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的指尖划过锦缎的流云纹时,丝线的顺滑触感让她想起第42次轮回被郭宁妃勒住脖子的窒息——那时郭宁妃用的就是这种锦缎,经纬交织的纹路嵌进她的皮肉里,留下纵横交错的红痕,像是给她判了死刑的烙印。
【轮回次数:49 残留触感:第42次脖颈被勒紧的灼痛,指甲抠进锦缎却抓不住任何东西的绝望,眼前发黑时听见郭宁妃说“这料子配你的血,真好看”】
“小主,各宫的人都在外面等着了。”春桃捧着个紫檀木托盘进来,上面码着分好的绸缎和银锭,每一份都用红绸包着,看着喜庆又体面,“郭宁妃宫里的掌事姑姑刚才又来了一趟,脸色不太好看,说……说宁妃娘娘等着您的‘好东西’呢。”
李萱将最后一匹月白锦缎放进托盘,指尖在上面轻轻一按——这匹料子她特意留了下来,上面用银线绣了几簇兰草,是朱元璋偏爱的纹样。第36次轮回,她就是用这纹样的荷包,让朱元璋在马皇后的生辰宴上多看了她两眼。
“急什么。”李萱拿起帕子擦了擦手,帕角绣着的小鲤鱼尾巴微微翘起,那是她母亲教她绣的,说“鲤鱼能跃龙门,也能藏住锋芒”,“越是急,我们越要稳。”
她知道郭宁妃在等什么。等她出丑,等她分赏不均落下话柄,等她被其他嫔妃围攻。第19次轮回,朱元璋赏了她一对羊脂玉镯,她就是因为分赏时少给了达定妃一份,被安了个“恃宠而骄”的罪名,罚跪在殿外三个时辰,膝盖磨得血肉模糊,连路都走不了。
“把这匹月白锦缎单独包起来。”李萱指了指那匹绣兰草的料子,“送去东宫给太子妃。就说……臣妾感念太子妃端庄贤淑,这点心意,望她笑纳。”
春桃愣了愣:“小主,太子妃是中宫嫡媳,按规矩该赏双倍的,可这……”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李萱打断她,拿起另一匹绯红锦缎,“常将军在北疆打仗,太子妃在东宫主持中馈,辛苦得很。送匹她用得上的,比送双倍料子更贴心。”
常氏性子刚直,却最吃“体谅”这一套。第45次轮回,常氏生朱雄英后奶水不足,急得满嘴燎泡,是李萱让人从江南捎来的通草,帮她解了围,那之后,常氏虽没明着帮她,却也没再随波逐流地针对她。
春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抱着月白锦缎出去了。
李萱看着剩下的料子,目光落在一匹石青暗纹锦缎上——这是马皇后常穿的颜色。她拿起料子掂量了下,让小太监包好,送去坤宁宫,只说是“谢娘娘昨日恩典”,不多不少,刚好合规矩,既不显刻意讨好,也不失礼数。
做完这一切,她才端起茶杯抿了口,龙井的清香漫过舌尖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女人的尖笑和低语,不用看也知道,是各宫的嫔妃或她们的下人来了。
“萱嫔妹妹可算舍得出来了。”第一个开口的是达定妃,她穿着身藕荷色宫装,珠翠满头,手里摇着把团扇,扇面上画的鸳鸯戏水图刺得人眼疼——第23次轮回,她就是用这把扇子上的尖骨,划破了李萱的脸颊。
李萱笑了笑,示意宫女将分好的赏物抬出来:“定妃姐姐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东西,怕拿出来污了姐姐的眼,特意多挑拣了些,耽误了时辰。”
达定妃的目光在托盘上扫了一圈,见每份赏物都分量十足,挑不出错处,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酸溜溜地说:“妹妹刚得陛下恩宠就这么大方,倒是我们这些老人,该学学妹妹的气度。”
“姐姐这话就折煞臣妾了。”李萱拿起一份赏物递给达定妃身边的掌事宫女,“臣妾能有今日,全靠陛下和娘娘们照拂,这点东西算什么,不过是略表心意罢了。”
正说着,郭宁妃宫里的掌事姑姑挤了过来,下巴抬得老高,接过赏物时连眼皮都没抬:“我家娘娘说了,多谢萱嫔娘娘的好意,只是娘娘身份尊贵,这些东西……怕是用不上,先收着吧。”
这话明着是道谢,实则是说李萱的东西配不上郭宁妃。周围的嫔妃们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李萱如何应对。
李萱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反而笑道:“姑姑说得是,宁妃姐姐身份尊贵,这些东西自然入不了她的眼。不过臣妾这里还有样东西,或许姐姐会喜欢。”
她转身回殿,片刻后拿着个小锦盒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支金步摇,簪头是只展翅的凤凰,凤凰眼里嵌着两颗鸽血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她用朱元璋赏的白银,让金匠连夜赶制的,样式仿照了马皇后的一支旧簪,却又多了几分灵动。
