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陈员外让人夹了一块鸡肉放进他碗里。
“老爷子您尝尝,这鸡肉炖得够烂,栗子也甜得很。”
陈员外亲自执壶,为唐老爷子斟了一杯温茶,又转头对身旁仆人轻声叮嘱:“把鸡腿肉最嫩的那一块夹给唐老。”
仆人会意,挑了块去骨的鸡肉,轻轻放入老爷子的青瓷碗中,动作恭敬而细致。
在陈员外的劝说下,唐老爷子小心地咬了一口。
他微微低头,牙齿缓缓合拢,试探着咀嚼。
起初还有些紧张,生怕咬到硬处,可下一瞬,脸颊的肌肉却微微放松。
那鸡肉非但不柴,反而软嫩多汁,入口即化,油脂的香气与栗子的甘甜在口中交融,毫不粘牙。
没想到鸡肉一点也不柴,入口软嫩,香气扑鼻。
肉质酥烂却不散,汁水丰盈,每嚼一下,都有浓郁的香味溢出。
更妙的是,栗子也炖得恰到好处,外皮微裂,内里粉糯,甜味自然,与鸡肉的咸香相辅相成,层次分明。
他惊讶道:“这厨子手艺真不错!你们是从哪家请来的?”
唐老爷子放下筷子,脸上浮现出由衷的赞叹。
他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欣赏与好奇,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能把鸡肉炖到这般软烂入味,又不失其形,火候掌控得当真精妙。这位师傅,绝非寻常之人啊。”
陈员外缓缓地摇了摇头,神情有些无奈地说道:“我还真不清楚这位师傅的底细,是洛公子亲自推荐过来的。他当时只说,这位师傅是水码头那边一个小摊上的,手艺特别地道,便让我一定要请来试试。”
唐老爷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的光芒:“哦?你刚才提到水码头,那我倒是知道一位厨艺了得的姑娘。她可不是谁家的佣人,而是自己在码头边上开了一家小吃铺,名叫‘南北小吃’。那铺子不大,生意却一直很红火,尤其是她做的几道拿手菜,在附近颇有些名气。”
陈员外一听,也提起了兴趣,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的笑容:“真是巧了!今天我请来的这位厨子,也正是从水码头那边请过来的。你说的那家‘南北小吃’,我早有耳闻,街坊邻里提起过好几次,说那姑娘做的饭菜既实惠又好吃。说不定啊,他们俩的小摊还真是挨在一起的!”
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桌上的糟溜鱼片已经不知不觉被众人吃去了小半盘。
盘边还残留着几滴油亮亮的酱汁,映着灯光,显得格外诱人。
唐老爷子环顾四周,见在座的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便忍不住转过头,轻声问坐在身旁的孙子:“这鱼片味道怎么样?合不合你的胃口?”
孙子双眼亮得像星星,语气激动地回答:“祖父您快尝尝吧!这鱼片的味道,简直和您以前说的一模一样——肉质紧实,一点都不松散,入口又有弹性,咬下去还能感觉到纹理分明。依我看,用的肯定不是普通的草鱼,极有可能是黑鱼!只有黑鱼的肉才这么扎实!”
他话音未落,旁边的一位客人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没错,我这些年也吃过不少地方的糟溜鱼片,有些是酒糟味太重盖了鲜味,有些是火候过了,鱼肉发柴。可这一回,这鱼片真是难得的好——滑嫩却不烂,有嚼劲又不硬,口感层次分明。从肉质来看,确实不像草鱼,更像是用黑鱼片烹制而成的。”
唐老爷子原本还只是听着,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
他不再犹豫,立即伸手夹起一块鱼片。
筷子刚触到鱼片,便感觉到它的韧性——不软不烂,完整地被夹了起来,没有丝毫碎裂。
他将鱼片送入口中,先是浓郁醇厚的酒糟香气在舌尖弥漫开来,那股独特的发酵香气既不刺鼻也不抢味,恰到好处地渗入鱼肉之中。
紧接着,鱼肉本身的鲜甜滋味缓缓释放,与糟香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越嚼越有味道,仿佛每一口都在唤醒味蕾的记忆。
他一口将鱼片咽下,连话都来不及说,便立刻端起自己的小碗,举起筷子,急急忙忙地伸向盘中,想要抢先捞走剩下的鱼片。
再不下手可真没了!
