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的成都城被浓重的夜色笼罩,唯有巡抚衙门的角楼处,几盏灯笼在夜风里摇晃,洒下昏黄而破碎的光影。婢女趁出去端菜的机会将情报写好藏于暗堂特制的蜡丸后,后厨的竹制蒸笼依旧冒着袅袅热气,混着厨房特有的烟火气息,渐渐模糊了油纸夹层的痕迹。
婢女将情报藏好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她下意识摩挲着裙角暗袋里的密信,牛皮纸边缘粗糙的触感,像极了三年前那个雨夜沾在掌心的泥浆。记忆如潮水般涌回三年前那个决定她命运的雨夜。重庆城郊的竹楼在暴雨中摇晃,青瓦缝隙里渗出的雨水顺着梁柱蜿蜒而下,在泥地上汇成浑浊的溪流。三十余名父母双亡的流民少年男女蜷缩在潮湿的草席上,有人在发抖,有人无声落泪,这些少年身世特殊,正是暗堂选拔人员的核心标准。暗堂执掌情报刺探与暗杀事宜,要求成员必须断绝世俗牵挂,父母双亡的流民少年既无家族掣肘,又因生存艰难对组织给予的庇护感恩戴德,更易培养出绝对忠诚。且他们自幼在饥寒中摸爬滚打,往往具备超出年龄的坚韧与机敏,稍加训练便能成为隐匿于黑暗的利刃。柳如烟玄色裙摆沾满泥浆,却依旧笔直地立在竹楼中央。她提着油灯,缓步走过每一个孩子,昏黄的光晕在她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暗堂不是牢狱,而是你们的新生。”她的声音裹着雨声,却字字清晰,“世道不公,有人食不果腹,有人权倾朝野。而暗堂,要做这世道的矫正者。”
柳如烟在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面前蹲下,解下自己的披风裹住她:“记住,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这里会教你们识字、算数,教你们如何在暗流涌动的世间活下去。但前提是,你们要把暗堂当作唯一的家。”她的指尖轻轻擦去女孩脸上的雨水,“我知道你们害怕,可只有握紧手中的刀,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人。”
真正让她难忘的,是林宇亲自授课的夜晚。竹楼二层的密室里,七盏造型各异却都配备了精密调光装置的灯笼将屋子照得亮堂堂,墙上贴着比例尺精确到寸的手绘地图,还标注着各种建筑结构的详细数据。林宇穿着绣着滑稽图案的长袍,却手持专业的测绘工具,像只欢快的鸟儿般在房间里跳来跳去。
他手中泛黄的宣纸沙沙作响,突然猛地一抖,学着戏台上的丑角腔调:“都看好啦!记住这些名字,汤若望、徐光启、宋应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其中任何一个,必须立刻传递消息。这些人啊,就像棋盘上的关键棋子,走错一步,满盘皆输!”见众人露出疑惑的神情,他立刻切换到严肃模式,拿起一根教鞭指向墙上的地图,“就拿绘制官邸布局来说,不仅要记住建筑的方位,更要了解其内部结构、守卫巡逻规律,甚至连每扇窗户开启的角度都可能成为关键信息。”
角落里有个少年按捺不住好奇,嗫嚅着发问:“先生,为何一个洋人会与朝廷大员……”话未说完,林宇突然掏出个竹制水枪,“滋”地喷了少年一脸水,然后眨着眼睛笑道:“不该问的别问!想要在这世上活下去,就要学会闭嘴。等你们有了足够的本事,我再给你们讲这些名字背后的精彩故事,保证比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得还带劲!”但随后,他又认真补充道,“不过你们要清楚,记住这些名字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相关信息,并以最安全的方式传递出去,才是重中之重。”
训练开始,林宇捧起掺着铁砂的黄土,缓缓摊平在沙盘上:"这是巡抚府的大致轮廓。"他手持竹篾,目光如炬,对照着袖中图纸,在沙面上细致勾勒。片刻后,一座微缩的巡抚府模型便清晰呈现,连西北角的老槐树位置都精准标注。
"明晚起,你们要用银针在沙盘上复刻成都、重庆、昆明三地官邸布局。"林宇神色凝重地扫视众人,"这些不是儿戏,而是未来可能决定生死的情报。每幅沙盘作品都会存档,与实地测绘图仔细比对,误差超过半寸便算不合格。"说罢,他将几根银针分发给众人,"务必做到分毫不差。"
*在密信传递专项训练中,林宇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他取出各类实验器具,以严谨的口吻说明:"这些药剂将用于实现文字的隐形与显影。"随后,他逐项讲解药剂的化学构成、精确配比及操作规范:"显影剂由朱砂、明矾与特殊草药配制而成,各成分比例必须精确至毫克级,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失效。书写密文时,行笔力度与速度参数均会影响最终显影效果。"面对学员操作失误,他立即进行标准化示范:"注意观察溶液浓度变化,操作步骤应当如此..."训练全程保持高度专注,结束后会对每份作业进行系统性评估,通过数据化分析指出技术漏洞,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
