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俭一把扯开白绫,手指探上带着勒痕的脖子,跟着又皱眉拔了一根头发,放到温清宁的鼻子前,凝神细看,发丝微动。
“请太医!”
元和帝听到这话,不等开口,一个人影已经冲了出去。
太医是被沈钧行扛着跑进大殿的,落地的瞬间就被按到温清宁身边:“救……救她。”
太医顶着一众炽热的目光,把脉的手都在抖,再一看那脖子上的勒痕,心跳瞬间加速,生怕乱入了什么宫廷秘闻。
“人怎么样?”
“回圣人,人没大事,就是闭气晕了过去。”太医又摸了摸脖子,继续说道,“下手之人力气不大,骨头也没事,不过可能有阵子说不了话。”
“把人唤醒。”元和帝吩咐道。
太医面露难色:“回禀陛下,这位小娘子底子太差,又劳累耗损太过,恐怕没那么快醒来,还要昏睡一段时间。”
“昏睡可会对她身体有碍?”沈钧行声音忧急。
“武安侯放心,不碍事。”
众人闻言,提着的心稍稍放下。
元和帝摆手:“把人抬去偏殿吧。”
“请圣人允臣过去照顾。”沈钧行实在不放心,谁知道偏殿会不会再遇到什么疯子。
元和帝望着他仍在轻颤的手指,叹息着点头:“去吧。”
沈钧行临走前,看了眼陈无讳,后者缓缓眨了一下眼,表示交给自己。
信王和温清宁的到来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愈发紧张。
陆思忠在看到信王的那一刻,眼底闪过一丝焦急。
元和帝走到信王身边,怒道:“你下的手?”
信王毫不犹豫地的点头认罪:“是儿臣用白绫亲手勒的,温郡君查案查到儿臣身上,儿臣为了自保希望她能交出所有人证、物证,请她到别宅相谈,温郡君不肯,儿臣一时情急,想要杀人灭口。
“不过在她倒下的那一刻,儿臣突然回过神来,想起她是温公唯一的子嗣,再加上下人来报,护城卫在寻找郡君,儿臣知道瞒不住,就带着人来向父皇请罪。”
叮的一声,面具触碰到地面,磕碰出清脆的声音。
“到了这一步,儿臣甘愿受罚, 父皇打也好,杀也好,儿臣都认了。”
钟淑妃率先反应过来,眼中一亮,膝行到信王身边,推了这个儿子一把:“你就不能省点心!”训斥完又向元和帝求情,“圣人,这孩子自打伤了脸就越来越怪癖,一时糊涂做出那些错事,求圣人看在二郎毁容、伤了手的份上饶他一命。”
一句话,把所有的罪责推到信王身上。
元和帝审视着母子俩,冷声问道:“二郎,你做了什么错事?错到要亲手杀人。”
“二郎,你父皇问你呢!你小时候母妃可是教导过你,敢做就要敢当,不能牵连旁人。”
钟淑妃口中的这个旁人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小儿子仪王。
信王抬头看了她一眼,复又垂下,语气低沉:“是儿臣派人杀了左归朋三人。”
“只有这个?”元和帝追问。
“还有别的?”信王下意识反问,问完似乎觉得不妥,连忙改口,“还有……还有……强抢民女?”语气里带着不确定。
陆思忠一下子反应过来, 插嘴道:“禀圣人,勾结蕃域、掠卖人口、豢养死士、杀人灭口都是信王指使罪臣做的,和仪王一点关系都没有。”
信王震惊不已:“勾结蕃域?这……”
“二郎,忘了母妃怎么教导你的?”钟淑妃厉声打断。
信王浑身一震,不再说话,整个人散发着伤心的气息,藏在面具下的嘴角却缓缓上扬。
元和帝视线在仪王和信王之间来回游移,最后落在钟淑妃身上:“冯原,去问问审完了吗?朕要看证词。”
冯原躬身退下,没一会儿拿着一沓纸回来,凑近元和帝小声禀报:“圣人,刺杀宁远将军的那个女子被人救走了。”
元和帝翻看证词的手一顿,淡淡地“嗯”了一声。
冯原见他没有吩咐彻查和追人,便明白他的态度,蹑足退到一旁。
谢景俭目光在冯原的脸上转了一圈,想起祖父曾说“圣人真的老了”的话,猜到元和帝对整件事的态度,心中叹息:武安侯和郡君怕是要失望了。
他望向安安静静的陈无讳,暗道:不知道这位会有什么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空泛起鱼肚白,元和帝放下最后一张证词,闭眼靠在椅背上。
“去传旨,今日休朝。”
“喏。”
“谢卿,允你休息一日,去吧。”
听到元和帝的吩咐,谢景俭面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一颗心却沉了下去,这是要把整件事当做家事来处理?
