑了我们多少老百姓!”
周志高走到社保局局长王建军面前,语气冰冷得像冰:“王局长,覃娜和李建仁在你眼皮子底下贪腐,坐拥数百万房产,你敢说你一无所知?”
王建军的额头渗出冷汗,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周部长,我……我真的不知道。”
“他们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我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干这种事。”
“没想过?”周志高冷笑一声,从纪检干部手里拿过一份材料,“这是他们近三年的业务办理异常记录,有一百二十多笔审批存在问题,每一笔都有你的签字。”
“你告诉我,这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包庇?”
王建军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瘫坐在椅子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周志高不再理会他,转身对张凯说:“立刻对王建军立案调查,查他有没有参与贪腐,有没有收受过两人的好处。”
“另外,彻查东城区社保局的所有业务记录,尤其是近五年的社保金发放和补贴申请,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中午时分,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
覃娜名下有两套房产,一套在二环,一套在郊区,总价值超过八百万,其银行流水显示,近三年有近百笔不明来源的资金汇入,共计两百三十多万,大多来自办理业务的群众账户。
李建仁名下有三套房产,还偷偷投资了一家公司,通过冒领失业补贴、虚报医保报销等方式,贪污社保资金高达四百七十多万。
“简直是胆大包天!”周志高看着调查结果,怒火几乎要溢出来,“社保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他们竟然也敢动,简直不配做人!”
张凯在一旁补充道:“周部长,我们还发现,李建仁的哥哥是东城区财政局的副局长,之前帮他打过招呼,让社保局‘多关照’李建仁,这背后很可能还有更大的保护伞。”
“查!一查到底!”周志高的语气斩钉截铁,“不管牵扯到谁,不管他职位多高,都必须严肃处理。另外,通知全市社保局,立刻开展专项自查,重点核查业务审批和资金发放情况,发现问题主动上报的可以从轻处理,隐瞒不报的,一旦查出,从重处罚。”
消息传开后,京城社保系统掀起了一场大地震。
各区县社保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开展自查自纠,不少有问题的干部主动向纪委交代情况,仅一天时间,就有十七人投案自首。
下午,周志高来到东城区纪委审讯室,隔着玻璃看着覃娜。
她头发凌乱,脸上的妆容早已花掉,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我错了,我不该收老百姓的好处,不该买那么多房子。”她趴在桌上痛哭流涕,“都是李建仁带坏我的,他说收点好处没事,我才一步步陷进去的。”
周志高没有说话,又走到另一间审讯室,李建仁正低着头,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李建仁,你冒领的失业补贴,有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下岗工人的救命钱,你良心过得去吗?”
李建仁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麻木:“我也是没办法,我要还房贷,要养孩子,工资根本不够用。”
“再说,那么多人领补贴,少一两笔没人会发现。”
“没人会发现?”周志高的声音陡然提高,“那些没拿到补贴的人,可能因为交不起房租被迫搬家,可能因为没钱看病耽误治疗,你知道吗?”
“你贪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毁了一个家庭!”
李建仁的身体剧烈颤抖,终于低下了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我错了,我愿意退赃,求你们给我一次机会。”
周志高没有再看他,转身走出审讯室。
他知道,退赃弥补不了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法律的制裁必须从严。
离开纪委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老郑开车在门口等着,看到周志高出来,赶紧迎上去:“周部长,您还没吃饭呢,先去吃点东西吧。”
周志高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吃不下。一想到那些被贪走的社保金,想到老百姓跑断腿的样子,我就觉得愧疚。”
“我们的监管还是有漏洞,才让这些蛀虫有了可乘之机。”
“您已经做得很好了,”老郑安慰道,“至少现在把他们抓了,以后老百姓办事就方便了。”
周志高点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斗志:“明天我们去市社保局,召开全市社保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把覃娜和李建仁的案子作为典型,让所有社保干部都引以为戒。”
“另外,推动社保系统改革,引入大数据监测,只要有异常操作,立刻预警,从根本上杜绝贪腐。”
车子驶在京城的街道上,窗外的灯火璀璨。
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群众们愤怒的控诉和贪腐分子悔恨的泪水。
他知道,整治社保系统的贪腐只是开始,基层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就一定能清除所有蛀虫,还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办事环境。
“老郑,通知秘书,明天早上八点开会,研究社保系统改革方案。”周志高的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再受委屈了。”
与西城区昨日的压抑不同,这里的空气似乎都透着“热情”,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笑容满面,咨询台的姑娘主动上前询问需求,窗口前还特意摆放了糖果和热水,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同志,您要办什么业务?我带您去对应的窗口。”一位胸前挂着“引导员”牌子的小伙子快步走来,语气恭敬得有些刻意。
周志高不动声色地避开他的搀扶,笑着摇头:“我先逛逛,看看流程。”
他缓步走到各个窗口前,果然如引导员所说,每个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
三号窗口的女科员正手把手教一位老人填写申请表,五号窗口的男同志则拿着计算器,反复帮群众核算养老金金额。
可这份“完美”,却让周志高心里的疑虑更重,昨日西城区的丑闻刚曝光,东城区就突然变得如此“规范”,未免太过巧合。
“大爷,您常来这儿办业务吗?这儿的工作人员一直这么好?”周志高走到休息区,坐在一位正在喝水的老人身边,语气随意地问道。
老人放下水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小伙子,你是外地来的吧?别被他们骗了。”
“平时可不是这样,昨天下午突然来了一群领导检查,今天就全都装模作样起来。”
周志高心中一凛,追问:“那平时他们怎么办事?”
