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替朱雄英掖好被角时,指尖触到孩子滚烫的额头,心跟着揪紧。窗外的月光斜斜照进来,在床榻边投下片菱形的光影,像极了第45次轮回朱雄英断气时,窗纸上那个挣扎的影子——那时她也是这样守着,眼睁睁看着孩子的呼吸越来越弱,吕氏就在门外假哭,声音尖利得像要划破夜空。
【轮回次数:53 心悸触发:每次听到婴儿的呓语,右肩就会隐隐作痛,那是第45次轮回被吕氏推倒时撞在桌角的旧伤,骨头缝里总像卡着冰碴】
“李姑娘,您歇会儿吧,这儿有奴婢呢。”常氏的眼圈红肿,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手里紧紧攥着刘太医新开的药方,指腹把宣纸都捻得起了毛边。
李萱摇摇头,拿起帕子轻轻擦去朱雄英额头的冷汗:“我不困。太子妃要是累了,去偏殿歇歇?”
常氏刚要应声,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高唱:“皇后娘娘驾到——”
两人皆是一怔。马皇后这时候来东宫做什么?李萱的后背瞬间绷紧,下意识地挡在朱雄英床前——第30次轮回,马皇后就是趁着朱雄英出痘时来“探病”,偷偷在熏香里加了“破气散”,让本已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最后谁也查不出端倪。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常氏慌忙起身行礼,膝盖在青砖上磕出轻响。
马皇后扶着宫女的手走进来,凤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着冷光,目光扫过床榻上的朱雄英,又落在李萱身上,嘴角勾起抹浅淡的笑:“听说雄英出痘了,本宫来看看。”
她的语气温和,眼神却像淬了毒的针,在李萱身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李萱垂着眼,指尖悄悄按在腰间的梅花玉佩上——那是朱元璋昨日赏的,玉质坚硬,真到了万不得已时,或许能当个武器。
“劳娘娘挂心,雄英刚退了些烧。”常氏的声音带着感激,又藏着几分不安。
马皇后走到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朱雄英,伸出戴着金护甲的手,似乎想摸摸孩子的脸。李萱心头一跳,抢在她动手前开口:“娘娘,太医说小殿下怕风,还是离远些好。”
马皇后的手顿在半空,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转身看向常氏:“吕氏呢?本宫听说她给雄英下毒?”
提到吕氏,常氏的眼圈又红了:“是,已经把她关起来了,等陛下来处置。”
“糊涂。”马皇后轻轻敲了敲桌面,金护甲与紫檀木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吕氏再错,也是允炆的生母,怎能说关就关?传出去,还以为东宫容不下侧妃呢。”
李萱心里冷笑。来了,马皇后这是要保吕氏。第22次轮回,她也是这样打着“顾全大局”的旗号,把下毒的郭惠妃从轻发落,转头就把所有罪责推到一个小宫女身上,那宫女被活活打死时,血溅了马皇后半裙,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可她害了雄英……”常氏急得跺脚。
“本宫知道你心疼孩子。”马皇后握住常氏的手,语气越发温柔,“但你想想,允炆还小,要是亲娘被处置了,他往后在宫里怎么立足?雄英长大了,也会被人说容不下弟弟呀。”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拿朱允炆压人,又暗指常氏苛待庶子。常氏本就老实,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李萱。
“皇后娘娘说得是。”李萱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只是吕氏毒害皇长孙,按律当斩,若是轻饶了,怕是难以服众。”
马皇后的目光立刻转向她,带着几分寒意:“李姑娘这是在教本宫做事?”
“臣妾不敢。”李萱屈膝行礼,额头几乎碰到地面,“只是前几日达定妃下毒,娘娘说‘在本宫的眼皮子底下下毒,绝不能轻饶’,如今吕氏也犯了同样的错,若是处置不同,怕是会让人觉得娘娘偏袒……”
她故意把马皇后前日的话搬出来,堵得对方哑口无言。果然,马皇后的脸色沉了沉,却没发作,只是冷笑一声:“李姑娘倒是记性好。”
“能在娘娘身边听教,是臣妾的福气。”李萱顺着她的话头接下去,语气谦卑,眼神却带着锋芒。
常氏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皇后娘娘英明,臣妾听娘娘的。”
马皇后被噎了一下,脸色难看,却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道:“先把吕氏关在自己宫里,禁足思过,等陛下回来再定夺。”她顿了顿,又看向李萱,“听说李姑娘这几日一直守着雄英?真是辛苦你了。”
“为小殿下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既然辛苦,就该歇歇。”马皇后突然提高声音,对门外的宫女道,“去,把李姑娘送回承乾宫,让她好生歇着,没本宫的话,不许出来。”
这是要软禁她!李萱的心猛地一沉,刚要反驳,就被马皇后的眼神制止:“怎么?李姑娘不遵本宫的旨意?”