“叩谢圣恩,微臣告退。”
“来人,把陆思忠带下去。”
元和帝的这一声吩咐,让了解他的钟淑妃松了口气。
她悄悄瞥一眼陈无讳,只要把这个遣走,剩下的都好说。
二郎把所有罪名一背,再受个罚,大不了再严重点降个爵,整个事就算结束了。
“无讳,这个时辰你该去做早课了。”
听见元和帝果然按着自己的设想开口,钟淑妃差点按不住上扬的嘴角。
“今日不做了,我心不净,恐扰了佛祖。”陈无讳梗着脖子不肯走,“圣人如果一定要赶我走,就废了我赶我出宫吧。”
元和帝一噎,无奈地看这个嫡长孙,放弃撵他出去的想法。
殿外,传旨回来的冯原站在门口没有进去,过了大半个时辰,忽听殿内传出陈无讳的怒喊声:
“凭什么!不提那些枉死的将士和百姓,单说温清宁,刺杀、勒死你亲封的郡君,就一个圈禁了事?那我阿耶呢?你都已经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了,为什么不替他报仇?他不是你最爱的儿子吗?对了,他俩也是你的儿子,死的那个就不重要了。”
“放肆!”元和帝怒喝,“你这是什么态度!”
“这郡王我不做了!我只做我阿耶阿娘的儿子!”
砰!
殿门打开,一个身影穿着披头散发,穿着雪白的里衣,赤足奔了出来。
冯原连忙让门外的太监跟上,返身扶住追出来的元和帝:“圣人莫急,已经让人去追了。”
“放肆!朕真是把他宠得太过了!”元和帝连声怒斥。
冯原瞥一眼大殿中依旧跪着的仪王和信王,没有接话。
“母妃,您的心里是不是从来都没有我这个儿子?替六郎背下那些罪名,儿子可能会死的?”信王的低声质问传入元和帝的耳朵里。
“二哥别瞎说,我什么都没干!”仪王连忙撇清,语气轻松,声音带笑,“二哥要是像我一样孝顺,母妃也会疼惜你的。”
“闭嘴,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钟淑妃小声呵斥。
元和帝静静地目睹这一切,脑海中忽然闪过懿仁太子和温辅的脸,忽然开口:“冯原,传朕旨意……”
“请太医!”
元和帝听到这话,不等开口,一个人影已经冲了出去。
太医是被沈钧行扛着跑进大殿的,落地的瞬间就被按到温清宁身边:“救……救她。”
太医顶着一众炽热的目光,把脉的手都在抖,再一看那脖子上的勒痕,心跳瞬间加速,生怕乱入了什么宫廷秘闻。
“人怎么样?”
“回圣人,人没大事,就是闭气晕了过去。”太医又摸了摸脖子,继续说道,“下手之人力气不大,骨头也没事,不过可能有阵子说不了话。”
“把人唤醒。”元和帝吩咐道。
太医面露难色:“回禀陛下,这位小娘子底子太差,又劳累耗损太过,恐怕没那么快醒来,还要昏睡一段时间。”
“昏睡可会对她身体有碍?”沈钧行声音忧急。
“武安侯放心,不碍事。”
众人闻言,提着的心稍稍放下。
元和帝摆手:“把人抬去偏殿吧。”
“请圣人允臣过去照顾。”沈钧行实在不放心,谁知道偏殿会不会再遇到什么疯子。
元和帝望着他仍在轻颤的手指,叹息着点头:“去吧。”
沈钧行临走前,看了眼陈无讳,后者缓缓眨了一下眼,表示交给自己。
信王和温清宁的到来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愈发紧张。
陆思忠在看到信王的那一刻,眼底闪过一丝焦急。
元和帝走到信王身边,怒道:“你下的手?”
