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持之以恒-《港片:靓坤马仔,小结巴别吹了》

  一份份战报堆积如山,明德帝轻叹道:

  "朕的子嗣,有人如龙,有人似虫。但即便平庸,只要兵权在手,扫平边患也不在话下。

  "

  突然,他眼中寒光一闪,想到那个搅动朝堂的年轻人——张诚。

  "现在什么时辰了?

  "明德帝询问侍立一旁的御前统领陈铁山。

  陈铁山身着暗红绣飞虎纹锦服,腰悬柳叶刀,体格魁伟,目光炯炯。

  "回禀陛下,已近未时。

  "

  "今日应是张诚授课之日。

  "

  "上次他讲解天下地理与边疆治理,引得老三次日就启程赴任。

  "

  "幸好张诚提出了制约藩王之策,否则绝不会轻饶。

  "

  "当时朝野震动。

  "

  "这次不知又要讲些什么,会引发何等波澜?

  "

  明德帝心不在焉,朱笔悬在奏折上方,半晌才放下笔起身:

  "陈铁山,随朕走一趟。

  "

  二人前后离开大殿。

  "陛下要去何处?

  "

  "集贤殿。

  "

  明德帝答道。

  他既担心张诚又出惊人之语,又忍不住想亲耳听听他的见解。

  "且看这小子今日要讲些什么。

  "

  以张诚不拘一格的性子,授课内容必定不同于那些迂腐儒生。

  ......

  明德帝与陈铁山刚进集贤殿,就惊动了几位侍读学士。

  众人见圣驾突至,慌忙跪拜行礼。

  难道是来考察皇子学业?

  "臣等叩见皇上。

  "

  大臣们依次上前 ** 。

  李明远平静地环视众人,开口道:

  "朕此行不欲惊动太多人。

  "

  "张诚可到了?

  "

  "已在殿内候着了。

  "

  一位年长的学士回答。

  "甚好。

  "

  "记住,莫要声张。

  "

  李明远说着,带着赵武向讲学堂走去。

  来到院外,两人悄悄躲在窗边观望。

  只见张诚正在堂上讲学。

  赵武见圣上这般举动,忍不住低声道:

  "陛下,我们不进去听讲吗?

  "

  李明远立即瞪了他一眼:

  "噤声!

  "

  "谁说朕是来听课的?

  "

  "朕是来检查皇子们的功课进度!

  "

  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坦白特意来听区区讲官的授课。

  这分明是例行督查,怎会是暗中观察!

  侍卫统领周武只能沉默以对。

  也罢......

  天子圣明,自有考量。

  书斋内。

  教习陈默合上教案,迅速检视各位皇子的课业。

  稍作沉吟后搁下书卷,闭目凝神回忆每名学子的表现。

  继而睁眼宣布:

  "上次布置的功课,一是绘制九州疆域图,二是撰写治国策论,题目为:若封地为藩王,当先征伐何方。

  "

  "这些本官已逐一审阅。

  "

  "优劣皆有参差。

  "

  "现在开始逐一点评。

  "

  "此次最佳者当属——

  "

  "萧景琰。

  "

  端坐席间的萧景琰听闻自已名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妙极!

  竟是魁首!

  这篇策论确实耗费他许多心血。

  遍阅典籍,数易其稿。

  如今总算得到认可。

  他原不敢奢望夺魁,没想竟能如愿。

  陈默颔首赞许道:

  "你的疆域图最为详尽,已绘就九成有余。

  "

  "策论亦属上乘。

  "

  "望你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

  "学生谨遵教诲!必当勤勉向学!

  "

  萧景琰朗声应答。

  其余皇子纷纷投来欣羡目光。

  廊下,萧远山轻抚长须,面露欣慰:

  "琰儿夺得头名?甚善。

  "

  "这孩子天资聪颖,太傅们常予嘉许,此次功课确实出色。

  "

  接着,陈教习依次点评诸生课业。

  众皇子皆屏息凝神,唯恐被指不足。

  "萧元启。

  "

  "能按时呈交课业,值得嘉许。

  "

  "望持之以恒。

  "

  陈默温言道。

  批阅时可以看出萧元启的勤勉之心。

  虽才思稍逊,然锲而不舍,终有所成。

  " ** 明白。

  "

  萧元启恭敬应诺。

  "多数课业尚可。然楚明轩——

  "

  "你的功课,实在差强人意。

  "

  陈默望向楚明轩。

  楚明轩垂首,面有惭色。

  嗫嚅辩解:

  "家父言道此类功课无需过分用心。

  "

  陈默静默凝视。

  他知这位嫡长子已被视作储君人选。

  而此番课业内容,恰与藩政息息相关。

  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楚老太爷见孙儿课业垫底,心中愠怒:

  继承大统之人无需镇守封地,何须精通诸侯之术?

  这些考核封王的题目,略逊一筹又何妨?

  他本就不该在此事上空耗光阴!

  评阅结束,周夫子扫视堂下稚气未脱的学子们,肃然道:

  "诸生课业已悉数批改完毕,若有疏漏,望勤加修习。若存懈怠之心,速速改之。

  "

  "现在,我们研习新课。

  "

  孩童们闻言纷纷挺直腰板,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先生今日传授何术?

  "

  李晟亦暗自好奇。

  周师向来常有惊人之论,此番不知又要讲授何等新鲜学问?

  正当众人猜测之际,周夫子沉声道:

  "今日授予诸位的,是固本培元之术,调和阴阳之法,更兼——益寿延年之道!

  "

  满座哗然。

  此论是否妥当?

  李晟拧眉不语。

  这先生究竟作何打算?

  这些宗室子弟尚在总角之年,怎需研习养生之理?

  "哧——

  "

  身侧忽传压抑的嗤笑。

  李晟冷目如电,倏然侧首。

  但见近卫统领张岳以掌掩唇,额角青筋暴起,肩背微颤,不知情者只怕要以为他突发恶疾。

  ** 眸色骤寒:

  "可笑?

  "

  "尽管笑。

  "

  "朕准你笑上三天三夜。

  "

  统领瞬间面无人色,咬肌绷紧如石。

  圣言既出,若真被罚不歇气地笑,只怕要魂飞魄散。

  可强忍笑意的面容扭曲得更甚,活似吞了苦胆。

  天子不再注目,转视学堂光景。

  小小侍卫何足计较?

  岂及皇室传承紧要?

  学堂内。

  周先生面对满座贵胄子弟,朗声道:

  "诸君皆龙血凤髓。

  "

  "来日或君临天下,或坐镇雄藩。

  "

  "欲成圣主良王——

  "

  "首在滋养根本。

  "

  "须知皮囊乃擎天玉柱。

  "

  "若无铜筋铁骨,

  "

  "何以经天纬地?

  "

  "若被沉疴所困,

  "

  "既难勤政,亦不可悠游,更无缘享这江山如画。

  "

  "至于提师百万,

  "

  "体弱不支,未至疆场先坠雕鞍。

  "

  "此乃安身立命之基,万斛珠玉难换。

  "

  "故今日传授吐纳导引之术,强筋健骨之方。

  "

  "望诸君深悟其要。

  "

  满室童蒙相顾愕然,如闻晨钟暮鼓。

  此等言论闻所未闻。

  原来体魄竟关乎如斯?

  从无人与他们道破此理。

  周师见学子们震骇之色,暗自欣慰。

  正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