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根本站不住脚-《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正德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

  徐光祚一脸谦逊,现在他可是忠心耿耿的国之栋梁。

  正德帝转头看向刘希贤,语气一沉:“刘公,你以内阁名义下发一道政令,通知全国上下所有官员。

  三天之内,必须上报自家全部田产。

  超出规定数量的,一律上交,送到各地的锦衣卫千户所或百户所。

  谁报的数目和锦衣卫查出来的对不上,按‘欺君’论罪,绝不轻饶!”

  “是,微臣遵旨。”

  刘希贤脸色一凛,恭敬应声。

  满朝文武听了,脸上却忍不住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你们也得交田,谁也别想躲!

  正德帝轻轻点头,转头问高鸿志:“高爱卿,除了这件事,你还有别的事要奏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目光齐刷刷落在高鸿志身上。

  说实话,现在大家看高鸿志的眼神都带点怕了。今天逼人交田,还是白交。

  下次会不会说国库没钱,让大伙把家底儿都掏出来孝敬皇上?

  “启禀陛下,眼下就这一件大事,臣暂时没有别的事要禀报。”

  高鸿志拱手行礼,神色认真。

  正德帝一听,心里就有数了——做事不能太急,得一步步来。

  一口气把所有人都逼反,这江山还怎么坐?

  “既然高卿无事,那诸位爱卿,还有人要上奏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群臣,声音沉稳有力。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内阁首辅刘希贤越步而出,抱拳行礼。

  “哦?”

  “刘公有何事?”

  正德皇帝来了兴趣,看向他。

  文武百官也纷纷盯着刘希贤,想听听他说什么,这事跟自己有没有关系。

  高鸿志神色平静,看着刘希贤——他当然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启禀陛下,镇国公虽已入内阁,但事务繁杂,无法如臣等三人一般,常驻文渊阁处理政务。

  因此,内阁人手仍然不足。

  臣以为,朝廷应再增补两位阁臣,协助我们共理国事。”

  刘希贤语气坚定,字字清晰。

  “……”

  群臣顿时激动起来,尤其是六部侍郎们,还有那位还没入阁的工部尚书,眼睛都亮了。

  没错,工部尚书是目前唯一还没进内阁的六部主官。

  更何况,礼部尚书李宾之和户部尚书韩文已经被拿下了。

  礼部和户部现在连主官都没了!

  但下面还有侍郎啊!

  侍郎也能进内阁?别说吏部、兵部、刑部的左右侍郎了,就是礼部、户部的侍郎,也有机会进内阁啊!

  只要调到礼部或户部当尚书,或者先当左侍郎,之后顺理成章入阁,完全不是问题!

  工部右侍郎心里也暗暗有点盼头。

  “刘公,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听内阁首辅刘希贤说完,正德皇帝明武宗眉头一皱,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高鸿志,随即开口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两个人才想举荐。”

  刘希贤一脸严肃地回答。

  “哦?”

  “刘公要举荐谁?”

  明武宗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好奇。

  满朝文武也都竖起了耳朵,盯着刘希贤,都想看看他口中的“大才”究竟是哪两位。

  毕竟,能进内阁的,不是六部尚书,至少也得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

  再往下,几乎没可能。

  “启禀陛下,这两位人才,是镇国公手下的锦衣卫指挥同知——王守仁和李循环。”

  刘希贤声音坚定,一字一顿地说完。

  “……”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脸色齐齐一变,谁也没想到,刘希贤居然举荐的是高鸿志麾下的两位锦衣卫官员。

  王守仁和李循环,品级是从三品,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只差半步。

  单以身份来看,锦衣卫指挥同知确实没资格入阁。

  可要是先把他们调进六部,升为侍郎呢?

  只要进了六部,身份够了,入阁就顺理成章了。

  六部的几位侍郎,还有工部尚书,脸上全是一副失望神色。

  他们本以为这次机会能落到自己头上,结果却被两个锦衣卫捷足先登。

  呸!

  几位侍郎和工部尚书心里暗骂,觉得刘希贤这是彻底倒向了高鸿志,成了镇国公的代言人。

  可再想想高鸿志如今权势滔天,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谁还敢跳出来反对?更没人敢质疑王守仁和李循环的能力。

  “王守仁?李循环?”

  明武宗轻笑一声,心里大概明白了——这估计是刘希贤和高鸿志早就商量好的结果。

  不过,他对这两人也不陌生。

  王守仁和李循环,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人。

  “启禀陛下,正是他们。”

  刘希贤正色道:“这两人一直在镇国公手下,在锦衣卫历练多年,能力早已显现。锦衣卫人才虽多,但他们也该走出系统,到六部任职,参与朝政了。”

  “那依刘公之见,他们该进哪一部当侍郎?”

  明武宗神情认真,追问道。

  他清楚得很——若不先提拔为六部侍郎,王守仁和李循环以锦衣卫身份入阁,根本站不住脚。

  锦衣卫能进内阁的,至今只有高鸿志一个。

  所以,必须走这一步,才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成为内阁成员。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王守仁适合去户部,任户部左侍郎。”

  “户部是六部中最要紧的部门,关系国计民生,正需要王守仁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大臣来掌舵,才能不出乱子。”

  刘希贤顿了顿,拱手继续道:“至于李循环,他本是探花出身,学识出众,礼部正需这样的人才。

  他可任礼部左侍郎,主持礼部事务。”

  “准了。”

  明武宗点点头,声音沉稳有力。

  户部和礼部,都是朝廷的核心部门。

  让王守仁掌户部,李循环管礼部,他非常满意。

  “陛下英明!”

  刘希贤立即拱手恭贺。

  “即日起,册封户部左侍郎王守仁为文渊阁大学士。”

  明武宗沉声下令:“册封礼部左侍郎李循环为文华殿大学士。”

  “增补王守仁、李循环为我大明内阁阁臣。并由王守仁执掌户部,李循环主持礼部。”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