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安令首尼度冤魂-《济公传奇》

  且说神僧佛图澄显示圆寂,携一只鞋游云游。佛图澄座下弟子近万人,除了大名鼎鼎的道安和尚,还有一位尼姑也是史上留名。她就是安令首。

  安令首比丘尼,原俗姓徐,东晋时期后赵历史人物,东莞(今山东沂水东北)人,其父徐忡曾任后赵外兵郎。自幼聪敏好学,性情虚和冲澹,成年后拒绝婚嫁。

  安令首自幼以佛法自娱,成年后坚决拒绝婚配。

  因为她不愿结婚,她父亲经常和她谈话劝她,提醒她这样颇不寻常,她回答说自己就是不想人云亦云走寻常路,也不在乎旁人毁誉。

  她父亲用女子要三从四德教育她,她说:“何必三从,然后为礼?”

  (三从,古时指的就是顺从父亲、丈夫、儿子)

  她父亲问她:“汝欲独善一身,何能兼济父母?”

  她又说:“立身行道,方欲度脱一切,何况二亲耶?”

  父亲辩驳不过,只好听任之。

  后来其父徐忡,在朝廷得闻有神僧佛图澄,并且经高僧佛图澄的点化,得知自己的女儿“前身为沙门中人”,遂允许女儿剃度出家,随大和尚佛图澄及净检比丘尼受戒。

  自释迦牟尼佛创建佛教以来,千百年来,就有皆规制度:剃度的出家人,男众和女众是不可以住在一块的,出家的女弟子叫比丘尼,男弟子叫比丘,不仅要分开住,就是一个寺庙也是不行的。

  戒律依据上,佛教经典明确规定男女分居。《佛说四辈经》《大爱道比丘尼经》《沙弥尼戒经》等均强调“比丘、比丘尼不得相与并居同止”,否则“不清净、为欲所缠,不免罪根”,更严重者触犯“波罗夷”罪(佛教最重罪,直接逐出僧团)。比丘尼戒律更严,增“摩触”“八事成重”等条款。曾有寺院因混住致僧团混乱,需监院整顿,可见戒律对修行环境的重视。

  东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僧寺”与“尼寺”的区分。

  安令首比丘尼跟随的师傅乃是净检比丘尼,她是西晋末年彭城人,俗姓仲,名令仪,居洛阳,父曾为武威太守,时沙门僧法始在洛阳城西门说法。净检闻后大悟,几经波折,终受智山法师剃发受十戒,成为沙弥尼,为中国第一位受戒的比丘尼。

  受戒后到洛阳竹林寺修行,传播佛教文化,成为当时僧林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东晋永和年间始建的徐州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后来到了晋穆帝在位的时候,敕令改青园寺为竹林寺,成为名闻天下的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该寺院明确规定女性出家人可在此修行,而男性僧人则被引导至其他寺院,形成了男女分开的宗教空间。

  净检比丘尼年老,何时圆寂,史书中没有明确说明。

  佛教传入我国始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7年)。当时寺院地主经济的产生与佛教传入我国有关却并非同步。东汉一代,因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和道教的兴起,刚刚传入我国的佛教并没有市场。曹魏以前,我国寺庙的僧人主要是来自西域的沙门,汉人出家为僧,依止寺院者极少。“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轨。”(注:《高僧传·佛图澄传》)早期僧人的这种身份构成使寺院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布施。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众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费用,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经济。

  佛教寺院垦殖土地,兼涉商利,从而形成经济实体,大约始于两晋。西晋沙门竺法乘依竺法护为沙弥,“护既道被关中,且资财殷富。时长安有甲族欲奉大法,试护道德。伪告急求钱二十万,护未答。乘年十三侍在师侧,即语曰:‘和上意已相许焉’”(注:《高僧传·竺法乘传》)。竺法护一次能出借钱二十万,说明他的资财已相当可观。这表明寺院已开始拥有自己的实体经济了。当时,寺院的经济活动,除垦殖田圃外,还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占卜、医病等活动,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为解决僧侣生活必需和佛事活动的开支,而且走上了以营利为目的、聚敛寺院资产的道路了。

  话回正题,比丘尼安令首一日正在打坐,恍恍惚惚之间看见一个冤魂。那冤魂是一名相貌极美极俊的男子,肤白如玉,宛如芝兰玉树一般的神仙人物。

  这个美男子孤魂,身形缥缈,眼角处有泪,目光氤氲如烟似露。

  安令首比丘尼见状,也不畏惧,也没有驱赶,而语气温和地问道:“如是何处鬼魂?姓甚名谁?是何事相托?还是有何冤情,可一一与贫尼说来。贫尼,虽无神通,不能助你,但可令做法事超度尔乎。”

