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略燕地摧敌,拔邺城掳王-《济公传奇》

  却说慕容令奔至石门,看见了乐安王慕容臧。慕容臧恐他是来做奸细的,面上佯表欢迎,心中很是暗怀疑窦,当下报知燕廷,表明己意。

  燕主慕容暐立即复谕,饬将慕容令谪徙沙城。沙城在龙城东北六百里,令被他徙往该处,正是满目荒凉,不堪郁闷,自思终不免祸,不如冒险图功,于是联络沙城戍卒,谋划袭击龙城,偏偏有人把此消息告知龙城守将,预先防备,因此慕容令前往攻打而不克,恼丧而返。

  戍卒恐为慕容令所连累,竟然将慕容令刺死,并将其首级装入函盒之中,送到燕国朝廷。东西跋涉,空落得身首分离,父子长别,可悲可叹呢。实是王猛害他。

  且说晋朝的桓温自枋头败还,尚拟再次举兵,听闻得秦人攻取洛城,正好乘隙图燕,乃亟发徐兖州民,增筑广陵城,自率麾下兵士,由姑孰移镇广陵。当时征役繁重,疫疠又兴,十死四五,民不堪命。

  秘书监孙盛,是一个文章妙手,与散骑常侍干宝齐名,干宝曾经着作《搜神记》二十卷,刘惔号为鬼董狐,嗣复着《晋纪》二十卷,自宣帝起,宣帝即是司马懿一直写到晋愍帝止,词旨婉直,世称良史。

  从孙盛带叙干宝,不没文名。孙盛亦继作《魏晋春秋》直书时事,如桓温败绩枋头,他却据实记载,毫不讳言。

  桓温得见孙盛所写的史文,怒不可遏,便召孙盛之子孙潜,对他说道:“枋头虽然失利,何至如尊君所言,若此史得传,君家门户,亦休想保全呢!”说至此,张目如铜铃,奋须似戟,吓得孙潜魂不附体,慌忙下拜,说自己情愿回家告诉父亲,即刻就为其修改文中内容。

  桓温于是将孙潜叱退。孙潜知道孙盛家法素来严厉,到老更辣,此时为身家性命计,不得不回家禀白,备述情形。

  孙盛听后,愤愤说道:“桓元子丧师辱国,还想我替他掩饰么?我若下一曲笔,算什么史家书法!”

  孙潜跪请道:“现在桓氏权盛,朝廷尚且怕他,还请我父三思!”

  孙盛益发动怒,说道:“我不怕死!”

  孙潜再叩头泣请,就是一门家口,无论长幼,通通都环跪在孙盛的面前,坚固恳请删改书文,以此保全家门。

  孙盛奋袖入室,仍然不许,且另钞别本,寄往北方。孙潜急得没法,只好瞒过乃父,私下修改,将修改的史文拿过去给桓温观看,伪称这是乃父之手笔。桓温看见原文已改去大半,并为极力回护,方才转怒为喜,令孙潜持还,一面部署兵马,先去讨伐袁真。

  袁真占据住寿春,受燕封为扬州刺史,逾年病毙。

  陈郡太守朱辅,与袁真友善,也随袁真降燕,因此立袁真之子袁瑾为建武将军,领豫州刺史,保住寿春,遣儿子朱乾之及司马彝亮,赴邺请命。

  燕授袁瑾为扬州刺史,朱辅为荆州刺史,且派遣士兵协助袁瑾,进至武邱。

  晋将竺瑶,已奉桓温军令,往击袁瑾,正值燕兵到来,便移军与战,得破燕兵。

  南顿太守桓石虔,为桓温从子,又由桓温派遣攻打寿春,突入南城。

  桓温连得捷报,亲率二万人继进,至寿春城下,筑起长围,内遏敌冲,外截援道。燕复遣左卫将军孟高,引兵救瑾,途中接得邺中急诏,乃是秦兵大举,攻克壶关,督促孟高返回防御秦寇。孟高只好匆匆还军,不暇顾及寿春了。接入秦燕交兵,时序不紊。

