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造云子离去后,茶室内的空气似乎又重新沉淀下来,只剩下玉露茶若有若无的清香和炭火上水壶冒起的阵阵白色水汽。
周正青没有立刻说话,目光从窗户的方向缓缓收回,仿佛在消化刚才南造云子所带来的那些重要情报。
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砂茶杯壁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几不可闻的嗒嗒声,显露出他内心并非全无波澜。
片刻后,他端起茶杯,将杯中微凉的残茶一饮而尽,然后看似随意地将空杯推向身旁的玲子。
玲子立刻会意,提起小巧精致的茶壶,将温度恰到好处的热水注入茶壶,进行第二次冲泡。
她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宁静美感。
就在这注水的间隙,周正青的声音低沉地响起,打破了沉默,话题却陡然转到了另一个方向上:“玲子。”
“嗨,少爷。”玲子轻声应道,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盘尼西林那边。”周正青的目光落在玲子正在冲泡茶叶的纤手上,语气平淡如同在询问天气:“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能稳定产出了吗?”
“盘尼西林”这个名字,作为最高优先级的指令,一直是玲子在负责和实验室联系。
周正青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霉菌代谢物,在接下来的漫长战争里,将是比黄金更珍贵无数倍的“神药”,是能左右无数人生死的关键筹码。
拥有它,不仅意味着庞大的财富,更意味着一种难以估量的战略优势和人脉资源。
玲子将冲泡好的新茶恭敬地奉到周正青面前,然后微微垂下眼睑,用她那特有的,恬静而清晰的嗓音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少爷,关于盘尼西林的研究,目前确有进展,但距离您期望的大规模稳定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稍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最初的一批高纯度提取物,数量非常稀少,仅够进行有限的临床试验。
在白岩硫生博士的全力支持和亲自操作下,我们已经秘密在宪兵医院挑选了少数几名濒危的严重感染伤兵进行了试用。
试验结果。。。堪称奇迹,那几名被军医判定几乎必死无疑的败血症患者,在用了我们提供的药剂后,高烧竟然在短时间内退去,严重的感染症状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控制。
除了两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抢救失败死亡,其他人都在短时间被治愈,
白岩硫生对此极为兴奋,他认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划时代的抗病毒物质。”
说着,玲子的语气随即变得凝重起来:“但是,少爷,最大的瓶颈在于量产。
正如您最初所告知的,这种青霉菌的筛选,培养,以及后续的提取和纯化,过程极其繁琐复杂,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
我们设在冲绳那霸的秘密实验室,虽然已经尽可能按照霍华德·弗洛里和恩斯特·钱恩 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和扩充,但进展一直非常不顺利。”
玲子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蹙起,仿佛也为此事感到困扰:“培养基的污染问题反复出现,提取效率极低,纯度波动很大。
目前。。。实验室倾尽全力,一个月所能提取出的有效药剂,恐怕也只够治疗寥寥十数人而已。
而且成本高昂得惊人,远超等重的黄金。
弗洛里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日夜不停地尝试改进工艺,但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时间,和一些运气。”
周正青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气,气息吹动了茶杯表面氤氲的热气。
“嗯。。。”
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低吟,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
原以为,知晓未来的方向,获取者堪比黄金。。。不,是远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会容易一些。
看来,是把它想得简单了。
任何一个时代的跨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知道盘尼西林能拯救无数生命,知道它未来的巨大价值,但将先知先觉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在1937年代简陋的条件下,其难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这不仅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解决“怎么做”的无数技术细节和工程难题。
“告诉研究团队。”周正青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权威,“不计成本,继续投入资源。
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或材料,列出清单,通过家族,尽可能搞到手。
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他需要助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想办法挖过来。
我要的不是实验室里几毫升的样品,而是能够支撑起一条甚至多条生产线的成熟工艺,明白吗?”
“嗨!明白!”玲子郑重地低头应命,“我会将您的意思再次传达给家族,并全力协调所需的一切资源。”
周正青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重新端起那杯新沏的茶,碧绿的茶汤映照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
看来,在真正掌握“神药”之前,玲子之前提出的那个方向。
将那批新生产出来的,在这个时代同样紧俏且利润丰厚的吗啡,推销给华北方面军的医疗系统,确实是一个更现实,更能快速获取资金和资源的选择。
而盘尼西林这颗种子,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养分,才能在这片残酷的土壤中,生长成足以改变某些事情的参天大树。
深秋的寒风卷过上海闸北的残垣断壁,带来硝烟与腐烂交织的气味。
七十万华夏军人伤亡后的寂静比枪炮声更令人窒息。
88师,李维舟所在的连队从一百五十六人减员至五十七人,军服破烂不堪,弹药所剩无几。
他们坚守的虹口租界边缘阵地,正对着苏州河北岸,成为日军猛攻的重点。
一河之隔的公共租界里,霓虹灯依旧闪烁,爵士乐隐约可闻,仿佛战争与那里无关。
周正青没有立刻说话,目光从窗户的方向缓缓收回,仿佛在消化刚才南造云子所带来的那些重要情报。
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砂茶杯壁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几不可闻的嗒嗒声,显露出他内心并非全无波澜。
片刻后,他端起茶杯,将杯中微凉的残茶一饮而尽,然后看似随意地将空杯推向身旁的玲子。
玲子立刻会意,提起小巧精致的茶壶,将温度恰到好处的热水注入茶壶,进行第二次冲泡。
她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宁静美感。
就在这注水的间隙,周正青的声音低沉地响起,打破了沉默,话题却陡然转到了另一个方向上:“玲子。”
“嗨,少爷。”玲子轻声应道,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盘尼西林那边。”周正青的目光落在玲子正在冲泡茶叶的纤手上,语气平淡如同在询问天气:“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能稳定产出了吗?”
