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仁龙在响河畔残忍屠杀三百俘虏的暴行;
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一颗冷水,瞬间在豫州军中激起了滔天巨浪般的愤怒与仇恨!
消息传回豫州军大营,各级军官和士兵们无不目眦欲裂,群情激愤。
尽管左梁玉深知此时不宜浪战,严令各部谨守营寨,不得擅自出击。
但血淋淋的同胞之死,尤其是那种虐杀式的处决方式,彻底点燃了豫州军士卒心中最原始的复仇火焰。
“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杀光朝廷的狗腿子!”
“跟贺疯子拼了!”
大批士兵,尤其是与死者同乡、同袍情深的将士,开始不顾帅令,自发地集结起来;
红着眼睛,嘶吼着向贺仁龙部的营地发起了决死般的冲锋!
他们要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惨死的兄弟!
怒吼声震天动地,原本依令固守的豫州军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了汹涌的反扑浪潮。
此刻,贺仁龙麾下经过连番苦战,能战之兵已不足三千。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看似混乱却充满悲壮力量的疯狂反扑;
贺仁龙非但没有惊慌,那狰狞的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计谋得逞的残酷笑意。
贺仁龙虽暴戾,但临阵指挥却异常冷静。
“列阵!迎敌!”
他声如洪钟,下达命令。
久经战阵的禁军精锐迅速收拢,依托刚刚夺取的营盘废墟和附近的高地,结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型。
长枪如林,盾牌如山,弓弩手冷静地搭箭上弦。
自发冲锋的豫州军,虽然勇气可嘉,但缺乏统一指挥和有效配合,他们的冲击如同海浪拍击在礁石上,虽然声势骇人;
却在禁军严整的阵型和更胜一筹的装备、训练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箭矢如雨落下,长枪如毒蛇般刺出,每一次接触,都有大量的豫州军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贺仁龙甚至亲自率领一支精锐亲兵,如同磐石般顶在最前线,那柄沾满血污的大关刀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战况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豫州军的反扑虽然猛烈,却难以撼动禁军的阵脚,反而自身伤亡惨重,节节败退。
后方,一直密切关注战局的左梁玉,看到这一幕,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
他深知这是敌人的激将法,但军心已乱,士卒愤而出战,他若再不出兵接应;
这些热血上头的弟兄们恐怕真要全军覆没在此地了!
左梁玉长叹一声:"终究还是没忍住..."
他猛地起身,"传令!中军出击!接应弟兄们回来!"
左梁玉再也无法坐视,猛地拔出战刀,厉声嘶吼。
他不能再固守不动了,否则军心尽失,后果更不堪设想。
随着他一声令下,一直按兵不动的三千豫州军中军精锐,终于动了!
一直在侧翼丘陵森林地带如同幽灵般潜伏人马衔枚,蹄包软布,看了三天戏的曹汴蛟,此刻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等了三天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弟兄们!大鱼出洞了!随我冲!目标,左梁玉的中军帅旗!”
曹汴蛟翻身上马,举起手中长长的马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八百名养精蓄锐已久的禁军精锐骑兵,如同终于被解开锁链的猛虎,发出了低沉的咆哮。
马蹄声起初沉闷,随即迅速变得如同雷鸣般滚荡!
曹汴蛟紧握着手中的马槊,冰冷的眼神死死盯住那面终于开始移动的“左”字帅旗,以及帅旗周围那支阵容严整、盔甲鲜明的中军方阵。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此时!随我破敌!”
“杀!”
八百铁骑如同沉默的死亡风暴,骤然从侧翼杀出!
他们没有呐喊,只有沉闷如雷的马蹄声敲打着大地,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钢铁洪流,以惊人的速度,直插左梁玉中军的侧肋!
此时,左梁玉的中军正全力向前,意图接应溃退的前军,根本没想到侧翼会突然杀出如此一支强大的骑兵!
之前三天的战场从未动作,令左梁玉中军措手不及。
仓促之间,阵型难以调整,侧翼的士兵甚至来不及将长枪放平!
“骑兵!侧翼有骑兵!”
惊恐的呼喊声瞬间在中军队伍中炸开!
但为时已晚!
曹汴蛟一马当先,马槊如同毒龙出洞,瞬间将一名试图组织抵抗的豫州军百户连人带甲刺穿!
他身后的八百铁骑紧随其后,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狠狠地楔入了左梁玉中军的阵型!
铁蹄践踏,槊锋闪烁,刀光如雪!
混乱的豫州军中军根本无法有效抵抗这支养精蓄锐、蓄势已久的精锐骑兵的猛烈冲击。
阵型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惊慌失措,互相践踏,伤亡急剧增加!