信王毫不犹豫地的点头认罪:“是儿臣用白绫亲手勒的,温郡君查案查到儿臣身上,儿臣为了自保希望她能交出所有人证、物证,请她到别宅相谈,温郡君不肯,儿臣一时情急,想要杀人灭口。
“不过在她倒下的那一刻,儿臣突然回过神来,想起她是温公唯一的子嗣,再加上下人来报,护城卫在寻找郡君,儿臣知道瞒不住,就带着人来向父皇请罪。”
叮的一声,面具触碰到地面,磕碰出清脆的声音。
“到了这一步,儿臣甘愿受罚, 父皇打也好,杀也好,儿臣都认了。”
钟淑妃率先反应过来,眼中一亮,膝行到信王身边,推了这个儿子一把:“你就不能省点心!”训斥完又向元和帝求情,“圣人,这孩子自打伤了脸就越来越怪癖,一时糊涂做出那些错事,求圣人看在二郎毁容、伤了手的份上饶他一命。”
一句话,把所有的罪责推到信王身上。
元和帝审视着母子俩,冷声问道:“二郎,你做了什么错事?错到要亲手杀人。”
“二郎,你父皇问你呢!你小时候母妃可是教导过你,敢做就要敢当,不能牵连旁人。”
钟淑妃口中的这个旁人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小儿子仪王。
信王抬头看了她一眼,复又垂下,语气低沉:“是儿臣派人杀了左归朋三人。”
“只有这个?”元和帝追问。
“还有别的?”信王下意识反问,问完似乎觉得不妥,连忙改口,“还有……还有……强抢民女?”语气里带着不确定。
陆思忠一下子反应过来, 插嘴道:“禀圣人,勾结蕃域、掠卖人口、豢养死士、杀人灭口都是信王指使罪臣做的,和仪王一点关系都没有。”
信王震惊不已:“勾结蕃域?这……”
“二郎,忘了母妃怎么教导你的?”钟淑妃厉声打断。
信王浑身一震,不再说话,整个人散发着伤心的气息,藏在面具下的嘴角却缓缓上扬。
元和帝视线在仪王和信王之间来回游移,最后落在钟淑妃身上:“冯原,去问问审完了吗?朕要看证词。”
冯原躬身退下,没一会儿拿着一沓纸回来,凑近元和帝小声禀报:“圣人,刺杀宁远将军的那个女子被人救走了。”
元和帝翻看证词的手一顿,淡淡地“嗯”了一声。
冯原见他没有吩咐彻查和追人,便明白他的态度,蹑足退到一旁。
谢景俭目光在冯原的脸上转了一圈,想起祖父曾说“圣人真的老了”的话,猜到元和帝对整件事的态度,心中叹息:武安侯和郡君怕是要失望了。
他望向安安静静的陈无讳,暗道:不知道这位会有什么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空泛起鱼肚白,元和帝放下最后一张证词,闭眼靠在椅背上。
“去传旨,今日休朝。”
“喏。”
“谢卿,允你休息一日,去吧。”
听到元和帝的吩咐,谢景俭面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一颗心却沉了下去,这是要把整件事当做家事来处理?
“叩谢圣恩,微臣告退。”
“来人,把陆思忠带下去。”
元和帝的这一声吩咐,让了解他的钟淑妃松了口气。
她悄悄瞥一眼陈无讳,只要把这个遣走,剩下的都好说。
二郎把所有罪名一背,再受个罚,大不了再严重点降个爵,整个事就算结束了。
“无讳,这个时辰你该去做早课了。”
听见元和帝果然按着自己的设想开口,钟淑妃差点按不住上扬的嘴角。
“今日不做了,我心不净,恐扰了佛祖。”陈无讳梗着脖子不肯走,“圣人如果一定要赶我走,就废了我赶我出宫吧。”
元和帝一噎,无奈地看这个嫡长孙,放弃撵他出去的想法。
殿外,传旨回来的冯原站在门口没有进去,过了大半个时辰,忽听殿内传出陈无讳的怒喊声:
“凭什么!不提那些枉死的将士和百姓,单说温清宁,刺杀、勒死你亲封的郡君,就一个圈禁了事?那我阿耶呢?你都已经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了,为什么不替他报仇?他不是你最爱的儿子吗?对了,他俩也是你的儿子,死的那个就不重要了。”
“放肆!”元和帝怒喝,“你这是什么态度!”
“这郡王我不做了!我只做我阿耶阿娘的儿子!”
砰!
殿门打开,一个身影穿着披头散发,穿着雪白的里衣,赤足奔了出来。
冯原连忙让门外的太监跟上,返身扶住追出来的元和帝:“圣人莫急,已经让人去追了。”
“放肆!朕真是把他宠得太过了!”元和帝连声怒斥。
冯原瞥一眼大殿中依旧跪着的仪王和信王,没有接话。
“母妃,您的心里是不是从来都没有我这个儿子?替六郎背下那些罪名,儿子可能会死的?”信王的低声质问传入元和帝的耳朵里。
“二哥别瞎说,我什么都没干!”仪王连忙撇清,语气轻松,声音带笑,“二哥要是像我一样孝顺,母妃也会疼惜你的。”
“闭嘴,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钟淑妃小声呵斥。
元和帝静静地目睹这一切,脑海中忽然闪过懿仁太子和温辅的脸,忽然开口:“冯原,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