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乖觉的景明(二)-《鬓花颜:陪嫁丫鬟》

  一滴浓稠的朱红色墨迹自笔端猝然滴落,瞬间在奏折上晕开一小片刺目的红色。

  闵荣正躬身奉茶,恰好瞧见那滴墨汁不偏不倚,正正污在一位知府的姓名之上,禁不住为其捏了一把冷汗。

  皇上回过神,面上不自然地泛起一阵潮红。他极力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脑中那些纠缠不休的混沌幻象驱散。

  他深吸一口气,凝神看向那被污损的奏折,是登州知府递来的。

  奏称登州郊外某县有乡民垦荒时,竟掘得一方天然形成的奇异玉石,官民皆以“天降祥瑞”,特此上奏,恭请圣裁。

  皇上目光扫过“祥瑞”二字,眼中非但毫无喜色,反掠过一丝厌烦。

  自理政以来,每月皆有几封折子争先恐后地宣称天降祥瑞。其中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奇石倒还算好的,更有甚者,将常见的白雉、赤鲤的出现也大书特书,无非是些地方官吏企图借此献媚邀功、粉饰太平的惯用伎俩。

  他提起朱笔,在淋漓的墨迹旁批下数字:「朕不缺玉石。此物既出於民田,便当归还乡民。地方官吏毋得借此献媚扰民,若有巧取豪夺者,当以律论处!」

  批完便将这封折子丢在一旁,

  这时,一名内侍进内俯身禀道:“皇上,瑾妃娘娘求见。”

  皇上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景明,知他离开了一会儿,“还不快去请瑾妃进来。”

  景明心中一松,脸上绽出笑意,连忙应道:“是,是,奴婢这就去请瑾妃娘娘。”

  ......

  殿外,孟姝伸手拨动碗间珠串,随在景明身后移步进殿。

  待福身行礼后,她从绿柳手中接过食盒,“皇上,臣妾让冬瓜炖了汤,里面特意放了几味性温平的药材,最是宁心益气,皇上理政辛劳,略进一些?”

  皇上此刻眼神虽较先前清明不少,但眉宇间仍带着疲色。

  他并未立刻看向食盒,而是沉吟道:“朕近日听闻,临安侯府收缩了永安药铺的产业,如今只保留了临安总铺与京城东市两处。何医正前日还来向朕诉苦,言道以往有唐家商行从中平抑药价,流通四方。如今这般收缩,市面上炮制好的药材价格应声上涨,连宫里的采买支出都比往年上浮了近两成。”

  “臣妾深居宫中,于此等商事未有听闻。”

  孟姝从食盒中取出炖盅,放到皇上身前。

  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似是体谅,又似觉惋惜,缓缓叹道:“临安侯如今丁忧在家,恪守臣子本分,其心可鉴,却也过于谨慎了。唐家与国有功,朕心中自有明镜。天下是朕的天下,臣工若皆如此束手,反倒于国于民无益。”

  孟姝心中腹诽:话都让你一人说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无非是看你此刻需要哪番道理罢了。

  “姝儿去过佛堂?”

  皇上鼻尖轻嗅,忽然闻到一丝极淡却清宁的檀香气息,脑海中一阵清明。

  孟姝正将散落在龙案上的奏折轻轻收拢至一处,恰好瞧见皇上方才朱批的那份登州知府呈递的祥瑞奏折。

  闻言,她自然地伸出一截皓腕,露出手上戴着一串深褐色的珠串,“许是这串檀香珠串的气味,这是云夫人昨儿入宫送予臣妾的,说是能宁心安神,臣妾便一直戴着。”

  皇上伸手搭在她莹润的腕间,指尖触及肌肤,心神竟又是一阵难以自持的荡漾,直到檀木珠串贴上他的指腹,一股清凉镇静之意传来,才压下了那阵躁动。

  到这时,他也早已隐隐察觉自身状态颇为不对劲,这珠串带来的片刻清醒尤为珍贵。

  他从拇指上褪下一枚碧玉扳指,“朕近来颇觉烦躁,这珠串清静安神,朕用这枚扳指与你交换,姝儿可愿?”

  “皇上说笑了,臣妾转送予皇上便是。”

  说着孟姝便褪去手串,轻轻放入皇上掌心。

  这是她入宫前,唐府擅弄香的陆姨娘所赠,与昔年给云夫人的桂花合香珠手串类似,皆是以秘法精心炮制而成,清心涤虑之效远非寻常香物可比。

  景明与闵荣隔空对视一眼,两人心中老怀甚慰。

  “登州地志有载,此地临海,多产美石,其形紫翠巉岩,极为秀美奇崛,且五色斑斓,晶莹如玉。”孟姝指着摊开的奏折,轻声解读道:“依臣妾浅见,所谓‘祥瑞’,想来是当地乡民无意间掘出了品相殊异的登州奇石,误以为天降吉兆了。”

  皇上将珠串戴上,随口道:“登州知府隔几月便来一封祥瑞折子,朕不堪其扰。去岁他还曾送至宫里,此举劳民伤财,朕已削其两年俸禄,以儆效尤。”

  他转而问道:“姝儿近日又读了什么书?竟连登州地志也曾涉猎?”

  孟姝眼波微转,含笑道:“臣妾不过是闲闲度日,随手翻些杂书解闷。这几日寻了册西南地理志,所载风物迥异中原,读来倒是极为有趣儿。”

  “哦?”皇上被勾起了一丝兴味,“趣从何来?”

  “此书与臣妾以往所读的正经方志颇为不同,内里收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民间轶闻。”

  孟姝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分享奇谈。

  “诸如某地深山溪水,饮之可令人心生痴迷,甘为驱使。某种异草焚烧,其烟能惑乱心神、激发情欲......还有关于当地的草鬼婆能无声无息操控人心的古老传言。读来颇有阅览志怪话本之感。”

  皇上闻言面色微沉,捕捉到其中一个关键,蹙眉道:“异草焚之,其烟便能惑乱心神......这岂非近乎蛊术?”

  孟姝见状,便道:“不过是些荒诞不经的野闻罢了,当不得真。皇上若觉有趣,臣妾便让人回宫将那册子取来,供陛下一阅?”

  原以为此事铺垫到这已经足够,

  不料景明忽而极自然地顺着孟姝的话头接道:“瑾妃娘娘这么一说,奴婢倒想起来了。皇后娘娘幼年时曾随震北侯在西南待过数年,想来对此类民间异闻,也多有听说过,怕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此言一出,孟姝心中极为诧异。她是想着借景明之手挑起事端,但他反应这般之快,也委实让人意外。此时她尚不知因着方才粹玉堂内的一番话,景明乖觉的很,已着人去穆嫔三人等宫里暗中查探蹊跷了。

  不过孟姝也无意找补,不管如何,既已引向皇后,便是达到了目的。至于皇上怎么想,身子是他的,眼下害的又不是她和婉儿...送上那串珠子,于她而言,已算是难得善心发作,仁至义尽了。

  在福宁殿又闲叙了约莫半柱香的工夫,皇上用了那盏安神汤,面色稍霁。他将碧玉扳指塞到孟姝手中,拍着她的手掌,温声道:“晚些时候朕去粹玉堂用膳,让房司膳做些清爽可口的菜式。”

  待孟姝携绿柳行礼告退,皇上挥手遣退闵荣等一众宫人,冷眼睨向景明,“你如今的胆子是愈发大了。”

  景明心中猛地一跳,连忙跪伏在地上。

  皇上语气骤寒,“说,方才因何顺着瑾妃的话提及皇后?有什么瞒着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