左梁玉正指挥前军,忽闻侧后方大乱,回头一看,只见帅旗摇摇欲坠,中军已被一支凶悍的骑兵彻底冲垮!
他顿时面色惨白,心中一片冰凉:“中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帅!快走!中军顶不住了!”亲兵队长拼命拉着左梁玉的马缰,嘶声喊道。
败局已定!
左梁玉看着陷入崩溃的中军和仍在被贺仁龙部屠戮的前军,牙关几乎咬碎,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猛地调转马头,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向着西方疯狂逃窜。
"保护大帅!"
亲兵们拼死护着左梁玉向后撤退,但禁军骑兵如影随形,紧追不舍。
豫州军更是彻底失去了斗志,全线崩溃,士兵们丢弃兵甲,争先恐后地向西逃窜。
贺仁龙见状,立刻挥军全力掩杀,与曹汴蛟的骑兵前后夹击,将这场击溃战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和追亡逐北。
左梁玉最终还是在正面的战术对决中,败给了贺仁龙的悍勇鏖战与曹汴蛟的致命一击的完美配合。
他一路西逃,直至退回归德府府城,才惊魂稍定。
开始收拢败军,清点损失,结果让左梁玉心头滴血。
后续两天,虽有零散败兵陆续归营,但总数不足四千人。
此战伤亡、失踪、逃散的士兵至少超过三千人!
即便加上李国英从开封紧急抽调来的两千新兵,他在归德府一线能战的兵力也已锐减至不足六千人;
其中阵亡超过一千,伤者更逾三千,可谓元气大伤!
已经暂时无力与朝廷禁军野战抗衡了。
然而,就在这豫州军最为脆弱、左梁玉惊魂未定之时;
原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贺仁龙与曹汴蛟,却并未立刻挥师西进,直扑商丘。
原因无奈且现实。
贺仁龙部虽然成功完成了鏖战和诱敌的任务,并最终配合骑兵击溃敌军;
但其自身在之前的攻坚和最后的大战中伤亡极为惨重,能战之兵锐减,士卒极度疲惫,急需休整补充。
更麻烦的是,赏赐和抚恤。
"将军,弟兄们都在问赏银什么时候发。"
百户小声禀报,"已经压不住了啊..."
贺仁龙脸色铁青,没办法之前苦战除了他勇猛,战前许诺的“先登赏银百两”,
以及斩首、破阵的诸多赏格,还有大量伤亡弟兄的抚恤银,都需要立刻兑现!
不然这些禁军大爷们可不会白白卖命。
即便是凶狠如贺仁龙,此刻也指挥不动那些伸手要钱的士兵——没钱,谁给你继续卖命追击?
曹汴蛟的八百骑兵是精锐,但也无法用来攻城。
大军急需休整、补充兵员、更重要的是,筹集赏银!
于是,胜利后的平贼军,不得不暂停了攻势,全军进驻已被打空的虞城县城。
贺仁龙和曹汴蛟的第一要务,变成了在虞城县内“筹饷”——
设法搞到足够的银钱来兑现承诺,稳定军心。
与此同时,曹闻诏率领后军、民夫,押送着宝贵的粮草器械以及大量的伤员安置,抵达了虞城县。
看到贺仁龙部的惨重损失和士卒们盯着主将索要赏钱的灼灼目光,曹闻诏的心也沉了下去。
与之前“深明大义”的夏邑县截然不同,虞城县的县令以及大部分士绅富户,早已被左梁玉叛军“精耕细作”过一遍了。
还活着的,不是早已闻风远遁,逃往他乡,就是躲进了周边的深山老林,根本不见踪影。
整座县城显得空空荡荡,一片狼藉,哪里还有半分“捐输”的影子?
县衙里三人顿时犯了难,面面相觑。
他们原本指望能以战养战,依靠光复地区的“赞助”来维持军队。
可现在,虞城县这副模样,根本没有任何自筹军饷的条件!
“妈的!这鬼地方,比老子脸还干净!”
贺仁龙烦躁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曹汴蛟眉头紧锁:“军中赏抚,刻不容缓。若无法兑现,恐生大变。”
曹闻诏叹息一声:“朝廷的粮饷,除了最初那点开拔银,后续的……
唉,我们之前报上去的功劳,至今分文赏赐未见。
原本指望以战养战,可这虞城县……”
他摇了摇头,“看起来根本没有自筹的条件啊。”
夏邑县乡绅虽然热情,但毕竟一县之力有限,之前捐输的钱粮已经所剩无几。
新练的团练也要吃饭,实在无力支援。
他们虽然重创了左梁玉,却也被自身严重的伤亡和匮乏的后勤牢牢钉在了虞城县,寸步难行。
而左梁玉,则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在归德府舔舐伤口,重整旗鼓。
粮饷,粮饷,光有粮食吃饱饭可不够......