其他客人正你争我抢,筷子交错,盘子里的鱼片眼看就要见底。
终于,当最后一片鱼片滑入腹中,唐老爷子仍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回味良久,才缓缓转过身,郑重其事地问陈员外:“这位做菜的师傅到底是谁?手艺如此精湛,非同凡响,我无论如何也得亲自见上一面,好好认识一下。”
陈员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庆幸:“说来也巧,我也是听洛公子提起的。他说这位师傅在水码头有个小摊子,就开在‘南北小吃’旁边,每天现杀现做,用料讲究,手艺极好,所以我就动了念头,特地请来掌勺今天的宴席。”
唐老爷子听了,抚掌一笑:“还真是凑巧啊!你说的这位师傅,和我熟知的那位开‘南北小吃’的姑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竟可能就是隔壁邻居!这鱼肉能做得如此出色,火候精准,调味到位,搞不好做菜的这两人,平日里还有交流,甚至有些渊源也不一定。”
大花厅里,陈员外正陪着客人吃饭。
厅内雕梁画栋,红木圆桌摆满了各式菜肴,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庞微亮。
仆人们穿梭其间,脚步轻缓,不敢发出一丝响动。
陈员外身穿绸缎长袍,脸上堆着笑意,频频举杯敬酒,场面显得格外热闹而体面。
第一道狮子头上桌时,他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赶紧找个理由,让人赶紧端走。
那狮子头表面金黄,看似诱人,可入口一嚼,肉质干柴,调味过重,咸得发苦,明显是火候没掌握好。
陈员外只咬了一口,眉头立刻拧成一个“川”字,连忙放下筷子,轻咳两声,对身旁的管家低声道:“这菜火候过了,别让客人多吃,端下去换新的。”
语气虽轻,却透着一丝愠怒。
等舒雅做的那盘端上来,陈员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立刻变了脸色——这味道,熟啊!
新上的那盘狮子头色泽红亮,油光润泽,香气扑鼻而来。
“老爷子您尝尝,这鸡肉炖得够烂,栗子也甜得很。”
陈员外亲自执壶,为唐老爷子斟了一杯温茶,又转头对身旁仆人轻声叮嘱:“把鸡腿肉最嫩的那一块夹给唐老。”
仆人会意,挑了块去骨的鸡肉,轻轻放入老爷子的青瓷碗中,动作恭敬而细致。
在陈员外的劝说下,唐老爷子小心地咬了一口。
他微微低头,牙齿缓缓合拢,试探着咀嚼。
起初还有些紧张,生怕咬到硬处,可下一瞬,脸颊的肌肉却微微放松。
那鸡肉非但不柴,反而软嫩多汁,入口即化,油脂的香气与栗子的甘甜在口中交融,毫不粘牙。
没想到鸡肉一点也不柴,入口软嫩,香气扑鼻。
肉质酥烂却不散,汁水丰盈,每嚼一下,都有浓郁的香味溢出。
更妙的是,栗子也炖得恰到好处,外皮微裂,内里粉糯,甜味自然,与鸡肉的咸香相辅相成,层次分明。
他惊讶道:“这厨子手艺真不错!你们是从哪家请来的?”
唐老爷子放下筷子,脸上浮现出由衷的赞叹。
他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欣赏与好奇,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能把鸡肉炖到这般软烂入味,又不失其形,火候掌控得当真精妙。这位师傅,绝非寻常之人啊。”
陈员外缓缓地摇了摇头,神情有些无奈地说道:“我还真不清楚这位师傅的底细,是洛公子亲自推荐过来的。他当时只说,这位师傅是水码头那边一个小摊上的,手艺特别地道,便让我一定要请来试试。”
唐老爷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的光芒:“哦?你刚才提到水码头,那我倒是知道一位厨艺了得的姑娘。她可不是谁家的佣人,而是自己在码头边上开了一家小吃铺,名叫‘南北小吃’。那铺子不大,生意却一直很红火,尤其是她做的几道拿手菜,在附近颇有些名气。”
陈员外一听,也提起了兴趣,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的笑容:“真是巧了!今天我请来的这位厨子,也正是从水码头那边请过来的。你说的那家‘南北小吃’,我早有耳闻,街坊邻里提起过好几次,说那姑娘做的饭菜既实惠又好吃。说不定啊,他们俩的小摊还真是挨在一起的!”
