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独自坐在喜轿中,没人陪着说话,只觉得肚子饿得厉害,盼着早点抵达王府,等礼成了能吃口热乎饭食。她竖着耳朵,听到外面百姓的喧闹声渐渐消失,猜到应该是已经到了王府。
喜轿稳稳停下。轿帘被一只手掌宽厚、指节粗大的手轻轻掀开。宣王挺拔的身影立在轿前,向轿内伸出手,温声道:“本王扶你下来。”
大红盖头遮挡了视线,婉宁只能看到那只伸到眼前的手。她轻轻呼了口气,将自己的手小心地放在那宽厚、布满茧子的手掌上。宣王看了眼掌中那细腻、嫩如葱白的柔荑,没再多言,大手稳稳地握住,将她从轿中牵引出来。
傍晚的秋风带着凉意,随着轿帘掀开扑面而来。婉宁被这凉风一激,脑子瞬间清明:提醒自己得打起精神。王府内张灯结彩,脚下是铺到殿前的猩红毡毯,绵软无声。隔着盖头,婉宁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宾客皆是军中将领和七州的官员,对王妃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敬畏。她挺直背脊,步距一致,任由那只大手牵引着,一步步踏入王府。
宣王步履从容,目光扫过院内肃立的王府属官与内侍,对身旁婉宁的沉静仪态很是满意。怕她紧张,握着她的手微微紧了紧。
繁琐的仪式在正厅内庄重地进行。婉宁依循着女官的提示,姿态端庄,挑不出一丝错处。对面与她相对而拜的宣王,气息沉稳,带着惯有的威仪。
礼成后,她被引入婚房。屋内红烛高燃,暖意融融。王爷拿起玉如意,轻轻地挑开了红盖头。眼前豁然明亮,她微微抬眸,正对上宣王深邃的目光。他身着大红蟒袍喜服,喜庆中又透着一股凛然威仪。
宣王静静地与她对视。盛妆之下,少女的清丽被华贵雍容所覆盖,眉眼间不见寻常新嫁娘的羞怯或忐忑,唯有一片沉静如水的坦然,细看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宣王心底暗叹:这姑娘半分没有少女嫁人的害羞模样。他小心翼翼地帮婉宁取下沉重的翟冠。婉宁顿觉浑身轻松,不由自主地轻轻仰了仰脖子,脸上也带出了一丝松快。宣王见她终于又露出了几分从前那可爱的样子,眼中也染上了笑意。
在女官的指引下,二人饮过合卺酒,女官便带着众人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喜房。
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宣王靠近婉宁坐下,对着婉宁抬起手。婉宁虽在家中已由嬷嬷教导过夫妻之事,但她半夜起身、饿到现在一口饭未吃,王爷就急不可耐要行夫妻之事,委屈瞬间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垂头掩饰自己的难过。宣王见这小丫头竟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又是心疼又是好笑:之前装了半天的沉稳大人,看来屋子里只剩两人便原形毕露了。他手轻轻放在婉宁颈后,柔声哄道:“我会轻点的。”
婉宁憋屈得眼眶泛红。宣王没再多言,只是力道适中地给她捏起了脖颈。婉宁愣了下,才明白是自己想岔了。想到方才的误会,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宣王一边轻轻按捏,一边看着小姑娘连耳根都羞成了粉色,心下也不由得一荡,柔声问道:“是不是很累?”
