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桃树收获的季节。
15号清晨,甬市老家,果园里。
此时常顺一家人跟着父亲常建忠一起来到了这边。
今年的雨水好,风调雨顺,加上去年果树歇果,所以今年产量很高。
整片果园,一个个的桃树上差不多都挂满了果子。
这些老品种水蜜桃,表面有不少的芝麻斑,吃起来格外的甜。
刚进果园时,他们就尝了一些。
常顺一家是昨天下午返回的,这次所有人都回来了,打算玩几天,顺便帮父亲把果园的桃子摘下来售卖出去。
而早上来,就是过来采摘的。
他们也不是全部自己售卖,而是批发给了一些本地的商贩。
网上卖货的年代,那些商贩并不是一次性摘完,而是多次采摘。
毕竟长在树上才新鲜,才不容易坏掉。
他们摘一些拿去售卖,主要是为了让常书鸣、常书博、常书怡三人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经历,知道做生意的一些情况。
“妈妈!这里有好多蘑菇,它们可以吃吗?”
常顺正摘着桃子时,不远处传来常书怡的说话声。
前两天又下过雨,阴雨天气,给蘑菇提供了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它们从泥土里长了出来。
“我对这个也不熟悉,问你爸去!”
宋芫回了一句。
“爸爸!你过来,看看这里的蘑菇能吃吗?”
她又向他喊道。
常顺走了过去,仔细看了看地上长着的蘑菇,发现它们都是灰白色的,大小不一,半撑开的伞状,比较肥厚。
这一看就是鸡枞菌。
是可以食用的菌类。
关于这种蘑菇,他以前也吃过,还不止一次,所以认识。
“可以吃!你把它们都摘起来,中午让你奶奶多做一道菜!”
他笑着道。
“我用手机搜一下看看!”
这时常书鸣说道。
他说完拿出了手机。
“好像真的是鸡枞菌!”
查看之后,他肯定道。
“爷爷!你那里还有多余的塑料袋吗?”
摘了几个蘑菇有些拿不下,常书怡对不远处喊道。
常建忠离他们也就十几米远。
“有!你过来拿!”
常书怡很快跑了过去,还把手里的鸡枞菌递给父亲看。
拿了袋子,她又返回继续摘起了蘑菇。
“你不摘桃子了?”
这时常书博笑着问她。
“我要摘蘑菇!等摘完,我还要在果园其它地方找!”
当她把地面上的摘完,就又向其它位置走去。
果园里的鸡丛菌并不多,刚刚过来,也只是发现的第一波。
“爸!我看这桃树树干上还有不少的桃胶,这些应该也可以弄下来吃吧?”
过了一会儿,宋芫对常建忠说道。
桃树的桃胶,在五一前后,父亲跟母亲收集过一些,他们都是弄的最好的。
不过现在依然还有。
树上的这些桃胶,因为雨水的原因,黏糊糊的,等晒干了,想收集也不是不可以。
关于桃胶,是一种养生药材,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类似于燕窝。
有种说法叫做:
“富人吃燕窝,平民吃桃胶。”
经常食用,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任何药物对人的好处因人而异,毕竟人与人的体质不一样。
“当然可以,我们这边不像城市环境污染的厉害,一些树木天天浸泡在各种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里。
这些桃树分泌的桃胶,都是纯天然没有污染的。
之前我们摘过很多,应该够你们平时吃的了!不过你要是觉得不够吃,晚点我们再收集一些!”
父亲笑着回道。
“那你收集一些吧!就算吃不完,也可以拿出去换钱。”
宋芫又道。
“不用!你吃不完就送一些给你妈他们!”
常建忠想了想,又说道。
其实父母在家,他们并不缺钱用,果园包括家里种着的地,是他们顺带种的。
种了一辈子地,现在也是一种爱好,同时打发了时间,锻炼了身体。
“嗯!我替我妈谢谢你们。”
宋芫笑道。
“妈,你每次回来多帮爷爷奶奶买一些礼物不就行了!”
这时常书博跟着说了一句。
“我知道的,我们哪次回来带的东西少了?”
“啊!”
她的话刚说完,不远处常书怡发出了一声惊呼声。
“怎么了!”
常顺向那边看去,只见这闺女站在一棵桃树旁,她往后退了几步,差点一屁股摔倒在地上。
看样子是被啥东西吓到了。
说着,他也没有继续摘桃,把桃子放进篮子里,向着常书怡走去。
“我刚刚看到了一个虫子!”