“这步摇是臣妾特意为宁妃姐姐做的。”李萱将锦盒递给掌事姑姑,语气诚恳,“姐姐是郭家嫡女,身份尊贵,只有这样的凤凰步摇才配得上姐姐。只是臣妾手艺不佳,还望姐姐不要嫌弃。”
郭宁妃最在意的就是“郭家嫡女”的身份,处处想和马皇后比肩。这步摇既捧了她,又没越过规矩,她想发作都找不到由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事姑姑的脸色果然变了变,接过锦盒时手指有些僵硬:“萱嫔娘娘有心了,奴婢定会转交给我家娘娘。”
李萱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对付郭宁妃,就得用这种捧杀的法子,让她得意忘形,露出破绽。
分完赏物,嫔妃们三三两两地散去,嘴里说着“萱嫔大方”,眼神里却藏着算计。李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她们回去后,定会在马皇后面前说些有的没的,给她使绊子。
“小主,吕氏宫里的人没来。”春桃低声提醒,“刚才奴婢去东宫送锦缎,见吕侧妃的人在宫门口探头探脑,像是在等什么。”
李萱的眉峰拧了拧。吕氏没来,不是好事。这个时候的她,最擅长的就是躲在后面挑唆,让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坐收渔利。
“她不来,我们就过去看看。”李萱拿起披风披上,“正好,去东宫谢太子妃刚才赏的点心。”
东宫的气氛有些诡异。李萱刚走到垂花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是常氏和吕氏的声音。
“……你明知道那盆仙人掌是我特意给殿下准备的,为什么要让宫女搬到我院子里?”常氏的声音带着怒气,显然是真动了气。
“姐姐息怒,妹妹不是故意的。”吕氏的声音委屈又柔弱,“只是那仙人掌浑身是刺,放在殿下书房太危险了,妹妹才让人挪开的,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我会发现?”常氏冷笑,“你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想抢殿下的宠爱,也得看看自己配不配!”
李萱站在门外,心里了然。常氏说的仙人掌,是常遇春从西域带回来的,据说能安神,常氏一直放在朱标书房。第27次轮回,吕氏就是故意让宫女把仙人掌搬到自己院里,再“不小心”被扎伤,博得了朱标的怜惜。
“太子妃娘娘息怒,吕侧妃也是一片好心。”李萱推门进去,适时地打圆场,“这仙人掌确实危险,不如就让园丁搬到花园角落,既安全,又能观赏,岂不是两全其美?”
常氏见她来了,脸色缓和了些:“还是萱嫔想得周到。”
吕氏却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眼圈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都是妹妹的错,惹姐姐生气了。妹妹这就去让园丁搬走。”
她说着就要往外走,却“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花架,架子上的一盆兰花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李萱脚边,泥土溅了她一裙摆。
“哎呀!对不起!萱嫔妹妹,我不是故意的!”吕氏慌忙道歉,手忙脚乱地想去帮她擦,却被李萱避开了。
李萱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心里冷笑。又是这招。第34次轮回,吕氏就是这样“不小心”打碎了马皇后赏赐的花瓶,嫁祸给了李萱。
“侧妃不必道歉。”李萱掸了掸裙摆上的泥土,语气平静,“不过是盆花罢了,碎了就碎了。倒是侧妃,没被吓到吧?”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吕氏的手背上,那里有块淡红色的印记,是刚才被花盆碎片划破的:“呀,侧妃受伤了!快让太医来看看,可别感染了。”
吕氏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即摆手:“不用不用,只是小伤……”
“那怎么行。”李萱打断她,转向常氏,“太子妃娘娘,侧妃是殿下的人,若是伤着了,殿下怕是要心疼的。还是请太医来看看稳妥些。”
常氏看着吕氏手背上的伤口,又看了看地上的兰花碎片,眼底闪过一丝怀疑。这盆兰花是她最喜欢的品种,吕氏平日里碰都不敢碰,今天怎么会“不小心”撞到?