婉宁轻声道:“臣女……”话一出口才惊觉已经成亲,忙改口道,“臣妾半夜就起来梳妆了,到现在还未曾用过东西。”却并未直接回答王爷累不累的问题——王爷已然听懂了小丫头的意思:比起累,她更饿。
“有外人在时,切记在本王面前要自称‘臣妾’,不可随意,知道么?”宣王耐心教导,“你若随意,底下伺候的人便会揣摩你的脾性,慢慢试探,渐渐失了规矩,心中便不会将你的话当回事了。”
婉宁轻声应道:“臣妾谨记。”
宣王手下动作未停:“不过私下里,只你我二人时,你如何自称都无妨。无人时,本王便唤你婉宁,你也自在些。”
婉宁听话地点点头,轻声道:“王爷,臣妾……不觉得累了。”
宣王这才停下手,亲自走到门口,低声吩咐守候的侍女。很快,侍女便端来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宣王示意侍女先给婉宁舀了半碗汤,温声叮嘱道:“饿得久了,莫要吃得过急。先喝两口汤润润嗓子。”说着,又亲自夹了块鸡肉放入婉宁碗中。
“谢王爷,您也用些。”王爷看小丫头着实饿得紧,便放慢了自己用餐的速度,耐心等着她,偶尔亲自为她夹些菜。婉宁红着脸,目光盈盈地望着王爷。
王爷含笑道:“不是饿了么?还不快吃。”婉宁吃得倒不急,她心知王爷成亲无需亲自敬酒,自有长史在外应酬宾客。
婉宁克制着,只吃了一碗饭。菜肴丰盛,加上半碗汤,倒也吃了个七分饱。
侍女将饭菜撤下后,婉宁红着脸,带着几分紧张,跟着王府侍女去沐浴更衣。
宣王看着沐浴归来的王妃,一时也怔住了。小姑娘穿着熏染了合欢香的大红织金锦寝衣,肌肤胜雪,容颜清丽,双眸似含着一泓清泉,芊芊玉手有些紧张不安地揪着寝衣的衣角……宣王顿时觉得体内似有火起,他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面色平静地对侍女道:“无需伺候了,都退下吧。”
待侍女们悉数退下,宣王起身走到婉宁身边,一把将她抱起,轻轻放在铺着大红喜被的床上。当他准备解开婉宁衣带时,却察觉到身下的人在微微颤抖。宣王压下心中的急切,侧身躺下,替婉宁盖好被子,将她轻轻搂入怀中,用手理顺她的发丝,找了个轻松的话题转移她的注意力,带着几分高兴道:“今日王府总管来报,白月湾的村民送来了军粮,甚合本王心意。”语气中透着满意。
婉宁认真道:“村民感念王爷恩德,王爷在辽东深得民心,他们捐粮支持,正是王爷仁德所归。”
王爷含笑道:“本王明白的,他们此举,是感念于你。若非你将白月湾的稻田分与他们,他们也不会如此尽心。”婉宁只是羞涩地笑了笑。
王爷感觉婉宁的身子不再颤抖了,柔声道:“婉宁别怕!你只需将我当作你的夫君便好。”
婉宁将头埋在王爷怀中,片刻后抬起,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臣妾能唤王爷作‘夫君’么?”
“不是说了,只你我二人时,尽可自在些。”
婉宁嗡声道:“那我便唤您夫君了。”
王爷宠溺地揉了揉婉宁的头发:“那你唤一声让本王听听?”婉宁却只是害羞地低着头,不肯出声。
王爷笑道:“看来你是不惧本王了,连本王的话也不听了。”
过了好一会儿,婉宁才声若蚊呐道:“家里的事……都是我爹听我娘的。”王爷忍不住满脸笑意——这才是他记忆中那个鬼灵精的小丫头。
王爷低头轻含住婉宁的耳垂,柔声道:“好,本王听你的。”随即在她耳边轻唤:“娘子。”婉宁羞得将脸埋得更深。
王爷再也按捺不住,轻轻掀开锦被,小心翼翼地解开婉宁绣着并蒂莲的衣带,在她耳边低语:“夫君来了。”少女只能紧闭双眼,羞赧地承受。帐外红烛高燃,映得满室喜庆;帐内春意融融,红被翻浪。
婉宁初经人事,宣王强忍欲望,只让她承受了一次便作罢。未唤侍女入内,他亲自抱着婉宁去清洗,之后又耐心地为她穿好寝衣,哄着她为伤处上了药。见婉宁一副受了大罪的模样,他心疼地将她拥入怀中,轻拍着背安抚道:“今晚不闹你了。你不是半夜就起了么?快睡吧,明早起来便好了。”
婉宁嗡声道:“夫君,明儿早上若是我没醒,你要记得唤我。”