训练闲暇时,柳如烟会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讲那些被权势欺压的百姓,讲暗堂如何在暗中守护正义。而林宇则会穿插着讲些奇闻异事,把严肃的使命变得生动有趣。“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世道变得更好。”柳如烟的话语如同火种,在每个孩子心中燃起信念的火焰,而林宇的故事,则让这火焰燃烧得更加热烈。同时,林宇还会分享各种实用的情报收集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将看似轻松的交流变成专业知识的传授。
此刻,当“汤若望”三个字从陈茂口中吐出时,三年前林宇的话在她耳边炸响。她死死掐住掌心,指甲几乎要刺破皮肤,唯有这样才能克制住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这是她潜入巡抚府半年来,第一次听到名单上的人出现,每一个毛孔都在叫嚣着危险与机遇。她害怕消息传递稍有差池,就会像竹楼里那些因疏忽而失败的同伴一样,辜负柳如烟和林宇的期望;又激动于终于等到证明自己的时刻,或许这次传递的情报,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
她低垂的眼眸深处,倒映着跳动的烛火,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宴席上的一举一动。陈茂正端着鎏金酒盏,与汤若望推杯换盏,醉意微醺的模样放松了警惕。她深知这是绝佳的脱身时机,微微俯身,装作整理裙摆的样子,往厨房的方向挪动。
然而,就在她即将迈出脚步时,廊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心中猛地一紧,余光瞥见两名巡夜的侍卫正朝这边走来。她立刻调整呼吸,顺手拿起一旁的铜壶,假装为宴席上的众人添茶。当侍卫从她身边经过时,她甚至能听见对方腰间佩刀晃动的声响,冷汗顺着脊背悄然滑落。
“小红,去把库房的陈年花雕取来!”管事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她的计划。她心中一紧,面上却立刻堆起笑容,福了福身应道:“是,管事的。”转身的瞬间,她的目光快速扫过角落里负责看守库房的小厮——那是暗堂安插的另一处暗线。
在前往库房的路上,每走一步,她都感觉像是踩在刀尖上。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青石路上,形成一片片明暗交错的光影,仿佛随时会将她吞噬。她故意放慢脚步,留意着四周的动静,确定无人跟踪后,迅速从发髻中取出藏着蜂蜡丸的碎发,塞进墙角的砖缝中,又在砖面上轻轻叩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若有人看到砖缝中的蜂蜡丸并收到三声叩响,就需立刻将其取出,传递给下一个暗线。
藏好蜂蜡丸后,她刚要继续前行,忽闻远处传来一声狗吠。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站在原地,屏住呼吸,直到狗吠声渐渐平息,才敢继续挪动脚步。
终于抵达库房,看守库房的小厮正靠在门框上打盹。她轻咳一声,小厮猛地惊醒,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在看清是她后,又恢复了慵懒的神态。她将取酒的要求告知对方,趁小厮转身寻找酒坛的间隙,迅速用脚尖在地上画出一道只有他们才懂的符号。小厮背对着她,微微点了点头,示意收到信号。
取酒时,她留意到小厮的眼神不经意间与她对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她知道,信号已经顺利传递。回到宴席后,她继续低眉顺眼地斟酒,心中却默默祈祷着情报能顺利抵达柳如烟手中。每一次举杯、每一次俯身,她都小心翼翼,生怕露出破绽。
直到信鸽扑棱棱地振翅离去,她紧绷的身体才微微放松。可随即而来的,是更深的忧虑。这只信鸽能否冲破夜色的阻拦,安全抵达重庆?柳如烟收到情报后,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无数个未知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在寂静的后厨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忐忑。
柳如烟在重庆的府邸内,正倚着湘妃竹榻翻看账本。忽然,檐角铜铃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惊得她手中的翡翠佛珠“哗啦”散落。她抬眸望向夜空,只见一道黑影划破夜幕,正是那只从成都疾驰而来的信鸽。待信鸽落在窗棂上,她迅速取下油纸,炭灰写下的“汤至蓉,会陈”几个字映入眼帘,眼神瞬间锐利如鹰。
“汤若望……”柳如烟轻声呢喃,指尖摩挲着纸面,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她深知汤若望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也明白陈茂打的是什么算盘。“既然陈茂想利用他,那我便先一步出手。”她对着暗处轻唤一声,一名黑衣侍卫即刻现身。“备马,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位洋教士。”
