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的洪水退去,云梦的甘霖降临。
在安国公府那套颠覆时代的“技术救灾”体系的强力干预下,两片广袤的灾区,终于从最初那濒临崩溃的混乱与绝望中,渐渐恢复了秩序,重新燃起了生产自救的希望之火。
田野间,新播下的良种已经破土而出,带来了一片片令人心安的嫩绿。
河道旁,“以工代赈”的民夫大军,在军队的协助下,日夜不休地修复着被摧毁的水利设施,重建着家园的根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所有经历过大灾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往往并非来自灾难本身,而是来自……灾难之后。
当千万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内流离失所,当原有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当卫生条件恶化到极致,当人们因为长期的饥饿和惊恐而导致身体抵抗力降至冰点时。
另一个更为可怕、也更为无形的敌人——瘟疫,便会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悄然降临。
尽管,安国公七女张丫丫率领的“防疫先遣队”,早已在灾情爆发之初,便奔赴一线,竭尽所能地宣传着“饮开水、勤洗手、掩埋尸身、处理秽物”等最基础的防疫知识。
尽管,在后续的重建过程中,张柱子和张铁牛也严格按照父亲的吩咐,将“改善卫生”作为新村镇规划和工程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但,面对那千万级别的、散布在数千里广袤土地上的庞大灾民群体,面对那根深蒂固的、落后了千百年的生活习惯。
这些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危机的爆发,却终究未能完全阻止那场宿命般的……劫难。
……
第一个爆发点,出现在天南地区,一个位于永嘉泽腹地的、规模最大的灾民安置营。
这里,聚集了超过十万名从洪水中侥幸逃生的灾民。
他们被临时安置在用草席和木板搭建的、拥挤不堪的窝棚里。
虽然,在青石商会的全力供应下,每日的口粮尚能保证。
但因为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加之连日阴雨导致的潮湿环境。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滋生疾病的温床。
最初,只是有几个年幼的孩子,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地方官府的随营郎中,只当是寻常的“水土不服”或者“伤食”,随意开了几副安中止泻的草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
同样的症状,便如同被点燃的野火一般,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整个安置营中,疯狂地蔓延开来!
呕吐,腹泻,高烧,脱水……
成百上千的灾民,在短短数日之内,便相继病倒。
他们虚弱地躺在肮脏的窝棚里,痛苦地呻吟着。
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来不及处理,更是进一步污染了本就稀缺的饮用水源。
恐慌,如同比洪水更可怕的猛兽,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
“是……是瘟疫!是天瘟啊!”
“老天爷不让我们活了!先是发大水,现在又要降下瘟神来收人了!”
“快跑啊!离开这个鬼地方!”
绝望的哭喊声,再次响彻云霄。
一些尚未染病的灾民,不顾官府的禁令,开始疯狂地向外逃窜,试图逃离这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人间地狱”。
而他们的逃离,无疑又会将这可怕的瘟疫,带向更远的地方。
……
当这封由当地驻军,以“最高等级”八百里加急,送抵京城安国公府的疫情奏报,摆在张丫丫面前时。
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女,那张一向沉静如水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上吐下泻,米泔水样便,发病急,传变快……”
她仔细地阅读着奏报上,关于病症的每一个细节描述,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这些症状,与她从父亲那些“奇书”中所看到的、关于一种名为“霍乱”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她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水土不服”。
这,是一场足以在短时间内,吞噬数万、甚至数十万生命的……巨大灾难!
而传统的、以“调理”和“平衡”为主的中医药方,对于这种由特定“秽物”通过水源大规模传播的烈性疫病,其治疗效果,往往是杯水车薪。
想要控制住它,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格物”之法,去切断它的传播途径!
“三哥,”她立刻找到了正在统筹全局的张小山,“天南疫起,十万火急。我必须立刻亲自去一趟。”
“不行!太危险了!”张小山想也不想就断然拒绝,“你是女孩子,又是安国公府的千金,怎能亲身犯险,去那等疫疠横行之地?”
