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老交情-《恶毒后娘:靠美食养活一窝小反派》

  管家原本还有点不放心,可转眼就看见舒雅切肉、下锅、翻炒,动作干脆利落,像行云流水一样顺畅。

  只见她左手执刀,右手压菜,刀光闪动间,一块整肉已被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片片均匀,透光可见。

  她将肉片入碗,加料腌制,同时另一只手已点燃炉火,热锅凉油,葱姜蒜末“滋啦”一声爆香。

  接着她将腌好的肉片滑入锅中,手腕轻抖,锅铲翻飞,火苗腾起半尺高,菜在空中翻滚如舞。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半分拖沓,仿佛她早已将每一道工序刻进了骨子里。

  管家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嘴都合不拢了。

  没过多久,陈员外点的栗子炖鸡就出锅了。

  热气腾腾的砂锅被端上桌,锅盖一掀,浓郁的香气立刻在宴席间弥漫开来。

  金黄的鸡块与饱满的栗子交相掩映,汤汁微微泛着油光,散发着醇厚诱人的香味。

  宾客们纷纷侧目,目光落在那口冒着热气的炖锅上,不少人忍不住低声称赞。

  还有一道黄焖鱼翅,得慢火焖煮,时间还要再等一会儿。

  厨房里,灶火正旺,砂锅中的汤汁缓缓冒泡,鱼翅在高汤中慢慢吸足滋味。

  这道菜讲究火候,不能急,必须用文火慢煨,才能让鱼翅软糯入味,汤汁浓而不腻。

  掌勺的舒雅不时掀开锅盖查看,眉头微蹙,神情专注,生怕一不小心毁了这道贵重的菜肴。

  为了不让客人等太久,舒雅一边炖着鱼翅,一边腾出手来做糟溜鱼片。

  她动作利落,手腕一翻,鱼片已在清水中轻轻漂洗完毕。

  接着,她取出随身带来的小坛香糟酒,轻轻揭开封泥,一股清冽中带着甜香的酒气顿时扑鼻而来。

  她将适量的香糟酒倒入调好的芡汁中,又加入少许糖和醋,搅拌均匀,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今天来陈家做饭,她特意带了小坛香糟酒。

  这坛酒是她师傅早年亲手酿制,封存多年,专为做糟溜菜系所备。

  坛子不大,却沉甸甸的,酒香醇厚,糟香悠长。

  舒雅视若珍宝,平日轻易不舍得用,只因今天受邀至陈家主理宴席,才下定决心带来。

  这酒是糟溜鱼片的关键调料。

  没有这香糟酒,糟溜鱼片便失了灵魂。

  普通酒糟气味粗重,无法与鱼肉的鲜嫩相得益彰。

  而这坛陈年香糟酒,酒体清亮,糟香细腻,只需少许,便能为鱼片赋予独特的风味,入口时先是淡淡的酒香,继而回甘,令人回味无穷。

  本来她打算靠这道菜露一手,可陈夫人只准她做两道,那香糟酒只好一直搁着。

  原以为这次能凭借糟溜鱼片一鸣惊人,赢得陈家主母的青睐,谁知陈夫人早有安排,只许她做两道陈员外点的菜。

  舒雅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将香糟酒悄悄放回食盒,按吩咐做起了其他菜式。

  心中不免惋惜,生怕这坛好酒一直无人识得。

  现在主厨于大厨走了,舒雅终于能做这道拿手菜了。

  于大厨临走前借口家中有事,急匆匆离去,厨房重担便落在了舒雅肩上。

  她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立刻着手准备糟溜鱼片。

  她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若能借此展现厨艺,或许能在陈家乃至整个城中厨行崭露头角。

  宴席上,宾客正围坐在一起,尝刚端上来的栗子炖鸡。

  桌上人声喧哗,笑语不断。

  几位客人已夹起鸡肉品尝,赞不绝口。

  有人夸汤汁浓郁,有人赞栗子粉糯香甜,更有人惊叹这鸡肉竟能炖得如此酥烂而不散。

  整桌气氛热络,陈员外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次陈家请客,除了刘家人,还邀了唐家祖孙俩。

  刘家是本地名门,两家正商议儿女婚事,今日宴席,实为相亲之局。

  而唐家祖孙的到来,则为这场宴席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唐家并非商贾,而是书香门第,祖上出过多位进士,如今虽家道中落,却仍受人敬重。

  唐老爷子早年当过国子监祭酒,地位不低。

  国子监祭酒,乃天下读书人心中的清贵之职,掌管最高学府,桃李满天下。

  虽早已致仕归乡,但唐老爷子在士林中仍有极高声望,连地方官员见了也得恭恭敬敬行礼。

  他今日受邀,不仅为捧场,更被视作对陈家请客规格的肯定。

  陈家请他来,也是为了显得对刘家人格外看重。

  请动唐老爷子赴宴,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陈员外深知,若只请刘家,未免显得功利市侩。

  而请来唐老爷子,便为这场婚事增添了几分文雅与庄重,也让刘家人感受到陈家的诚意与气度。

  虽然唐老爷子身份高,但为人随和。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青灰长衫,须发皆白,面容慈祥,说话轻声细语,毫无架子。

  席间,他主动与邻座的年轻后生谈笑,问其读书进度,鼓励他们勤学上进。

  这般平易近人,让在座宾客都心生敬意。

  两家又是老交情,听说今天请了厨艺出众的师傅掌勺,便欣然来了。

  早年陈员外的父亲与唐老爷子同朝为官,彼此扶持,结下深厚情谊。

  虽多年未常走动,但情分仍在。

  这次陈家请宴,递上拜帖,唐老爷子听闻主厨是城中颇有名气的女师傅,便欣然应允,带着孙儿一同前来。

  不过老人家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偏爱软烂些的菜。

  他平日饮食清淡,忌油腥,更喜炖煮烂熟的菜肴。

  过于酥脆或筋道的食材,往往难以咀嚼,因此家人常叮嘱厨房要特别注意火候与选料。

  今日宴席菜品虽丰,但他只挑着软和的几样略尝。

  栗子炖鸡一上来,他眼睛一亮,却迟疑着没动筷子。

  金黄的鸡块与栗子的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唐老爷子眼中流露出兴趣,可手中的筷子却迟迟未伸出去。

  他低头看了看炖鸡,又微微皱眉——鸡块虽烂,却仍有纤维感,不知是否适合他这副老牙口。

  炖鸡的肉不像鱼或者狮子头那么软,他怕嚼不动。

  鱼肉细嫩,入口即化;狮子头则是用极细的肉糜制成,软糯如泥。

  而鸡肉,即便是炖久了,肌理依旧分明,稍有不慎便容易发柴。

  唐老爷子年轻时爱吃红烧鸡块,如今却是望而生畏,生怕咬一口卡在齿间,反失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