“盘尼西林”这个名字,作为最高优先级的指令,一直是玲子在负责和实验室联系。
周正青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霉菌代谢物,在接下来的漫长战争里,将是比黄金更珍贵无数倍的“神药”,是能左右无数人生死的关键筹码。
拥有它,不仅意味着庞大的财富,更意味着一种难以估量的战略优势和人脉资源。
玲子将冲泡好的新茶恭敬地奉到周正青面前,然后微微垂下眼睑,用她那特有的,恬静而清晰的嗓音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少爷,关于盘尼西林的研究,目前确有进展,但距离您期望的大规模稳定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稍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最初的一批高纯度提取物,数量非常稀少,仅够进行有限的临床试验。
在白岩硫生博士的全力支持和亲自操作下,我们已经秘密在宪兵医院挑选了少数几名濒危的严重感染伤兵进行了试用。
试验结果。。。堪称奇迹,那几名被军医判定几乎必死无疑的败血症患者,在用了我们提供的药剂后,高烧竟然在短时间内退去,严重的感染症状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控制。
除了两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抢救失败死亡,其他人都在短时间被治愈,
白岩硫生对此极为兴奋,他认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划时代的抗病毒物质。”
说着,玲子的语气随即变得凝重起来:“但是,少爷,最大的瓶颈在于量产。
正如您最初所告知的,这种青霉菌的筛选,培养,以及后续的提取和纯化,过程极其繁琐复杂,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
我们设在冲绳那霸的秘密实验室,虽然已经尽可能按照霍华德·弗洛里和恩斯特·钱恩 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和扩充,但进展一直非常不顺利。”
玲子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蹙起,仿佛也为此事感到困扰:“培养基的污染问题反复出现,提取效率极低,纯度波动很大。
目前。。。实验室倾尽全力,一个月所能提取出的有效药剂,恐怕也只够治疗寥寥十数人而已。
而且成本高昂得惊人,远超等重的黄金。
弗洛里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日夜不停地尝试改进工艺,但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时间,和一些运气。”
周正青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气,气息吹动了茶杯表面氤氲的热气。
“嗯。。。”
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低吟,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
原以为,知晓未来的方向,获取者堪比黄金。。。不,是远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会容易一些。
看来,是把它想得简单了。
任何一个时代的跨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知道盘尼西林能拯救无数生命,知道它未来的巨大价值,但将先知先觉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在1937年代简陋的条件下,其难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这不仅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解决“怎么做”的无数技术细节和工程难题。
“告诉研究团队。”周正青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权威,“不计成本,继续投入资源。
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或材料,列出清单,通过家族,尽可能搞到手。
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他需要助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想办法挖过来。
我要的不是实验室里几毫升的样品,而是能够支撑起一条甚至多条生产线的成熟工艺,明白吗?”
“嗨!明白!”玲子郑重地低头应命,“我会将您的意思再次传达给家族,并全力协调所需的一切资源。”
周正青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重新端起那杯新沏的茶,碧绿的茶汤映照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
看来,在真正掌握“神药”之前,玲子之前提出的那个方向。
将那批新生产出来的,在这个时代同样紧俏且利润丰厚的吗啡,推销给华北方面军的医疗系统,确实是一个更现实,更能快速获取资金和资源的选择。
而盘尼西林这颗种子,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养分,才能在这片残酷的土壤中,生长成足以改变某些事情的参天大树。
深秋的寒风卷过上海闸北的残垣断壁,带来硝烟与腐烂交织的气味。
七十万华夏军人伤亡后的寂静比枪炮声更令人窒息。
88师,李维舟所在的连队从一百五十六人减员至五十七人,军服破烂不堪,弹药所剩无几。
他们坚守的虹口租界边缘阵地,正对着苏州河北岸,成为日军猛攻的重点。
一河之隔的公共租界里,霓虹灯依旧闪烁,爵士乐隐约可闻,仿佛战争与那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