惊吓之后,她把原因说了出来。
“啥虫子?在哪儿?我看看!”
很快,常顺就走到了她的跟前。
“我看的也不是很清楚,它从土里爬出来,然后动了下,我害怕,就退了回来,就在前面那处草附近!”
常书怡用手指着一处方向。
常顺从地上捡了一个小木棍,又捡了一块石头,向着她所说的地方走去。
当靠近之后,发现草里确实有一个“虫子”,不过这个虫子不是他想象中的虫子,它是一个“知鸟”,还是刚刚从土里面钻出来不久的知鸟猴。
对于知了,桃林下面的泥土,也是它们喜欢的环境之一。
金蝉产卵,通常会产到桃树的树枝里。
这种有卵的树枝,一般都会死去,叶子变得枯黄。
以前他不知道知鸟卵是啥样的,后来听爷爷、外公他们说过。
知了的卵,米白色,看上去跟米粒很像,不过比米粒稍小。
“这不就是刚爬出来的知鸟吗?别怕!我把它捡起来带回去,等傍晚我们来抓,估计这桃林里面还有很多!到时候抓多了也是一盘菜!”
一边说着话,常顺一边看着自己的“小棉袄”,对她笑了笑。
“爸!是知鸟?”
这时常书博也跑了过来。
“嗯!给,你拿着!”
说着,他把手里的知鸟猴递了过去。
常书博也不害怕,把它拿在了手里。
还是男孩子胆量大。
“书怡,想不到来了一趟果园,你居然发现了两道好菜了!”
把知鸟接到手里,他笑着对妹妹说了一句。
“怎样?还是我厉害吧!”
常书怡看了看知鸟,笑着回道。
她现在也不那么害怕了。
“要不你拿着?”
常书博故意把小金蝉往她那边递过去。
“我不要,我还不敢抓!”
她摇了摇头。
“我再去找蘑菇了!”
………………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母亲站在远处喊他们回去吃早饭,大家才一起带上采摘的桃子离开。
期间常书怡又摘了一些鸡枞菌,所有的合起来差不多有一斤。
这些打汤的话,够他们吃两次了。
早上的采摘,几人也摘了不少,合起来估计有300斤左右。
15号清晨,甬市老家,果园里。
此时常顺一家人跟着父亲常建忠一起来到了这边。
今年的雨水好,风调雨顺,加上去年果树歇果,所以今年产量很高。
整片果园,一个个的桃树上差不多都挂满了果子。
这些老品种水蜜桃,表面有不少的芝麻斑,吃起来格外的甜。
刚进果园时,他们就尝了一些。
常顺一家是昨天下午返回的,这次所有人都回来了,打算玩几天,顺便帮父亲把果园的桃子摘下来售卖出去。
而早上来,就是过来采摘的。
他们也不是全部自己售卖,而是批发给了一些本地的商贩。
网上卖货的年代,那些商贩并不是一次性摘完,而是多次采摘。
毕竟长在树上才新鲜,才不容易坏掉。
他们摘一些拿去售卖,主要是为了让常书鸣、常书博、常书怡三人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经历,知道做生意的一些情况。
“妈妈!这里有好多蘑菇,它们可以吃吗?”
常顺正摘着桃子时,不远处传来常书怡的说话声。
前两天又下过雨,阴雨天气,给蘑菇提供了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它们从泥土里长了出来。
“我对这个也不熟悉,问你爸去!”
宋芫回了一句。
“爸爸!你过来,看看这里的蘑菇能吃吗?”
她又向他喊道。
常顺走了过去,仔细看了看地上长着的蘑菇,发现它们都是灰白色的,大小不一,半撑开的伞状,比较肥厚。
这一看就是鸡枞菌。
是可以食用的菌类。
关于这种蘑菇,他以前也吃过,还不止一次,所以认识。
“可以吃!你把它们都摘起来,中午让你奶奶多做一道菜!”
他笑着道。
“我用手机搜一下看看!”
这时常书鸣说道。
他说完拿出了手机。
“好像真的是鸡枞菌!”
查看之后,他肯定道。
“爷爷!你那里还有多余的塑料袋吗?”
摘了几个蘑菇有些拿不下,常书怡对不远处喊道。
常建忠离他们也就十几米远。
“有!你过来拿!”
常书怡很快跑了过去,还把手里的鸡枞菌递给父亲看。
拿了袋子,她又返回继续摘起了蘑菇。
“你不摘桃子了?”
