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轮行驶速度保持在拟定计划之中,并于出发后第48小时,也就是清晨六七点钟到达距离乌斯怀亚600公里的南极辐合带。
一行十人早已穿戴整齐,在寒风中人手一个温度计。
“降了降了!”佩弦喊道。
“我下降了一度,你们呢?”孙胜完大呼小叫地问其他人。
“我下降了两度唉。”姜涩琪回应。
船长解释说:
“因为各种微弱因素影响,下降1-2摄氏度都是正常的。”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不是温度计的温度快速变化,而是海水的颜色。
源怀人抢过讲解员的活,给大家讲解说:
“此刻我们已经抵达南极辐合带,此处是大西洋和南极洋的交汇处。
“蓝色的海水是大西洋,温度在5到10摄氏度间,灰绿色的是南极洋,温度在0到2摄氏度之间。
“受到浮冰融水以及温度等原因影响,所以南极洋的海水才会呈现出灰绿色,之后预计可以看到南极燕鸥、更多的浮冰乃至于冰山~”
船长咂了咂嘴,对于老板抢了自己解说工作不敢有丝毫意见。
涩琪抱着自己装饰了小熊轮廓的相机,对着大洋分界线连连抓拍。
不过再怎么抓拍,也比不过以量取胜的裴柱现。
众所周知,裴柱现按快门的手指就像装了机械装置一样,只要开始拍就会自动连按。
管你什么构图、采光,我全拍一遍,最后再选几张好看的保存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裴氏制胜法。
为了防止风吹扯长发,裴柱现出船舱前,特意将长发在脑后挽成发髻,戴上了乳白色针织套帽。
寒冷的天气让她的冷白皮更加明显,映衬得只涂了浅红唇膏的嘴唇愈加红润。
雪肤红唇的冷艳视觉暴击从来都是她最简单也最万能的风格展现,与她涂抹的单色的玫瑰色眼影交相辉映。
然而这份冰美人的冷艳此刻却被温暖的鹅黄色羽绒服冲淡,让她多了几分娇憨。
盐系的冷淡惊艳与甜系的柔和甜美在她身上日常地握手言和,将出道十几年未曾消磨的仙气儿淋漓尽致地展现着。
虽然对于她自己来说,她没有任何刻意的动作,只是在这里咔咔咔地拍照片而已……
与她习惯性地面无表情不同,源怀人习惯性地面带一丝淡笑,配合人畜无害的长相,给人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是温柔和煦的青年。
然后两个人的内里却又截然相反,在表象和内核上完美互补了。
源附静拍了几张留念后,目光扫视到挎着手臂的源怀人、裴柱现夫妇,不禁内心感慨这俩人的奇葩与互补。
这俩人能相遇相知,真是离谱,也真是好运啊。
孙胜完拍完照,感受了一下周围环境,喊道:
“好像风变小了,你们发现没?”
源怀人吐槽说:
“你都发现风小了,就不要喊这么大声了,我们还没老到听力退化的程度嘞。”
孙胜完吐槽回敬:
“我是看你和欧尼沉溺在共赏美景的玫红色气泡里不闻外物,好心大点声免得你听不到。”
源附静加入其中,扶着栏杆走到孙胜完身旁:
“就是,我们温女士好心提醒你,你这货以怨报德。”
源怀人从来就不是喜欢让着别人的类型:
“就算你们两个单身狗联盟也不过是强词夺理的嫉妒之辞而已,在我们玫红色的气泡防御面前简直毫无杀伤力呢~”
这话就误伤到一旁钻研摄影艺术的姜涩琪了。
只是,姜涩琪的酷狠辣妹气质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才能展现出来,日常生活里就是个经常语拙的笨熊,能用来反击源怀人的,只有抿嘴、并幽怨地注视源怀人,试图用眼神来唤起源怀人的一丝丝愧疚。
游轮穿过南极辐合带,完全到达南极洋水域后,风浪骤减。
海面平静地像流动的玻璃一样安宁,和前不久那风浪滔天的情景完全不同。
甚至在阳光的照射下,众人感觉到了一丝闷热,于是纷纷拉开一点衣服拉链。
源怀人和裴柱现一人照顾一个孩子,裴柱现嘱咐说:
“从冷到热不可以骤然减少保暖,容易感冒,感冒了就会咳嗽、流鼻涕、脑袋发热没精力做别的事情了,知道吗?”
