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冲突-《与妻侯》

  温清宁目光从妇人身上的穿戴扫过——银鎏金花钗、嫩竹色绫罗襦裙、绣着孔雀纹样锦履,这是把能彰显自己身份的都挂在身上了。

  她望向李馥儿,等着她给自己做介绍,却注意到李馥儿嘴角微微下垂,眉尾挑动了一下。

  “这是吏部侍郎的夫人,外号精细娘子。”李馥儿笑道。

  妇人笑拍了下李馥儿的手臂,对温清宁说道:“郡君莫听她胡说,我娘家姓姚,闺名玲珑,痴长你几岁,若不嫌弃唤我一声玲珑姐姐便是。”

  “瞧瞧这厚脸皮,玲珑儿你倒是说说痴长了几岁?”李馥儿亲昵地点了一下姚玲珑的额角,把手拿开时顺便帮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

  “你不说,郡君不问,谁能知道我比郡君大多少?”姚玲珑娇俏一笑,拉着温清宁坐到自己身边,对她说道:“我这儿没那么多讲究,随你怎么坐。”

  她看向同桌的夫人们笑道:“温公可是圣人亲口赞誉过的功臣,郡君也是圣人亲封的,我是一介妇人不懂那些个神神叨叨的说法,只晓得一点,跟着圣人的旨意走保准儿错不了。”

  此话一出,同桌的夫人们便是不愿也说不了什么,不仅不能说,还要面带笑容附和着。

  温清宁若有所思地看了姚玲珑一眼,暗道:这是个厉害的,就是这善意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说话间,感受到楚大夫人投过来的目光,李馥儿笑容一滞。

  以往递到安陆侯府的帖子,一般都是二夫人带着未出嫁的小娘子们上门赴宴。

  楚大夫人自夫君沈锦行过世后,除了亲眷设宴,其余宴席从不参加。

  是以,李馥儿也被这突然来参加宴席的楚大夫人吓了一跳。

  姚玲珑注意苗头不对,急忙朝李馥儿使了个眼色,让她快去应对。

  “这一堆人在,我还能把你的贵客拐跑不成?你只管去忙,有事只管使唤我。”

  李馥儿感激道:“人就托给你照顾了,可要让咱们郡君吃饱玩好。”说完转身回到主桌,顺势拦下起身要过来的楚大夫人,“听说令郎过了关试,可想好去哪处历练?”

  听她提起儿子沈沐怀,楚大夫人立刻笑了起来,神色骄傲:“他祖父的意思走校书郎升迁的路子,他舅舅觉得可从县尉做起,县尉虽然累些,却既能锻炼人,他岳丈建议去御史台或大理寺,他姨丈又提议就近外放县令。唉,我是不懂这些,随他们去吧。”说这话时有意无意地瞟一眼温清宁,想看看她后悔懊恼的样子。

  然而温清宁好似没有听到一般,正偏头听姚玲珑说话。

  没看到自己想看的,楚大夫人又生气了。

  李馥儿见她变了表情,赶忙吩咐开席,把话题扯开,撩起旁的。

  席间,楚大夫人话里话外拿着命格说事,什么样的命格什么样的人,她全程不提温清宁的名字,只每说一句就拿眼睛瞅一眼温清宁所在的方向。

  温清宁也不恼,每当接收到楚大夫人的眼神时,便大大方方转头对视,并以茶代酒称赞她和已逝的沈锦行夫妻情深。

  满京城谁不知道楚大夫人嫁给沈锦行不到两年就丧夫守寡,谁又不知沈锦行是死在青楼。

  温清宁这么说简直是在明晃晃地戳着楚大夫人的心窝子。

  李馥儿生怕楚大夫人气的不管不顾打过去,不停地打圆场转移话题,一顿饭吃的她身心俱疲。

  饭毕,李馥儿安排妇人们则移步水榭听曲打牌,小娘子们则嚷嚷着要去画舫观雨赏荷。

  这种宴会多是为了巩固关系,通过后宅了解各家动向,同时也为家中没有婚配的儿女相看人家,偶尔说些只有已婚妇人才会说的话题。

  这样的场合,温清宁一个尚未成亲的小娘子就不太适合再待下去,李馥儿便让人把她带去旁边的画舫,那里一群小娘子正在玩闹,有的几人聚在一起开诗会,有的则在作画,有的则让婢女撑着伞在细雨中垂钓。

  温清宁去得晚,又谁都不认识,就坐在船尾赏荷发呆。

  “你说邀我来此目的是什么?”

  她孤身一人,家中没有人在官场,也不需要相看人家,实在是想不通李馥儿为什么邀请她。

  竽瑟摇头:“婢子也想不明白。也许就是单纯想请您来赏荷?雨中观荷别有一番滋味。”

  温清宁的目光遥落在接雨的荷叶上,只见荷叶上的雨水一满,整个荷叶被压得一斜,雨水落入湖中,少了重担的荷叶抖了一下,再次挺直昂着头重新接水,如此循环往复,那气势十足的模样仿佛自己对于整个湖来说重要的不得了,看得她忍不住发笑。

  “确实别有一番滋滋味。”

  “你就是凭着父辈的功劳封了郡君的温清宁?”一道声音在头顶炸响。

  温清宁转头,便看到两个年约十六七的少女站在自己身边。

  一个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夏裳,打扮艳丽,微抬着下巴,斜着一双凤眼,居高临下地望着自己。

  另一个穿着杏色襦裙,容貌秀丽,不停地扯着凤眼少女的衣袖,在劝她好好说话。

  杏色襦裙的少女对上温清宁的视线,脸颊腾的一下烧了起来,红着脸羞涩请安:“董氏元娘见过郡君,家父卫尉寺卿。这是高……”

  还没介绍完,便被那凤眼少女厉声打断:“不许告诉她!她不是能耐吗?”

  是董茂阑的女儿,看这排行应该是董茂阑发妻的女儿。

  温清宁朝她笑了笑,唤了声“元娘”,跟着把目光移向那凤眼少女。

  这个脾气,加上姓“高”,脑海中闪出一个人来,佛婢的好友高二娘子的妹妹高家小娘子。

  “我是凭着父亲的功劳受封郡君,高小娘子如果想要,可以快点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