“怎么办事?故意刁难呗。”老人叹了口气,“我上个月办医保报销,跑了五趟才成。”
“第一次说材料少了一页,第二次说签字不对,第三次又说复印件不清楚。”
“后来我听人说,得给窗口的覃娜‘表示表示’,我给她塞了张五百块的购物卡,第二天就办好了。”
听到“覃娜”这个名字,周志高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又接连找了几位办事群众,有年轻的上班族,有带孩子的母亲,还有退休的老干部,前几位要么支支吾吾不愿多说,要么干脆摇头说“不清楚”,直到问到第十三位,一位在附近开小卖部的大叔,才终于挖出了更多内幕。
“何止是覃娜,还有个叫李建仁的男科员,更黑。”大叔往嘴里塞了颗糖,声音压得极低,“覃娜还只是要好处,李建仁连社保金都敢动。”
“我邻居家的孩子去年申请失业补贴,明明符合条件,却一直没到账。”
“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被李建仁给冒领了,说是‘系统出了问题’,最后给了两千块封口费才算完。”
周志高的手指在口袋里紧紧攥成拳头,又问:“他们就是普通科员,工资能有多少?怎么敢这么大胆?”
“工资?他们哪靠工资活。”大叔嗤笑一声,“我听我表妹说,覃娜在二环买了套五十多平的房子,李建仁更厉害,前年就在通州买了套三居室。”
“京城的房价你也知道,一套少说几百万,就他们那点工资,不吃不喝十年也买不起。”
这句话像惊雷在周志高耳边炸响。
普通科员坐拥数百万房产,这背后必然藏着巨大的贪腐黑幕。
他不再停留,立刻走出办事大厅,拨通了西城区纪委书记张凯的电话:“张书记,立刻带人来东城区社保局,有重大情况。”
“另外,联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一下覃娜和李建仁名下的房产信息,再查他们的银行流水和社保系统操作记录,动作要快,不能打草惊蛇。”
张凯不敢耽搁,半小时后就带着纪检和审计部门的同志赶到了。
周志高将收集到的线索交给他们,沉声吩咐:“兵分三路,一路去窗口核实两人的业务办理记录,一路去银行调取流水,还有一路去不动产中心查房产来源,我在这里盯着。”
此时的办事大厅里,覃娜和李建仁还在扮演着“热心公仆”的角色。
覃娜正拿着一份材料,对着群众耐心讲解:“您看,这里需要盖社区的章,盖完章再来,我优先给您办。”
李建仁则在电脑前快速操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可当他们看到穿便衣的纪检干部走进来,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覃娜同志,麻烦你过来一下,我们有几个业务问题想向你核实。”纪检干部走到窗口前,语气平静。
覃娜的手猛地一颤,手里的笔掉在桌上,却还是强装镇定:“好……好的,稍等。”
她起身时,不小心碰掉了抽屉里的东西,一叠购物卡从里面滑了出来,散落在地上。
周围的群众见状,立刻发出一阵骚动。
“这是什么?”纪检干部捡起购物卡,上面印着不同商场的logo,足足有十几张,“这些都是群众给你的?”
覃娜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另一边,李建仁见势不妙,悄悄拿出手机想删东西,却被早已盯住他的审计人员抓了个正着:“李建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的系统操作记录有重大问题。”
两人被带走时,办事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之前那位开小卖部的大叔喊道:“早就该抓他们了,这两个蛀虫,坑了我们多少老百姓!”