“哥!”丫丫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充满了医者不容置疑的决绝,“我是大夫。”
“病人,就在那里。我,没有理由不去。”
“而且,”她补充道,“此疫,非同寻常。若不尽快查明病源,对症下药,怕是……整个天南的重建大业,都将毁于一旦。”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爹教我的那些防疫之法,我早已烂熟于心。”
看着妹妹那双充满了悲悯与坚定的、不容置疑的眼睛。
张小山沉默了。
他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哥哥们身后的小姑娘了。
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拥有“悬壶济世”之志的……医者。
“好。”他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准了。”
“但是,你必须答应我,带上府里最好的护卫,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
……
三日后。
当张丫丫乘坐着最快的蒸汽龙舟,风尘仆仆地抵达天南灾民安置营时。
这里,早已是人间炼狱。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合着死亡与腐烂的恶臭。
营地内外,随处可见因为无人收殓而倒毙的尸身。
幸存的灾民们,一个个面如死灰,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
地方的官吏和郎中们,早已被这恐怖的疫情吓破了胆,要么是称病不出,要么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死亡的人数,每日都在成倍地增加。
“封锁!立刻封锁整个营地!”
丫丫在看到这番景象的第一时间,便亮出了安国公府的最高手令,以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她的第一道命令。
“所有人员,许进不许出!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她这道看似“不近人情”的命令,立刻引来了地方官员的反对。
“使不得啊,丫丫小姐!这……这会激起民变的!”
“不封锁,才会天下大乱!”丫丫冷冷地看着他,“你是想让这瘟疫,传遍整个天南,乃至整个帝国吗?”
在安国公府和随行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封锁令,被强硬地执行了下去。
紧接着,丫丫便带领着她的医疗队,穿上特制的、用桐油浸泡过的厚麻布防护服,戴上多层纱布制作的口罩,勇敢地,走进了那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疫区。
一场由“格物医学”,对古代瘟疫的伟大战争,就此,正式打响!
在安国公府那套颠覆时代的“技术救灾”体系的强力干预下,两片广袤的灾区,终于从最初那濒临崩溃的混乱与绝望中,渐渐恢复了秩序,重新燃起了生产自救的希望之火。
田野间,新播下的良种已经破土而出,带来了一片片令人心安的嫩绿。
河道旁,“以工代赈”的民夫大军,在军队的协助下,日夜不休地修复着被摧毁的水利设施,重建着家园的根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所有经历过大灾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往往并非来自灾难本身,而是来自……灾难之后。
当千万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内流离失所,当原有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当卫生条件恶化到极致,当人们因为长期的饥饿和惊恐而导致身体抵抗力降至冰点时。
另一个更为可怕、也更为无形的敌人——瘟疫,便会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悄然降临。
尽管,安国公七女张丫丫率领的“防疫先遣队”,早已在灾情爆发之初,便奔赴一线,竭尽所能地宣传着“饮开水、勤洗手、掩埋尸身、处理秽物”等最基础的防疫知识。
尽管,在后续的重建过程中,张柱子和张铁牛也严格按照父亲的吩咐,将“改善卫生”作为新村镇规划和工程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但,面对那千万级别的、散布在数千里广袤土地上的庞大灾民群体,面对那根深蒂固的、落后了千百年的生活习惯。
这些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危机的爆发,却终究未能完全阻止那场宿命般的……劫难。
……
第一个爆发点,出现在天南地区,一个位于永嘉泽腹地的、规模最大的灾民安置营。
这里,聚集了超过十万名从洪水中侥幸逃生的灾民。
他们被临时安置在用草席和木板搭建的、拥挤不堪的窝棚里。
虽然,在青石商会的全力供应下,每日的口粮尚能保证。
但因为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加之连日阴雨导致的潮湿环境。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滋生疾病的温床。
最初,只是有几个年幼的孩子,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地方官府的随营郎中,只当是寻常的“水土不服”或者“伤食”,随意开了几副安中止泻的草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
同样的症状,便如同被点燃的野火一般,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整个安置营中,疯狂地蔓延开来!
