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咬着牙一点点揭开,疼得冷汗直流。
"我来帮你。"同屋的刘红梅凑过来,手里拿着热水和干净布条,"我爹是医生,他教过我处理伤口。"
热水淋在伤口上,汪璒倒抽一口冷气。"谢谢......"她虚弱地笑了笑。
"该我谢你才对,"刘红梅小声说,"要不是你帮我完成定额,我今天就得饿肚子了。"
夜深人静时,汪璒偷偷拿出哥哥给的手册,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翻阅。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这些机械的构造原理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总有一天,她会用这些知识改变这片荒原。
三个月后,汪璒已经能熟练地驾驭耕牛,驾驶拖拉机,甚至能修理简单的农机故障。她带领的女子突击队连续获得流动红旗,开荒面积是全连第一。
"汪队长,营部通知明天有暴风雪,所有户外劳动取消。"通讯员跑来通知时,汪璒正在修理一台坏掉的播种机。
"知道了,谢谢。"她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上的扳手继续拧着螺丝。
第二天凌晨,暴风雪果然来了。狂风呼啸着掠过荒原,卷起漫天雪粒,打得窗户啪啪作响。汪璒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她想起了牛棚!那些耕牛是开荒的重要劳力,不能有闪失。
"姐妹们,快起来!"她摇醒同屋的姑娘们,"牛棚顶是茅草的,这么大风雪会塌!"
女孩子们冒着风雪冲向牛棚时,屋顶已经有一角被掀开了。十几头耕牛在风雪中瑟瑟发抖,有几头小牛犊的背上已经积了一层雪。
"快把牛牵到仓库去!"汪璒指挥着,自己冲进去解最里面那头脾气暴躁的公牛。
公牛受了惊,猛地一甩头,牛角划过汪璒的手臂,棉袄顿时裂开一道口子,鲜血渗了出来。她顾不上疼,死死拉住缰绳,硬是把公牛拽出了摇摇欲坠的牛棚。
最后一头牛安全转移后,牛棚轰然倒塌。孙指导员闻讯赶来,看到满身是雪的姑娘们和安然无恙的耕牛,眼眶都红了。
"汪璒!你......"她看到汪璒流血的手臂,声音都变了调。
"没事,皮外伤。"汪璒笑了笑,"我嫂子给的药还有呢。"
那天晚上,全连大会上,孙指导员宣布给汪璒记三等功。更让汪璒高兴的是,营部决定采纳她提出的"地火龙"取暖方案——在宿舍地下挖烟道,连接炉灶,这样既能节省燃料,又能让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孙指导员惊讶地问。
汪璒点点头:"我嫂子以前在前线用过类似的法子。北疆冬天长,得想办法既保暖又节约。"
春天来临时,东大荒已经变成了整齐的田垄。汪璒站在地头,望着远处新开垦的土地,心中充满自豪。她想起离家时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沉默,嫂子的叮嘱......现在的她已经不是那个娇气的纺织厂姑娘了。
"汪队长!"王然气喘吁吁地跑来,"营部通知,让你去参加农机操作培训班!"
汪璒眼睛一亮。她知道,新的挑战又要开始了。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平原上,她和她的姐妹们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农机培训班设在离营地二十里外的兵团总站。汪璒收拾行装时,手指轻轻抚过哥哥给的那本手抄农机手册,书页边缘已经起了毛边。三个月来,这本手册陪她度过了无数个钻研技术的夜晚。
"把这个带上。"刘红梅塞给她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炒熟的黄豆和晒干的野枣,"我娘给我寄过来的,熬夜的时候可以垫垫肚子。"
王然帮汪璒系紧行李带,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这次培训要淘汰一半人,最后只有优秀学员才能获得拖拉机驾驶证。"
汪璒拍了拍腰间挂着的工具袋,那是父亲在她临行前连夜赶制的。"咱们建设兵团缺的就是技术骨干,我非得学出个样子来不可。"
总站的培训教室是由旧仓库改造的,墙上挂着各种农机结构图。二十名学员中只有四名女青年,当汪璒走进教室时,几个男学员交换了下眼神。她视若无睹,径直走到第一排坐下,掏出笔记本和自制的绘图尺。
"同志们,我是培训教员孙嘉佳。"熟悉的声音让汪璒猛地抬头,站在讲台上的竟是三连指导员。孙嘉佳冲她微微颔首,继续道:"从今天起,你们要掌握的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要让这些铁家伙在北疆的土地上发挥最大效能!"