王爷含笑应道:“别担心,这是在边境,无需进宫请安。明儿你可以多睡会儿。”婉宁一听,安心地闭上眼,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王爷为免吵醒婉宁,特意不起身,只拿了本兵书靠在床头翻阅。眼看天光大亮,他侧目看向身旁的小丫头,只见她小脸娇美,水润的红唇微微嘟着。一小撮乌黑柔亮的发丝慵懒地钻进寝衣领口,松散开来的衣襟下,隐约可见白玉般细腻的小山峰。宣王赶紧移开视线,不敢再看,强行压下升腾的欲望。他轻轻拍了拍卷着被子、睡得正香的丫头,柔声唤道:“婉宁,婉宁……”
连唤几声,小丫头都毫无反应,宣王只好沉声唤道:“王妃。”这一声惊得婉宁一下子就要坐起来。
王爷心疼地赶紧拥住她,连连柔声安抚:“别慌,别慌,只是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去给祖宗敬茶了。等敬完茶回来,你再睡个回笼觉。”
婉宁小声道:“王爷,我这就起身。”
二人起身。趁侍女还未进来,宣王温声道:“你是王妃,是这王府的女主人。王府规矩虽多,但你身份在此,无人敢怠慢于你。稍后王府总管会来拜见,府中一应事务,你尽可吩咐他处置。若有拿捏不定之处,随时来问本王。”
“臣妾谨记王爷教诲,定当克己守礼,尽心打理内务,不负王爷所托。”婉宁认真应道。昨夜初经人事的她眉宇间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中已透出几分女主人的沉静与担当。
王爷含笑点头:“唤人进来伺候更衣吧。”
很快,侍女们鱼贯而入,伺候二人穿戴整齐。宣王一身玄色常服,金线暗绣蟒纹,威严不减昨日喜服;婉宁则换上了象征王妃身份的深绿宫装,发髻间珠翠步摇,更显雍容华贵。二人简单用了些朝食,便由王府长史引着,前往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郑重其事地敬了茶。
礼毕,宣王领着婉宁回到正厅。厅堂内,王府内外总管并几位有头脸的管事嬷嬷站在前排,后面整齐排列着六行丫鬟仆人,皆垂手肃立,恭候主子。
宣王率先在主位落座,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婉宁则在他下首的侧位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努力维持着王妃的仪态,只是微微低垂的眼睫,悄然泄露了一丝面对陌生环境的谨慎。
“都听着,”宣王沉声开口,“从今往后,王妃便是这王府的女主人。内宅事务,无论巨细,一应报与王妃定夺。王妃之命令,即本王之命令!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怠慢轻忽,或是仗着资历年深欺瞒王妃,本王定严惩不贷!”他目光扫过一众仆人,尤其在几位老管事脸上停顿片刻,“王妃年轻,初掌中馈,尔等更需尽心辅佐,恪尽职守。本王要的是王府上下同心,规矩井然。都听明白了?”
“是!谨遵王爷、王妃谕令!”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洪亮,透着敬畏。
外院洪总管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恭敬地捧上一个托盘,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大本厚厚的账簿:“启禀王妃,此乃王府内库、各处田庄、铺面及一应产业近五年的收支总账,另有府内人员名册、月例份例定例、库房钥匙清单,请王妃过目。奴才随时听候王妃差遣。”他的态度极其恭谨,显然是在为众人做出表率。
婉宁看着那几大摞账簿,面上却丝毫不显慌乱,只沉稳地点点头,示意身旁的侍女接过:“有劳洪总管。本妃会细看,若有不明之处,再召你问话。”
“是,小的告退。”洪总管躬身退下。
