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以为 “2012 贺岁档就这样了” 的时候,12 月 22 日 —— 也就是周六,一部全球同步上映的电影,彻底改写了市场格局。
12 月 22 日早上 8 点,朝阳大悦城的影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和之前不同,这次排队的观众里,年轻人占了八成,不少人手里拿着手机,刷着刘逸菲的 “小龙女” 表情包 —— 他们等的,是刘逸菲主演的《超体》。
这部电影的 “预热” 其实不算长,但话题度却很高。
首先是主演刘逸菲:凭借 “小龙女”“王语嫣” 等角色,她在国内有 “天仙” 的称号,此前还参与过《盗梦空间》的拍摄,积累了不少海外粉丝。
其次是影片的核心概念 ——“大脑开发到 100%”,这个听起来就很 “科幻” 的设定,配上 “时间回溯”“空间穿越” 的视觉奇观,让观众充满期待。
再加上电视剧《人类守护者》的加持,不少观众早就喊着 “要去影院看天仙的超能力”。
上映当天,《超体》就交出了一份 “炸裂” 的成绩单,国内首日票房 2 亿,打破了 2012 年进口片的首日票房纪录。
首周票房更是冲到 12 亿人民币,约合 2 亿美元,直接把《人在泰囧》的票房甩在了身后。
影院经理们的反应很迅速:“赶紧加排《超体》的场次,尤其是 Ix 厅!”
当时北上广深的 Ix 厅,《超体》的场次几乎场场满座,有些观众为了看 Ix 版,特意跨区观影。
“Ix 镜头太震撼了,” 一位看完 Ix 版的观众说,“刘逸菲演的露西大脑开发到 50% 的时候,画面里的城市开始‘折叠’,时间回溯到恐龙时代,那种视觉冲击,只有 Ix 能体现出来。”
更让人意外的是《超体》在北美的表现。作为一部 “以女性角色为绝对核心” 的动作片,它打破了好莱坞长期由男性主导的动作片市场 —— 首周末票房 4300 万美元,登顶北美票房榜。
次周票房跌幅仅 35%,收 2650 万美元,远低于同期其他电影的跌幅。
上映第四周,海外市场总票房突破 1 亿美元,成为 2012 年海外票房最高的华语主演电影。
国内票房也一路高歌猛进:上映两周后,内地票房突破 30 亿人民币,约 4.2 亿美元,全球票房加起来,达到了 7.2 亿美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电影圈都炸了 —— 要知道,2012 年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复仇者联盟》,总票房也才 15 亿美元,《超体》作为一部非好莱坞主旋律的电影,能拿到 7.2 亿,已经是 “奇迹” 级别了。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 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质疑 “票房造假”。
“7.2 亿全球票房?不可能!肯定是造假了!”
“我看了《超体》,感觉一般般,就动作炫酷一点,怎么可能卖这么多钱?”
在当时的电影论坛里,类似的质疑声随处可见。但很快,支持者就开始反驳:
“神经病,这能怎么造假?海外市场都能拿到 3.2 亿美元,国内 4.2 亿很正常!”
“你觉得一般,是因为你看的是 2d 版吧?3d 版的特效才是精华,尤其是露西大脑开发到 80% 的时候,空间穿越的镜头,2d 根本体现不出来!”
“就是,我朋友看了 2d 版,回来跟我说‘一般’,我拉着他去看了 3d 版,他当场就傻眼了,说‘原来我之前看的是删减版’!”
这场 “2d vs 3d” 的争论,很快引发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不少看了 2d 版的观众,纷纷买票二刷 3d 版;影院也趁机加排 3d 场次,有些影院的 3d 版占比甚至达到了 80%。
“之前觉得 3d 版贵,舍不得看,” 一位二刷的观众说,“看完才知道,3d 版里有很多 2d 版没有的细节,比如露西的眼睛会随着大脑开发程度变色,3d 版里看得更清楚。”
更有意思的是 “片尾彩蛋” 的发现。
有观众在论坛里发帖:“你们有没有看到最后?露西说‘我无处不在’之后,还有几分钟的打戏!她想抢夺地球的意志,结果被李文东演的‘人类守护者’阻止了,两人打得超精彩!”
这个帖子一出来,立刻引发了 “连锁反应”:
“什么?东哥在里面?我怎么没看到?难道我看的是特供版?”
“哪有特供版!你肯定是没看到最后,电影结束后别着急走,字幕放完还有彩蛋!”
“《人类守护者》不是东哥之前拍的电影版和电视版吗?难道《超体》和它有联动?”