喜欢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一颗冷水,瞬间在豫州军中激起了滔天巨浪般的愤怒与仇恨!
消息传回豫州军大营,各级军官和士兵们无不目眦欲裂,群情激愤。
尽管左梁玉深知此时不宜浪战,严令各部谨守营寨,不得擅自出击。
但血淋淋的同胞之死,尤其是那种虐杀式的处决方式,彻底点燃了豫州军士卒心中最原始的复仇火焰。
“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杀光朝廷的狗腿子!”
“跟贺疯子拼了!”
大批士兵,尤其是与死者同乡、同袍情深的将士,开始不顾帅令,自发地集结起来;
红着眼睛,嘶吼着向贺仁龙部的营地发起了决死般的冲锋!
他们要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惨死的兄弟!
怒吼声震天动地,原本依令固守的豫州军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了汹涌的反扑浪潮。
此刻,贺仁龙麾下经过连番苦战,能战之兵已不足三千。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看似混乱却充满悲壮力量的疯狂反扑;
贺仁龙非但没有惊慌,那狰狞的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计谋得逞的残酷笑意。
贺仁龙虽暴戾,但临阵指挥却异常冷静。
“列阵!迎敌!”
他声如洪钟,下达命令。
久经战阵的禁军精锐迅速收拢,依托刚刚夺取的营盘废墟和附近的高地,结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型。
长枪如林,盾牌如山,弓弩手冷静地搭箭上弦。
自发冲锋的豫州军,虽然勇气可嘉,但缺乏统一指挥和有效配合,他们的冲击如同海浪拍击在礁石上,虽然声势骇人;
却在禁军严整的阵型和更胜一筹的装备、训练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箭矢如雨落下,长枪如毒蛇般刺出,每一次接触,都有大量的豫州军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贺仁龙甚至亲自率领一支精锐亲兵,如同磐石般顶在最前线,那柄沾满血污的大关刀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战况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豫州军的反扑虽然猛烈,却难以撼动禁军的阵脚,反而自身伤亡惨重,节节败退。
后方,一直密切关注战局的左梁玉,看到这一幕,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
他深知这是敌人的激将法,但军心已乱,士卒愤而出战,他若再不出兵接应;
这些热血上头的弟兄们恐怕真要全军覆没在此地了!
左梁玉长叹一声:"终究还是没忍住..."
他猛地起身,"传令!中军出击!接应弟兄们回来!"
左梁玉再也无法坐视,猛地拔出战刀,厉声嘶吼。
他不能再固守不动了,否则军心尽失,后果更不堪设想。
随着他一声令下,一直按兵不动的三千豫州军中军精锐,终于动了!
一直在侧翼丘陵森林地带如同幽灵般潜伏人马衔枚,蹄包软布,看了三天戏的曹汴蛟,此刻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等了三天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弟兄们!大鱼出洞了!随我冲!目标,左梁玉的中军帅旗!”
曹汴蛟翻身上马,举起手中长长的马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八百名养精蓄锐已久的禁军精锐骑兵,如同终于被解开锁链的猛虎,发出了低沉的咆哮。
马蹄声起初沉闷,随即迅速变得如同雷鸣般滚荡!
曹汴蛟紧握着手中的马槊,冰冷的眼神死死盯住那面终于开始移动的“左”字帅旗,以及帅旗周围那支阵容严整、盔甲鲜明的中军方阵。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此时!随我破敌!”
“杀!”
八百铁骑如同沉默的死亡风暴,骤然从侧翼杀出!
他们没有呐喊,只有沉闷如雷的马蹄声敲打着大地,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钢铁洪流,以惊人的速度,直插左梁玉中军的侧肋!
此时,左梁玉的中军正全力向前,意图接应溃退的前军,根本没想到侧翼会突然杀出如此一支强大的骑兵!
之前三天的战场从未动作,令左梁玉中军措手不及。
仓促之间,阵型难以调整,侧翼的士兵甚至来不及将长枪放平!
“骑兵!侧翼有骑兵!”
惊恐的呼喊声瞬间在中军队伍中炸开!
但为时已晚!
曹汴蛟一马当先,马槊如同毒龙出洞,瞬间将一名试图组织抵抗的豫州军百户连人带甲刺穿!
他身后的八百铁骑紧随其后,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狠狠地楔入了左梁玉中军的阵型!
铁蹄践踏,槊锋闪烁,刀光如雪!
混乱的豫州军中军根本无法有效抵抗这支养精蓄锐、蓄势已久的精锐骑兵的猛烈冲击。
阵型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惊慌失措,互相践踏,伤亡急剧增加!
左梁玉正指挥前军,忽闻侧后方大乱,回头一看,只见帅旗摇摇欲坠,中军已被一支凶悍的骑兵彻底冲垮!