这时常书博笑着问她。
“我要摘蘑菇!等摘完,我还要在果园其它地方找!”
当她把地面上的摘完,就又向其它位置走去。
果园里的鸡丛菌并不多,刚刚过来,也只是发现的第一波。
“爸!我看这桃树树干上还有不少的桃胶,这些应该也可以弄下来吃吧?”
过了一会儿,宋芫对常建忠说道。
桃树的桃胶,在五一前后,父亲跟母亲收集过一些,他们都是弄的最好的。
不过现在依然还有。
树上的这些桃胶,因为雨水的原因,黏糊糊的,等晒干了,想收集也不是不可以。
关于桃胶,是一种养生药材,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类似于燕窝。
有种说法叫做:
“富人吃燕窝,平民吃桃胶。”
经常食用,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任何药物对人的好处因人而异,毕竟人与人的体质不一样。
“当然可以,我们这边不像城市环境污染的厉害,一些树木天天浸泡在各种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里。
这些桃树分泌的桃胶,都是纯天然没有污染的。
之前我们摘过很多,应该够你们平时吃的了!不过你要是觉得不够吃,晚点我们再收集一些!”
父亲笑着回道。
“那你收集一些吧!就算吃不完,也可以拿出去换钱。”
宋芫又道。
“不用!你吃不完就送一些给你妈他们!”
常建忠想了想,又说道。
其实父母在家,他们并不缺钱用,果园包括家里种着的地,是他们顺带种的。
种了一辈子地,现在也是一种爱好,同时打发了时间,锻炼了身体。
“嗯!我替我妈谢谢你们。”
宋芫笑道。
“妈,你每次回来多帮爷爷奶奶买一些礼物不就行了!”
这时常书博跟着说了一句。
“我知道的,我们哪次回来带的东西少了?”
“啊!”
她的话刚说完,不远处常书怡发出了一声惊呼声。
“怎么了!”
常顺向那边看去,只见这闺女站在一棵桃树旁,她往后退了几步,差点一屁股摔倒在地上。
看样子是被啥东西吓到了。
说着,他也没有继续摘桃,把桃子放进篮子里,向着常书怡走去。
“我刚刚看到了一个虫子!”
惊吓之后,她把原因说了出来。
“啥虫子?在哪儿?我看看!”
很快,常顺就走到了她的跟前。
“我看的也不是很清楚,它从土里爬出来,然后动了下,我害怕,就退了回来,就在前面那处草附近!”
常书怡用手指着一处方向。
常顺从地上捡了一个小木棍,又捡了一块石头,向着她所说的地方走去。
当靠近之后,发现草里确实有一个“虫子”,不过这个虫子不是他想象中的虫子,它是一个“知鸟”,还是刚刚从土里面钻出来不久的知鸟猴。
对于知了,桃林下面的泥土,也是它们喜欢的环境之一。
金蝉产卵,通常会产到桃树的树枝里。
这种有卵的树枝,一般都会死去,叶子变得枯黄。
以前他不知道知鸟卵是啥样的,后来听爷爷、外公他们说过。
知了的卵,米白色,看上去跟米粒很像,不过比米粒稍小。
“这不就是刚爬出来的知鸟吗?别怕!我把它捡起来带回去,等傍晚我们来抓,估计这桃林里面还有很多!到时候抓多了也是一盘菜!”
一边说着话,常顺一边看着自己的“小棉袄”,对她笑了笑。
“爸!是知鸟?”
这时常书博也跑了过来。
“嗯!给,你拿着!”
说着,他把手里的知鸟猴递了过去。
常书博也不害怕,把它拿在了手里。
还是男孩子胆量大。
“书怡,想不到来了一趟果园,你居然发现了两道好菜了!”
把知鸟接到手里,他笑着对妹妹说了一句。
“怎样?还是我厉害吧!”
常书怡看了看知鸟,笑着回道。
她现在也不那么害怕了。
“要不你拿着?”
常书博故意把小金蝉往她那边递过去。
“我不要,我还不敢抓!”
她摇了摇头。
“我再去找蘑菇了!”
………………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母亲站在远处喊他们回去吃早饭,大家才一起带上采摘的桃子离开。
期间常书怡又摘了一些鸡枞菌,所有的合起来差不多有一斤。
这些打汤的话,够他们吃两次了。
早上的采摘,几人也摘了不少,合起来估计有3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