  先是王猛旋师,正因粮道不继,所以急归,秦王苻坚进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封平阳郡侯。

  王猛固辞不许,于是整兵储粟,再拟伐燕。筹备至半年有余,俱已安排妥当,乃由苻坚下令,仍使王猛为统帅,督同镇南将军杨安等十将,步骑六万人,禡纛出关。

  苻坚亲送王猛来到灞上,执巵与语道:“今委卿经略关东,当先破壶关,继平上党,长驱取邺,如迅雷不及掩耳,方可成功。我当亲率万众,继卿星发,舟车粮运,水陆并进,卿尽管前行,可勿劳后顾呢。”

  说着,便将酒巵给王猛,使王猛取来一饮。

  王猛拜受饮毕,慨然答说道:“臣得仗威灵,奉成算,往平残胡,如风扫叶,不烦銮舆亲犯尘雾,但愿预敕有司,处置俘虏便了!”踌躇满志。

  苻坚闻言大悦,再赐王猛尚方宝剑,准令便宜行事。猛拜领而去,坚当然还都。

  王猛麾军直逼壶关,遣杨安等前往攻打晋阳。燕主慕容暐听闻秦兵入境,亟令太傅慕容评,调集中外兵马三十万,出发抗拒秦军。

  是时,邺中屡有妖异之事,慕容暐颇以为忧,于是召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入见,问及军事道:“秦兵多少如何?今我军大出,王猛能与我战否?”好似呓语。

  李凤答道:“秦国小兵弱,怎能敌我王师?王景略乃是常才,又非我太傅敌手,何劳忧虑!”简直是梦话了。

  梁琛与乐嵩却接入,说道:“将在谋不在勇,兵贵精不贵多。秦兵远来为寇,怎肯不战?我当用谋求胜,奈何反望他不战呢!”

  燕王慕容暐初闻李凤之言,颇有喜色,及听得二人言论,又变作怒容。正愤闷间,外面已传入警报,乃是壶关失守,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被敌军擒去,郡县相继降秦,急得燕王慕容暐面目又改,变做了一片土色;但使李凤出外催促慕容评,速即进兵。李凤受命趋出,梁琛与乐嵩亦相继告退。

  慕容评领兵出发,行至潞川,探得秦兵甚锐,不敢前进,便在潞川逗留。朝命虽然敦促,他总是顾命要紧,仍然不动。那王猛已攻入壶关,留屯骑校尉苟苌守着,自引兵前往协助杨安。

  苟安攻打晋阳,连日未下。及王猛至城下,见城池高深,不易力取,乃使虎牙将军张蚝,督领壮士数百人,夜凿地道。至地道已成,即由张蚝与壮士,从地道偷偷进入城中。

  燕兵但防秦军登城,不料张蚝等从地道下突然冲出,大呼斩关,招纳秦军。

  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为晋阳守将,蓦然听闻紧急警报,连忙率兵拦阻。秦军如潮涌入,就使慕容庄三头六臂,也是不及抵挡。当下拍马返奔,被张蚝持矛追及,刺落马下,捆绑了去。余众多降,晋阳遂破。

  两个燕室懿亲做了俘囚先导。王猛又使将军毛当戍晋阳,自引大军趋入潞川,与慕容评对垒。

  慕容评素来贪婪卑鄙,在潞川逗留多日,私自占据鄣固山泉,令军人入绢一匹,方得给水二石。

  军人无可如何,只得向他购水,纳入钱帛,高等邱陵。这叫做死要铜钱。

  到了听闻王猛悬军深入,仍然闭住营门,不准将士出战,但言当持重制敌,毋得妄动。

  王猛侦察得知情形,不禁冷笑道:“慕容评真是奴才,虽有众百万,也不足惧,何况止二三十万呢!我此行定能灭燕了。”