宣王见婉宁应对得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站起身:“内务交接,王妃慢慢熟悉便是。王妃,随本王去外书房一趟。”婉宁虽有些疑惑,仍立刻起身跟上。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更为肃穆轩敞的书房。书房陈设简洁,墙上挂着一幅大舆图,案上摆放着一排兵书。
书房内,叶太医带着小孙子已恭敬地候在一旁。
“王爷,王妃。”叶太医祖孙躬身行礼。
“嗯。”宣王在主位随意坐下,对叶太医道:“给本王请个脉。”
叶太医应声上前,搭脉片刻,含笑道:“王爷脉象沉稳有力,气血健旺,只是切勿过于劳费心神。”
宣王点点头,目光转向安静坐在一旁的婉宁,语气随意道:“叶太医,顺道也给王妃请个脉,瞧瞧可需调理,她看上去有些疲惫。”
婉宁依言平静地伸出手腕,客气道:“有劳叶太医了。”
叶太医隔着丝帕,凝神诊脉。宣王看似随意地拿起一本兵书翻阅,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落在王妃身上。小丫头端坐着,沉静端庄,俏丽的脸庞上早已褪去了昨夜动人的红晕,显出几分苍白。
片刻后,叶太医收回手,恭敬回禀:“回王爷、王妃,王妃娘娘脉象平和,并无大碍。只需好生休养几日,饮食上稍加温补即可。”
宣王“嗯”了一声,放下书卷,对婉宁温言道:“无事便好。王妃先回去歇息吧。内务之事不急在一时,身子要紧。那些账簿,慢慢翻阅便是,若有不解之处,可召洪总管细问,或直接来问本王。”
婉宁起身,屈膝行礼:“谢王爷体恤,臣妾告退。”心中微暖,明白王爷是体贴她昨夜辛劳又早起敬茶。
待婉宁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宣王脸上的温和敛去,书房内只剩下他与叶太医祖孙。
“如何?”宣王低声问道,语气变得严肃。
叶太医神情郑重:“回禀王爷,王妃娘娘确实身体康健,脉象并无不妥。依脉象推断……王妃娘娘身子已长成,阴阳调和,……是宜于有孕之象了。”
宣王闻言,眼神变得有些复杂。沉默片刻,他看向叶太医,眉头微蹙,带着犹豫问道:“本王……虽盼着早日得子嗣,延绵血脉。但王妃年纪尚轻,……本王不想她因此伤了根基,损了元气。若有孕过早,于她身子……可有大碍?”
叶太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王妃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若真有碍,他必会提醒王爷,宽慰道:“王爷且放宽心。王妃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她关心农事,常在田间走动劳作,身子骨比寻常闺秀更为康健。王妃娘娘体质上佳,只要孕期好生将养,莫要劳神动气,饮食起居皆按方调理,断不会因此伤了根本。老夫定当尽心竭力,为王妃娘娘保胎安产。”
听到叶太医说“断不会伤了根本”,宣王心头一松,顿觉轻松,温声道:“本王知晓了。王妃的身子,你多费心。下去吧。”
“是,老夫告退。”叶太医带着孙子躬身退下。
书房内只剩下宣王一人。他起身走到窗边,神色轻松了许多。脑海中却不期然浮现昨夜红烛下婉宁羞怯闭眼的模样,以及今晨她沉睡时毫无防备的娇憨。他年岁已长,自然盼有子嗣,但也不愿为了子嗣而伤了婉宁的身子。
王爷呷了口茶,脚步轻快地出了书房。回到内院却不见婉宁身影,询问侍女:“王妃呢?”
“回王爷,王妃带着人去清点嫁妆了。”侍女恭敬回禀。
宣王点点头,转身又回了书房。
午膳时分,宣王照例放慢速度,陪着婉宁用饭。见婉宁用完一碗饭便欲搁筷,他对婉宁道:“再添些饭,陪本王再用些?”
婉宁眼睛亮了一下,温声对侍女道:“那便再添半碗好了。”宣王眼中满是笑意。
待用完饭,宣王对婉宁温声道:“走吧,本王陪你回屋歇歇。”
回到屋内,屏退左右,王爷拥着婉宁,温声道:“虽说要讲规矩,但只你我二人用饭时,你想吃多少便吃多少,断不能饿着肚子,记住了?”
