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命运的命名与闭环-《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能量环的电流频率再调0.2赫兹,缓冲装置的钛合金滤网要贴合内壁,不然会有5%的能量损耗。”

  年轻叶云天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响起,他半蹲在“云天0号”原型机旁,手里拿着扳手,正在调整能量导管的接口。叶云舟站在操控台前,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这是他们合作优化机器的第三天,数据卡上的参数已经全部输入,现在要做的,是让机器的实际运行效果匹配理论值。

  实验室里的氛围和三天前截然不同。之前蒙尘的仪器被擦得锃亮,反物质能量环不再是黯淡的灰色,而是泛着稳定的淡蓝色光晕,像一圈凝固的星河;实验台的角落摆着几盆刚培育的小麦幼苗,是林月瞳团队用“月瞳素稳定配方”培育的,叶片翠绿,根系饱满,旁边的检测仪显示“样本活性:98%”,红色的故障灯早已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正常的绿色指示灯。

  “对了,云舟,”年轻叶云天拧好最后一颗螺丝,直起身时突然想起什么,随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我一直没问,你这名字是谁起的?挺好听的。”

  叶云舟的手指顿了顿,目光落在操控台的铭牌上——现在铭牌还是空白的,年轻叶云天说要等机器调试完成后再刻字。他想起自己出生时,爷爷已经七十一岁,抱着他在实验室里看能量环的蓝光,轻声说:“就叫云舟吧,‘云’是我的名,‘舟’是渡人的船,希望你以后能带着希望,渡过难关。”

  “是爷爷起的。”叶云舟轻声回答,“他说,‘云’是他的名字,‘舟’是载着希望的船。”

  年轻叶云天愣了一下,随即低头看向机器,眼神里闪过一丝恍然。他伸手抚摸着能量环的外壳,指尖划过之前刻下的“云天0号”的模糊印记——那是他最初给机器起的名字,取自己的“云天”二字,想着这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可现在听到“云舟”两个字,心里突然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

  “云天0号……云舟0号……”他低声念了两遍,眼睛渐渐亮了,“不如,就叫‘云舟0号’吧。”

  叶云舟猛地抬头:“爷爷晚年说过,‘云舟0号’的名字是偶然想的,原来……”

  “不是偶然。”年轻叶云天打断他,语气里带着笃定,“‘云’是我的名,‘舟’是你的名,既藏着我的过去,也藏着你的未来——这台机器,本来就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船’,叫‘云舟0号’,再合适不过。”他拿起笔,在空白铭牌上写下“云舟0号”四个大字,字迹有力,和叶云舟记忆里爷爷晚年的笔迹渐渐重合。

  那一刻,叶云舟突然明白了。爷爷晚年每次提到“云舟0号”的名字时,眼底闪过的那丝温柔,不是因为机器本身,而是因为这个名字里藏着“未来的孙子”——不是爷爷“偶然”改名,而是自己穿越到2025年,用“叶云舟”这个名字,给了年轻爷爷一个“改名的理由”。

  命运的线,从2025年的这一刻,悄悄绕回了2082年的实验室。

  当天晚上,叶云舟留在实验室整理资料。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团队去了无菌实验田,要监测“月瞳素稳定配方”的第一组小麦样本生长情况,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只有“云舟0号”的能量环还在发出柔和的蓝光,映在摊开的实验记录上。

  这些是年轻叶云天从2020年开始写的实验记录,厚厚的一摞,封面已经有些磨损。叶云舟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是2020年的记录,第一页的标题是“光波衍射与实体传送的初步构想”,下面画着一个模糊的人影轮廓,旁边写着:“6月15日,实验楼外见人影,与己相似,持未知部件,疑为‘传送’相关,待验证。”

  再往后翻,2022年的记录里,夹着一张泛黄的草图碎片——正是自己当年故意掉落的那一张,碎片边缘还留着自己手指的温度。年轻叶云天在碎片旁边写着:“6月10日,实验室门口拾得草图,核心结构与‘能量环’构想一致,见侧脸与己同,确认‘人影非幻觉’,实体传送可行。”

  一页页翻下去,叶云舟的心脏像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包裹。2020年的“惊鸿一瞥”,2022年的“草图碎片”,2025年的“数据卡与月瞳素修正”——他原本以为,自己是“穿越者”,是来“改变过去”的,可现在才发现,不是他改变了过去,而是过去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因为“未来的他”而存在。

