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不敢说?-《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如果不是有所顾虑早就对她采取行动了。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脸上露出些许激动神色说:“皇太后派人来了?快让他进来!”

  “是。”

  锦衣卫力士应诺后快速离去。

  不久,

  中年太监走进乾清宫,向正德行礼问候:“微臣拜见陛下。”尽管他是仁寿宫的太监,但与张太后身边的那些人不一样,他在仁寿宫只是有一些身份地位的普通太监而已。

  在锦衣卫面前他可以高高在上,但在正德皇帝面前自然不敢放肆。

  “免礼。”

  明武宗摆了摆手,对中年太监说道:“母后派你来,有什么事吗?”

  “启禀陛下,太后说,魏国公一家一直以来都对我们大明朝忠心耿耿。”

  “魏国公徐辉可能犯了些错误,但他现在已经死了。”

  “就不要再牵连到魏国公一家的其他人身上了。”

  “请将魏国公徐辉的家人全部释放。”

  中年太监略作思考后,拱手对着明武宗说道。

  听完中年太监的话,明武宗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一脸惋惜地说:“按理说,母后开口了,我无论如何都应该听从。

  但是魏国公徐辉包庇海盗,纵容他们伤害百姓,实在罪孽深重。

  而且,魏国公徐辉的家人也有很多人参与其中。

  现在锦衣卫已经宣布,明天午时会在午门外把他们凌迟处死。

  而这,正是我之前给镇国公下的命令。

  如果我现在饶恕魏国公徐辉的家人,恐怕会受到全天下人的嘲讽。

  大家都会认为我是出尔反尔的昏君。

  因此,这件事,我不能同意。”

  中年太监低着头没有说话,无论明武宗是否释放魏国公徐辉的家人,这都与他无关。

  他只是代表张太后前来传旨。

  “你回去告诉母后。”

  明武宗一脸诚恳地看着中年太监说:“就说我很想答应,但这件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作为大明朝的皇帝,我必须依法处理魏国公徐辉的家人,才能不让我们列祖列宗蒙羞。

  希望母后能够理解我的难处。”

  “是,奴婢遵命。”

  听到明武宗的话,中年太监毕恭毕敬地答道。

  明武宗挥手说道:“去吧,把我的意思转告给母后。”

  “奴婢告退。”

  中年太监对着明武宗行礼后,退出了乾清宫。

  离开乾清宫后,中年太监施展轻功朝仁寿宫奔去。

  虽然他在仁寿宫中只算得上是一个普通的管事太监,但他同样拥有大宗师级别的修为。

  片刻之后,

  中年太监回到了仁寿宫。

  仁寿宫的大殿内。

  “奴婢拜见太后。”

  中年太监跪在大殿内的张太后前,恭敬地说。

  张太后身后站着一位老太监。

  “陛下怎么说?”

  张太后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中年太监,沉声问道。

  “启禀太后,陛下说您开了口,他很想答应。”

  “可是,这件事已经被宣告于世,所有人都知道明天午时要在午门将魏国公徐辉的家人处死。”

  “如果这时候改变主意,会被百姓们笑话。”

  “如今他只能按照法律处理,才不会让大明朝的祖先们蒙羞。”

  听到张太后的话,中年太监详细地复述了一遍:“陛下希望太后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陛下真的这么说?”

  张太后秀眉紧蹙地问道。

  “启禀太后,奴婢一字未改,刚才说的是陛下的原话。”

  中年太监一脸认真地回答。

  “好,我知道了,你可以退下了。”

  张太后挥了挥手,示意中年太监离开。

  “是,奴婢告退。”

  听到这话,中年太监对她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仁寿宫大殿。

  看着中年太监离去,张太后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冷声道:“你觉得陛下说的这些话是真心还是假意?”

  “启禀太后,老奴不知。”

  老太监摇了摇头,答道。

  “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张太后淡淡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老太监苦笑了一声:“太后,您也知道,这是您的家事,老奴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内侍,怎么敢多言呢?”

  “普普通通的内侍吗?”

  张太后眼中闪过不屑之色:“影子太监也算普普通通?”

  不错,这位老太监正是当年朱元璋身边的护卫——影子太监!

  静念禅院的了无!

  了无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张太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她能让弘治帝这样一个明君独宠一人,说明她绝非凡人。

  若是普通人,那世上就没有真正简单的人物了。

  自从朱元璋时期起,他就已经在宫中了,到现在已有百年。

  别说后宫之主,就连皇帝,在手腕上能超过她的也是寥寥无几。

  这就是为什么弘治帝死后,他会毫不犹豫地投奔张太后,而不是继续保护当朝皇帝的原因。

  沉默片刻后,了无严肃地说:“启禀太后,老奴觉得,陛下所说应是真心话。

  陛下的根基还浅,且当时的知情者已死,不可能知晓真相。

  他依然是您的儿子。”

  张太后的脸色稍缓,说:“按你这么说,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听到这番话,了无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很清楚,像张太后这样的人,从来不会真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实际上她早就心里有数了。

  “给英国公府传个信,把刚才皇上说的那些话,一字不差地送到那边。”

  “让英国公决定怎么处理吧。”

  张太后一脸平静地说。

  “是。”

  “老奴遵命。”

  了无恭敬地应答。

  张太后没再说话,起身朝着仁寿宫后面的寝殿走去。

  了无对着张太后的背影行了一礼,随后离开了。

  半个时辰后。

  英国公府。

  凉亭里。

  英国公张懋仍旧待在那座凉亭中。

  只不过这一次,张懋并没有泡茶品饮,而是在研究一盘下到一半的棋局。

  一道身影突然出现。

  这人正是张仑。

  见张懋正在思考棋局,张仑静静地站在一边,没有出声。

  “仑儿,宫里回信了吗?”

  张懋抬起头看着张仑问道。

  “禀告爷爷,宫里确实回信了,皇上不同意太后饶过魏国公一族的要求。”

  张仑神色凝重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