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请明公晋丞相位!-《汉武帝穿越曹操》

  建安五年九月初,司空府连续摆了三天庆功宴。

  刘彻更是亲自上表为麾下将领请功,凡是参与到这次大战中的,都有封赏。

  尤其是刚加入的甘宁更是封楼船将军,并准招募亲兵一部,可自设牙将两名。

  张合封中郎将,马延、张顗封校尉。

  包括刘纬台也给了司空府舍人的职位。

  “这曹孟德,打出来这么大的战功,把身边人都封赏了一遍,居然只字不提自己。”

  皇宫之中,收到刘彻奏表的刘协,正仔细地看着奏表。

  “刘莹,你曹伯父现在的功绩,我封他做个丞相,你觉得可以吗?”

  由于中元节政变的事,皇后伏寿以及不少牵连其中的大臣、宫人都被拘押。

  如今能时常在刘协身边出出主意的,也就刘备女儿刘莹。

  这两天听说“曹伯父”凯旋,还要在朝会上处理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

  刘莹十分感兴趣,每天都来刘协这套话,生怕错过了什么。

  见刘协询问自己的意见,刘莹更是兴奋。

  “皇兄,你可是皇帝诶,封赏有功之臣,那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理是这么个理,只不过目前形势有点微妙,一句两句我也给你解释不清。

  你先别考虑其他的,就单说我封曹操做丞相,这事能说得通不?”

  刘协心里还是害怕曹操的,虽说目前曹操表现得还算守规矩。

  但朝廷还是有很多偏向汉室的忠臣并未参与到伏完的政变里。

  按刘协自己的分析,曹操应该是想着先隐忍,等把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一一找出来灭掉。

  等整个朝堂彻底在曹操掌控下,没了一点反对的声音时,说不定就是曹操露出獠牙的时候。

  虽然结果大概率是这样,但也不排除万一曹操就是想做忠臣呢?

  目前和曹操还是和平相处得好,自己可以慢慢积攒力量,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刘莹倒是对这些事没啥概念,她眼里就是单纯的谁好谁坏。

  “要我说,曹伯父配得上丞相这个官。

  你想啊,袁将军、我父亲,他们两人联手都没打过曹伯父。

  这么厉害的人,应该给他更多权利,让他好好为汉室江山效力!”

  “哈哈哈,你倒是不替你父亲担心。

  毕竟是打仗啊,那可是真刀真枪的搏杀,要受伤、死人的!”

  刘莹见皇兄大笑,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父亲厉害着呢,皇兄你放心吧,我父亲不会轻易出事的!”

  在刘莹的鼓励下,刘协终于抛开心结。

  决定再次主动封曹操为丞相。

  ……

  几天后,刘彻以及麾下将士休整结束,所有将领、谋士全部参加了当天的朝会。

  按惯例激励过凯旋将士后,刘协当即命令小黄门宣读圣旨。

  圣旨中按照刘彻奏表,一一封赏了刘彻麾下的将士。

  “另,司空曹操,忠君爱国、治军有方、屡立战功,官渡一战以弱胜强,击退袁绍七十万大军,同时光复获嘉、高都、阳阿等地,功勋卓着。

  特晋升曹操为丞相,总领百官,位列三公之上,司空府改为丞相府,其余原司空府属官皆有升赏。

  望丞相曹操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不辞辛劳、不负朕之所托……”

  目前的形势,这种容易遭人非议的官位,对刘彻来说真算不上什么好事。

  毕竟他官越大,挟天子的罪名就越不容易摆脱。

  更何况他当了一辈子皇帝,早就对这些事没兴趣了。

  如今这个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就足够他做想做的事了。

  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加难度。

  谁料刘协这小子竟然如此执着,还自作主张给自己来了个措手不及。

  眼看圣旨就要念完,刘彻赶忙出列道:

  “陛下,这……臣何德何能,怎敢破祖制,再复丞相之职?

  还望陛下三思啊!”

  此言一出,本身对这件事心服口服且满怀憧憬的曹营诸将,不由一阵惊呼。

  包括那些坚定地认为曹操就是“国贼”的大臣,也都是一愣。

  “主公这是怎么了?那可是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啊!

  我记得丞相甚至可以代替陛下封赏官员,这样的好事,主公怎么拒绝呢?”

  “曹贼这是又在玩什么把戏?他不是早就想在权力上更进一步了吗?

  怎么今天反而装起来了?”

  “这还用问?不就是因为伏完他们政变的时候,陛下也跟着参与了呗。

  他这是逼着陛下求他,先羞辱陛下一番,再接受封赏。”

  刘彻听到大家的议论,也是一阵头疼。

  心道:

  “这都哪跟哪啊?我谦虚一下都不行吗?

  我这么大个忠臣,表现得已经够给陛下面子了。

  这帮人怎么还一根筋地把我当国贼呢?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好啦!众位卿家,不必这么大反应。”

  刘协也想到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好在他早就做好了各种预案。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刘协这才开口道:

  “司徒赵温跟伏完混在一起发动政变,现在已经被关起来,司徒之位就算空了。

  太尉本就闲置,如今有能力位列三公的,也就司空曹孟德。

  朕不过是图省事,直接让曹司空把三公的活都揽下罢了。

  既然给人家增加了差事,那自然要给人些补偿嘛。

  况且曹司空平定豫州叛乱、击退袁绍大军,这份功绩,晋升丞相也不过分吧?”

  看了眼荀彧,刘协问道:

  “荀尚书,你说呢?”

  荀彧当然是没有意见,当即回答道:

  “陛下圣明!”

  “刘宗正,你说呢?”

  “啊这……陛下圣明!”

  “执金吾贾诩?司隶校尉钟繇?尚书裴茂?太仆韩融?侍中郗虑……”

  刘协一连把在场的高官问了个遍。

  心向曹操的那几个自不用说,当然是同意的。

  其他那些心里虽然有意见,但看出来陛下是铁了心要这么做,也就没有反对。

  “这不就结了!三公之位朕也会留着,以后发现合适的人选朕再任命就行。”

  看了看刘彻,刘协笑道:

  “明公,领旨吧!”

  “请明公晋丞相位!”

  陛下都这么明显了,众人也就只能出声附和。

  刘彻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刘协没给他机会,直接让众人单独表了态。

  “唉!本来就顶这个国贼的头衔,现在可倒好,在那些所谓忠臣眼里,又罪加一等……”

  懊恼过后,刘彻只能硬着头皮道:

  “臣,领旨谢恩!”

  ……

  “报!主公,南阳太守杨俊从宛城送来密信!”

  刚回到丞相府,刘彻就接到了杨俊的密信。

  “他在荆州好好的,没事发什么密信呢?”

  刘彻疑惑的接过密信,当即打开来看。

  “主公,昨日下官遇刺。

  虽然没抓到凶手,但下官却已经知道了凶手身份。

  根据凶手口音、使用兵器等线索,下官怀疑凶手是荆州刘表手下。

  另外此人和不久前行刺扬州刺史严象的凶手,可能都是荆州刘表手下。

  事有蹊跷,还望主公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