“臣妾遵旨。”李萱咬了咬牙,深深看了眼床榻上的朱雄英——没有她在,吕氏会不会趁机反扑?可现在反抗,只会让马皇后找到更重的罪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出东宫时,冷风灌进领口,李萱打了个寒颤。她知道马皇后的心思,软禁她,既能阻止她继续插手朱雄英的事,又能趁机在朱元璋面前卖好——看,我心疼李姑娘辛苦,让她歇着了。
“李姑娘,这边请。”引路的宫女面无表情,手指关节却捏得发白,显然是紧张。
李萱看着她眼熟,突然想起这是马皇后宫里的二等宫女,去年冬天因为打碎了马皇后的玉簪,被杖责二十,还是自己偷偷让人给她送了药。她放缓脚步,故意落后半步,低声问:“你叫小翠,对吗?”
宫女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姑娘……认得奴婢?”
“去年你被打,我让春桃给你送过金疮药。”李萱的声音压得更低,“现在东宫的熏香,是不是换过了?”
小翠的脸色瞬间煞白,慌忙低下头:“姑娘别问了,奴婢……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李萱心里有了数。果然是熏香有问题。她轻轻碰了碰小翠的胳膊,将一小锭碎银塞到她手里:“帮我个忙,把这个交给东宫的王嬷嬷,就说‘小心夜里的熏香,用白醋泼炭盆’。”
小翠攥着碎银的手微微颤抖,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奴婢……奴婢试试。”
回到承乾宫,果然被侍卫守在了门口,说是“皇后娘娘怕有人惊扰李姑娘休息”。李萱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侍卫,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朱雄英还病着,吕氏虎视眈眈,马皇后又在暗处使绊子,她却被关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小主,这可怎么办啊?”春桃急得团团转,“皇后娘娘明摆着是要困住您,好让吕氏下手!”
“急也没用。”李萱拿起桌上的棋盘,自顾自地摆起来,“马皇后想困住我,我偏要让她知道,困得住人,困不住事。”她落下一颗黑子,恰好堵住白子的出路,“你去把那个伺候郭宁妃的小太监叫来,就说我有要事问他。”
郭宁妃还在禁足,她宫里的人早就成了惊弓之鸟,现在正是策反的好时机。第28次轮回,郭宁妃的贴身太监为了保命,把她和马皇后的私语全抖了出来,虽没扳倒马皇后,却也让朱元璋生了好几天的气。
小太监很快就来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头都不敢抬:“李姑娘……您找小的?”
“起来说话。”李萱扔给他块点心,“郭宁妃最近在宫里做什么?”
小太监咽了口唾沫,小声道:“娘娘……娘娘总在夜里哭,还说……还说要找机会报复您。”
“她想怎么报复?”
“奴婢听见她跟心腹宫女说,要在您的饮食里加……加‘枯骨散’,让您慢慢烂掉……”小太监的声音抖得像筛糠。
李萱捏着棋子的手紧了紧。枯骨散,第17次轮回她尝过这滋味——四肢的皮肉会一点点溃烂,露出骨头,却不会立刻死,要熬上三个月才断气,最后像堆烂泥一样被拖走。
“她的‘枯骨散’从哪里来的?”
“是……是皇后娘娘宫里的人偷偷送来的,用个黑布包着……”
果然和马皇后有关。李萱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你若能把那包药偷出来给我,我就保你平安,等郭宁妃倒了,还让你去御膳房当差。”
小太监的眼睛亮了亮,又有些犹豫:“可……可要是被发现了……”
“你去偷药,我让人引开郭宁妃的注意力。”李萱递给他一个纸团,“按上面写的做,保你没事。”
小太监接过纸团,咬了咬牙:“好!小的干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李萱落下最后一颗棋子,白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再无出路。她知道,这步棋走出去,郭宁妃和马皇后就再也脱不了干系。
夜色渐深,承乾宫的门被轻轻推开,小翠喘着气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小小的香囊:“李姑娘,王嬷嬷让我把这个给您,说……说熏香里的东西已经清干净了。”
香囊里装着些晒干的艾草,是用来驱毒的。李萱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辛苦你了。”
“不辛苦。”小翠的脸有些红,“王嬷嬷说,等小殿下好了,要好好谢您呢。”
送走小翠,李萱拿着香囊走到窗前,月光下,艾草的影子在窗纸上轻轻晃动。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马皇后和吕氏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但她不怕。
因为她已经没有退路。
只有赢,才能活下去,才能拿到双鱼玉佩,才能结束这无休止的轮回。
她摸了摸发髻里的双鱼玉佩碎片,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让她瞬间清醒。
这场棋局,她必须赢。
窗外的风停了,月光静静洒在棋盘上,照亮了那些交错的黑白棋子,像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无声地注视着这一切。
喜欢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轮回次数:53 心悸触发:每次听到婴儿的呓语,右肩就会隐隐作痛,那是第45次轮回被吕氏推倒时撞在桌角的旧伤,骨头缝里总像卡着冰碴】
“李姑娘,您歇会儿吧,这儿有奴婢呢。”常氏的眼圈红肿,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手里紧紧攥着刘太医新开的药方,指腹把宣纸都捻得起了毛边。
李萱摇摇头,拿起帕子轻轻擦去朱雄英额头的冷汗:“我不困。太子妃要是累了,去偏殿歇歇?”