婉宁红着脸,小声应道:“我知道了。在村里时,婶子大娘们常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以后多吃些,我夫君又不是养不起我。”眼睛里全是调皮。
王爷打趣道:“昨晚你倒睡得快。”
婉宁不解地看着他:“我半夜就起了,困了自然就能睡着呀。”
王爷含笑,俯身在她耳边低声道:“不对。你昨晚忍饿没吃饱。没吃饱饭都能睡得那般沉,是本王的功劳。”婉宁羞得举起粉拳想捶他,可拳头还没落到他胸口,又赶紧轻轻放下——这可是犯上之举。
王爷装作没瞧见她的顾虑,一把将她抱起:“想捶便捶,只要你不嫌手疼。”拉着她的手,帮她握紧小拳头,轻轻在自己胸口捶了几下,含笑道:“还要捶不?”接着又哄道:“好了,昨夜你也累了,快歇会儿吧。”
二人躺上床,婉宁轻轻闭上眼,规规矩矩地躺好。王爷轻声道:“快睡吧,本王在旁边看书陪你。”不多时,睡梦中的婉宁无意识地将腿一抬,搭在了王爷身上。王爷不由得失笑:这丫头,睡着了便把规矩忘得一干二净。
喜轿稳稳停下。轿帘被一只手掌宽厚、指节粗大的手轻轻掀开。宣王挺拔的身影立在轿前,向轿内伸出手,温声道:“本王扶你下来。”
大红盖头遮挡了视线,婉宁只能看到那只伸到眼前的手。她轻轻呼了口气,将自己的手小心地放在那宽厚、布满茧子的手掌上。宣王看了眼掌中那细腻、嫩如葱白的柔荑,没再多言,大手稳稳地握住,将她从轿中牵引出来。
傍晚的秋风带着凉意,随着轿帘掀开扑面而来。婉宁被这凉风一激,脑子瞬间清明:提醒自己得打起精神。王府内张灯结彩,脚下是铺到殿前的猩红毡毯,绵软无声。隔着盖头,婉宁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宾客皆是军中将领和七州的官员,对王妃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敬畏。她挺直背脊,步距一致,任由那只大手牵引着,一步步踏入王府。
宣王步履从容,目光扫过院内肃立的王府属官与内侍,对身旁婉宁的沉静仪态很是满意。怕她紧张,握着她的手微微紧了紧。
繁琐的仪式在正厅内庄重地进行。婉宁依循着女官的提示,姿态端庄,挑不出一丝错处。对面与她相对而拜的宣王,气息沉稳,带着惯有的威仪。
礼成后,她被引入婚房。屋内红烛高燃,暖意融融。王爷拿起玉如意,轻轻地挑开了红盖头。眼前豁然明亮,她微微抬眸,正对上宣王深邃的目光。他身着大红蟒袍喜服,喜庆中又透着一股凛然威仪。
宣王静静地与她对视。盛妆之下,少女的清丽被华贵雍容所覆盖,眉眼间不见寻常新嫁娘的羞怯或忐忑,唯有一片沉静如水的坦然,细看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宣王心底暗叹:这姑娘半分没有少女嫁人的害羞模样。他小心翼翼地帮婉宁取下沉重的翟冠。婉宁顿觉浑身轻松,不由自主地轻轻仰了仰脖子,脸上也带出了一丝松快。宣王见她终于又露出了几分从前那可爱的样子,眼中也染上了笑意。
在女官的指引下,二人饮过合卺酒,女官便带着众人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喜房。
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宣王靠近婉宁坐下,对着婉宁抬起手。婉宁虽在家中已由嬷嬷教导过夫妻之事,但她半夜起身、饿到现在一口饭未吃,王爷就急不可耐要行夫妻之事,委屈瞬间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垂头掩饰自己的难过。宣王见这小丫头竟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又是心疼又是好笑:之前装了半天的沉稳大人,看来屋子里只剩两人便原形毕露了。他手轻轻放在婉宁颈后,柔声哄道:“我会轻点的。”
婉宁憋屈得眼眶泛红。宣王没再多言,只是力道适中地给她捏起了脖颈。婉宁愣了下,才明白是自己想岔了。想到方才的误会,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宣王一边轻轻按捏,一边看着小姑娘连耳根都羞成了粉色,心下也不由得一荡,柔声问道:“是不是很累?”