他顿时面色惨白,心中一片冰凉:“中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帅!快走!中军顶不住了!”亲兵队长拼命拉着左梁玉的马缰,嘶声喊道。
败局已定!
左梁玉看着陷入崩溃的中军和仍在被贺仁龙部屠戮的前军,牙关几乎咬碎,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猛地调转马头,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向着西方疯狂逃窜。
"保护大帅!"
亲兵们拼死护着左梁玉向后撤退,但禁军骑兵如影随形,紧追不舍。
豫州军更是彻底失去了斗志,全线崩溃,士兵们丢弃兵甲,争先恐后地向西逃窜。
贺仁龙见状,立刻挥军全力掩杀,与曹汴蛟的骑兵前后夹击,将这场击溃战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和追亡逐北。
左梁玉最终还是在正面的战术对决中,败给了贺仁龙的悍勇鏖战与曹汴蛟的致命一击的完美配合。
他一路西逃,直至退回归德府府城,才惊魂稍定。
开始收拢败军,清点损失,结果让左梁玉心头滴血。
后续两天,虽有零散败兵陆续归营,但总数不足四千人。
此战伤亡、失踪、逃散的士兵至少超过三千人!
即便加上李国英从开封紧急抽调来的两千新兵,他在归德府一线能战的兵力也已锐减至不足六千人;
其中阵亡超过一千,伤者更逾三千,可谓元气大伤!
已经暂时无力与朝廷禁军野战抗衡了。
然而,就在这豫州军最为脆弱、左梁玉惊魂未定之时;
原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贺仁龙与曹汴蛟,却并未立刻挥师西进,直扑商丘。
原因无奈且现实。
贺仁龙部虽然成功完成了鏖战和诱敌的任务,并最终配合骑兵击溃敌军;
但其自身在之前的攻坚和最后的大战中伤亡极为惨重,能战之兵锐减,士卒极度疲惫,急需休整补充。
更麻烦的是,赏赐和抚恤。
"将军,弟兄们都在问赏银什么时候发。"
百户小声禀报,"已经压不住了啊..."
贺仁龙脸色铁青,没办法之前苦战除了他勇猛,战前许诺的“先登赏银百两”,
以及斩首、破阵的诸多赏格,还有大量伤亡弟兄的抚恤银,都需要立刻兑现!
不然这些禁军大爷们可不会白白卖命。
即便是凶狠如贺仁龙,此刻也指挥不动那些伸手要钱的士兵——没钱,谁给你继续卖命追击?
曹汴蛟的八百骑兵是精锐,但也无法用来攻城。
大军急需休整、补充兵员、更重要的是,筹集赏银!
于是,胜利后的平贼军,不得不暂停了攻势,全军进驻已被打空的虞城县城。
贺仁龙和曹汴蛟的第一要务,变成了在虞城县内“筹饷”——
设法搞到足够的银钱来兑现承诺,稳定军心。
与此同时,曹闻诏率领后军、民夫,押送着宝贵的粮草器械以及大量的伤员安置,抵达了虞城县。
看到贺仁龙部的惨重损失和士卒们盯着主将索要赏钱的灼灼目光,曹闻诏的心也沉了下去。
与之前“深明大义”的夏邑县截然不同,虞城县的县令以及大部分士绅富户,早已被左梁玉叛军“精耕细作”过一遍了。
还活着的,不是早已闻风远遁,逃往他乡,就是躲进了周边的深山老林,根本不见踪影。
整座县城显得空空荡荡,一片狼藉,哪里还有半分“捐输”的影子?
县衙里三人顿时犯了难,面面相觑。
他们原本指望能以战养战,依靠光复地区的“赞助”来维持军队。
可现在,虞城县这副模样,根本没有任何自筹军饷的条件!
“妈的!这鬼地方,比老子脸还干净!”
贺仁龙烦躁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曹汴蛟眉头紧锁:“军中赏抚,刻不容缓。若无法兑现,恐生大变。”
曹闻诏叹息一声:“朝廷的粮饷,除了最初那点开拔银,后续的……
唉,我们之前报上去的功劳,至今分文赏赐未见。
原本指望以战养战,可这虞城县……”
他摇了摇头,“看起来根本没有自筹的条件啊。”
夏邑县乡绅虽然热情,但毕竟一县之力有限,之前捐输的钱粮已经所剩无几。
新练的团练也要吃饭,实在无力支援。
他们虽然重创了左梁玉,却也被自身严重的伤亡和匮乏的后勤牢牢钉在了虞城县,寸步难行。
而左梁玉,则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在归德府舔舐伤口,重整旗鼓。
粮饷,粮饷,光有粮食吃饱饭可不够......
喜欢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