常氏刚要应声,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高唱:“皇后娘娘驾到——”
两人皆是一怔。马皇后这时候来东宫做什么?李萱的后背瞬间绷紧,下意识地挡在朱雄英床前——第30次轮回,马皇后就是趁着朱雄英出痘时来“探病”,偷偷在熏香里加了“破气散”,让本已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最后谁也查不出端倪。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常氏慌忙起身行礼,膝盖在青砖上磕出轻响。
马皇后扶着宫女的手走进来,凤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着冷光,目光扫过床榻上的朱雄英,又落在李萱身上,嘴角勾起抹浅淡的笑:“听说雄英出痘了,本宫来看看。”
她的语气温和,眼神却像淬了毒的针,在李萱身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李萱垂着眼,指尖悄悄按在腰间的梅花玉佩上——那是朱元璋昨日赏的,玉质坚硬,真到了万不得已时,或许能当个武器。
“劳娘娘挂心,雄英刚退了些烧。”常氏的声音带着感激,又藏着几分不安。
马皇后走到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朱雄英,伸出戴着金护甲的手,似乎想摸摸孩子的脸。李萱心头一跳,抢在她动手前开口:“娘娘,太医说小殿下怕风,还是离远些好。”
马皇后的手顿在半空,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转身看向常氏:“吕氏呢?本宫听说她给雄英下毒?”
提到吕氏,常氏的眼圈又红了:“是,已经把她关起来了,等陛下来处置。”
“糊涂。”马皇后轻轻敲了敲桌面,金护甲与紫檀木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吕氏再错,也是允炆的生母,怎能说关就关?传出去,还以为东宫容不下侧妃呢。”
李萱心里冷笑。来了,马皇后这是要保吕氏。第22次轮回,她也是这样打着“顾全大局”的旗号,把下毒的郭惠妃从轻发落,转头就把所有罪责推到一个小宫女身上,那宫女被活活打死时,血溅了马皇后半裙,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可她害了雄英……”常氏急得跺脚。
“本宫知道你心疼孩子。”马皇后握住常氏的手,语气越发温柔,“但你想想,允炆还小,要是亲娘被处置了,他往后在宫里怎么立足?雄英长大了,也会被人说容不下弟弟呀。”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拿朱允炆压人,又暗指常氏苛待庶子。常氏本就老实,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李萱。
“皇后娘娘说得是。”李萱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只是吕氏毒害皇长孙,按律当斩,若是轻饶了,怕是难以服众。”
马皇后的目光立刻转向她,带着几分寒意:“李姑娘这是在教本宫做事?”
“臣妾不敢。”李萱屈膝行礼,额头几乎碰到地面,“只是前几日达定妃下毒,娘娘说‘在本宫的眼皮子底下下毒,绝不能轻饶’,如今吕氏也犯了同样的错,若是处置不同,怕是会让人觉得娘娘偏袒……”
她故意把马皇后前日的话搬出来,堵得对方哑口无言。果然,马皇后的脸色沉了沉,却没发作,只是冷笑一声:“李姑娘倒是记性好。”
“能在娘娘身边听教,是臣妾的福气。”李萱顺着她的话头接下去,语气谦卑,眼神却带着锋芒。
常氏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皇后娘娘英明,臣妾听娘娘的。”
马皇后被噎了一下,脸色难看,却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道:“先把吕氏关在自己宫里,禁足思过,等陛下回来再定夺。”她顿了顿,又看向李萱,“听说李姑娘这几日一直守着雄英?真是辛苦你了。”
“为小殿下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既然辛苦,就该歇歇。”马皇后突然提高声音,对门外的宫女道,“去,把李姑娘送回承乾宫,让她好生歇着,没本宫的话,不许出来。”
这是要软禁她!李萱的心猛地一沉,刚要反驳,就被马皇后的眼神制止:“怎么?李姑娘不遵本宫的旨意?”
