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暖阳高悬,却难驱冬日清寒。
萧云骧仅带一排护卫,由多龙阿引路,策马直驱镇北。
南召县地界,青庭溃兵与盗匪早被西军荡平,已是西军稳固后方。多带人手,徒增士卒奔波罢了。
萧云骧素厌排场,此行轻装简从,马蹄声碎,行军愈发迅疾。
一行人踏入伏牛山,沿官道北行。
山脊覆上厚雪,宛如披了素白纱衣。寒风依旧刺骨,萧云骧心底却漾开暖意。
自九月以来,这片土地久旱无透雨,鸦河浅至脚踝,裸露的河床龟裂,如老妪皴皱的手背。
河谷两侧的槲树、麻栎,早已褪尽残叶,只剩嶙峋枯枝。
这场大雪,于焦渴大地而言,无异天降甘霖。
疾行三十里,鲁阳关南关城赫然在望。
原来鲁阳关有南北两关,分扼宛洛古道南北出口,南关巍峨矗立于此,北关尚在五十里外的平高城村北。
两关之间,是伏牛山断裂峡谷。东西崖壁陡峭如削,恍若巨灵神斧劈而成,谷底最窄处仅三十余米。
冬日片麻岩泛着铁青寒光,透出冷峻肃杀。
鸦河穿谷奔流,在玄武岩礁石间撕扯出呜咽之声,于寂静山谷中回荡,与山风共啸,凄厉如鬼怪号哭。
本地人谓之“阴兵过境”,闻者无不悚然。
关前河谷中突立的玄武岩柱,相传乃东汉光武帝试剑所劈,石面留有深达尺许的“剑痕”。
关墙由七层青石条垒砌,内填夯土,每层内收三寸。石缝间灌以糯米石灰浆,掺碎瓷防蚁,坚固异常。
墙高15米,基宽10米,顶宽5米,绵延近300米,随峡谷地形弯成弧形。两端直抵岩壁,将峡谷锁得严密。
官道穿关门而过,门上悬千斤闸,设绞盘。如敌至,闸落,关门立闭。
外层城砖铭刻“嘉靖三十七年南阳卫造”,字迹虽经岁月磨蚀,稍显模糊,军事要隘的庄重威严犹存。
主关楼为双层歇山顶建筑,面阔七间,气势雄浑。
半圆形瓮城半径23米,外墙嵌二十四“悬眼”,守军可由此观察、射击。瓮城内设六处藏兵洞,可伏兵近两百。
西北角有水门通鸦河,东南角有马道直上山脊烽燧,遇警则狼烟立举。
瓮城前原为四丈宽、两丈深壕沟,如今淤积得只剩不到一丈。
关前两百米处,埋五排铁蒺藜,平时留路通行,战时尽数封锁。更设一道巡检哨卡,盘查过往客商。
关东南缓坡平地上,武库、粮仓、营房、马厩错落分布,是为守军驻地。
再向东南,便是一个名为“分水岭村”的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
此刻,百余西军战士正忙碌修补城墙、清理壕沟。哨兵见众人前来,验明身份后,飞身入关通报。
片刻,一人自关中冲出——竟是张世豪。
往日军装笔挺、面容俊朗的他,此刻军衣沾满泥污,汗水浸湿的头发紧贴额头,颇显狼狈。
他奔至萧云骧马前,立正敬礼,声音洪亮:“报告大王!第三军九师二十六旅正修补关隘,请指示!”
萧云骧还礼,翻身下马,看他模样,忍俊不禁:“世豪,几年不见,倒转了性子?”
张世豪赧然一笑,挠了挠沾着泥点的额发:“大王,趁今日放晴,早清完壕沟,打仗时兄弟们就能少流点血。只是……不知大王突至,让您见笑了。”
“你做得对,辛苦了。”萧云骧眼中赞许,“走,进去看看。”
张世豪前头引路,众人步入关门,登上城墙。
凭墙北眺,鸦河如银链蜿蜒入谷,波光在冬日下碎银般跳跃。河畔官道上,一队骡马驮着货物自北而来,清脆铃铛声划破山谷寂静。
“这时节还有商队?”萧云骧眉毛微蹙。
“有的,”张世豪应道,“云阳镇老辈说,往日道上商旅络绎不绝。如今战乱,少了大半,但总有些胆大的行商,冒险往来。”
“务必仔细盘查,”萧云骧神色转肃,“提防清妖效‘白衣渡江’之计。”
这东吴袭荆州的战例,萧云骧在军官培训中剖析过,张世豪自然明白。
他却狡黠一笑,眼中闪着光:“大王,这计策,咱们何不反用?打他个措手不及!”
性子还是那般跳脱,鬼点子多。
萧云骧未置可否,旋即又问:“北关的清妖竟肯放行?这岂不违了贤丰与我‘禁绝交通’之令?”