第一堂课讲柴油机原理。孙嘉佳拆开一台小型柴油机,零件在讲台上闪闪发亮。汪璒眼睛一眨不眨,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每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当孙嘉佳提问"喷油嘴堵塞会导致什么现象"时,教室里一片寂静。
"柴油机功率下降,排气冒黑烟,严重时会自动熄火。"汪璒清亮的声音打破沉默。她想起上个月修理播种机时遇到的情况,又补充道:"可以用细铜丝疏通,但最好更换新件,因为勉强修理会影响燃油雾化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嘉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赞许的笑容:"汪璒同志回答得很专业。"
课后,男学员路杊拦住了汪璒。他是机械厂子弟,在培训班里一直表现突出。"你以前学过农机?"他单刀直入地问。
汪璒晃了晃手里的手抄本:"我哥是纺织厂技术员,这是他整理的资料。"她没有提及自己偷偷拆解研究过营地所有能接触到的机械。
两周后的实操课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训练场变成了泥潭。孙嘉佳指着深陷泥中的拖拉机:"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学员们七嘴八舌地提议用木杠撬、找人推。汪璒却蹲下身,仔细检查了轮胎陷泥的深度,然后起身道:"应该先把履带板拆下来,在轮胎外围绑上木板增加受力面积,然后用另一台拖拉机以低速档牵引。强行拖拽会损坏差速器。"
孙嘉佳眼睛一亮:"就按汪璒同志说的办!"
雨水顺着汪璒的短发往下淌,她跪在泥浆里拆卸履带板,动作干净利落。当拖拉机终于被安全拖出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路杊递给她一块干净毛巾,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你比我们厂里一些老师傅还懂行。"
培训进行到第六周时,春耕战役已经打响。一天深夜,孙嘉佳突然召集全体学员:"各连队反映农机严重不足,上级要求我们培训班提前结业,明天就分赴各连支援春耕。"
汪璒盯着墙上挂着的《东方红-54型拖拉机结构图》,突然举手:"孙教员,我有个想法。现在农机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每台拖拉机只能带一种农具,转换功能要花很长时间。如果能设计一个快速挂接装置..."
教室里一片哗然。路杊皱眉道:"这种改装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我们现在的条件......"
"用营地现有的材料就能做。"汪璒已经走到黑板前,用粉笔画起了示意图,"把牵引架改成可旋转的,再加个弹簧销锁定装置......"
孙嘉佳盯着黑板看了许久,突然拍板:"汪璒、路杊,你们俩连夜做出样品。其他人按原计划准备明天出发。"
天蒙蒙亮时,一个粗糙但实用的快速挂接装置诞生了。汪璒的手指被铁皮划了好几道口子,但眼睛亮得惊人。
喜欢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
"我来帮你。"同屋的刘红梅凑过来,手里拿着热水和干净布条,"我爹是医生,他教过我处理伤口。"
热水淋在伤口上,汪璒倒抽一口冷气。"谢谢......"她虚弱地笑了笑。
"该我谢你才对,"刘红梅小声说,"要不是你帮我完成定额,我今天就得饿肚子了。"
夜深人静时,汪璒偷偷拿出哥哥给的手册,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翻阅。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这些机械的构造原理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总有一天,她会用这些知识改变这片荒原。
三个月后,汪璒已经能熟练地驾驭耕牛,驾驶拖拉机,甚至能修理简单的农机故障。她带领的女子突击队连续获得流动红旗,开荒面积是全连第一。
"汪队长,营部通知明天有暴风雪,所有户外劳动取消。"通讯员跑来通知时,汪璒正在修理一台坏掉的播种机。
"知道了,谢谢。"她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上的扳手继续拧着螺丝。
第二天凌晨,暴风雪果然来了。狂风呼啸着掠过荒原,卷起漫天雪粒,打得窗户啪啪作响。汪璒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她想起了牛棚!那些耕牛是开荒的重要劳力,不能有闪失。
"姐妹们,快起来!"她摇醒同屋的姑娘们,"牛棚顶是茅草的,这么大风雪会塌!"
女孩子们冒着风雪冲向牛棚时,屋顶已经有一角被掀开了。十几头耕牛在风雪中瑟瑟发抖,有几头小牛犊的背上已经积了一层雪。
"快把牛牵到仓库去!"汪璒指挥着,自己冲进去解最里面那头脾气暴躁的公牛。
公牛受了惊,猛地一甩头,牛角划过汪璒的手臂,棉袄顿时裂开一道口子,鲜血渗了出来。她顾不上疼,死死拉住缰绳,硬是把公牛拽出了摇摇欲坠的牛棚。
最后一头牛安全转移后,牛棚轰然倒塌。孙指导员闻讯赶来,看到满身是雪的姑娘们和安然无恙的耕牛,眼眶都红了。
"汪璒!你......"她看到汪璒流血的手臂,声音都变了调。
"没事,皮外伤。"汪璒笑了笑,"我嫂子给的药还有呢。"
那天晚上,全连大会上,孙指导员宣布给汪璒记三等功。更让汪璒高兴的是,营部决定采纳她提出的"地火龙"取暖方案——在宿舍地下挖烟道,连接炉灶,这样既能节省燃料,又能让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孙指导员惊讶地问。
汪璒点点头:"我嫂子以前在前线用过类似的法子。北疆冬天长,得想办法既保暖又节约。"
春天来临时,东大荒已经变成了整齐的田垄。汪璒站在地头,望着远处新开垦的土地,心中充满自豪。她想起离家时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沉默,嫂子的叮嘱......现在的她已经不是那个娇气的纺织厂姑娘了。
"汪队长!"王然气喘吁吁地跑来,"营部通知,让你去参加农机操作培训班!"
