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其实我还有一件事。”
“说吧。”
“为什么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禅祭天,汉武帝没有惩罚他呢?”
张彦笑了笑:“好问题,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封禅还不是皇帝的专属,最重要的是,霍去病不是以个人的名义封禅的,而是作为汉朝官方代表封禅的。”
李丽质一脸迷茫:“啊?”
“如果霍去病生活在汉武帝之后,尤其是宋朝之后,只要他敢封禅,不管他的功劳有多大,那也是必死无疑。”
“但是在霍去病封禅时,华夏对于封禅其实不敏感,只要别去泰山就行。”
“而且封禅这件事需要从其本身说起。”
“封禅其实是分开的,封是祭天,禅是祭地,而且是要分两地进行的。”
“所谓的泰山封禅不是只在泰山进行,而是在泰山祭天,之后跑到泰山旁边的梁父山祭地。”
“霍去病也是如此,狼居胥山是匈奴圣山,和中原的泰山差不多,但是霍去病只在狼居胥祭天了,之后又到了匈奴的姑衍山祭地。”
“所以霍去病这个成就应该是封狼居胥,禅姑衍。”
“同理,中原皇帝也是如此,是封泰山,禅梁父。”
“而且最早的封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就考证过,在春秋之前,就有很多君王就进行了封禅。”
“说白了封禅最早就是一种祭祀仪式,而且也不是皇……哦,先秦时期也没有皇帝一说。”
“那个时候,并不是天子的专属,诸侯也可以封禅,就像齐桓公。”
“时间来到了秦始皇时代,这也是第一次把封禅和皇帝联系在一起。”
“秦始皇统一后,多次出巡,期间就是来到了泰山。”
“所以秦始皇就觉得应该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绩,所以秦始皇就找来了当地的儒生,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仪式。”
“所以儒生就把封禅的事告诉了秦始皇。”
“到了汉朝初期,因为秦始皇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而且秦二世也去过泰山,并在泰山上留下了石刻。”
“所以封禅这件事在汉初没那么严肃了,封禅这个行为也变得模糊了。”
李丽质点头:“哦,是这样啊。”
“嗯,等到了霍去病打穿漠北,再按照以往的传统,封禅就是昭告天地。”
“所以霍去病就代表汉朝去祭天地了,宣布这里归汉朝统治,毕竟那个时候,汉武帝是皇帝,不可能亲自去漠北。”
李丽质点头:“嗯,用官方的名义确实能让人接受。”
“但是在漠北之战的九年后,汉武帝亲自去了泰山,从这里开始,封禅对于汉朝人来说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从这里开始,封禅才成了皇帝的专属,到了最后,封禅只有功绩大的皇帝才能进行。”
李丽质眨了眨眼:“夫君啊,你少了封禅终结者。”
张彦无语:“能不能别提他,封禅是多严肃的一件事啊。”
“是啊,泰山形成了好多好多年,就没受过那么大的委屈。”
李丽质看向张彦:“夫君,泰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这个嘛,二十八亿年前。”
“多……多少?二十八亿年?”李丽质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人类形成了多少年?”
“如果以直立行走能力为标志,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大概出现在约两百万万年前。”
“如果按照解剖学意义上的智人为标准,人类约在二十万到三十万年前出现的。”
李丽质直呼好家伙:“原来泰山那么久远啊。”
“也不全是,泰山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太古宙,经历多次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成泰山核心。同位素测定显示部分岩石年龄达二十五亿到三十亿年。??”
“之后中生代雏形阶段,燕山运动导致泰前断裂活动,山体开始抬升,覆盖的沉积岩被剥蚀,古老岩层重新出露,形成初步山形,大概是一亿年前。”
“最后在新生代最终成形,喜马拉雅运动使泰前断裂、中天门断裂等剧烈活动,山体快速隆升并受外力侵蚀,塑造出今日的阶梯状地貌和主峰轮廓,大概是三千万年前。”
李丽质无语:“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三千万和二十八亿应该区别不大吧,那个时候都没有人类。”
“差不多。”
李丽质叹了口气:“唉,真不容易,泰山算是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吧,对了夫君,人类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这个嘛,从拿起石头开始。”
“夫君,我是说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不是说猿猴。”
李丽质当初第一次看到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时候,李丽质感觉三观都炸裂了,但当李丽质知道人最开始的样子是一条鱼乃至一个单细胞时,李丽质算是彻底破防了。
张彦想了想:“文明发展史啊,当然是祭祀了。”
李丽质不解:“啊?祭祀?”
“没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祭祀,这也是文明的开端,不管是周礼,或者是秦汉,隋唐,明清,乃至后世,追根溯源,都来自于祭祀。”
“不……不会吧?”李丽质身体颤抖,她知道商朝的祭祀,那可是煮人的。
虽然古代也有易子而食,但作为盛唐公主的李丽质自然看不到,对于她来说,易子而食不过是史书上的四个字。
“会,就像婚礼,中秋,新年,清明,葬礼,追根溯源,其本质就是祭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明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
“这是根据气候,地理和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从来没有突然出现的习俗和文化。”
“那些凭空出现的历史,通通可以被评价为伪史,历史是需要文献,遗迹,文物相互佐证的。”
“同样的,现在的文化也是从古至今流传并改变才出现。”
“凭借史书,你会发现所有的习俗都是祭祀演变而来的,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文明的魅力。”
李丽质看了看张彦:“夫君,和我说说呗。”
“说吧。”
“为什么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禅祭天,汉武帝没有惩罚他呢?”