  说罢,王猛遂召游击将军郭庆入帐,使其率领骑兵五千人,夜袭燕兵辎重,不得有误。

  郭庆领命而去,当夜出发,从间道绕出燕营后面。正值三更时候,遥望燕辎重营,扎住山上,一些儿没有影响,料知辎重兵都已睡着,郭庆便令部众各燃火炬,跃马登山,呼噪直上。

  燕兵守住辎重,不过数千,仓猝惊醒,睡眼朦胧,向下一望,差不多有几万火炬,大家惊惶得很,还是趁先逃走,较为见机,一动百动,纷纷乱窜,霎时间逃得精光。

  郭庆赶到辎重旁边,已无一人,便集五千火炬,焚毁辎重。火盛风炽,山高焰飞,连邺城里面,都得了见,邺中大震。

  黄门侍郎封孚,私问司徒长史申胤道:“此城可得保存否?”

  胤答道:“此城必亡,我辈亦必为秦虏;但目前福德在燕,秦虽得志,不出一纪,燕可重兴了。”

  燕主慕容暐遣侍中兰伊,驰赴潞川,传敕令责备慕容评道:“王系高祖嗣子,当以社稷宗庙为忧,奈何不抚战士,反榷卖泉水,自谋货殖呢?试想国家府库,朕与王应同享受,何虑贫穷?若寇得直进,家国破亡,王持钱帛,存置何处?皮且不存,毛将怎附?可急将钱帛散给三军,振作士气,得能平寇凯旋,立功报国,朕与王才得安荣了!”

  慕容评接到此敕令,惊惧交并,没奈何致书秦营,向王猛请战。

  王猛批回战期。届期这一日,王猛陈师渭源,向众宣誓道:“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战地,应该竭力致死,有进无退,誓报国家,待功成归国,受爵君廷,称觞亲室,岂不是一大喜事么?”景略乃是王猛之字。

  大众齐声应命,于是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王猛在后方督军,望见燕兵大至,趋集如蚁,也恐众寡不敌,私自踌躇。

  一旁顾邓羌在侧,于是手抚羌背道:“今日大敌当前,非将军不能破灭,成败利钝,在此一举,愿将军努力!”

  邓羌应声道:“若能给我司隶一职,公可无忧!”邓羌亦太贪富贵。

  王猛答道:“这非我所能及,将军如得立功,我当表请为安定太守,万户侯。”

  邓羌默然不答,反向后退去。王猛不禁着急,驰呼邓羌回来,准如所请。

  邓羌即与张蚝、徐成等,跨着马挥着手里的矛,突围冲入燕兵阵中。秦军一齐随上,横厉无前。燕兵虽然数倍秦军,可奈人无斗志,各思趋避,你推我诿,任凭秦军,出入自由。

  战至日中,燕兵大败,秦军乐得追杀,俘斩至五万余人,逃去约十余万,乞降又六七万,慕容评一人一马走回邺城。

  王猛长驱围攻邺中,一面派遣使人前来告捷。秦王苻坚返报道:“将军役不逾时,便即大捷,直抵寇都,功无与比。朕当亲率六军星夜前来,将军可休养将士,静待朕至。”

  王猛于是屯兵城下,严申军律,法简政宽,远近帖然。燕民各安生业,喜相告语道:“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

  王猛闻知舆论,不禁叹息道:“慕容玄恭,确是奇士,可称为古时遗爱了!”遂特具太牢,亲自前往祭拜其墓。这慕容玄恭,就是太原王慕容恪的表字。

  过了七日,秦王苻坚已自率精锐十万,到了安阳。王猛潜往谒见苻坚,苻坚戏语道:“昔周亚夫不迎汉文帝,今将军独临敌弃兵,究是何意?”

  苻猛答道:“亚夫不纳汉文,太觉好名,臣尝未敢赞同;且臣奉陛下威灵,东讨残虏,釜底游魂,立可荡平,何劳陛下远临?”

  苻坚又道:“朕留太子监国,李威为辅,内顾无忧,所以率甲远来,看卿灭贼。”

  王猛叹息道:“监国冲幼,未能守国,倘有不测,追悔何及!陛下独不记臣灞上语么?”