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桌上的糟溜鱼片已经不知不觉被众人吃去了小半盘。
盘边还残留着几滴油亮亮的酱汁,映着灯光,显得格外诱人。
唐老爷子环顾四周,见在座的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便忍不住转过头,轻声问坐在身旁的孙子:“这鱼片味道怎么样?合不合你的胃口?”
孙子双眼亮得像星星,语气激动地回答:“祖父您快尝尝吧!这鱼片的味道,简直和您以前说的一模一样——肉质紧实,一点都不松散,入口又有弹性,咬下去还能感觉到纹理分明。依我看,用的肯定不是普通的草鱼,极有可能是黑鱼!只有黑鱼的肉才这么扎实!”
他话音未落,旁边的一位客人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没错,我这些年也吃过不少地方的糟溜鱼片,有些是酒糟味太重盖了鲜味,有些是火候过了,鱼肉发柴。可这一回,这鱼片真是难得的好——滑嫩却不烂,有嚼劲又不硬,口感层次分明。从肉质来看,确实不像草鱼,更像是用黑鱼片烹制而成的。”
唐老爷子原本还只是听着,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
他不再犹豫,立即伸手夹起一块鱼片。
筷子刚触到鱼片,便感觉到它的韧性——不软不烂,完整地被夹了起来,没有丝毫碎裂。
他将鱼片送入口中,先是浓郁醇厚的酒糟香气在舌尖弥漫开来,那股独特的发酵香气既不刺鼻也不抢味,恰到好处地渗入鱼肉之中。
紧接着,鱼肉本身的鲜甜滋味缓缓释放,与糟香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越嚼越有味道,仿佛每一口都在唤醒味蕾的记忆。
他一口将鱼片咽下,连话都来不及说,便立刻端起自己的小碗,举起筷子,急急忙忙地伸向盘中,想要抢先捞走剩下的鱼片。
再不下手可真没了!
其他客人正你争我抢,筷子交错,盘子里的鱼片眼看就要见底。
终于,当最后一片鱼片滑入腹中,唐老爷子仍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回味良久,才缓缓转过身,郑重其事地问陈员外:“这位做菜的师傅到底是谁?手艺如此精湛,非同凡响,我无论如何也得亲自见上一面,好好认识一下。”
陈员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庆幸:“说来也巧,我也是听洛公子提起的。他说这位师傅在水码头有个小摊子,就开在‘南北小吃’旁边,每天现杀现做,用料讲究,手艺极好,所以我就动了念头,特地请来掌勺今天的宴席。”
唐老爷子听了,抚掌一笑:“还真是凑巧啊!你说的这位师傅,和我熟知的那位开‘南北小吃’的姑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竟可能就是隔壁邻居!这鱼肉能做得如此出色,火候精准,调味到位,搞不好做菜的这两人,平日里还有交流,甚至有些渊源也不一定。”
大花厅里,陈员外正陪着客人吃饭。
厅内雕梁画栋,红木圆桌摆满了各式菜肴,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庞微亮。
仆人们穿梭其间,脚步轻缓,不敢发出一丝响动。
陈员外身穿绸缎长袍,脸上堆着笑意,频频举杯敬酒,场面显得格外热闹而体面。
第一道狮子头上桌时,他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赶紧找个理由,让人赶紧端走。
那狮子头表面金黄,看似诱人,可入口一嚼,肉质干柴,调味过重,咸得发苦,明显是火候没掌握好。
陈员外只咬了一口,眉头立刻拧成一个“川”字,连忙放下筷子,轻咳两声,对身旁的管家低声道:“这菜火候过了,别让客人多吃,端下去换新的。”
语气虽轻,却透着一丝愠怒。
等舒雅做的那盘端上来,陈员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立刻变了脸色——这味道,熟啊!
新上的那盘狮子头色泽红亮,油光润泽,香气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