  2020年,若不是他的出现,年轻爷爷不会萌生“实体传送”的念头;2022年,若不是他掉落的草图,年轻爷爷不会坚定研发的决心;2025年,若不是他带来的数据卡和毒素信息,“云舟0号”会被放弃,“月瞳素”会带着缺陷推广——他不是“闯入者”,而是时空闭环里的“必然”,是拯救植物使命里,从一开始就注定存在的一环。

  “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一起的。”叶云舟轻声说,手指抚过2025年记录里“云舟0号”的新名字,眼眶有些发热。他想起爷爷2082年去世前,躺在病床上,手里还攥着一张照片——是2025年的实验室,年轻的自己和林月瞳、林月彤站在“云舟0号”前,笑容灿烂。当时他不明白,爷爷为什么总看这张照片,现在终于懂了:爷爷早就知道,未来的孙子会回到2025年,和年轻的自己一起,补上那关键的一环。

  第二天一早,当年轻叶云天和林月瞳团队带着实验田的好消息回到实验室时,叶云舟已经做好了决定。

  “我想留在2025年。”他看着眼前的三人,语气平静却坚定,“2082年的地球,需要这里的改变才能被拯救,而改变,需要有人亲手去做。”

  林月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我们的‘月瞳素’还需要优化,无菌实验田的监测至少要持续一个月,你要是留下,正好能帮我们分析未来的毒素扩散模型。”

  林月彤举起手里的检测报告,上面写着“小麦样本生长周期28天,产量提升45%,无毒素残留”:“而且我们还想试试用‘云舟0号’运输种子——要是能把改良后的种子送到2030年的飞洲,就能提前阻止粮食危机,你懂机器,正好能帮我们设计运输方案。”

  年轻叶云天走到叶云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爷爷当年说,‘云舟0号’是‘载着希望的船’,现在,这艘船需要你和我一起掌舵。”

  叶云舟看着他们,又看了看实验台上翠绿的小麦幼苗,看了看“云舟0号”稳定的蓝光,突然觉得,2082年的灰黄天空,不再是压在心头的沉重阴影——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们在这里多努力一天,未来的地球就会多一片绿色。

  接下来的日子,实验室里变得更加忙碌却充满希望。

  叶云舟和年轻叶云天一起,给“云舟0号”加装了“种子储存舱”,用未来的技术优化了时空坐标的精准度,确保种子能安全传送到目标时间点;林月瞳姐妹则在无菌实验田里搭建了“毒素监测系统”,实时跟踪“月瞳素稳定配方”的效果,偶尔也会来实验室帮忙调试机器,听叶云舟讲未来的地球故事。

  有一次,林月彤拿着一株刚开花的小麦,凑到“云舟0号”的能量环旁,笑着说:“你看,这株小麦要是能通过机器送到2030年,说不定能让飞洲的孩子早点吃上饱饭。”

  叶云舟点头,看着能量环的蓝光映在小麦的花瓣上,泛着淡淡的金色。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穿越时,在2020年看到的年轻爷爷,想起2022年楼梯间的等待,想起2025年第一次和爷爷并肩作战——所有的时空碎片,都在这一刻汇聚成完整的闭环。

  这天晚上,叶云舟在实验记录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段话:

  “2025年7月2日,‘云舟0号’种子储存舱调试完成,‘月瞳素稳定配方’通过初步监测,无毒素残留。我站在实验室里,看着窗外的星空,突然明白,命运不是既定的轨迹,而是需要我们用双手编织的网——过去因未来而存在,未来因现在而改变。从2020年的惊鸿一瞥,到2025年的并肩作战,我们一直在时空的闭环里,守护着同一片绿色的希望。”

  写完,他合上记录,走到“云舟0号”前。年轻叶云天正在调试操控台,林月瞳姐妹在整理实验报告,实验室的灯光柔和,小麦幼苗的清香弥漫在空气里,“云舟0号”的能量环发出稳定的蓝光,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

  叶云舟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拯救计划,还没有结束。未来,他们要把改良的种子送到更关键的时间点,要让“月瞳素”在全球安全推广,要让“云舟0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希望之船”。

  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不再是孤独的穿越者,而是有一群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一个需要守护的现在,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窗外的星空很亮,2025年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过实验楼的窗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空、命运与绿色希望的故事——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