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3章 不敢同甘共苦-《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父皇,卢藤林在为黎苍社做事,那个杀死他的杂役,郑苇渔就是黎苍社杏丑堂的贼人。而且,像卢藤林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像郑苇渔这样的人也不止一个。”

  黎王殿下我们已经对您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用一句刮目相看绝不为过,但您说话时,能不能稍稍的委婉一些,少一些火上浇油呢!

  而六皇子的话出口之后,龙椅上就发出一声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让朕来听一听,究竟还有哪个衙门,哪个臣子背叛了朝廷,背叛了朕而与黎苍社那群反贼狼狈为奸,说!”

  一个重重的说字,让众人的心都漏了一拍。六皇子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

  “父皇,与郑苇渔接头的是……”将高大槺传递消息的过程说了一遍。让帝王和一众大臣,知道卢藤林是怎么死的,以及消息平日是怎么传递进衙门而不被人察觉的。

  众人不得不感慨,黎苍社做事的缜密与小心,所以才会多年来都不被人察觉,可最后却是因为卢藤林的死,而被王茂平察觉。

  在几乎没有多少线索的情况下,竟然硬生生的靠着推测发现了异常,尽管嘴里还在酸着,但也不得不承认,王茂平在破案的天赋与能力上,确实是一马当先甚至一骑绝尘。

  “而和都察院情况相同的,还有太仆寺,太仆寺的主簿沙云迁。”

  随着六皇子的点名,太仆寺卿则是赶忙挪出队列请罪。衙门中的主簿被带走,作为主官的席珲缜自然想要知道缘由,可惜都尉司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他虽然心中焦急,却没有任何办法。

  也只能通过都尉司将人带走,去猜测沙云迁是不是与血金人有牵连,或者对方就是血金人。所以从血金人的话题在朝堂上被启元帝问及之后,席珲缜的心一直是悬起来的,直到血金人的话题结束,心才渐渐放下。

  只是疑惑也随之而起,如果不是与血金人有关,那么都尉司又为什么会拿人。现在他才明白,原来不是与血金人有关,而是与黎苍社有关。那自己作为主官,怎么也逃脱不了陛下与朝廷的责难。

  果然,在席珲缜站出来之后,启元帝的压制很久的怒火似乎是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渠道,对着这位太仆寺卿就是劈头盖脸的一番斥责。

  作为一个衙门的主官,在早朝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这样急言厉语训斥,而且还没有停歇的迹象,在近些年是极为少见的事情。

  这种情形下,颜面扫地是必然的,却也是最不重要的小事,要知道已经坐到衙门主官的位置,官职的升降就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所以一旦因为某件事被厌恶,即便不会当即发作,以后的官途也很难平顺,甚至日后会以各种由头而遭到贬谪。

  席珲缜作为主官,实际上也是被那个主簿所牵连,逃不掉一个失察之责,但按理来说,陛下即便是生气,也不会降下这般大的怒火。

  可谁让太子的死如今证明与黎苍社有关呢,你手下的官员为黎苍社的反贼做事呢。

  如今大殿上只能听见启元帝的怒斥之声,大臣们都是人精,自然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出来劝慰,安抚陛下的怒火,生怕受到牵连。

  就连平日里与席珲缜交好的官员此刻都不敢站出来与他同甘共苦,这个时候站出来,万一变成火上浇油,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的大殿之上,除了与太仆寺卿有仇怨或者看不过眼的官员,其他人都没有幸灾乐祸,而是抱着一丝的同情。

  而当事人席珲缜顶着陛下劈头盖脸的怒斥,根本不敢为自己辩解。已经是满脸通红,面上惶恐中带着羞愧。

  “哼,这个太仆寺卿如果当不好,那就换个人当!”

  这话出自启元帝之口,虽然听起来很严重,但大臣们都知道,陛下发泄在太仆寺卿身上的怒火已经结束,不由得轻舒一口气。

  而情况也确实是如此,启元帝停止了呵斥,将目光看向立在殿中的六皇子:“还有谁?”

  “回禀父皇,还有翰林院的检讨甘跃凡。”六皇子的声音依旧沉稳,而随着他话音落下,翰林院学士也站了出来。

  启元帝一声冷笑:“好啊,好!朕看重的翰林院竟然也混入了黎苍社的贼子,真是可笑至极……”

  翰林院学士同样也被龙椅上的帝王劈头盖脸的呵斥,但显然帝王的怒火在刚才已经发泄了很多,所以如今的斥责并不如对太仆寺卿的那般激烈,给平日里被颇为看重的翰林学士留了一丝颜面。

  这让一众官员不由得又对席珲缜多了几分同情,如果刚才六皇子在禀告的时候,调换一下顺序,那么太仆寺卿也许刚才就不会被骂的那般凄惨。估计,这位心里也肯定是这么想的。

  脸上已经被写上凄惨两个字的席珲缜已经站回了队列之中,低着头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但能够感受到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颓唐。

  而他的心里并没有为自己与翰林院学士的遭遇不同而感到不忿。在得知沙云迁在为黎苍社做事后,他就知道要承受陛下的怒火。

  既然已经颜面扫地,引得陛下的不满,那么多呵斥几句,还是少呵斥几句对于席珲缜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区别。

  但此时的他在有时间梳理思绪之后,心中渐渐升起了一丝怒气。这种怒气主要是针对沙云迁的,也是针对黎苍社的。

  虽然沙云迁的任务被六皇子一句收集消息简略的带过,但是作为主簿虽然官职很低,但能收集到的太仆寺消息可是不少,这其中肯定有包括他的。

  这就是他恼怒的地方,自己是太仆寺的主官,如果需要太仆寺的消息,明明可以询问他的,而那人却将钉子悄悄安插在了太仆寺,摆明就是不信任自己。

  这种背叛之感,在捋清思绪之后变得尤为的强烈。亏的自己掏心掏肺,始终在展现忠诚,换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席珲缜低着头,缩到衣袖中的手,攥成了拳头,又在下一刻放开,没有被任何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