“来人,去请太医。”常氏的语气冷了些,“顺便把这盆花的碎片收拾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吕氏的脸色瞬间白了,支支吾吾地说:“姐姐……姐姐这是怀疑我?”
“我没怀疑你。”常氏的声音没有温度,“只是做事总得讲究证据,省得有人说东宫苛待侧妃。”
李萱看着吕氏慌乱的样子,心里暗暗点头。常氏虽然刚直,却不傻,吕氏这点小伎俩,还瞒不过她。
太医很快就来了,检查完吕氏的伤口,说是“皮外伤,不碍事”,开了些药膏就走了。收拾碎片的宫女却回来禀报,说在花盆底下发现了块碎玉,像是哪个首饰上掉下来的。
常氏拿起碎玉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这是……马皇后赏给萱嫔的那块玉佩上的碎片!”
李萱心里一惊,低头看向自己的腰间——果然,母亲留给她的那块平安玉佩不见了,只剩下系玉佩的红绳还在。
这块玉佩她戴了十几年,第48次轮回重置时都没丢,怎么会突然碎在这里?
“这……这怎么会……”吕氏也慌了,连连摆手,“不是我!我没见过这块玉佩!”
常氏的目光在李萱和吕氏之间来回扫视,最终落在吕氏身上:“这盆花一直放在我书房门口,除了你,没人会动它。玉佩碎在这里,你怎么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真的不知道!”吕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是萱嫔妹妹自己不小心掉的吧?她刚才站在花架旁边……”
“我没有。”李萱的声音很冷,“这块玉佩对我意义重大,我从不离身,更不会‘不小心’掉在花盆底下。”
她看向常氏,语气诚恳:“太子妃娘娘,这玉佩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若是寻常丢失也就罢了,可现在碎在这里,还请娘娘彻查。”
常氏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吕氏慌乱的样子,点了点头:“好,我会查。在查清之前,吕侧妃就先在自己院里待着,别到处走动了。”
吕氏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却不敢反驳,只能咬着牙应了声“是”。
离开东宫时,李萱的手心全是汗。她知道,这不是意外。吕氏是想嫁祸她打碎了兰花,没想到却弄巧成拙,牵扯出了玉佩的事。而这玉佩,十有八九是被人故意放在花盆底下的,想借吕氏的手除掉她。
会是谁呢?郭宁妃?还是……时空管理局的人?
【轮回次数:49 警惕升级:第15次被人用“遗物”做文章,诬陷她用母亲的旧物诅咒马皇后,被朱元璋下令杖打二十,屁股开花的疼让她躺了半个月,夜里翻身都像在受刑】
“小主,我们现在去哪?”春桃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也被刚才的事吓到了。
“去御书房。”李萱的眼神很坚定,“我要去告诉陛下,我的玉佩碎了。”
她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在朱元璋面前提玉佩的事,可能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可能被马皇后抓住把柄说她“恃宠生事”。
但她必须去。这块玉佩不仅是母亲的遗物,上面还刻着时空管理局的暗码,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到,后果不堪设想。更重要的是,她要借这件事,看看朱元璋的态度——在她和吕氏之间,他会偏向谁。
御书房的侍卫见是她,没拦着,直接放她进去了。朱元璋正在看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挑眉道:“怎么来了?分赏的事忙完了?”
“回陛下,忙完了。”李萱屈膝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只是臣妾……臣妾有件事想求陛下做主。”
朱元璋放下奏折,身体微微前倾:“哦?什么事让你这么为难?”
李萱抬起头,眼圈微红,却硬是没让眼泪掉下来:“陛下还记得臣妾戴的那块平安玉佩吗?是臣妾母亲的遗物……今天在东宫,它碎了。”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碎的?”
李萱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却在说到“玉佩对臣妾意义重大”时,声音微微发颤,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的伤心和委屈。
朱元璋听完,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你是说,玉佩碎在吕侧妃碰过的花盆底下?”