婉宁轻声道:“臣女……”话一出口才惊觉已经成亲,忙改口道,“臣妾半夜就起来梳妆了,到现在还未曾用过东西。”却并未直接回答王爷累不累的问题——王爷已然听懂了小丫头的意思:比起累,她更饿。
“有外人在时,切记在本王面前要自称‘臣妾’,不可随意,知道么?”宣王耐心教导,“你若随意,底下伺候的人便会揣摩你的脾性,慢慢试探,渐渐失了规矩,心中便不会将你的话当回事了。”
婉宁轻声应道:“臣妾谨记。”
宣王手下动作未停:“不过私下里,只你我二人时,你如何自称都无妨。无人时,本王便唤你婉宁,你也自在些。”
婉宁听话地点点头,轻声道:“王爷,臣妾……不觉得累了。”
宣王这才停下手,亲自走到门口,低声吩咐守候的侍女。很快,侍女便端来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宣王示意侍女先给婉宁舀了半碗汤,温声叮嘱道:“饿得久了,莫要吃得过急。先喝两口汤润润嗓子。”说着,又亲自夹了块鸡肉放入婉宁碗中。
“谢王爷,您也用些。”王爷看小丫头着实饿得紧,便放慢了自己用餐的速度,耐心等着她,偶尔亲自为她夹些菜。婉宁红着脸,目光盈盈地望着王爷。
王爷含笑道:“不是饿了么?还不快吃。”婉宁吃得倒不急,她心知王爷成亲无需亲自敬酒,自有长史在外应酬宾客。
婉宁克制着,只吃了一碗饭。菜肴丰盛,加上半碗汤,倒也吃了个七分饱。
侍女将饭菜撤下后,婉宁红着脸,带着几分紧张,跟着王府侍女去沐浴更衣。
宣王看着沐浴归来的王妃,一时也怔住了。小姑娘穿着熏染了合欢香的大红织金锦寝衣,肌肤胜雪,容颜清丽,双眸似含着一泓清泉,芊芊玉手有些紧张不安地揪着寝衣的衣角……宣王顿时觉得体内似有火起,他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面色平静地对侍女道:“无需伺候了,都退下吧。”
待侍女们悉数退下,宣王起身走到婉宁身边,一把将她抱起,轻轻放在铺着大红喜被的床上。当他准备解开婉宁衣带时,却察觉到身下的人在微微颤抖。宣王压下心中的急切,侧身躺下,替婉宁盖好被子,将她轻轻搂入怀中,用手理顺她的发丝,找了个轻松的话题转移她的注意力,带着几分高兴道:“今日王府总管来报,白月湾的村民送来了军粮,甚合本王心意。”语气中透着满意。
婉宁认真道:“村民感念王爷恩德,王爷在辽东深得民心,他们捐粮支持,正是王爷仁德所归。”
王爷含笑道:“本王明白的,他们此举,是感念于你。若非你将白月湾的稻田分与他们,他们也不会如此尽心。”婉宁只是羞涩地笑了笑。
王爷感觉婉宁的身子不再颤抖了,柔声道:“婉宁别怕!你只需将我当作你的夫君便好。”
婉宁将头埋在王爷怀中,片刻后抬起,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臣妾能唤王爷作‘夫君’么?”
“不是说了,只你我二人时,尽可自在些。”
婉宁嗡声道:“那我便唤您夫君了。”
王爷宠溺地揉了揉婉宁的头发:“那你唤一声让本王听听?”婉宁却只是害羞地低着头,不肯出声。
王爷笑道:“看来你是不惧本王了,连本王的话也不听了。”
过了好一会儿,婉宁才声若蚊呐道:“家里的事……都是我爹听我娘的。”王爷忍不住满脸笑意——这才是他记忆中那个鬼灵精的小丫头。
王爷低头轻含住婉宁的耳垂,柔声道:“好,本王听你的。”随即在她耳边轻唤:“娘子。”婉宁羞得将脸埋得更深。
王爷再也按捺不住,轻轻掀开锦被,小心翼翼地解开婉宁绣着并蒂莲的衣带,在她耳边低语:“夫君来了。”少女只能紧闭双眼,羞赧地承受。帐外红烛高燃,映得满室喜庆;帐内春意融融,红被翻浪。
婉宁初经人事,宣王强忍欲望,只让她承受了一次便作罢。未唤侍女入内,他亲自抱着婉宁去清洗,之后又耐心地为她穿好寝衣,哄着她为伤处上了药。见婉宁一副受了大罪的模样,他心疼地将她拥入怀中,轻拍着背安抚道:“今晚不闹你了。你不是半夜就起了么?快睡吧,明早起来便好了。”
婉宁嗡声道:“夫君,明儿早上若是我没醒,你要记得唤我。”
王爷含笑应道:“别担心,这是在边境,无需进宫请安。明儿你可以多睡会儿。”婉宁一听,安心地闭上眼,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王爷为免吵醒婉宁,特意不起身,只拿了本兵书靠在床头翻阅。眼看天光大亮,他侧目看向身旁的小丫头,只见她小脸娇美,水润的红唇微微嘟着。一小撮乌黑柔亮的发丝慵懒地钻进寝衣领口,松散开来的衣襟下,隐约可见白玉般细腻的小山峰。宣王赶紧移开视线,不敢再看,强行压下升腾的欲望。他轻轻拍了拍卷着被子、睡得正香的丫头,柔声唤道:“婉宁,婉宁……”
连唤几声,小丫头都毫无反应,宣王只好沉声唤道:“王妃。”这一声惊得婉宁一下子就要坐起来。
王爷心疼地赶紧拥住她,连连柔声安抚:“别慌,别慌,只是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去给祖宗敬茶了。等敬完茶回来,你再睡个回笼觉。”
婉宁小声道:“王爷,我这就起身。”
二人起身。趁侍女还未进来,宣王温声道:“你是王妃,是这王府的女主人。王府规矩虽多,但你身份在此,无人敢怠慢于你。稍后王府总管会来拜见,府中一应事务,你尽可吩咐他处置。若有拿捏不定之处,随时来问本王。”
