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长公主-《娘娘娇柔妩媚,陛下夜不能寐》

  宫女们实在是为难得紧。

  王小姐的尸身已经开始僵直了,殿内还放着好些暖盆,如果不能趁着这个时候进行剖解和更衣,只怕尸体内里就会因为温差从而产生腐烂。

  但王夫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她的女儿,好几位宫女轮番上阵进行劝说,也改变不了这位母亲的决心。

  而且皇后已经给她赐座,但王夫人依旧固执地跪在地上,执意要见到皇帝,简直称得上一句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

  绿桃上前试图把她搀扶起来:“夫人,陛下今日也受了伤,说不定此时已经睡下了,您这又是何苦呢,早些让小姐入土为安不好吗?”

  王夫人往旁边躲了一下,不让这个宫女碰到自己,冷声道:“姑姑是个体面人,常年在娘娘面前侍奉,自然不能明白我已经为人母的苦心。”

  “如今正是年关喜庆之时,我儿却在宫中丧命,既然你们都不肯对我说实话,那我只能放肆一回,请陛下来做决断,为了找出真正的凶手,哪怕惹来天子的不快,王家也在所不惜。”

  话虽是这么说,但她的一双凤眼仍紧紧地盯着坐在对面的瑜妃,已经认定了此人就是杀害她女儿的刽子手,根本听不进任何解释。

  卢意有些无奈,叹了一口气道:“夫人,本宫就实话和你说了吧,若是只有令爱遭受此场浩劫,宫中肯定无论如何都会给您、给王家一个交代。”

  她实在是头疼不已,用指尖撑住自己的太阳穴,才继续说道:“但今晚陛下也受到了刺杀,犯人上官以及夫家以谋逆弑君之罪入狱,本来应该马上对他们用刑,但念在王家忠贞多年,所以陛下允许刑部尚书先去调查给令爱下毒之人,已经是莫大的皇恩了。”

  “夫人不要因小失大,本宫说句不好听的话,与陛下的伤势相比起来,你女儿的死实在是太过不值一提,更何况太后娘娘也受了惊吓,本宫和瑜妃已经在这里陪伴你多时,若是再胡搅蛮缠,也别怪本宫不着情面,采取强制措施了。”

  她和苏青青在大庆殿耐着性子等候多时,主要是为了抓住凶手,解决宫中的潜在隐患,以免往后有更多人中招。

  但是王夫人似乎会错了意,以为大昌朝堂堂中宫皇后和四妃之首瑜妃在这里枯坐,是碍于王家的面子,为了给王明珠讨个公道。

  卢意皱着眉毛想:还真是本末倒置,有点分不清君臣主次了。

  而且王夫人此时大闹一场,非得把受伤的皇帝叫到大庆殿来,就算最后事情得以真相大白,王家也必定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禀报声:“报———皇上驾到!”

  殿内众人纷纷起身,整理身上的着装,恭敬迎接陛下的到来。

  秦瑞轩换了一身玄色的长袍,脸色阴沉似水,连发冠都没有戴,只把头发束成了长长的单马尾,在太监的引导下迈着大跨步走进了内室。

  王夫人见到他如同见到了救命恩人,连忙扑了上去,跪在了皇帝的面前,流着泪控诉道:“陛下,请为臣妇的女儿做主,把那天杀的凶手就地处决!”

  秦瑞轩没有回答她的话,抬头就看见了面容惨白的皇后,立刻吩咐绿桃把人带回坤宁宫休息,这里有自己做主便是。

  然后他上前两步来到苏青青的身边,握住了女人冰凉的小手,忍不住关心道:“冷不冷?饿了没有,朕让下人去小厨房给你做些易消化的点心过来。”

  苏青青低声道:“臣妾无事,陛下先处理王家的事情吧。”

  王夫人跪在地上,见到帝妃二人互相低语的样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惶惑和被忽略了的怒意。

  她回想起京中盛传的谣言,再看见面前这位天子对瑜妃露出了温柔的神情,显然是对其极尽宠爱,气得浑身都开始发抖:“陛下,难道您没有听见臣妇说话吗?”

  “臣妇的女儿是被人害死的!她用了瑜妃所制的胭脂,这才中毒身亡。陛下,您莫非要偏袒这样一个杀人凶手?!”

  王夫人的声音太大,秦瑞轩终于侧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冷冷开口道:“朕竟然有所不知,瑜妃何时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杀人凶手。”

  一直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小兰连忙上前,将刚才内室里发生的事情全部给陛下复述了一遍。

  秦瑞轩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起来,他问道:“皇后怎么说?”

  小兰老实回答道:“皇后娘娘说要先给王家小姐验尸,仵作和入殓师已经在偏殿等候多时了。”

  “那还等什么?”秦瑞轩立刻做出了决定:“把王家小姐的尸体抬到偏殿去,交给仵作处理,不得再误。”

  听了这话,王夫人一愣,立刻惊慌失措地喊道:“验什么尸,谁也不许动我的明珠!”

  她站起身冲到几人面前,张开手拦住了皇帝的去路,厉声道:“找出凶手之前,谁也不准碰她!”