“是。”
“好。”朱元璋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李德全,去东宫传朕的话,让太子好好查查这事,务必给萱嫔一个交代。另外,让内务府给萱嫔挑块最好的暖玉,重新做块玉佩。”
“谢陛下。”李萱屈膝谢恩,心里松了口气。朱元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走出御书房时,夕阳的余晖正好落在台阶上,暖洋洋的。李萱摸了摸腰间空荡荡的红绳,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玉佩碎了,像个信号,预示着第49次轮回的争斗,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她不怕。
因为她是李萱,是从48次轮回里爬起来的李萱。她知道前路有多少陷阱,知道对手有多少伎俩,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抬起头,看向远处巍峨的宫墙,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
这一次,她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她在乎的东西。无论是母亲的遗物,还是她自己的命。
棋局已开,她定要赢到最后。
喜欢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轮回次数:49 残留触感:第42次脖颈被勒紧的灼痛,指甲抠进锦缎却抓不住任何东西的绝望,眼前发黑时听见郭宁妃说“这料子配你的血,真好看”】
“小主,各宫的人都在外面等着了。”春桃捧着个紫檀木托盘进来,上面码着分好的绸缎和银锭,每一份都用红绸包着,看着喜庆又体面,“郭宁妃宫里的掌事姑姑刚才又来了一趟,脸色不太好看,说……说宁妃娘娘等着您的‘好东西’呢。”
李萱将最后一匹月白锦缎放进托盘,指尖在上面轻轻一按——这匹料子她特意留了下来,上面用银线绣了几簇兰草,是朱元璋偏爱的纹样。第36次轮回,她就是用这纹样的荷包,让朱元璋在马皇后的生辰宴上多看了她两眼。
“急什么。”李萱拿起帕子擦了擦手,帕角绣着的小鲤鱼尾巴微微翘起,那是她母亲教她绣的,说“鲤鱼能跃龙门,也能藏住锋芒”,“越是急,我们越要稳。”
她知道郭宁妃在等什么。等她出丑,等她分赏不均落下话柄,等她被其他嫔妃围攻。第19次轮回,朱元璋赏了她一对羊脂玉镯,她就是因为分赏时少给了达定妃一份,被安了个“恃宠而骄”的罪名,罚跪在殿外三个时辰,膝盖磨得血肉模糊,连路都走不了。
“把这匹月白锦缎单独包起来。”李萱指了指那匹绣兰草的料子,“送去东宫给太子妃。就说……臣妾感念太子妃端庄贤淑,这点心意,望她笑纳。”
春桃愣了愣:“小主,太子妃是中宫嫡媳,按规矩该赏双倍的,可这……”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李萱打断她,拿起另一匹绯红锦缎,“常将军在北疆打仗,太子妃在东宫主持中馈,辛苦得很。送匹她用得上的,比送双倍料子更贴心。”
常氏性子刚直,却最吃“体谅”这一套。第45次轮回,常氏生朱雄英后奶水不足,急得满嘴燎泡,是李萱让人从江南捎来的通草,帮她解了围,那之后,常氏虽没明着帮她,却也没再随波逐流地针对她。
春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抱着月白锦缎出去了。
李萱看着剩下的料子,目光落在一匹石青暗纹锦缎上——这是马皇后常穿的颜色。她拿起料子掂量了下,让小太监包好,送去坤宁宫,只说是“谢娘娘昨日恩典”,不多不少,刚好合规矩,既不显刻意讨好,也不失礼数。
做完这一切,她才端起茶杯抿了口,龙井的清香漫过舌尖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女人的尖笑和低语,不用看也知道,是各宫的嫔妃或她们的下人来了。
“萱嫔妹妹可算舍得出来了。”第一个开口的是达定妃,她穿着身藕荷色宫装,珠翠满头,手里摇着把团扇,扇面上画的鸳鸯戏水图刺得人眼疼——第23次轮回,她就是用这把扇子上的尖骨,划破了李萱的脸颊。
李萱笑了笑,示意宫女将分好的赏物抬出来:“定妃姐姐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东西,怕拿出来污了姐姐的眼,特意多挑拣了些,耽误了时辰。”
达定妃的目光在托盘上扫了一圈,见每份赏物都分量十足,挑不出错处,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酸溜溜地说:“妹妹刚得陛下恩宠就这么大方,倒是我们这些老人,该学学妹妹的气度。”
“姐姐这话就折煞臣妾了。”李萱拿起一份赏物递给达定妃身边的掌事宫女,“臣妾能有今日,全靠陛下和娘娘们照拂,这点东西算什么,不过是略表心意罢了。”
正说着,郭宁妃宫里的掌事姑姑挤了过来,下巴抬得老高,接过赏物时连眼皮都没抬:“我家娘娘说了,多谢萱嫔娘娘的好意,只是娘娘身份尊贵,这些东西……怕是用不上,先收着吧。”
这话明着是道谢,实则是说李萱的东西配不上郭宁妃。周围的嫔妃们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李萱如何应对。