而此刻的成都,酒过三巡的汤若望已是满脸倦意。他望着陈茂虚伪的笑脸,听着对方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只觉得胃里翻涌,那些珍馐美馔此刻都如同嚼蜡。鎏金酒盏在他手中微微颤抖,杯壁传来的凉意沁入掌心,却比不上心底的失望。
更夫的梆子声再次响起,“咚——咚——”,沉闷的声音惊起护城河一片寒鸦。它们扑棱棱地飞向夜空,在月光下留下凌乱的剪影。汤若望的思绪不禁又飘远,想起了澳门港口那座高耸的灯塔。那时的他满怀热忱,坚信上帝的福音能如灯塔光芒般,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如今,在这充满算计与权谋的官场,那道光芒却愈发遥远、愈发微弱。
“汤大人?汤大人!”陈茂的声音将汤若望拉回现实。他抬眼望去,只见陈茂举着酒盏,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怎么,是本抚的酒不合口味,还是汤大人心中另有牵挂?”
汤若望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丝笑容:“陈大人说笑了,只是有些不胜酒力。”
“哈哈,既然如此,那便早些歇息吧。”陈茂放下酒盏,拍了拍汤若望的肩膀,“明日,本抚还有要事与汤大人相商。”
待汤若望离开后,陈茂收起脸上的笑容,眼神变得阴冷。他望着汤若望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想建教堂?哼,若不能为我所用,一切都是空谈。”说罢,他招来管家,在其耳边低语几句,管家连连点头,随后匆匆离去。
汤若望回到住处,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明月。月光如水,洒在他苍白的脸上,映出他眼底的迷茫与无助。他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圣经》,扉页上的字迹已有些模糊,但“上帝与你同在”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见。他紧紧握住圣经,心中默默祈祷:“主啊,我该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柳如烟正快马加鞭朝着成都赶来。她的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面黑色的旗帜。“汤若望,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即将到来的博弈的期待,也是对掌控局势的渴望。
婢女将情报藏好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她下意识摩挲着裙角暗袋里的密信,牛皮纸边缘粗糙的触感,像极了三年前那个雨夜沾在掌心的泥浆。记忆如潮水般涌回三年前那个决定她命运的雨夜。重庆城郊的竹楼在暴雨中摇晃,青瓦缝隙里渗出的雨水顺着梁柱蜿蜒而下,在泥地上汇成浑浊的溪流。三十余名父母双亡的流民少年男女蜷缩在潮湿的草席上,有人在发抖,有人无声落泪,这些少年身世特殊,正是暗堂选拔人员的核心标准。暗堂执掌情报刺探与暗杀事宜,要求成员必须断绝世俗牵挂,父母双亡的流民少年既无家族掣肘,又因生存艰难对组织给予的庇护感恩戴德,更易培养出绝对忠诚。且他们自幼在饥寒中摸爬滚打,往往具备超出年龄的坚韧与机敏,稍加训练便能成为隐匿于黑暗的利刃。柳如烟玄色裙摆沾满泥浆,却依旧笔直地立在竹楼中央。她提着油灯,缓步走过每一个孩子,昏黄的光晕在她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暗堂不是牢狱,而是你们的新生。”她的声音裹着雨声,却字字清晰,“世道不公,有人食不果腹,有人权倾朝野。而暗堂,要做这世道的矫正者。”
柳如烟在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面前蹲下,解下自己的披风裹住她:“记住,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这里会教你们识字、算数,教你们如何在暗流涌动的世间活下去。但前提是,你们要把暗堂当作唯一的家。”她的指尖轻轻擦去女孩脸上的雨水,“我知道你们害怕,可只有握紧手中的刀,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人。”
真正让她难忘的,是林宇亲自授课的夜晚。竹楼二层的密室里,七盏造型各异却都配备了精密调光装置的灯笼将屋子照得亮堂堂,墙上贴着比例尺精确到寸的手绘地图,还标注着各种建筑结构的详细数据。林宇穿着绣着滑稽图案的长袍,却手持专业的测绘工具,像只欢快的鸟儿般在房间里跳来跳去。
他手中泛黄的宣纸沙沙作响,突然猛地一抖,学着戏台上的丑角腔调:“都看好啦!记住这些名字,汤若望、徐光启、宋应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其中任何一个,必须立刻传递消息。这些人啊,就像棋盘上的关键棋子,走错一步,满盘皆输!”见众人露出疑惑的神情,他立刻切换到严肃模式,拿起一根教鞭指向墙上的地图,“就拿绘制官邸布局来说,不仅要记住建筑的方位,更要了解其内部结构、守卫巡逻规律,甚至连每扇窗户开启的角度都可能成为关键信息。”