“我去,这么一说,我好像发现了!露西大脑开发到 100% 的时候,画面里闪过一个‘地球保护装置’,那不是《人类守护者》里的道具吗?”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 “二刷三刷找彩蛋”:有人发现《超体》里露西的实验室编号,和《人类守护者》里的基地编号一样。
有人注意到露西提到的 “地球意志”,在《2012》里也有类似的设定。
还有人整理出 “时间线”,说《超体》其实是《人类守护者》的 “前传”,露西的能力后来被 “人类守护者” 继承了。
这些 “联动彩蛋” 的发现,直接引发了 “复看热潮”。
不少观众为了找彩蛋,特意去影院多刷几次;有些影院甚至推出了 “《超体》 《人类守护者》连映场”,场场爆满。
数据显示,在 “彩蛋讨论” 最热烈的一周里,《超体》的内地票房环比增长了 27%,最终突破 38 亿人民币,约 5.4 亿美元,全球票房也随之攀升,达到了 9 亿美元。
当 “全球票房 9 亿” 的消息传到刘逸菲耳朵里时,她正在参加一个电影论坛。主持人提到票房时,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了 —— 眼睛弯成月牙,嘴角咧到耳根,连 “牙花子” 都露了出来。
“其实拍的时候没想着票房,” 她后来在采访中说,“就是觉得‘大脑开发’这个设定很有意思,露西从普通人到‘超体’的蜕变,很有挑战性。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尤其是观众发现彩蛋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感觉大家看懂了我们的小心思。”
2012 年的贺岁档,最终以《超体》的 “逆袭” 收尾。
回头看,这场混战其实给国内的电影市场上了一课。
观众想要的不是 “大明星 大制作” 的堆砌,而是 “有新意的故事 有诚意的制作”。
《生肖》《血滴》《上海》输在 “守旧”,而《人在泰囧》和《超体》赢在 “创新”—— 一个用 “公路喜剧” 贴近生活,一个用 “科幻概念” 打开想象,还通过 “Ip 联动” 留住观众,这或许就是票房成功的关键。
如今再提起 2012 年的贺岁档,很多观众还是会记得:那个冬天,他们为《人在泰囧》笑过,为《血滴》吐槽过,也为《超体》的 3d 特效和彩蛋疯狂过。而这些记忆,也成了华语电影市场成长的注脚。
12 月 22 日早上 8 点,朝阳大悦城的影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和之前不同,这次排队的观众里,年轻人占了八成,不少人手里拿着手机,刷着刘逸菲的 “小龙女” 表情包 —— 他们等的,是刘逸菲主演的《超体》。
这部电影的 “预热” 其实不算长,但话题度却很高。
首先是主演刘逸菲:凭借 “小龙女”“王语嫣” 等角色,她在国内有 “天仙” 的称号,此前还参与过《盗梦空间》的拍摄,积累了不少海外粉丝。
其次是影片的核心概念 ——“大脑开发到 100%”,这个听起来就很 “科幻” 的设定,配上 “时间回溯”“空间穿越” 的视觉奇观,让观众充满期待。
再加上电视剧《人类守护者》的加持,不少观众早就喊着 “要去影院看天仙的超能力”。
上映当天,《超体》就交出了一份 “炸裂” 的成绩单,国内首日票房 2 亿,打破了 2012 年进口片的首日票房纪录。
首周票房更是冲到 12 亿人民币,约合 2 亿美元,直接把《人在泰囧》的票房甩在了身后。
影院经理们的反应很迅速:“赶紧加排《超体》的场次,尤其是 Ix 厅!”
当时北上广深的 Ix 厅,《超体》的场次几乎场场满座,有些观众为了看 Ix 版,特意跨区观影。
“Ix 镜头太震撼了,” 一位看完 Ix 版的观众说,“刘逸菲演的露西大脑开发到 50% 的时候,画面里的城市开始‘折叠’,时间回溯到恐龙时代,那种视觉冲击,只有 Ix 能体现出来。”
更让人意外的是《超体》在北美的表现。作为一部 “以女性角色为绝对核心” 的动作片,它打破了好莱坞长期由男性主导的动作片市场 —— 首周末票房 4300 万美元,登顶北美票房榜。
次周票房跌幅仅 35%,收 2650 万美元,远低于同期其他电影的跌幅。
上映第四周,海外市场总票房突破 1 亿美元,成为 2012 年海外票房最高的华语主演电影。
国内票房也一路高歌猛进:上映两周后,内地票房突破 30 亿人民币,约 4.2 亿美元,全球票房加起来,达到了 7.2 亿美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电影圈都炸了 —— 要知道,2012 年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复仇者联盟》,总票房也才 15 亿美元,《超体》作为一部非好莱坞主旋律的电影,能拿到 7.2 亿,已经是 “奇迹” 级别了。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 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质疑 “票房造假”。
“7.2 亿全球票房?不可能!肯定是造假了!”