汪璒眼睛一亮。她知道,新的挑战又要开始了。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平原上,她和她的姐妹们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农机培训班设在离营地二十里外的兵团总站。汪璒收拾行装时,手指轻轻抚过哥哥给的那本手抄农机手册,书页边缘已经起了毛边。三个月来,这本手册陪她度过了无数个钻研技术的夜晚。
"把这个带上。"刘红梅塞给她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炒熟的黄豆和晒干的野枣,"我娘给我寄过来的,熬夜的时候可以垫垫肚子。"
王然帮汪璒系紧行李带,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这次培训要淘汰一半人,最后只有优秀学员才能获得拖拉机驾驶证。"
汪璒拍了拍腰间挂着的工具袋,那是父亲在她临行前连夜赶制的。"咱们建设兵团缺的就是技术骨干,我非得学出个样子来不可。"
总站的培训教室是由旧仓库改造的,墙上挂着各种农机结构图。二十名学员中只有四名女青年,当汪璒走进教室时,几个男学员交换了下眼神。她视若无睹,径直走到第一排坐下,掏出笔记本和自制的绘图尺。
"同志们,我是培训教员孙嘉佳。"熟悉的声音让汪璒猛地抬头,站在讲台上的竟是三连指导员。孙嘉佳冲她微微颔首,继续道:"从今天起,你们要掌握的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要让这些铁家伙在北疆的土地上发挥最大效能!"
第一堂课讲柴油机原理。孙嘉佳拆开一台小型柴油机,零件在讲台上闪闪发亮。汪璒眼睛一眨不眨,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每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当孙嘉佳提问"喷油嘴堵塞会导致什么现象"时,教室里一片寂静。
"柴油机功率下降,排气冒黑烟,严重时会自动熄火。"汪璒清亮的声音打破沉默。她想起上个月修理播种机时遇到的情况,又补充道:"可以用细铜丝疏通,但最好更换新件,因为勉强修理会影响燃油雾化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嘉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赞许的笑容:"汪璒同志回答得很专业。"
课后,男学员路杊拦住了汪璒。他是机械厂子弟,在培训班里一直表现突出。"你以前学过农机?"他单刀直入地问。
汪璒晃了晃手里的手抄本:"我哥是纺织厂技术员,这是他整理的资料。"她没有提及自己偷偷拆解研究过营地所有能接触到的机械。
两周后的实操课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训练场变成了泥潭。孙嘉佳指着深陷泥中的拖拉机:"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学员们七嘴八舌地提议用木杠撬、找人推。汪璒却蹲下身,仔细检查了轮胎陷泥的深度,然后起身道:"应该先把履带板拆下来,在轮胎外围绑上木板增加受力面积,然后用另一台拖拉机以低速档牵引。强行拖拽会损坏差速器。"
孙嘉佳眼睛一亮:"就按汪璒同志说的办!"
雨水顺着汪璒的短发往下淌,她跪在泥浆里拆卸履带板,动作干净利落。当拖拉机终于被安全拖出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路杊递给她一块干净毛巾,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你比我们厂里一些老师傅还懂行。"
培训进行到第六周时,春耕战役已经打响。一天深夜,孙嘉佳突然召集全体学员:"各连队反映农机严重不足,上级要求我们培训班提前结业,明天就分赴各连支援春耕。"
汪璒盯着墙上挂着的《东方红-54型拖拉机结构图》,突然举手:"孙教员,我有个想法。现在农机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每台拖拉机只能带一种农具,转换功能要花很长时间。如果能设计一个快速挂接装置..."
教室里一片哗然。路杊皱眉道:"这种改装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我们现在的条件......"
"用营地现有的材料就能做。"汪璒已经走到黑板前,用粉笔画起了示意图,"把牵引架改成可旋转的,再加个弹簧销锁定装置......"
孙嘉佳盯着黑板看了许久,突然拍板:"汪璒、路杊,你们俩连夜做出样品。其他人按原计划准备明天出发。"
天蒙蒙亮时,一个粗糙但实用的快速挂接装置诞生了。汪璒的手指被铁皮划了好几道口子,但眼睛亮得惊人。
喜欢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