呕吐,腹泻,高烧,脱水……
成百上千的灾民,在短短数日之内,便相继病倒。
他们虚弱地躺在肮脏的窝棚里,痛苦地呻吟着。
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来不及处理,更是进一步污染了本就稀缺的饮用水源。
恐慌,如同比洪水更可怕的猛兽,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
“是……是瘟疫!是天瘟啊!”
“老天爷不让我们活了!先是发大水,现在又要降下瘟神来收人了!”
“快跑啊!离开这个鬼地方!”
绝望的哭喊声,再次响彻云霄。
一些尚未染病的灾民,不顾官府的禁令,开始疯狂地向外逃窜,试图逃离这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人间地狱”。
而他们的逃离,无疑又会将这可怕的瘟疫,带向更远的地方。
……
当这封由当地驻军,以“最高等级”八百里加急,送抵京城安国公府的疫情奏报,摆在张丫丫面前时。
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女,那张一向沉静如水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上吐下泻,米泔水样便,发病急,传变快……”
她仔细地阅读着奏报上,关于病症的每一个细节描述,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这些症状,与她从父亲那些“奇书”中所看到的、关于一种名为“霍乱”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她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水土不服”。
这,是一场足以在短时间内,吞噬数万、甚至数十万生命的……巨大灾难!
而传统的、以“调理”和“平衡”为主的中医药方,对于这种由特定“秽物”通过水源大规模传播的烈性疫病,其治疗效果,往往是杯水车薪。
想要控制住它,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格物”之法,去切断它的传播途径!
“三哥,”她立刻找到了正在统筹全局的张小山,“天南疫起,十万火急。我必须立刻亲自去一趟。”
“不行!太危险了!”张小山想也不想就断然拒绝,“你是女孩子,又是安国公府的千金,怎能亲身犯险,去那等疫疠横行之地?”
“哥!”丫丫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充满了医者不容置疑的决绝,“我是大夫。”
“病人,就在那里。我,没有理由不去。”
“而且,”她补充道,“此疫,非同寻常。若不尽快查明病源,对症下药,怕是……整个天南的重建大业,都将毁于一旦。”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爹教我的那些防疫之法,我早已烂熟于心。”
看着妹妹那双充满了悲悯与坚定的、不容置疑的眼睛。
张小山沉默了。
他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哥哥们身后的小姑娘了。
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拥有“悬壶济世”之志的……医者。
“好。”他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准了。”
“但是,你必须答应我,带上府里最好的护卫,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
……
三日后。
当张丫丫乘坐着最快的蒸汽龙舟,风尘仆仆地抵达天南灾民安置营时。
这里,早已是人间炼狱。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合着死亡与腐烂的恶臭。
营地内外,随处可见因为无人收殓而倒毙的尸身。
幸存的灾民们,一个个面如死灰,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
地方的官吏和郎中们,早已被这恐怖的疫情吓破了胆,要么是称病不出,要么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死亡的人数,每日都在成倍地增加。
“封锁!立刻封锁整个营地!”
丫丫在看到这番景象的第一时间,便亮出了安国公府的最高手令,以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她的第一道命令。
“所有人员,许进不许出!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她这道看似“不近人情”的命令,立刻引来了地方官员的反对。
“使不得啊,丫丫小姐!这……这会激起民变的!”
“不封锁,才会天下大乱!”丫丫冷冷地看着他,“你是想让这瘟疫,传遍整个天南,乃至整个帝国吗?”
在安国公府和随行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封锁令,被强硬地执行了下去。
紧接着,丫丫便带领着她的医疗队,穿上特制的、用桐油浸泡过的厚麻布防护服,戴上多层纱布制作的口罩,勇敢地,走进了那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疫区。
一场由“格物医学”,对古代瘟疫的伟大战争,就此,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