周志高走到社保局局长王建军面前,语气冰冷得像冰:“王局长,覃娜和李建仁在你眼皮子底下贪腐,坐拥数百万房产,你敢说你一无所知?”
王建军的额头渗出冷汗,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周部长,我……我真的不知道。”
“他们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我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干这种事。”
“没想过?”周志高冷笑一声,从纪检干部手里拿过一份材料,“这是他们近三年的业务办理异常记录,有一百二十多笔审批存在问题,每一笔都有你的签字。”
“你告诉我,这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包庇?”
王建军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瘫坐在椅子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周志高不再理会他,转身对张凯说:“立刻对王建军立案调查,查他有没有参与贪腐,有没有收受过两人的好处。”
“另外,彻查东城区社保局的所有业务记录,尤其是近五年的社保金发放和补贴申请,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中午时分,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
覃娜名下有两套房产,一套在二环,一套在郊区,总价值超过八百万,其银行流水显示,近三年有近百笔不明来源的资金汇入,共计两百三十多万,大多来自办理业务的群众账户。
李建仁名下有三套房产,还偷偷投资了一家公司,通过冒领失业补贴、虚报医保报销等方式,贪污社保资金高达四百七十多万。
“简直是胆大包天!”周志高看着调查结果,怒火几乎要溢出来,“社保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他们竟然也敢动,简直不配做人!”
张凯在一旁补充道:“周部长,我们还发现,李建仁的哥哥是东城区财政局的副局长,之前帮他打过招呼,让社保局‘多关照’李建仁,这背后很可能还有更大的保护伞。”
“查!一查到底!”周志高的语气斩钉截铁,“不管牵扯到谁,不管他职位多高,都必须严肃处理。另外,通知全市社保局,立刻开展专项自查,重点核查业务审批和资金发放情况,发现问题主动上报的可以从轻处理,隐瞒不报的,一旦查出,从重处罚。”
消息传开后,京城社保系统掀起了一场大地震。
各区县社保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开展自查自纠,不少有问题的干部主动向纪委交代情况,仅一天时间,就有十七人投案自首。
下午,周志高来到东城区纪委审讯室,隔着玻璃看着覃娜。
她头发凌乱,脸上的妆容早已花掉,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我错了,我不该收老百姓的好处,不该买那么多房子。”她趴在桌上痛哭流涕,“都是李建仁带坏我的,他说收点好处没事,我才一步步陷进去的。”
周志高没有说话,又走到另一间审讯室,李建仁正低着头,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李建仁,你冒领的失业补贴,有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下岗工人的救命钱,你良心过得去吗?”
李建仁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麻木:“我也是没办法,我要还房贷,要养孩子,工资根本不够用。”
“再说,那么多人领补贴,少一两笔没人会发现。”
“没人会发现?”周志高的声音陡然提高,“那些没拿到补贴的人,可能因为交不起房租被迫搬家,可能因为没钱看病耽误治疗,你知道吗?”
“你贪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毁了一个家庭!”
李建仁的身体剧烈颤抖,终于低下了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我错了,我愿意退赃,求你们给我一次机会。”
周志高没有再看他,转身走出审讯室。
他知道,退赃弥补不了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法律的制裁必须从严。
离开纪委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老郑开车在门口等着,看到周志高出来,赶紧迎上去:“周部长,您还没吃饭呢,先去吃点东西吧。”
周志高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吃不下。一想到那些被贪走的社保金,想到老百姓跑断腿的样子,我就觉得愧疚。”
“我们的监管还是有漏洞,才让这些蛀虫有了可乘之机。”
“您已经做得很好了,”老郑安慰道,“至少现在把他们抓了,以后老百姓办事就方便了。”
周志高点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斗志:“明天我们去市社保局,召开全市社保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把覃娜和李建仁的案子作为典型,让所有社保干部都引以为戒。”
“另外,推动社保系统改革,引入大数据监测,只要有异常操作,立刻预警,从根本上杜绝贪腐。”
车子驶在京城的街道上,窗外的灯火璀璨。
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群众们愤怒的控诉和贪腐分子悔恨的泪水。
他知道,整治社保系统的贪腐只是开始,基层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就一定能清除所有蛀虫,还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办事环境。
“老郑,通知秘书,明天早上八点开会,研究社保系统改革方案。”周志高的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再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