“我看了《超体》,感觉一般般,就动作炫酷一点,怎么可能卖这么多钱?”
在当时的电影论坛里,类似的质疑声随处可见。但很快,支持者就开始反驳:
“神经病,这能怎么造假?海外市场都能拿到 3.2 亿美元,国内 4.2 亿很正常!”
“你觉得一般,是因为你看的是 2d 版吧?3d 版的特效才是精华,尤其是露西大脑开发到 80% 的时候,空间穿越的镜头,2d 根本体现不出来!”
“就是,我朋友看了 2d 版,回来跟我说‘一般’,我拉着他去看了 3d 版,他当场就傻眼了,说‘原来我之前看的是删减版’!”
这场 “2d vs 3d” 的争论,很快引发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不少看了 2d 版的观众,纷纷买票二刷 3d 版;影院也趁机加排 3d 场次,有些影院的 3d 版占比甚至达到了 80%。
“之前觉得 3d 版贵,舍不得看,” 一位二刷的观众说,“看完才知道,3d 版里有很多 2d 版没有的细节,比如露西的眼睛会随着大脑开发程度变色,3d 版里看得更清楚。”
更有意思的是 “片尾彩蛋” 的发现。
有观众在论坛里发帖:“你们有没有看到最后?露西说‘我无处不在’之后,还有几分钟的打戏!她想抢夺地球的意志,结果被李文东演的‘人类守护者’阻止了,两人打得超精彩!”
这个帖子一出来,立刻引发了 “连锁反应”:
“什么?东哥在里面?我怎么没看到?难道我看的是特供版?”
“哪有特供版!你肯定是没看到最后,电影结束后别着急走,字幕放完还有彩蛋!”
“《人类守护者》不是东哥之前拍的电影版和电视版吗?难道《超体》和它有联动?”
“我去,这么一说,我好像发现了!露西大脑开发到 100% 的时候,画面里闪过一个‘地球保护装置’,那不是《人类守护者》里的道具吗?”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 “二刷三刷找彩蛋”:有人发现《超体》里露西的实验室编号,和《人类守护者》里的基地编号一样。
有人注意到露西提到的 “地球意志”,在《2012》里也有类似的设定。
还有人整理出 “时间线”,说《超体》其实是《人类守护者》的 “前传”,露西的能力后来被 “人类守护者” 继承了。
这些 “联动彩蛋” 的发现,直接引发了 “复看热潮”。
不少观众为了找彩蛋,特意去影院多刷几次;有些影院甚至推出了 “《超体》 《人类守护者》连映场”,场场爆满。
数据显示,在 “彩蛋讨论” 最热烈的一周里,《超体》的内地票房环比增长了 27%,最终突破 38 亿人民币,约 5.4 亿美元,全球票房也随之攀升,达到了 9 亿美元。
当 “全球票房 9 亿” 的消息传到刘逸菲耳朵里时,她正在参加一个电影论坛。主持人提到票房时,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了 —— 眼睛弯成月牙,嘴角咧到耳根,连 “牙花子” 都露了出来。
“其实拍的时候没想着票房,” 她后来在采访中说,“就是觉得‘大脑开发’这个设定很有意思,露西从普通人到‘超体’的蜕变,很有挑战性。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尤其是观众发现彩蛋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感觉大家看懂了我们的小心思。”
2012 年的贺岁档,最终以《超体》的 “逆袭” 收尾。
回头看,这场混战其实给国内的电影市场上了一课。
观众想要的不是 “大明星 大制作” 的堆砌,而是 “有新意的故事 有诚意的制作”。
《生肖》《血滴》《上海》输在 “守旧”,而《人在泰囧》和《超体》赢在 “创新”—— 一个用 “公路喜剧” 贴近生活,一个用 “科幻概念” 打开想象,还通过 “Ip 联动” 留住观众,这或许就是票房成功的关键。
如今再提起 2012 年的贺岁档,很多观众还是会记得:那个冬天,他们为《人在泰囧》笑过,为《血滴》吐槽过,也为《超体》的 3d 特效和彩蛋疯狂过。而这些记忆,也成了华语电影市场成长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