  眼前这个美男子鬼魂,听了比丘尼安令首这番话,徐徐说道:“小友姓鱼,名梦龙,乃是邺城人,自小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家贫无多余财,仗着唱歌声美,善舞,凭着貌美,在富贵人家的宴会歌舞以为生计。”

  说到此处,他哭了起来。半会又回过神来,叹道:“我从小就是一个很规矩的人,绝不行非礼无道无德之事。那是永和三年的七月,我的从小长大的邻居友人范式其,骗我出来,说有一个大宴会,主人花大钱令我歌舞助兴,我家有老母,需要赡养,乱世之下,财帛难挣,故以歌舞为业,只是讨生活,得个温饱而已。”

  于是,他把将自己的经历一一仔细说明。

  原来他是邺城里的歌舞献技者,因为相貌身材秀美,人称再世卫介。为了能有好的生活,他经常接受达官贵人的邀请,在他们的宴会上跳舞唱歌,令他们得赏心悦目,以此挣钱。

  一些达官贵人,难免有爱好渔色之男女,三番借口逃离宴会,躲避那些心理不正常的达官贵人的骚扰。

  可是每次都不是那么幸运的,最后一次,他接受邻居好友范式其的邀约来到了一位姓陈的大豪门的宅院子里。

  这个姓陈的,欲霸占梦龙,约定事成之后再给另外的金钱。

  梦龙家境贫寒,听见邻居好友说可以挣一次多的钱财,可以好好照顾母亲。于是没有防备地就跟着范式其来到大富豪陈轻嵩的宅院里面。

  他来到陈府,看见这个宅主人长得肥头大脸,三角眼,眼神有些阴郁,感觉不太舒服。但是他没怎么多想。

  这个陈轻嵩极度淫乱,身边养着几男几女,甚是不堪。加上宴席的人,一共有十七个人。

  除了四个是打杂奴仆,其他的人的名字分别是:陈轻嵩、苑紫闻、苑咨毫、田骇融、陈轻嵩的干女儿宋奕人、李集光、吴海阳、六十多岁的老男人方力、焦麦其、黄舒其、蔡亿家、辛其、范式其。

  这些人把他关在楼上的房。鱼梦龙发觉的时候,已经逃不出去。梦龙和他们挣扎之下,从楼上摔了下来,当场毙命。

  当时邺城之中有一少女,心心念念暗恋的人被他们害死。把这个事情告诉梦龙母亲,其母带着这个目击事情的女子去报官。

  当地官员收了这些人贿赂,说梦龙是醉酒从楼上摔下死的。

  其母不甘心,晕厥几次,被那个目击事情的少女救了回来。

  过了几天,就是东晋的永和三年,八月,中原地区开始下起大雪,大雪纷飞,风雪之中还夹杂着冰雹,冻死的人马有成千上万。

  安令首比丘尼听了这个鬼魂说的事情,感到非常的同情,却说:“如果佛图澄大师还在,他老人家肯定能帮你,可惜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

  说到这里,他叹息道:“我本来要找佛图澄大师的,但是找不到他,听说师父您以前是佛图澄的弟子,所以现身打扰你,希望您能帮我。”

  安令首说道:“你可以去试一试找找道安和尚,他也是佛图澄的弟子。”

  于是他去找道安大和尚。

  道安和尚听说他的故事经历,进入禅定,计算了一会,然后说:“过几天就会有结果,这几个害你的人,和那个贪官污吏,一定会受到惩罚的,不久他们就会被天雷劈死。到时候,你就可以安心去投胎转世了。这些恶人死后,灵魂肯定下地狱,不过他们因为心理不正常,嫉妒心重,在地狱里受刑几百年以后,重新再投胎的话,说不定还会再次加害你。”

  “我管不到,只要此生看见他们受到惩罚就好了。”

  说罢,冤魂隐藏不见。果然,过了没多久,这些人在一次聚会上被天上劈下来的雷电活活劈死,房屋也跟着雷电起火,变成灰堆了。

  梦龙前世本为天上瑶池的金龟,因为一次可怜人间久旱无雨,偷偷把瑶池里的水泼洒到人间,私自降雨,被王母娘娘打下凡间,轮回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