张世豪嘿嘿一笑:“如今中原流民遍地,清妖自顾不暇。留着商队,好歹能刮些油水,不然真坐以待毙了。”
“所以地方官和守卡兵丁,对他们皇帝的旨意,多是睁只眼闭只眼。”
他热切地望着萧云骧,跃跃欲试,“大王,这可是良机啊!打过去吧!末将保证拿下北关,攻入中原腹地!”
萧云骧缓缓摇头:“用兵须有重点,不可四面开花。南方、西北未定,问鼎中原,尚非良机。”
张世豪眼中光彩瞬间黯淡。
见他失落,萧云骧拍其肩宽慰:“打仗有攻必有守。此关若失,前番攻取南阳所耗物资、将士所流热血,尽付东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方安定与西北战局亦将受扰,你肩头担子不轻,万不可懈怠。”
张世豪肃然挺胸:“是!”
萧云骧继续道:“不止此关,伏牛山中尚有小道纵横,虽难行大军,亦不可轻忽。你派一团驻李青镇之举,很不错。”
说话间,那支商队已近哨卡,西军战士正仔细查验人货。瓮城与城墙上,数十支枪悄然抬起,指向下方。
萧云骧转向南方。三十里外,云阳镇炊烟依稀,袅袅升腾于冬日晴空。镇后山峰隐入青灰烟云,平添几分苍茫。
“清妖近日可来滋扰?”萧云骧心念未松。
张世豪咧嘴一笑,透着自信:“前些日子常遣探子来,在谷中与我哨探交手数次,败多胜少,后来便缩头了。”
“倒是咱们的哨探,常去‘拜会’,拿他们练手。”
“可曾见新式步枪,或是那种能打几里远的炮?”
张世豪皱眉思忖片刻,缓缓摇头:“暂时没有,还是老一套的火绳枪、燧发枪。”
萧云骧放下心来。此时寒风穿谷,他紧了紧衣袍:“御寒衣物、柴火、煤炭备足些,莫让兄弟们冻病了。”
“都备着呢,”张世豪忙道,“此地狭窄,大部队驻不下,每次只轮驻一营。主力都在云阳镇军营,那边条件好些。”
萧云骧望向张世豪,握住他的手:“此地狭促,且物资运输不易,我们不便多扰。稍后便走,明日离开云阳。”
“此关重责在肩,务必稳妥,在守好关隘的同时,保全自身。”
“老亲卫营的弟兄们……已经死了不少了。”
张世豪闻言,眼眶一热,紧紧回握萧云骧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萧云骧仅带一排护卫,由多龙阿引路,策马直驱镇北。
南召县地界,青庭溃兵与盗匪早被西军荡平,已是西军稳固后方。多带人手,徒增士卒奔波罢了。
萧云骧素厌排场,此行轻装简从,马蹄声碎,行军愈发迅疾。
一行人踏入伏牛山,沿官道北行。
山脊覆上厚雪,宛如披了素白纱衣。寒风依旧刺骨,萧云骧心底却漾开暖意。
自九月以来,这片土地久旱无透雨,鸦河浅至脚踝,裸露的河床龟裂,如老妪皴皱的手背。
河谷两侧的槲树、麻栎,早已褪尽残叶,只剩嶙峋枯枝。
这场大雪,于焦渴大地而言,无异天降甘霖。
疾行三十里,鲁阳关南关城赫然在望。
原来鲁阳关有南北两关,分扼宛洛古道南北出口,南关巍峨矗立于此,北关尚在五十里外的平高城村北。
两关之间,是伏牛山断裂峡谷。东西崖壁陡峭如削,恍若巨灵神斧劈而成,谷底最窄处仅三十余米。
冬日片麻岩泛着铁青寒光,透出冷峻肃杀。
鸦河穿谷奔流,在玄武岩礁石间撕扯出呜咽之声,于寂静山谷中回荡,与山风共啸,凄厉如鬼怪号哭。
本地人谓之“阴兵过境”,闻者无不悚然。
关前河谷中突立的玄武岩柱,相传乃东汉光武帝试剑所劈,石面留有深达尺许的“剑痕”。
关墙由七层青石条垒砌,内填夯土,每层内收三寸。石缝间灌以糯米石灰浆,掺碎瓷防蚁,坚固异常。
墙高15米,基宽10米,顶宽5米,绵延近300米,随峡谷地形弯成弧形。两端直抵岩壁,将峡谷锁得严密。
官道穿关门而过,门上悬千斤闸,设绞盘。如敌至,闸落,关门立闭。
外层城砖铭刻“嘉靖三十七年南阳卫造”,字迹虽经岁月磨蚀,稍显模糊,军事要隘的庄重威严犹存。
主关楼为双层歇山顶建筑,面阔七间,气势雄浑。
半圆形瓮城半径23米,外墙嵌二十四“悬眼”,守军可由此观察、射击。瓮城内设六处藏兵洞,可伏兵近两百。
西北角有水门通鸦河,东南角有马道直上山脊烽燧,遇警则狼烟立举。
瓮城前原为四丈宽、两丈深壕沟,如今淤积得只剩不到一丈。
关前两百米处,埋五排铁蒺藜,平时留路通行,战时尽数封锁。更设一道巡检哨卡,盘查过往客商。
关东南缓坡平地上,武库、粮仓、营房、马厩错落分布,是为守军驻地。
再向东南,便是一个名为“分水岭村”的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
此刻,百余西军战士正忙碌修补城墙、清理壕沟。哨兵见众人前来,验明身份后,飞身入关通报。
片刻,一人自关中冲出——竟是张世豪。
往日军装笔挺、面容俊朗的他,此刻军衣沾满泥污,汗水浸湿的头发紧贴额头,颇显狼狈。
他奔至萧云骧马前,立正敬礼,声音洪亮:“报告大王!第三军九师二十六旅正修补关隘,请指示!”