李萱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反而笑道:“姑姑说得是,宁妃姐姐身份尊贵,这些东西自然入不了她的眼。不过臣妾这里还有样东西,或许姐姐会喜欢。”
她转身回殿,片刻后拿着个小锦盒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支金步摇,簪头是只展翅的凤凰,凤凰眼里嵌着两颗鸽血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她用朱元璋赏的白银,让金匠连夜赶制的,样式仿照了马皇后的一支旧簪,却又多了几分灵动。
“这步摇是臣妾特意为宁妃姐姐做的。”李萱将锦盒递给掌事姑姑,语气诚恳,“姐姐是郭家嫡女,身份尊贵,只有这样的凤凰步摇才配得上姐姐。只是臣妾手艺不佳,还望姐姐不要嫌弃。”
郭宁妃最在意的就是“郭家嫡女”的身份,处处想和马皇后比肩。这步摇既捧了她,又没越过规矩,她想发作都找不到由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事姑姑的脸色果然变了变,接过锦盒时手指有些僵硬:“萱嫔娘娘有心了,奴婢定会转交给我家娘娘。”
李萱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对付郭宁妃,就得用这种捧杀的法子,让她得意忘形,露出破绽。
分完赏物,嫔妃们三三两两地散去,嘴里说着“萱嫔大方”,眼神里却藏着算计。李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她们回去后,定会在马皇后面前说些有的没的,给她使绊子。
“小主,吕氏宫里的人没来。”春桃低声提醒,“刚才奴婢去东宫送锦缎,见吕侧妃的人在宫门口探头探脑,像是在等什么。”
李萱的眉峰拧了拧。吕氏没来,不是好事。这个时候的她,最擅长的就是躲在后面挑唆,让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坐收渔利。
“她不来,我们就过去看看。”李萱拿起披风披上,“正好,去东宫谢太子妃刚才赏的点心。”
东宫的气氛有些诡异。李萱刚走到垂花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是常氏和吕氏的声音。
“……你明知道那盆仙人掌是我特意给殿下准备的,为什么要让宫女搬到我院子里?”常氏的声音带着怒气,显然是真动了气。
“姐姐息怒,妹妹不是故意的。”吕氏的声音委屈又柔弱,“只是那仙人掌浑身是刺,放在殿下书房太危险了,妹妹才让人挪开的,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我会发现?”常氏冷笑,“你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想抢殿下的宠爱,也得看看自己配不配!”
李萱站在门外,心里了然。常氏说的仙人掌,是常遇春从西域带回来的,据说能安神,常氏一直放在朱标书房。第27次轮回,吕氏就是故意让宫女把仙人掌搬到自己院里,再“不小心”被扎伤,博得了朱标的怜惜。
“太子妃娘娘息怒,吕侧妃也是一片好心。”李萱推门进去,适时地打圆场,“这仙人掌确实危险,不如就让园丁搬到花园角落,既安全,又能观赏,岂不是两全其美?”
常氏见她来了,脸色缓和了些:“还是萱嫔想得周到。”
吕氏却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眼圈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都是妹妹的错,惹姐姐生气了。妹妹这就去让园丁搬走。”
她说着就要往外走,却“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花架,架子上的一盆兰花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李萱脚边,泥土溅了她一裙摆。
“哎呀!对不起!萱嫔妹妹,我不是故意的!”吕氏慌忙道歉,手忙脚乱地想去帮她擦,却被李萱避开了。
李萱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心里冷笑。又是这招。第34次轮回,吕氏就是这样“不小心”打碎了马皇后赏赐的花瓶,嫁祸给了李萱。
“侧妃不必道歉。”李萱掸了掸裙摆上的泥土,语气平静,“不过是盆花罢了,碎了就碎了。倒是侧妃,没被吓到吧?”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吕氏的手背上,那里有块淡红色的印记,是刚才被花盆碎片划破的:“呀,侧妃受伤了!快让太医来看看,可别感染了。”
吕氏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即摆手:“不用不用,只是小伤……”
“那怎么行。”李萱打断她,转向常氏,“太子妃娘娘,侧妃是殿下的人,若是伤着了,殿下怕是要心疼的。还是请太医来看看稳妥些。”
常氏看着吕氏手背上的伤口,又看了看地上的兰花碎片,眼底闪过一丝怀疑。这盆兰花是她最喜欢的品种,吕氏平日里碰都不敢碰,今天怎么会“不小心”撞到?
“来人,去请太医。”常氏的语气冷了些,“顺便把这盆花的碎片收拾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吕氏的脸色瞬间白了,支支吾吾地说:“姐姐……姐姐这是怀疑我?”