角落里有个少年按捺不住好奇,嗫嚅着发问:“先生,为何一个洋人会与朝廷大员……”话未说完,林宇突然掏出个竹制水枪,“滋”地喷了少年一脸水,然后眨着眼睛笑道:“不该问的别问!想要在这世上活下去,就要学会闭嘴。等你们有了足够的本事,我再给你们讲这些名字背后的精彩故事,保证比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得还带劲!”但随后,他又认真补充道,“不过你们要清楚,记住这些名字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相关信息,并以最安全的方式传递出去,才是重中之重。”
训练开始,林宇捧起掺着铁砂的黄土,缓缓摊平在沙盘上:"这是巡抚府的大致轮廓。"他手持竹篾,目光如炬,对照着袖中图纸,在沙面上细致勾勒。片刻后,一座微缩的巡抚府模型便清晰呈现,连西北角的老槐树位置都精准标注。
"明晚起,你们要用银针在沙盘上复刻成都、重庆、昆明三地官邸布局。"林宇神色凝重地扫视众人,"这些不是儿戏,而是未来可能决定生死的情报。每幅沙盘作品都会存档,与实地测绘图仔细比对,误差超过半寸便算不合格。"说罢,他将几根银针分发给众人,"务必做到分毫不差。"
*在密信传递专项训练中,林宇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他取出各类实验器具,以严谨的口吻说明:"这些药剂将用于实现文字的隐形与显影。"随后,他逐项讲解药剂的化学构成、精确配比及操作规范:"显影剂由朱砂、明矾与特殊草药配制而成,各成分比例必须精确至毫克级,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失效。书写密文时,行笔力度与速度参数均会影响最终显影效果。"面对学员操作失误,他立即进行标准化示范:"注意观察溶液浓度变化,操作步骤应当如此..."训练全程保持高度专注,结束后会对每份作业进行系统性评估,通过数据化分析指出技术漏洞,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
训练闲暇时,柳如烟会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讲那些被权势欺压的百姓,讲暗堂如何在暗中守护正义。而林宇则会穿插着讲些奇闻异事,把严肃的使命变得生动有趣。“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世道变得更好。”柳如烟的话语如同火种,在每个孩子心中燃起信念的火焰,而林宇的故事,则让这火焰燃烧得更加热烈。同时,林宇还会分享各种实用的情报收集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将看似轻松的交流变成专业知识的传授。
此刻,当“汤若望”三个字从陈茂口中吐出时,三年前林宇的话在她耳边炸响。她死死掐住掌心,指甲几乎要刺破皮肤,唯有这样才能克制住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这是她潜入巡抚府半年来,第一次听到名单上的人出现,每一个毛孔都在叫嚣着危险与机遇。她害怕消息传递稍有差池,就会像竹楼里那些因疏忽而失败的同伴一样,辜负柳如烟和林宇的期望;又激动于终于等到证明自己的时刻,或许这次传递的情报,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
她低垂的眼眸深处,倒映着跳动的烛火,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宴席上的一举一动。陈茂正端着鎏金酒盏,与汤若望推杯换盏,醉意微醺的模样放松了警惕。她深知这是绝佳的脱身时机,微微俯身,装作整理裙摆的样子,往厨房的方向挪动。
然而,就在她即将迈出脚步时,廊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心中猛地一紧,余光瞥见两名巡夜的侍卫正朝这边走来。她立刻调整呼吸,顺手拿起一旁的铜壶,假装为宴席上的众人添茶。当侍卫从她身边经过时,她甚至能听见对方腰间佩刀晃动的声响,冷汗顺着脊背悄然滑落。
“小红,去把库房的陈年花雕取来!”管事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她的计划。她心中一紧,面上却立刻堆起笑容,福了福身应道:“是,管事的。”转身的瞬间,她的目光快速扫过角落里负责看守库房的小厮——那是暗堂安插的另一处暗线。
在前往库房的路上,每走一步,她都感觉像是踩在刀尖上。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青石路上,形成一片片明暗交错的光影,仿佛随时会将她吞噬。她故意放慢脚步,留意着四周的动静,确定无人跟踪后,迅速从发髻中取出藏着蜂蜡丸的碎发,塞进墙角的砖缝中,又在砖面上轻轻叩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若有人看到砖缝中的蜂蜡丸并收到三声叩响,就需立刻将其取出,传递给下一个暗线。