源怀人补充说:
“何况现在不是真的变温暖了,只是对比刚刚的寒风肆虐,身体热量散发骤然变慢,显得稍微暖和一些了而已。”
听到可能会感冒,衣蘅和佩弦明白了其中原因,就自愿一点点等待身体自然适应新环境,调节到舒适的状态。
看过了大洋分界线,欣赏过美景,众人这才回到船舱吃早餐。
裴柱现、姜涩琪和孙胜完也才有精力将这几天拍的内容分享到泡泡上。
粉丝们互相一串消息,这才了解到原来大三角去南极旅游了。
不过一些心思缜密、人脉广的人还尝试着翻找朋友圈,看看自己认识的人里有没有同样在这个时节去南极的,或许和红贝贝大三角在一艘船上。但是这种尝试注定是毫无收获的。
第三天早上,周围海面上的桌状冰山越来越多,众人从一开始的惊奇,到现在已经适应了。
下午,由破冰船先进入利马水道,看看能不能走这里,如果不能就要绕行。
利马水道两岸有许多小型雪山,落日时分,就能够看到有别于高原的日照金山。
好在情况顺利,众人足够幸运。
游轮行驶过两个挨在一起的尖峰,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利马水道了。
因为提前做过航程计划,保证了进入利马水道阶段时刚好接近傍晚时分,所以源怀人他们可以再一次不顾寒冷,到船舱上欣赏风景。
水面上结着一触即破的薄冰,缓慢又通红的夕阳光辉将一座座小雪峰从金黄照成甜美的粉红色,如同一支支巨大的草莓味儿冰淇淋。
随后,背着光、变暗的雪峰们又回报夕阳,充当起起伏不定的完美背景板,将映衬夕阳余晖的任务交给平整的薄冰层。
即便日落速度比低纬度更慢,但转眼即变、每变必惊艳的景色还是让众人目不暇接。
一时间没人说话,都专注在拍摄、欣赏周围景色之中,静静地等待夜幕垂至。
一行十人早已穿戴整齐,在寒风中人手一个温度计。
“降了降了!”佩弦喊道。
“我下降了一度,你们呢?”孙胜完大呼小叫地问其他人。
“我下降了两度唉。”姜涩琪回应。
船长解释说:
“因为各种微弱因素影响,下降1-2摄氏度都是正常的。”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不是温度计的温度快速变化,而是海水的颜色。
源怀人抢过讲解员的活,给大家讲解说:
“此刻我们已经抵达南极辐合带,此处是大西洋和南极洋的交汇处。
“蓝色的海水是大西洋,温度在5到10摄氏度间,灰绿色的是南极洋,温度在0到2摄氏度之间。
“受到浮冰融水以及温度等原因影响,所以南极洋的海水才会呈现出灰绿色,之后预计可以看到南极燕鸥、更多的浮冰乃至于冰山~”
船长咂了咂嘴,对于老板抢了自己解说工作不敢有丝毫意见。
涩琪抱着自己装饰了小熊轮廓的相机,对着大洋分界线连连抓拍。
不过再怎么抓拍,也比不过以量取胜的裴柱现。
众所周知,裴柱现按快门的手指就像装了机械装置一样,只要开始拍就会自动连按。
管你什么构图、采光,我全拍一遍,最后再选几张好看的保存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裴氏制胜法。
为了防止风吹扯长发,裴柱现出船舱前,特意将长发在脑后挽成发髻,戴上了乳白色针织套帽。
寒冷的天气让她的冷白皮更加明显,映衬得只涂了浅红唇膏的嘴唇愈加红润。
雪肤红唇的冷艳视觉暴击从来都是她最简单也最万能的风格展现,与她涂抹的单色的玫瑰色眼影交相辉映。
然而这份冰美人的冷艳此刻却被温暖的鹅黄色羽绒服冲淡,让她多了几分娇憨。
盐系的冷淡惊艳与甜系的柔和甜美在她身上日常地握手言和,将出道十几年未曾消磨的仙气儿淋漓尽致地展现着。
虽然对于她自己来说,她没有任何刻意的动作,只是在这里咔咔咔地拍照片而已……
与她习惯性地面无表情不同,源怀人习惯性地面带一丝淡笑,配合人畜无害的长相,给人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是温柔和煦的青年。
然后两个人的内里却又截然相反,在表象和内核上完美互补了。
源附静拍了几张留念后,目光扫视到挎着手臂的源怀人、裴柱现夫妇,不禁内心感慨这俩人的奇葩与互补。
这俩人能相遇相知,真是离谱,也真是好运啊。
孙胜完拍完照,感受了一下周围环境,喊道:
“好像风变小了,你们发现没?”
