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皇太极-《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朱由检这次可就有话说了:“朕就说嘛,朕怎么可能这么差,朕只是被祖训耽误了。”

  别说张彦了,就算是朱媺娖都表示没眼看了:“父皇,需不需要我告诉太祖啊。”

  “没必要。”朱由检摆了摆手:“太祖是好面子的,别告诉他老人家了。”

  朱媺娖冷哼一声:“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因为是祖宗,我们这些当小辈的就能帮着隐瞒,我这就告诉太祖,让太祖认错。”

  朱媺娖作势就要拿出小天幕。

  朱由检眼疾手快:“你是我爹,你别那么多嘴。”

  朱由检表示自己的小棉袄是彻底没了。

  “咋滴?父皇,这可是你亲口说的,怎么就不能承认呢?”

  朱媺娖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吃饭睡觉怼由检,活脱脱一副大孝女的模样。

  又一次吃饱饭后,朱媺娖问起了清朝的事:“夫君,你说清朝含金量最大的皇帝是谁啊?”

  “怎么说呢,清朝干的不错的皇帝,按照我的看法就两个,一个是皇太极,一个是雍正。”

  朱媺娖眨了眨眼:“满清不是说无昏君嘛,怎么就两个不错的啊。”

  “夫君,说说这个皇太极。”

  怎么说也是处在同一时空的,朱媺娖的兴趣自然大一些。

  “这么说吧,没有皇太极,也就没有满清了。”

  朱媺娖看向张彦:“制度改变嘛,夫君,你说过的。”

  “对,我以前只说了制度的改变,但是没说皇太极继位时的情况。”

  “这么说吧,皇太极继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媺娖,你猜猜这个摊子有多烂?”

  朱媺娖摇头:“不知道。”

  “在皇太极刚刚继位的时候,辽东的女真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非常严重。”

  “辽东汉人主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本地农户,一个是被掳走的,这些人深受压迫。”

  “清朝初期有一部清朝官方修筑的满文编年体,叫做满文老档。”

  “里面详细记载了满清入关前的女真政权历史。”

  “这其中就记录了大屠杀。有一次是在天命九年的正月。”

  “二十七日,选派人员前往各处,杀无粮之汉人。”

  “你听听,这是人话,派人清查汉人财产,有粮食,就代表能维持生计,没有粮食的,就是累赘,就应该弄死。”

  朱媺娖一头问号:“还能这样?”

  不过朱媺娖也释怀了,难怪有那么多反清复明的,也难怪满清的名声不好。

  “对啊,你想想,既然清查财产,那你相信清查财产的人手会干净吗?”

  朱媺娖摇头:“绝对不会。”

  “下一次是在天命十年,由于汉人不堪压迫,不停起义,努尔哈赤就杀红眼了。”

  “这些屠杀让辽东的经济崩溃了,米价暴涨。”

  “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而饥荒又导致物价飞涨,良马,银三百两。牛一,银百两。蟒缎一,银百五十两。布匹一,银九两。”

  “这个价格比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米价高了十倍。”

  “而且辽东的矿山也没办法开采了,农田也被弃荒。”

  “这个还是经济方面的,女真人的内部更糟糕。”

  “别以为八旗贵族只会压迫汉人,当时的八旗军官大量抢夺旗人耕地和物品,当时经常出现女真士兵围攻军官的事。”

  “而且爱新觉罗家的宗室们也全部出现酗酒的毛病,而且还开始让家丁冒充士兵。”

  “不止如此,这些八旗军官还在战场上抢夺战利品,打完之后就隐匿财物。”

  “而且努尔哈赤也开始作了,早期的努尔哈赤还知道搞搞生产,等他年纪大了之后,依靠那场仗得来的战利品,觉得自己成了暴发户,之后就不顾及农业生产了,没事就盖房子。”

  “这已经和以前那些短命的游牧政权差不多了,根本没有稳定的官僚体系,更没有经济基础。”

  “而且四周的环境也很差,明朝这个庞然大物就威胁着后金,不止如此,还有蒙古和朝鲜,典型的四方皆敌。”

  “而且当时的四大贝勒手中都有自己的军队和资产,皇太极说白了就是一个股东,而且皇太极登基时,东北还爆发了天灾,这完全就是亡国之相了。”

  “如果努尔哈赤不死,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还真有可能实现。”

  “但皇太极是一个变数,先改变了压迫汉人的政策,缓解矛盾,编户齐民,稳定生产,也开始用汉人做官。”

  “之后打服了朝鲜,并且和蒙古绑定了,后金这才起死回生。”

  “如果皇太极没有在入关前暴毙,那他对清朝的历史贡献最起码是忽必烈那样的人看齐的。”

  朱媺娖撇了撇嘴:“哦,但就是因为没入关,所有后世人都记住了那些二三事了呗。”

  “差不多,毕竟那个时代,还是大明的时代,如果换一个更有能力的皇帝,凭借明朝的体量,完全可以把满清压死,毕竟就算在崇祯初年,明军依旧有一定的战斗力。”

  朱媺娖看向朱由检:“父皇啊,如果不是你乱搞,我估计不会挨那一刀。”

  朱由检瞪了朱媺娖一眼:“我想把你塞回你娘的肚子里。”

  有张彦在,朱媺娖根本不带怕的:“切,我要向太祖告状。”

  朱媺娖也是有靠山的,不怕朱由检。

  朱由检看向张彦:“你不管管她?”

  张彦摇头:“不管,我觉得挺好的,为什么要管?”

  朱由检不想搭理这两个人了:“朕要去打牌了,你们退下吧。”

  “父皇,你昨天赢了不少吧。”

  朱媺娖打量着朱由检的钱包,看起来鼓鼓的。

  “你想干嘛?”朱由检赶紧护住钱袋子。

  “父皇,宪宗那里可有你的欠条,我们商量一下呗。”

  什么小棉袄,这就是一个铁背心:“给给给,白疼你了。”

  朱由检很郁闷,他容易吗?好不容易赢一点钱,结果债主闺女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