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束手无策-《港片:靓坤马仔,小结巴别吹了》

  这位主考素以苛刻著称,所出试题常令学子束手,传闻去岁 ** 就因他搅得举场大乱,铩羽者众,更有考生当场厥倒。

  "真是万幸。

  "

  "幸亏前年丁忧居家,躲过此劫。

  "

  杜明远正暗自窃喜,书童突然慌慌张张闯进来。

  他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你再说一次?

  "

  他死死掐着案角,喉咙发涩。

  而书童带来的消息是——

  今科大主考,正是严冰!

  霎时杜明远耳中轰鸣,十指如冰。

  顾轩的狠辣作风早已名声在外,更不用提及他当年主考时那桩

  "朱笔勾魂

  "的骇人传闻。

  完了!

  这个念头如毒蛇般咬住心脏。

  为何偏偏避不开他?

  朝中能臣众多,为何派来这尊杀神?

  楚怀瑾踉跄后退,衣袖带翻案上茶壶。

  瓷片迸裂的脆响里,似有青云梦碎的声音。

  "怎么又是他!

  "

  "这分明是要绝人活路!

  "

  他掐着虎口低语,连身后脚步声都未听见。

  "贤兄可是旧疾发作?

  "

  "快扶他去廊下——

  "

  书童正要叫人,被他猛然拽住。

  "用不着。

  "

  旁边考生见他面若枯槁,低声劝道:

  "圣上开科取士本是喜事,兄台何至如此?

  "

  楚怀瑾挤出个惨笑:

  "诸位可知......今科主考是顾轩。

  "

  人群中骤然爆出几声惊喘,几个曾落第的学子登时唇色尽失。

  "竟是这阎罗王爷!

  "

  "原想此番能鱼跃龙门,到底逃不过他的手掌。

  "

  几个新科举子面面相觑。

  "难道燕承昭当真这般可怕?

  "

  楚明远冷笑道:

  "去年秋闱那些刁钻策论,全是此人所出。那些令人抓耳挠腮的偏题,各位应当记忆犹新?

  "

  原本困惑的考生们霎时血色尽褪。

  "原来出自他手!

  "

  "此人心思何其歹毒,竟能想出这般折磨人的题目?

  "

  "这回春闱怕是要九死一生!

  "

  仍有人强撑:

  "未必没有转圜余地,总会有应对之策。

  "

  "存着希望总好过坐以待毙,闯过这关便是坦途。

  "

  众人眉头略展。

  楚明远望着他们尚存侥幸的神色,漫不经心补道:

  "可知今年殿试主审,仍是燕承昭?

  "

  满堂死寂。

  "连殿试......也是他坐镇?

  "

  楚明远道:

  "可知他用何物考校进士?

  "

  "是七弦焦尾琴。

  "

  楚明远将当日情形娓娓道来,这些秘闻皆来自其叔父的京城书信。

  "七弦焦尾辨清浊,罢黜庸才,提拔俊杰。

  "

  "蠢材当场革职。

  "

  "血溅玉阶!

  "

  "应考士子魂飞魄散,满朝文武战栗不言。

  "

  "劣官即刻下狱。

  "

  "能吏反获重用。

  "

  "亲历者旬月仍噩梦缠身,历朝殿试何曾有此骇事。

  "

  话未说完,举子哗变。

  "这考官行事竟这般酷毒?

  "

  "一笔朱砂判阴阳,半炷香内定乾坤。

  "

  "如今我等又当如何?是祸是福?

  "

  "偏碰上孙明远主考,莫非天意如此?

  "

  "能否另派他人?

  "

  原本众人视科考为青云之路,听闻陈砚秋所言后,顿觉那朱红宫门似龙潭虎穴,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

  礼部衙署内。

  孙明远身着锦鸡补服,阶下肃立着十余位礼部属官。

  为首者正是礼部尚书周崇。

  赵澜声音沉稳:

  "周大人,此次陛下特命下官总领科考事务,需借调吏部三名官员协理。

  "

  "下官明白。

  "

  "人选全凭赵大人定夺。

  "

  周崇含笑应允。虽赵澜现为吏部侍郎——仅正四品衔,但朝野皆知他深受永乐帝与太子朱瞻基器重,早被视为心腹重臣。

  此番调派协考官员,于公于私皆无法推辞。

  更何况,若赵澜指名要他亲自参与,周崇也只能奉命——毕竟背后是当今天子与储君。

  明眼人皆看得出赵澜圣眷正浓。待朱瞻基继位,此人必居要职。届时位列三公,超越自已亦非难事。

  堂下众官屏息以待,最终赵澜择定三人。

  待周崇率众退下,厅内渐静。赵澜环视留任者:

  "此次科考乃陛下新政首举,望诸位同心协力。

  "言罢径自展纸挥毫,当场拟题。

  众人暗自惊诧——主考官竟亲拟试题?

  墨迹方干。

  看清纸上内容后,几名官员相顾愕然。终于有人迟疑道:

  "赵大人,这考题......是否过于严苛?

  "

  赵澜抬眉:

  "何处不妥?

  "

  "莫非太易?需再添难度?

  "

  说罢提笔欲改。

  "万万不可!

  "

  "已然极难!

  "

  "我等都束手无策......

  "

  几位考官慌忙阻拦徐衡改题。

  心下叫苦不迭——

  这般题目谁能作答?!

  众人细览试题,暗自咋舌:

  不愧是徐衡,所出题目之精深依旧令人折服。

  此等考题,绝非庸才可应对。

  此刻,他们眼前已浮现考生见题时的惶遽神情。

  不由暗自唏嘘。

  遇上徐衡主考,只得叹这些考生时运不济。

  惟愿下科另择他人。

  考官王肃神色凝重,沉声道:

  "上科试题泄露,几累所有考官获罪。

  "

  "今科考官乃圣上亲点,是否更该慎之又慎?

  "

  “这两天大家就在贡院住下吧,免得题目泄露。”

  他抬眼看向李岩,目光中透着希冀。

  之前漏题的 ** 还让他心头发紧,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

  他相信曾担任过考官的李岩,清楚事情的轻重,应该会认同这个建议。

  这次选官不同以往,皇上格外看重,绝不能出任何纰漏,否则谁都担待不起。

  想到家中老小和仕途前程,他更不敢冒险。

  其余几位考官低声商量后,陆续表示赞同。

  “王大人考虑周全,这样既能保密,又能保证考试顺利。”

  “圣上对此事十分关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我没意见,考完再出去。”

  “横竖就几天,熬一熬就过去了。”

  “我也没异议。”

  众人接连表态后,目光都落在周砚身上。

  “周大人怎么看?”

  毕竟最终决定权在作为主考官的周砚手中。

  若真出了岔子,第一个要担责的就是他。在场众人都明白其中利害,相信他会谨慎抉择。

  “不用。”

  “多此一举。”

  周砚语气平淡。

  大家面露诧异,本以为他会支持王志的提议,没想到一口回绝。

  “周大人!”王志急忙劝说,“这事关系重大!万一出现问题,圣上怪罪下来,咱们谁吃得消?我这都是为您和大家考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