张彦笑了笑:“好问题,因为在汉武帝之前,封禅还不是皇帝的专属,最重要的是,霍去病不是以个人的名义封禅的,而是作为汉朝官方代表封禅的。”
李丽质一脸迷茫:“啊?”
“如果霍去病生活在汉武帝之后,尤其是宋朝之后,只要他敢封禅,不管他的功劳有多大,那也是必死无疑。”
“但是在霍去病封禅时,华夏对于封禅其实不敏感,只要别去泰山就行。”
“而且封禅这件事需要从其本身说起。”
“封禅其实是分开的,封是祭天,禅是祭地,而且是要分两地进行的。”
“所谓的泰山封禅不是只在泰山进行,而是在泰山祭天,之后跑到泰山旁边的梁父山祭地。”
“霍去病也是如此,狼居胥山是匈奴圣山,和中原的泰山差不多,但是霍去病只在狼居胥祭天了,之后又到了匈奴的姑衍山祭地。”
“所以霍去病这个成就应该是封狼居胥,禅姑衍。”
“同理,中原皇帝也是如此,是封泰山,禅梁父。”
“而且最早的封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就考证过,在春秋之前,就有很多君王就进行了封禅。”
“说白了封禅最早就是一种祭祀仪式,而且也不是皇……哦,先秦时期也没有皇帝一说。”
“那个时候,并不是天子的专属,诸侯也可以封禅,就像齐桓公。”
“时间来到了秦始皇时代,这也是第一次把封禅和皇帝联系在一起。”
“秦始皇统一后,多次出巡,期间就是来到了泰山。”
“所以秦始皇就觉得应该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绩,所以秦始皇就找来了当地的儒生,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仪式。”
“所以儒生就把封禅的事告诉了秦始皇。”
“到了汉朝初期,因为秦始皇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而且秦二世也去过泰山,并在泰山上留下了石刻。”
“所以封禅这件事在汉初没那么严肃了,封禅这个行为也变得模糊了。”
李丽质点头:“哦,是这样啊。”
“嗯,等到了霍去病打穿漠北,再按照以往的传统,封禅就是昭告天地。”
“所以霍去病就代表汉朝去祭天地了,宣布这里归汉朝统治,毕竟那个时候,汉武帝是皇帝,不可能亲自去漠北。”
李丽质点头:“嗯,用官方的名义确实能让人接受。”
“但是在漠北之战的九年后,汉武帝亲自去了泰山,从这里开始,封禅对于汉朝人来说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从这里开始,封禅才成了皇帝的专属,到了最后,封禅只有功绩大的皇帝才能进行。”
李丽质眨了眨眼:“夫君啊,你少了封禅终结者。”
张彦无语:“能不能别提他,封禅是多严肃的一件事啊。”
“是啊,泰山形成了好多好多年,就没受过那么大的委屈。”
李丽质看向张彦:“夫君,泰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这个嘛,二十八亿年前。”
“多……多少?二十八亿年?”李丽质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人类形成了多少年?”
“如果以直立行走能力为标志,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大概出现在约两百万万年前。”
“如果按照解剖学意义上的智人为标准,人类约在二十万到三十万年前出现的。”
李丽质直呼好家伙:“原来泰山那么久远啊。”
“也不全是,泰山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太古宙,经历多次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成泰山核心。同位素测定显示部分岩石年龄达二十五亿到三十亿年。??”
“之后中生代雏形阶段,燕山运动导致泰前断裂活动,山体开始抬升,覆盖的沉积岩被剥蚀,古老岩层重新出露,形成初步山形,大概是一亿年前。”
“最后在新生代最终成形,喜马拉雅运动使泰前断裂、中天门断裂等剧烈活动,山体快速隆升并受外力侵蚀,塑造出今日的阶梯状地貌和主峰轮廓,大概是三千万年前。”
李丽质无语:“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三千万和二十八亿应该区别不大吧,那个时候都没有人类。”
“差不多。”
李丽质叹了口气:“唉,真不容易,泰山算是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吧,对了夫君,人类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这个嘛,从拿起石头开始。”
“夫君,我是说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不是说猿猴。”
李丽质当初第一次看到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时候,李丽质感觉三观都炸裂了,但当李丽质知道人最开始的样子是一条鱼乃至一个单细胞时,李丽质算是彻底破防了。
张彦想了想:“文明发展史啊,当然是祭祀了。”
李丽质不解:“啊?祭祀?”
“没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祭祀,这也是文明的开端,不管是周礼,或者是秦汉,隋唐,明清,乃至后世,追根溯源,都来自于祭祀。”
“不……不会吧?”李丽质身体颤抖,她知道商朝的祭祀,那可是煮人的。
虽然古代也有易子而食,但作为盛唐公主的李丽质自然看不到,对于她来说,易子而食不过是史书上的四个字。
“会,就像婚礼,中秋,新年,清明,葬礼,追根溯源,其本质就是祭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明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
“这是根据气候,地理和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从来没有突然出现的习俗和文化。”
“那些凭空出现的历史,通通可以被评价为伪史,历史是需要文献,遗迹,文物相互佐证的。”
“同样的,现在的文化也是从古至今流传并改变才出现。”
“凭借史书,你会发现所有的习俗都是祭祀演变而来的,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文明的魅力。”
李丽质看了看张彦:“夫君,和我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