源怀人吐槽说:
“你都发现风小了,就不要喊这么大声了,我们还没老到听力退化的程度嘞。”
孙胜完吐槽回敬:
“我是看你和欧尼沉溺在共赏美景的玫红色气泡里不闻外物,好心大点声免得你听不到。”
源附静加入其中,扶着栏杆走到孙胜完身旁:
“就是,我们温女士好心提醒你,你这货以怨报德。”
源怀人从来就不是喜欢让着别人的类型:
“就算你们两个单身狗联盟也不过是强词夺理的嫉妒之辞而已,在我们玫红色的气泡防御面前简直毫无杀伤力呢~”
这话就误伤到一旁钻研摄影艺术的姜涩琪了。
只是,姜涩琪的酷狠辣妹气质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才能展现出来,日常生活里就是个经常语拙的笨熊,能用来反击源怀人的,只有抿嘴、并幽怨地注视源怀人,试图用眼神来唤起源怀人的一丝丝愧疚。
游轮穿过南极辐合带,完全到达南极洋水域后,风浪骤减。
海面平静地像流动的玻璃一样安宁,和前不久那风浪滔天的情景完全不同。
甚至在阳光的照射下,众人感觉到了一丝闷热,于是纷纷拉开一点衣服拉链。
源怀人和裴柱现一人照顾一个孩子,裴柱现嘱咐说:
“从冷到热不可以骤然减少保暖,容易感冒,感冒了就会咳嗽、流鼻涕、脑袋发热没精力做别的事情了,知道吗?”
源怀人补充说:
“何况现在不是真的变温暖了,只是对比刚刚的寒风肆虐,身体热量散发骤然变慢,显得稍微暖和一些了而已。”
听到可能会感冒,衣蘅和佩弦明白了其中原因,就自愿一点点等待身体自然适应新环境,调节到舒适的状态。
看过了大洋分界线,欣赏过美景,众人这才回到船舱吃早餐。
裴柱现、姜涩琪和孙胜完也才有精力将这几天拍的内容分享到泡泡上。
粉丝们互相一串消息,这才了解到原来大三角去南极旅游了。
不过一些心思缜密、人脉广的人还尝试着翻找朋友圈,看看自己认识的人里有没有同样在这个时节去南极的,或许和红贝贝大三角在一艘船上。但是这种尝试注定是毫无收获的。
第三天早上,周围海面上的桌状冰山越来越多,众人从一开始的惊奇,到现在已经适应了。
下午,由破冰船先进入利马水道,看看能不能走这里,如果不能就要绕行。
利马水道两岸有许多小型雪山,落日时分,就能够看到有别于高原的日照金山。
好在情况顺利,众人足够幸运。
游轮行驶过两个挨在一起的尖峰,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利马水道了。
因为提前做过航程计划,保证了进入利马水道阶段时刚好接近傍晚时分,所以源怀人他们可以再一次不顾寒冷,到船舱上欣赏风景。
水面上结着一触即破的薄冰,缓慢又通红的夕阳光辉将一座座小雪峰从金黄照成甜美的粉红色,如同一支支巨大的草莓味儿冰淇淋。
随后,背着光、变暗的雪峰们又回报夕阳,充当起起伏不定的完美背景板,将映衬夕阳余晖的任务交给平整的薄冰层。
即便日落速度比低纬度更慢,但转眼即变、每变必惊艳的景色还是让众人目不暇接。
一时间没人说话,都专注在拍摄、欣赏周围景色之中,静静地等待夜幕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