“臣妾遵旨。”李萱咬了咬牙,深深看了眼床榻上的朱雄英——没有她在,吕氏会不会趁机反扑?可现在反抗,只会让马皇后找到更重的罪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出东宫时,冷风灌进领口,李萱打了个寒颤。她知道马皇后的心思,软禁她,既能阻止她继续插手朱雄英的事,又能趁机在朱元璋面前卖好——看,我心疼李姑娘辛苦,让她歇着了。
“李姑娘,这边请。”引路的宫女面无表情,手指关节却捏得发白,显然是紧张。
李萱看着她眼熟,突然想起这是马皇后宫里的二等宫女,去年冬天因为打碎了马皇后的玉簪,被杖责二十,还是自己偷偷让人给她送了药。她放缓脚步,故意落后半步,低声问:“你叫小翠,对吗?”
宫女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姑娘……认得奴婢?”
“去年你被打,我让春桃给你送过金疮药。”李萱的声音压得更低,“现在东宫的熏香,是不是换过了?”
小翠的脸色瞬间煞白,慌忙低下头:“姑娘别问了,奴婢……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李萱心里有了数。果然是熏香有问题。她轻轻碰了碰小翠的胳膊,将一小锭碎银塞到她手里:“帮我个忙,把这个交给东宫的王嬷嬷,就说‘小心夜里的熏香,用白醋泼炭盆’。”
小翠攥着碎银的手微微颤抖,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奴婢……奴婢试试。”
回到承乾宫,果然被侍卫守在了门口,说是“皇后娘娘怕有人惊扰李姑娘休息”。李萱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侍卫,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朱雄英还病着,吕氏虎视眈眈,马皇后又在暗处使绊子,她却被关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小主,这可怎么办啊?”春桃急得团团转,“皇后娘娘明摆着是要困住您,好让吕氏下手!”
“急也没用。”李萱拿起桌上的棋盘,自顾自地摆起来,“马皇后想困住我,我偏要让她知道,困得住人,困不住事。”她落下一颗黑子,恰好堵住白子的出路,“你去把那个伺候郭宁妃的小太监叫来,就说我有要事问他。”
郭宁妃还在禁足,她宫里的人早就成了惊弓之鸟,现在正是策反的好时机。第28次轮回,郭宁妃的贴身太监为了保命,把她和马皇后的私语全抖了出来,虽没扳倒马皇后,却也让朱元璋生了好几天的气。
小太监很快就来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头都不敢抬:“李姑娘……您找小的?”
“起来说话。”李萱扔给他块点心,“郭宁妃最近在宫里做什么?”
小太监咽了口唾沫,小声道:“娘娘……娘娘总在夜里哭,还说……还说要找机会报复您。”
“她想怎么报复?”
“奴婢听见她跟心腹宫女说,要在您的饮食里加……加‘枯骨散’,让您慢慢烂掉……”小太监的声音抖得像筛糠。
李萱捏着棋子的手紧了紧。枯骨散,第17次轮回她尝过这滋味——四肢的皮肉会一点点溃烂,露出骨头,却不会立刻死,要熬上三个月才断气,最后像堆烂泥一样被拖走。
“她的‘枯骨散’从哪里来的?”
“是……是皇后娘娘宫里的人偷偷送来的,用个黑布包着……”
果然和马皇后有关。李萱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你若能把那包药偷出来给我,我就保你平安,等郭宁妃倒了,还让你去御膳房当差。”
小太监的眼睛亮了亮,又有些犹豫:“可……可要是被发现了……”
“你去偷药,我让人引开郭宁妃的注意力。”李萱递给他一个纸团,“按上面写的做,保你没事。”
小太监接过纸团,咬了咬牙:“好!小的干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李萱落下最后一颗棋子,白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再无出路。她知道,这步棋走出去,郭宁妃和马皇后就再也脱不了干系。
夜色渐深,承乾宫的门被轻轻推开,小翠喘着气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小小的香囊:“李姑娘,王嬷嬷让我把这个给您,说……说熏香里的东西已经清干净了。”
香囊里装着些晒干的艾草,是用来驱毒的。李萱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辛苦你了。”
“不辛苦。”小翠的脸有些红,“王嬷嬷说,等小殿下好了,要好好谢您呢。”
送走小翠,李萱拿着香囊走到窗前,月光下,艾草的影子在窗纸上轻轻晃动。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马皇后和吕氏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但她不怕。
因为她已经没有退路。
只有赢,才能活下去,才能拿到双鱼玉佩,才能结束这无休止的轮回。
她摸了摸发髻里的双鱼玉佩碎片,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让她瞬间清醒。
这场棋局,她必须赢。
窗外的风停了,月光静静洒在棋盘上,照亮了那些交错的黑白棋子,像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无声地注视着这一切。
喜欢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