“臣妾谨记王爷教诲,定当克己守礼,尽心打理内务,不负王爷所托。”婉宁认真应道。昨夜初经人事的她眉宇间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中已透出几分女主人的沉静与担当。
王爷含笑点头:“唤人进来伺候更衣吧。”
很快,侍女们鱼贯而入,伺候二人穿戴整齐。宣王一身玄色常服,金线暗绣蟒纹,威严不减昨日喜服;婉宁则换上了象征王妃身份的深绿宫装,发髻间珠翠步摇,更显雍容华贵。二人简单用了些朝食,便由王府长史引着,前往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郑重其事地敬了茶。
礼毕,宣王领着婉宁回到正厅。厅堂内,王府内外总管并几位有头脸的管事嬷嬷站在前排,后面整齐排列着六行丫鬟仆人,皆垂手肃立,恭候主子。
宣王率先在主位落座,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婉宁则在他下首的侧位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努力维持着王妃的仪态,只是微微低垂的眼睫,悄然泄露了一丝面对陌生环境的谨慎。
“都听着,”宣王沉声开口,“从今往后,王妃便是这王府的女主人。内宅事务,无论巨细,一应报与王妃定夺。王妃之命令,即本王之命令!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怠慢轻忽,或是仗着资历年深欺瞒王妃,本王定严惩不贷!”他目光扫过一众仆人,尤其在几位老管事脸上停顿片刻,“王妃年轻,初掌中馈,尔等更需尽心辅佐,恪尽职守。本王要的是王府上下同心,规矩井然。都听明白了?”
“是!谨遵王爷、王妃谕令!”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洪亮,透着敬畏。
外院洪总管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恭敬地捧上一个托盘,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大本厚厚的账簿:“启禀王妃,此乃王府内库、各处田庄、铺面及一应产业近五年的收支总账,另有府内人员名册、月例份例定例、库房钥匙清单,请王妃过目。奴才随时听候王妃差遣。”他的态度极其恭谨,显然是在为众人做出表率。
婉宁看着那几大摞账簿,面上却丝毫不显慌乱,只沉稳地点点头,示意身旁的侍女接过:“有劳洪总管。本妃会细看,若有不明之处,再召你问话。”
“是,小的告退。”洪总管躬身退下。
宣王见婉宁应对得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站起身:“内务交接,王妃慢慢熟悉便是。王妃,随本王去外书房一趟。”婉宁虽有些疑惑,仍立刻起身跟上。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更为肃穆轩敞的书房。书房陈设简洁,墙上挂着一幅大舆图,案上摆放着一排兵书。
书房内,叶太医带着小孙子已恭敬地候在一旁。
“王爷,王妃。”叶太医祖孙躬身行礼。
“嗯。”宣王在主位随意坐下,对叶太医道:“给本王请个脉。”
叶太医应声上前,搭脉片刻,含笑道:“王爷脉象沉稳有力,气血健旺,只是切勿过于劳费心神。”
宣王点点头,目光转向安静坐在一旁的婉宁,语气随意道:“叶太医,顺道也给王妃请个脉,瞧瞧可需调理,她看上去有些疲惫。”
婉宁依言平静地伸出手腕,客气道:“有劳叶太医了。”
叶太医隔着丝帕,凝神诊脉。宣王看似随意地拿起一本兵书翻阅,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落在王妃身上。小丫头端坐着,沉静端庄,俏丽的脸庞上早已褪去了昨夜动人的红晕,显出几分苍白。
片刻后,叶太医收回手,恭敬回禀:“回王爷、王妃,王妃娘娘脉象平和,并无大碍。只需好生休养几日,饮食上稍加温补即可。”
宣王“嗯”了一声,放下书卷,对婉宁温言道:“无事便好。王妃先回去歇息吧。内务之事不急在一时,身子要紧。那些账簿,慢慢翻阅便是,若有不解之处,可召洪总管细问,或直接来问本王。”
婉宁起身,屈膝行礼:“谢王爷体恤,臣妾告退。”心中微暖,明白王爷是体贴她昨夜辛劳又早起敬茶。
待婉宁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宣王脸上的温和敛去,书房内只剩下他与叶太医祖孙。
“如何?”宣王低声问道,语气变得严肃。
叶太医神情郑重:“回禀王爷,王妃娘娘确实身体康健,脉象并无不妥。依脉象推断……王妃娘娘身子已长成,阴阳调和,……是宜于有孕之象了。”
宣王闻言,眼神变得有些复杂。沉默片刻,他看向叶太医,眉头微蹙,带着犹豫问道:“本王……虽盼着早日得子嗣,延绵血脉。但王妃年纪尚轻,……本王不想她因此伤了根基,损了元气。若有孕过早,于她身子……可有大碍?”
