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云雾契约-《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蜀地有座蒙顶山,终年云雾缭绕,自古出产仙茶。山中茶农世代遵循一个古老习俗——每年春茶开采前,必由族中长者带领,祭拜山神,与山中“云雾精”立下无形契约。

  这契约有三:只采清明前最鲜嫩的芽尖;每株茶树采七分留三分;采后必要修枝施肥,精心养护。相传若守此约,云雾精便会保佑茶园风调雨顺,茶叶清香甘醇;若违背契约,当年茶叶必定品质大跌,甚至招来灾祸。

  话说这年春天,蒙顶山下王家村正准备祭山仪式,村中老茶农王老汉却愁眉不展。他儿子王贵在外经商多年,近日带回一个赵姓茶商,此人眼带精明,手戴金镯,一看便是重利之人。

  “爹,赵老板出双倍价钱包下咱们全村春茶,条件是必须加大采摘量。”王贵兴奋地说。

  王老汉摇头:“契约不可违啊,一棵茶树采七分留三分,这是祖训。”

  赵老板嗤笑:“什么云雾精,不过是你们山里人迷信。茶树既长了叶子,为何不采?京城达官贵人争相订购蒙顶茶,这是发财良机啊!”

  祭山那日,赵老板竟强行闯入仪式,对村民喊道:“谁愿多采茶叶,我加三倍工钱!”

  一些年轻人动了心,王贵第一个响应。尽管王老汉和村中老人极力阻拦,还是有不少人被利益蒙蔽,决定跟着赵老板干。

  第二天,赵老板带人上山,见芽就采,见叶就摘,不过三日,原本青翠的茶园变得稀稀拉拉,几乎片叶不留。

  王老汉望着被过度采摘的茶树,老泪纵横:“造孽啊,契约已破,灾祸将至啊!”

  果然,不出半月,怪事接连发生。先是茶园上空那层常年不散的云雾悄然消失,阳光直射茶树;接着山中飞来无数从未见过的飞虫,专啃食茶树嫩芽;不过几天,茶园病虫害蔓延,茶树纷纷枯黄。

  赵老板急令工人喷洒药水,却毫无效果。他又请来所谓“治虫大师”,依然无济于事。

  眼看茶叶品质一落千丈,订单纷纷取消,赵老板血本无归,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山村。那些违背契约的茶农也损失惨重,王贵更是债台高筑。

  王老汉召集村中长者商议:“如今唯有诚心忏悔,举行补救仪式,或可得山灵宽恕。”

  次日清晨,王老汉带领村民,沐浴更衣,手持香烛,登上蒙顶山顶。他们摆上简单祭品,由王老汉宣读忏悔祭文:

  “山灵在上,王氏村民利欲熏心,违背祖训,破坏契约,今日特来忏悔,望山灵宽恕。”

  然而三天过去,茶园毫无起色。王贵沮丧道:“爹,看来山灵不会原谅我们了。”

  王老汉夜不能寐,深夜独自上山,跪在茶园中虔诚祈祷:“云雾精大人,罪在我教子无方,甘愿受任何惩罚,只求您给村民一条生路。”

  朦胧中,王老汉仿佛看见云雾中走出一位白衣老者,对他说道:“契约如山,破易立难。欲重修旧好,需真心实意,非一日之功。”

  王老汉叩首问:“该如何补救,请仙人指点。”

  老者道:“需连续七日,每日清晨采露水浇灌茶树;将被虫害的茶树精心修剪;更重要的,是让违背契约者真正明白,人与自然的约定,关乎生死,非儿戏。”

  王老汉醒来,知是山灵托梦,连忙召集村民,按照指示行事。起初几日,茶树并无变化,有人开始怀疑,但王老汉坚持必须做完七日。

  第七日黄昏,当王老汉将最后一点收集的露水浇在一株枯黄的茶树上时,奇迹发生了——那茶树的枝条上竟冒出了点点新绿!

  “山灵原谅我们了!”村民欢呼雀跃。

  自此,村民们更加精心养护茶园,被破坏的茶树慢慢恢复生机。第二年春天,当祭山仪式再度举行时,全村无一人缺席,就连曾经离村经商的一些年轻人也回来了。

  仪式进行到一半,忽然山中云雾渐起,渐渐笼罩整个茶园。云雾中,隐约可见茶树新芽萌动,绿意盎然。

  王老汉激动地说:“看啊,云雾精回来了!它接受了我们的忏悔!”

  这年春天,蒙顶茶不仅恢复了往日品质,甚至更加香醇。茶商闻讯而来,但这次村民们学会了拒绝过度采摘,只按祖训办事。

  王贵彻底醒悟,从此专心学习制茶技艺,成为蒙顶山一带最有名的茶匠。他常对徒弟们说:“茶树有灵,土地有魂,人与自然之间的契约,比金子还珍贵。”

  那赵老板几年后又路过蒙顶山,惊讶地发现王家村茶园比当年更加茂盛,茶叶品质远胜以往。王老汉送他一包新茶,意味深长地说:

  “赵老板,山中的云雾精不反对我们采茶致富,但它要求我们取之有度,这才是长久之道啊。”

  赵老板品着香茗,回想往事,感慨万千。回城后,他改变经营方式,开始倡导“有度采茶”,竟也成了业内受人尊敬的商人。

  蒙顶山的契约精神代代相传,至今山中茶农仍守着那个古老的约定:只采最鲜嫩的芽尖,且采后必须精心养护茶树。

  每逢春茶开采前,祭山仪式上,长者都会讲述那个契约被破又重修的故事,最后总会说:

  “记住啊,这蒙顶山的云雾里住着精灵,它不苛责我们犯错,但要求我们知错能改。人与自然之间的约定,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相互的尊重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