  苻坚但说无妨,俟平定邺城后,即当西归,王猛于是辞别回营,督兵急攻。

  先是燕宜都王慕容桓,率众士兵万余,屯居沙亭,为慕容评后援。及闻慕容评兵败,移驻内黄。

  苻坚使邓羌攻打信都,信都与内黄相近,慕容桓闻风惶惧,奔往龙城,邺中益震。

  燕散骑常侍余蔚等,率同扶余高句丽及上党质子五百余人,夜开邺城北门,纳入秦军。燕主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乐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人,溃围北去。

  秦王苻坚得入邺城,即而使游击将军郭庆,麾骑追杀慕容暐。

  慕容暐出邺城时,卫士尚有千余骑,既而沿途四散,惟十余人随慕容暐北行,道旁又是荆棘,群盗又四起如毛。孟高扶侍燕主,护持二王,非常劳瘁,且所在遇到盗寇,转斗而前。

  好几日行至福禄,依冢暂憩,不意有剧盗数十人,张弓挟矢,吆喝前来。孟高即持刀与战,杀伤数盗。及刀折力穷,自知不免,于是直接跑到面前两手抱住一贼,同仆地上,凄声大呼道:“男儿今日死了!”言未已,身上已被射中了数箭,呕血而亡。

  艾朗见孟高独战,也上前奋斗,与孟高俱死。

  燕王慕容暐乘的马已经中箭,于是下鞍步行,踉跄急走。偏有大队人马,从后追到。回头一望,并非暴客,乃是秦将郭庆部下的先驱,叫作巨武。既至慕容暐面前,便指挥兵士,上前缚住慕容暐。

  燕王慕容暐叱骂道:“汝是何人,敢缚天子?”还要自称天子,总算大胆。

  巨武厉声答道:“我奉诏缚贼,何物小丑,尚敢自称天子呢!”慕容暐无法撑拒,只好束手受擒,被巨武捆绑,牵回邺中。

  独慕容评北奔龙城,外此数人,统作俘虏,一并解入邺中。秦王苻坚见慕容暐后,问他何故不降?

  慕容暐答道:“狐死尚正首邱,但欲归死先人墓侧呢。”苻坚也觉动怜,敕令还宫,使率文武出降。总计前燕自慕容廆据大棘城,至慕容俊僭号,传慕容暐而亡国,一共八十五年。是前燕了。

  苻坚又使郭庆进军攻打龙城,慕容评东奔高句丽,慕容桓也逃往辽东。辽东太守韩稠,已通款降秦,闭城拒迎慕容桓。

  慕容桓攻城不下,复因郭庆追至,弃众潜奔。

  郭庆遣部将朱嶷追捕,朱嶷率轻骑急驰,行至数十里,便得见慕容桓,击杀了事。

  慕容评被高句丽人拘拿住,械送邺中,秦王苻坚也加赦宥。封降王慕容暐为新兴侯,命慕容评为给事中,所有燕宫子女玉帛,俱分赐将士,且下诏大赦道:

  朕以寡薄,猥承休命,不能怀远以德,柔服四维,至使戎车屡驾,有害斯民,虽百姓之过,然亦朕之罪也。其大赦五下,与之更始,特此诏闻!

  先是之前,燕黄门侍郎梁琛使人到秦地,曾用侍辇苟纯为副,一切应对事宜,梁琛未曾经与苟纯商议,苟纯因此挟嫌在心,耿耿于怀。及与梁琛返回邺中,当即进谗言道:“梁琛在长安,与王猛很是亲善,莫非有异谋不成!”

  慕容暐尚未深信,梁琛屡言苻坚王猛多才,不可不防,果然不到期年,秦即攻打燕国。燕兵屡败,慕容暐乃疑梁琛知秦之谋划,收梁琛系狱。梁琛若与秦通谋,岂肯劝慕容暐豫防?慕容暐如此不明,怎得不亡?至是,秦王苻坚将梁琛释放出牢狱,授为中书着作郎。又闻孟高和艾朗,随主殉难,称为忠臣,俱命人将其厚加殓葬,且引孟高和艾朗之子入见,拜为郎中。于是,授王猛为关东六州都督,领冀州牧,进爵清河郡侯,镇守邺中。