“我没怀疑你。”常氏的声音没有温度,“只是做事总得讲究证据,省得有人说东宫苛待侧妃。”
李萱看着吕氏慌乱的样子,心里暗暗点头。常氏虽然刚直,却不傻,吕氏这点小伎俩,还瞒不过她。
太医很快就来了,检查完吕氏的伤口,说是“皮外伤,不碍事”,开了些药膏就走了。收拾碎片的宫女却回来禀报,说在花盆底下发现了块碎玉,像是哪个首饰上掉下来的。
常氏拿起碎玉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这是……马皇后赏给萱嫔的那块玉佩上的碎片!”
李萱心里一惊,低头看向自己的腰间——果然,母亲留给她的那块平安玉佩不见了,只剩下系玉佩的红绳还在。
这块玉佩她戴了十几年,第48次轮回重置时都没丢,怎么会突然碎在这里?
“这……这怎么会……”吕氏也慌了,连连摆手,“不是我!我没见过这块玉佩!”
常氏的目光在李萱和吕氏之间来回扫视,最终落在吕氏身上:“这盆花一直放在我书房门口,除了你,没人会动它。玉佩碎在这里,你怎么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真的不知道!”吕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是萱嫔妹妹自己不小心掉的吧?她刚才站在花架旁边……”
“我没有。”李萱的声音很冷,“这块玉佩对我意义重大,我从不离身,更不会‘不小心’掉在花盆底下。”
她看向常氏,语气诚恳:“太子妃娘娘,这玉佩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若是寻常丢失也就罢了,可现在碎在这里,还请娘娘彻查。”
常氏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吕氏慌乱的样子,点了点头:“好,我会查。在查清之前,吕侧妃就先在自己院里待着,别到处走动了。”
吕氏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却不敢反驳,只能咬着牙应了声“是”。
离开东宫时,李萱的手心全是汗。她知道,这不是意外。吕氏是想嫁祸她打碎了兰花,没想到却弄巧成拙,牵扯出了玉佩的事。而这玉佩,十有八九是被人故意放在花盆底下的,想借吕氏的手除掉她。
会是谁呢?郭宁妃?还是……时空管理局的人?
【轮回次数:49 警惕升级:第15次被人用“遗物”做文章,诬陷她用母亲的旧物诅咒马皇后,被朱元璋下令杖打二十,屁股开花的疼让她躺了半个月,夜里翻身都像在受刑】
“小主,我们现在去哪?”春桃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也被刚才的事吓到了。
“去御书房。”李萱的眼神很坚定,“我要去告诉陛下,我的玉佩碎了。”
她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在朱元璋面前提玉佩的事,可能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可能被马皇后抓住把柄说她“恃宠生事”。
但她必须去。这块玉佩不仅是母亲的遗物,上面还刻着时空管理局的暗码,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到,后果不堪设想。更重要的是,她要借这件事,看看朱元璋的态度——在她和吕氏之间,他会偏向谁。
御书房的侍卫见是她,没拦着,直接放她进去了。朱元璋正在看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挑眉道:“怎么来了?分赏的事忙完了?”
“回陛下,忙完了。”李萱屈膝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只是臣妾……臣妾有件事想求陛下做主。”
朱元璋放下奏折,身体微微前倾:“哦?什么事让你这么为难?”
李萱抬起头,眼圈微红,却硬是没让眼泪掉下来:“陛下还记得臣妾戴的那块平安玉佩吗?是臣妾母亲的遗物……今天在东宫,它碎了。”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碎的?”
李萱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却在说到“玉佩对臣妾意义重大”时,声音微微发颤,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的伤心和委屈。
朱元璋听完,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你是说,玉佩碎在吕侧妃碰过的花盆底下?”
“是。”
“好。”朱元璋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李德全,去东宫传朕的话,让太子好好查查这事,务必给萱嫔一个交代。另外,让内务府给萱嫔挑块最好的暖玉,重新做块玉佩。”
“谢陛下。”李萱屈膝谢恩,心里松了口气。朱元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走出御书房时,夕阳的余晖正好落在台阶上,暖洋洋的。李萱摸了摸腰间空荡荡的红绳,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玉佩碎了,像个信号,预示着第49次轮回的争斗,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她不怕。
因为她是李萱,是从48次轮回里爬起来的李萱。她知道前路有多少陷阱,知道对手有多少伎俩,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抬起头,看向远处巍峨的宫墙,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
这一次,她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她在乎的东西。无论是母亲的遗物,还是她自己的命。
棋局已开,她定要赢到最后。
喜欢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