藏好蜂蜡丸后,她刚要继续前行,忽闻远处传来一声狗吠。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站在原地,屏住呼吸,直到狗吠声渐渐平息,才敢继续挪动脚步。
终于抵达库房,看守库房的小厮正靠在门框上打盹。她轻咳一声,小厮猛地惊醒,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在看清是她后,又恢复了慵懒的神态。她将取酒的要求告知对方,趁小厮转身寻找酒坛的间隙,迅速用脚尖在地上画出一道只有他们才懂的符号。小厮背对着她,微微点了点头,示意收到信号。
取酒时,她留意到小厮的眼神不经意间与她对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她知道,信号已经顺利传递。回到宴席后,她继续低眉顺眼地斟酒,心中却默默祈祷着情报能顺利抵达柳如烟手中。每一次举杯、每一次俯身,她都小心翼翼,生怕露出破绽。
直到信鸽扑棱棱地振翅离去,她紧绷的身体才微微放松。可随即而来的,是更深的忧虑。这只信鸽能否冲破夜色的阻拦,安全抵达重庆?柳如烟收到情报后,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无数个未知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在寂静的后厨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忐忑。
柳如烟在重庆的府邸内,正倚着湘妃竹榻翻看账本。忽然,檐角铜铃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惊得她手中的翡翠佛珠“哗啦”散落。她抬眸望向夜空,只见一道黑影划破夜幕,正是那只从成都疾驰而来的信鸽。待信鸽落在窗棂上,她迅速取下油纸,炭灰写下的“汤至蓉,会陈”几个字映入眼帘,眼神瞬间锐利如鹰。
“汤若望……”柳如烟轻声呢喃,指尖摩挲着纸面,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她深知汤若望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也明白陈茂打的是什么算盘。“既然陈茂想利用他,那我便先一步出手。”她对着暗处轻唤一声,一名黑衣侍卫即刻现身。“备马,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位洋教士。”
而此刻的成都,酒过三巡的汤若望已是满脸倦意。他望着陈茂虚伪的笑脸,听着对方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只觉得胃里翻涌,那些珍馐美馔此刻都如同嚼蜡。鎏金酒盏在他手中微微颤抖,杯壁传来的凉意沁入掌心,却比不上心底的失望。
更夫的梆子声再次响起,“咚——咚——”,沉闷的声音惊起护城河一片寒鸦。它们扑棱棱地飞向夜空,在月光下留下凌乱的剪影。汤若望的思绪不禁又飘远,想起了澳门港口那座高耸的灯塔。那时的他满怀热忱,坚信上帝的福音能如灯塔光芒般,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如今,在这充满算计与权谋的官场,那道光芒却愈发遥远、愈发微弱。
“汤大人?汤大人!”陈茂的声音将汤若望拉回现实。他抬眼望去,只见陈茂举着酒盏,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怎么,是本抚的酒不合口味,还是汤大人心中另有牵挂?”
汤若望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丝笑容:“陈大人说笑了,只是有些不胜酒力。”
“哈哈,既然如此,那便早些歇息吧。”陈茂放下酒盏,拍了拍汤若望的肩膀,“明日,本抚还有要事与汤大人相商。”
待汤若望离开后,陈茂收起脸上的笑容,眼神变得阴冷。他望着汤若望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想建教堂?哼,若不能为我所用,一切都是空谈。”说罢,他招来管家,在其耳边低语几句,管家连连点头,随后匆匆离去。
汤若望回到住处,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明月。月光如水,洒在他苍白的脸上,映出他眼底的迷茫与无助。他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圣经》,扉页上的字迹已有些模糊,但“上帝与你同在”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见。他紧紧握住圣经,心中默默祈祷:“主啊,我该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柳如烟正快马加鞭朝着成都赶来。她的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面黑色的旗帜。“汤若望,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即将到来的博弈的期待,也是对掌控局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