  守令有阙,得便宜补授。封杨安为博平侯,邓羌为真定侯,郭庆为襄城侯。此外与战将士,封赏有差。

  州县守令,悉仍旧贯,惟进燕常山太守申绍为散骑侍郎,使与散骑侍郎韦儒,并为绣衣使者,循行关东州郡,观省风俗,劝课农桑,赈恤穷困,收葬死亡,旌扬节行,改革敝政。关东大悦,就是六夷渠帅,无不望风输诚。

  秦王苻坚于是启驾西还,所有慕容暐以下,如后妃王公百官,暨鲜卑四万余户,一股脑儿地徙入长安。复拜慕容暐为尚书,皇甫真为奉车都尉,李洪为驸马都尉,李邽为尚书,封衡为尚书郎,慕容德为张掖太守,平睿为宣威将军,悉罗腾为三署郎。凡故燕稍有才望的官僚,各得署秩。独慕容垂见燕故僚,常有愠色。

  前郎中令高弼,私下对慕容垂说道:“大王具命世才,遭无妄运,流寓外邦,备极困苦。今虽国家倾覆,怎知不剥极再复,更得龙兴?他日重造江山,舍大王尚有何人?愚谓宜恢弘度量,延纳旧臣,为山九仞,始自一篑,若徒记前嫌,反失众望,窃谓大王不取哩!”却是良谋。

  慕容垂欣然受教,从此待遇旧僚,仍归和好,惟不肯放过慕容评。独入宫中与秦王说道:“臣叔父评,为亡燕首恶,不宜再污圣朝,愿陛下声罪加诛,以谢燕人。”

  苻坚不愿戮杀慕容评,惟令他出任为范阳太守。余如故燕诸王亦徙补边郡。燕故太史黄泓叹道:“燕必中兴,将来定属吴王,可惜我年已老,恐不及见呢!”还有汲郡人赵秋,亦私语亲友道:“天道在燕,偏为秦灭,不出十五年,秦必复为燕国所有了”。

  是时,晋朝的桓温已经攻破寿春,擒住袁瑾、朱辅,送往建康。

  秦将王鉴和张蚝,曾由秦王苻坚差遣,带领步骑二万人,前往援助寿春,为桓温击败,引兵退归。

  袁瑾和朱辅到建康后,当然处斩,无庸细叙。

  惟秦王苻坚因南援无功,改图西略,特命博平侯杨安等人,带领步骑七万人,往伐仇池。仇池自杨初嗣位后,曾遣使者至建康,向晋朝廷称藩。晋朝廷命杨初为雍州刺史,封为仇池公。

  杨初为族弟宋奴所杀。杨初之子杨国,又杀宋奴。杨国从父杨俊,复杀杨国,杨俊传子杨世,杨世传子杨纂。世臣事附秦、晋朝廷,而杨纂独与秦绝好,所以秦兴兵前往讨伐。

  众来至鹫峡,杨纂集众得五万人,出拒秦军。晋朝的扬州刺史杨亮,也遣督护郭宝卜靖,领千余骑助杨纂,与秦军交战峡中。

  秦军久经百战,个个是骁悍绝伦,仇池兵怎能与敌?一经交手,勇怯悬殊,只落得步步倒退。

  秦军直前乱斫,杀死仇池兵一二万人,连郭宝等亦俱战殁。

  杨纂拼命遁还。武都太守杨统,系杨纂叔父,素与杨纂相仇杀,至此遂举城降秦。秦军进攻仇池,杨纂保守不住,没奈何面缚出降。当由杨安送杨纂入关,秦王苻坚接得捷报,即加安都督南秦州诸军事,留镇仇池,使杨统为南秦州刺史。有诗叹道:

  外侮都缘内乱兴,仇池虽小亦堪惩。

  从知骨肉相争日,瓦解无非兆土崩。

  仇池被灭,梁州孤危,晋朝廷也无暇西顾,那大司马扬州牧桓温,凭空起浪,闯出一场绝大的事情。看官欲问为何事,请即续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