叶太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王妃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若真有碍,他必会提醒王爷,宽慰道:“王爷且放宽心。王妃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她关心农事,常在田间走动劳作,身子骨比寻常闺秀更为康健。王妃娘娘体质上佳,只要孕期好生将养,莫要劳神动气,饮食起居皆按方调理,断不会因此伤了根本。老夫定当尽心竭力,为王妃娘娘保胎安产。”
听到叶太医说“断不会伤了根本”,宣王心头一松,顿觉轻松,温声道:“本王知晓了。王妃的身子,你多费心。下去吧。”
“是,老夫告退。”叶太医带着孙子躬身退下。
书房内只剩下宣王一人。他起身走到窗边,神色轻松了许多。脑海中却不期然浮现昨夜红烛下婉宁羞怯闭眼的模样,以及今晨她沉睡时毫无防备的娇憨。他年岁已长,自然盼有子嗣,但也不愿为了子嗣而伤了婉宁的身子。
王爷呷了口茶,脚步轻快地出了书房。回到内院却不见婉宁身影,询问侍女:“王妃呢?”
“回王爷,王妃带着人去清点嫁妆了。”侍女恭敬回禀。
宣王点点头,转身又回了书房。
午膳时分,宣王照例放慢速度,陪着婉宁用饭。见婉宁用完一碗饭便欲搁筷,他对婉宁道:“再添些饭,陪本王再用些?”
婉宁眼睛亮了一下,温声对侍女道:“那便再添半碗好了。”宣王眼中满是笑意。
待用完饭,宣王对婉宁温声道:“走吧,本王陪你回屋歇歇。”
回到屋内,屏退左右,王爷拥着婉宁,温声道:“虽说要讲规矩,但只你我二人用饭时,你想吃多少便吃多少,断不能饿着肚子,记住了?”
婉宁红着脸,小声应道:“我知道了。在村里时,婶子大娘们常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以后多吃些,我夫君又不是养不起我。”眼睛里全是调皮。
王爷打趣道:“昨晚你倒睡得快。”
婉宁不解地看着他:“我半夜就起了,困了自然就能睡着呀。”
王爷含笑,俯身在她耳边低声道:“不对。你昨晚忍饿没吃饱。没吃饱饭都能睡得那般沉,是本王的功劳。”婉宁羞得举起粉拳想捶他,可拳头还没落到他胸口,又赶紧轻轻放下——这可是犯上之举。
王爷装作没瞧见她的顾虑,一把将她抱起:“想捶便捶,只要你不嫌手疼。”拉着她的手,帮她握紧小拳头,轻轻在自己胸口捶了几下,含笑道:“还要捶不?”接着又哄道:“好了,昨夜你也累了,快歇会儿吧。”
二人躺上床,婉宁轻轻闭上眼,规规矩矩地躺好。王爷轻声道:“快睡吧,本王在旁边看书陪你。”不多时,睡梦中的婉宁无意识地将腿一抬,搭在了王爷身上。王爷不由得失笑:这丫头,睡着了便把规矩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