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政治的内核-《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不出意外,张彦又排到了李丽质对面,又是被挨了一顿暴打。

  张彦无语:“你真狠。”

  李丽质坏笑:“意外,继续排。”

  “打不了了。”

  “为啥?”

  “信誉分大残。”

  李丽质无奈:“下手有点重了。”

  今天张彦已经打过信誉分了,只能等明天了。

  “夫君,你说曹爽为什么会相信司马老贼的鬼话?”

  “不是曹爽信了,是曹魏的大臣都相信了。”

  李丽质不解:“为啥?”

  “这就要从曹魏的朝堂局势说起了。”

  “曹魏朝堂上一直都是有两股势力的,一股就是曹魏宗室,比如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休,曹纯这些人,这也是曹魏的基本盘,尤其是曹仁夏侯渊这类人,基本都是曹魏的股东。”

  “可以说前期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曹操够呛建立这份基业。”

  “另一股势力就是世家的势力,这些人对于曹操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可以是合伙人,但不是自己人。”

  “所以曹操掌权时,一直都是用宗族势力打压世家,朝堂上也是宗室掌握主导权。”

  “但到了曹丕的时代就不同了,曹丕没有曹操的军功和威望,他只是曹操的继承者,所以当时的曹丕,篡位基本是必选项了。”

  “可如果想掌控朝堂,就必须得到世家的支持。”

  “之后,九品中正制出现了,世家势力得到了提升,能和宗室分庭抗礼了。”

  “曹丕活着时,一切还好,世家和宗室的势力还很平衡。”

  “曹丕死后,辅政大臣成了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

  “曹睿当政期间,世家和宗室也很平衡。”

  “曹睿死后,辅政大臣成了曹爽和司马懿。”

  “原本宗室和世家的平衡还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内部危机已经很严重了。”

  李丽质想了想:“是因为九品中正制吗?”

  “没错,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世家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大,可是曹魏宗室越来越少。”

  “曹爽就是宗室,所以肯定没办法接受,所以曹爽就开始让宗室扩张。”

  “先让自己的弟弟曹羲当中领军。”

  “之后让曹训当了武卫将军,曹彦当了散骑常侍,基本算是掌控了京城的禁卫军。”

  “之后又让夏侯玄当中护军,负责提拔武将,掌控曹魏军权。”

  “最后尊司马懿为太傅,明面上给予了司马懿面子和高官,但实际上就是剥夺司马懿的军权。”

  “其他世家的军权也是如此,这就让世家不爽了。”

  “于是高平陵之变爆发了,所以不要以为司马懿只是依靠三千死士就能接管朝堂,司马懿背后是所有世家。”

  “参加高平陵之变的不止司马懿一家子,还有蒋济,高柔,许允,陈泰这群人,这些人都是世家代表。”

  李丽质看了看张彦:“所以推翻曹爽是世家共同的愿望呗。”

  张彦点头:“没错,只不过司马懿是世家的代言人。”

  “不过这个时候,世家的诉求只是推翻曹爽,恢复曾经的利益,谁也没想到司马懿这个老家伙会反悔。”

  “当时的世家只是想让曹爽放弃权力,并且保曹爽终身富贵,所以就连蒋济都给曹爽做了承诺。”

  “至此,世家掌权,曹魏宗室一蹶不振,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魏和晋朝没区别了。”

  “到此为止,世家也满足了,完全不需要再搞下去。”

  “但司马懿不是这么想的,他豢养死士就是为了谋朝篡位,所以司马懿开始清除异己。”

  “这个异己可不止是宗室,就连曾经支持他并且后来反对他篡权的世家也是如此。”

  “给曹爽做承诺的蒋济被气死了,子孙也没有发达,只有高柔这个一直站在司马懿这边的世家得到了富贵。”

  “但高柔的孙子高韬后来参与诛杀司马越的谋划,事情泄露,也死了。”

  李丽质撇了撇嘴:“成于阴谋败于阴谋。”

  “没错,天街踏尽公卿骨,玉库烧成锦绣灰。”

  “而且司马懿算是彻底堵死了老臣养老的机会,就连你阿耶那样的,在临终时都防备着李靖。”

  李丽质叹了口气:“药师伯伯也是被司马懿坑了。”

  “实际上被坑的最惨的是李善长,虽然李善长本身也不算干净吧。”

  “司马懿堵死了老臣养老,武则天堵死了第二女皇。”

  李丽质抬头:“啊?咋回事?”

  “跟着男帝造反,老皇帝死了,可以跟着老皇帝的继承人,但女帝不同。”

  “就像武则天,如果她一直保持着唐朝国号,并且立儿子为太子,还没那么严重。”

  “但武则天偏偏重用武家,甚至想立侄子为太子,这就很严重。”

  “人家大臣跟着你是图一个富贵,你立侄子,那等你死后,能不能进太庙还是个问题。”

  “人家不承认你女皇的地位,那跟随女皇的大臣就没有保障。”

  “可是你要是立儿子为太子,那就更实在了,人家李显一上来就恢复了唐朝国号。”

  “作为生母的武则天自然不会被怎么样,可是那些效忠武则天的大臣呢?”

  “这还没完,武则天还重用酷吏,把反对自己的都弄死了,如果对外强势也没什么,关键是武周时期各种失地,十战九输,百姓甚至开始逃兵役,这和唐初时期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武则天之所以能称帝,也是透支了之前贤后的信誉,以前人们女主最多也就是吕后那样的。”

  “这也导致后来刘娥想称帝,直接被士大夫怼的生活不能自理。”

  “道理很简单,侄子永远没有儿子亲,等女帝儿子继位,一样把父亲拉进去,人家大臣凭什么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推一个女帝上去。”

  “除非……”

  李丽质不解:“除非什么?”

  “除非女帝是在乱世,凭借自己的实力真刀真枪打下的天下。”

  “呃。”李丽质无语:“你这还不如不说呢。”

  李丽质可没少听李世民说打天下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