萧云骧还礼,翻身下马,看他模样,忍俊不禁:“世豪,几年不见,倒转了性子?”
张世豪赧然一笑,挠了挠沾着泥点的额发:“大王,趁今日放晴,早清完壕沟,打仗时兄弟们就能少流点血。只是……不知大王突至,让您见笑了。”
“你做得对,辛苦了。”萧云骧眼中赞许,“走,进去看看。”
张世豪前头引路,众人步入关门,登上城墙。
凭墙北眺,鸦河如银链蜿蜒入谷,波光在冬日下碎银般跳跃。河畔官道上,一队骡马驮着货物自北而来,清脆铃铛声划破山谷寂静。
“这时节还有商队?”萧云骧眉毛微蹙。
“有的,”张世豪应道,“云阳镇老辈说,往日道上商旅络绎不绝。如今战乱,少了大半,但总有些胆大的行商,冒险往来。”
“务必仔细盘查,”萧云骧神色转肃,“提防清妖效‘白衣渡江’之计。”
这东吴袭荆州的战例,萧云骧在军官培训中剖析过,张世豪自然明白。
他却狡黠一笑,眼中闪着光:“大王,这计策,咱们何不反用?打他个措手不及!”
性子还是那般跳脱,鬼点子多。
萧云骧未置可否,旋即又问:“北关的清妖竟肯放行?这岂不违了贤丰与我‘禁绝交通’之令?”
张世豪嘿嘿一笑:“如今中原流民遍地,清妖自顾不暇。留着商队,好歹能刮些油水,不然真坐以待毙了。”
“所以地方官和守卡兵丁,对他们皇帝的旨意,多是睁只眼闭只眼。”
他热切地望着萧云骧,跃跃欲试,“大王,这可是良机啊!打过去吧!末将保证拿下北关,攻入中原腹地!”
萧云骧缓缓摇头:“用兵须有重点,不可四面开花。南方、西北未定,问鼎中原,尚非良机。”
张世豪眼中光彩瞬间黯淡。
见他失落,萧云骧拍其肩宽慰:“打仗有攻必有守。此关若失,前番攻取南阳所耗物资、将士所流热血,尽付东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方安定与西北战局亦将受扰,你肩头担子不轻,万不可懈怠。”
张世豪肃然挺胸:“是!”
萧云骧继续道:“不止此关,伏牛山中尚有小道纵横,虽难行大军,亦不可轻忽。你派一团驻李青镇之举,很不错。”
说话间,那支商队已近哨卡,西军战士正仔细查验人货。瓮城与城墙上,数十支枪悄然抬起,指向下方。
萧云骧转向南方。三十里外,云阳镇炊烟依稀,袅袅升腾于冬日晴空。镇后山峰隐入青灰烟云,平添几分苍茫。
“清妖近日可来滋扰?”萧云骧心念未松。
张世豪咧嘴一笑,透着自信:“前些日子常遣探子来,在谷中与我哨探交手数次,败多胜少,后来便缩头了。”
“倒是咱们的哨探,常去‘拜会’,拿他们练手。”
“可曾见新式步枪,或是那种能打几里远的炮?”
张世豪皱眉思忖片刻,缓缓摇头:“暂时没有,还是老一套的火绳枪、燧发枪。”
萧云骧放下心来。此时寒风穿谷,他紧了紧衣袍:“御寒衣物、柴火、煤炭备足些,莫让兄弟们冻病了。”
“都备着呢,”张世豪忙道,“此地狭窄,大部队驻不下,每次只轮驻一营。主力都在云阳镇军营,那边条件好些。”
萧云骧望向张世豪,握住他的手:“此地狭促,且物资运输不易,我们不便多扰。稍后便走,明日离开云阳。”
“此关重责在肩,务必稳妥,在守好关隘的同时,保全自身。”
“老亲卫营的弟兄们……已经死了不少了。”
张世豪闻言,眼眶一热,紧紧回握萧云骧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