  王夫人刚才就是这样阻拦宫女的,只不过这招对皇后和瑜妃有用,对皇帝却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秦瑞轩皱起眉毛,什么话都还没说,太监们便立刻过来把王夫人给架到了一旁,不让她再乱动。

  小兰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前往偏殿交代陛下的命令。

  赵忠和那边也在迅速排查凶手,凡是留在宫中借宿的官员及家眷都会对其进行依次审问,此次事件恶劣,必定要将所有涉事经过都调查个水落石出。

  宫中一夜未眠。

  ——————

  第二日。

  赵忠和那边传来消息,昨晚在场的所有小姐身上都有瑜妃所赐的胭脂,况且除了王明珠以外,其他小姐都没有对其产生过敏反应,瑜妃的嫌疑算是暂时排除了。

  而大庆殿这边也得出了结果,王家小姐果真是误食了水仙花,又与唇上的夹竹桃相互催化反应,两者便立刻发挥了毒性,将活生生的一个人直接置于了死地。

  但是王夫人不接受这个结果。

  没有找到凶手,她女儿就这样白白丢了命,任谁也不肯就此轻言放弃。

  就在她与宫女们僵持之时,殿外传来了太监的禀报声———

  大长公主回宫了!

  大长公主秦温竹正是当今圣上的二姐,在其登基之前就已经与驸马一同进京,她的母妃身份低微,按照宫规,已经随着先帝的离世,前往皇家寺庙做了一名带发尼姑。

  秦温竹没有四妹温宁那样的嫡公主出身,不想掺和到天子换代的更迭之中,于是一直待在京中的宅子里,大隐隐于市。

  只不过今天是大年三十,大长公主得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不能再宅下去了,所以她和驸马一大早就动身回宫,还带了好几车见面礼,准备送给太后和各位宫妃。

  秦瑞轩与苏青青早就回到养心殿更衣去了,大庆殿那边有赵忠和帮忙照看,皇帝可是放心得很。

  只可怜赵大人一晚上都没能合眼,匆忙将昨晚留宿宫内的世家全部送出去以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大庆殿处理王家的事情———

  当真是为天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武侯看了都恨不得为其编写《出师表二编》,以此来传颂赵忠和的美德。

  而另一边,秦瑞轩在苏青青的帮助下艰难地穿上了中衣。

  然而伤口已经开始隐隐作痛,疼得抬不起手臂了,他忍不住倒抽几口凉气,说道:“咱们去慈宁宫向太后请个安,再和二姐见个面,就回来休息吧。”

  没办法,外袍肯定是穿不上了,苏青青只能从屏风上取来一件斗篷,将其仔细地给陛下披好,系上了束带,以保证寒风不会从缝隙里钻进去。

  秦瑞轩低头看着小女人认真的模样,忍不住在她的发顶上落下一吻,温声问道:“昨晚是不是吓到你了?以后这样的事情直接交给皇后就好,先照顾自己的身子才是正事。”

  闻言,苏青青在心里暗自诉苦道:你以为我想上赶着趟浑水吗?

  还不是你这尊大佛受了伤,大庆殿那边又一直派人来催,她只好充当陛下的眼线,跟着宫女过去处理事。

  只是她如今手里的权势还是不够唬人,王家胆大包天,连皇后的话都敢不听,见到陛下以后才终于缓和了态度,允许入殓师给王明珠收拾遗容。

  否则以王夫人的架势,若是秦瑞轩不出面,只怕众人一晚上都要与王小姐的尸首共处一室,不得安宁。

  所以归根结底,苏青青还是得掌权,而且不能只掌后宫的劝,她必须参与到朝廷政事中去,在朝臣面前立下自己的威信才行。

  王家地位并不算高,并且王夫人连诰命都没有,也丝毫不惧皇后的身份,与她对着干,说明朝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完全忠于秦瑞轩。

  如此根基不稳的结果,就是任何人都没有把皇族放在眼里,听令于秦瑞轩也只是因为他如今处于皇帝的位置上,而不是忠于他本人。

  如今的局势和去年皇子夺位的时候又大不相同了。

  现在的新帝没有继承人,东宫之位悬而不决,早先支持三皇子的人已经动摇了心态,开始对着秦瑞轩吹毛求疵起来。

  更别说京城物价动荡,名门望族们已经闻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没得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他们甚至幻想若是当初的先太子成功登基,现在的大昌朝会不会更繁荣一些?

  会不会已经造就出一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盛世?

  见苏青青不说话,秦瑞轩还以为她是累着了,于是也不再多言,带着她离开了养心殿,坐上轿子往慈宁宫的方向赶去。

  半刻之后,轿子停在了宫门处。

  大长公主多年未归,如今怀上了孩子,驸马终于找到理由把她劝回了京城,两人也能好生在宫中住上一段时间,用于安顿生息。

  两人还没走进正殿,便听见里面传来了爽朗的笑声。

  太后娘娘虽然是秦瑞轩的生母,但由于先帝的子嗣稀薄,宫中日子又太过无聊,所以妃子们都很是疼爱皇子皇女,秦温竹作为顺王后面的第一位公主,也首当其冲地得到了大家的疼爱。

  此时她正靠在软垫上,绘声绘色地给慈宁宫众人描述着京城之外的见闻,伴随着路上遇到的各种趣事,把太后逗得合不拢嘴,笑得几乎要仰倒在主位上。

  “还有呢还有呢。”

  秦温竹说道:“那家客栈不仅黑心,就连店小二也长得贼眉鼠眼,看着就不像好人。”

  “上一道菜就找我们要一次小费,驸马已经给了他二两银子了,于是忍不住问道:‘这么多钱你看不见吗?’然后您猜他说什么?”

  太后连忙问道:“说什么?”

  秦温竹抬手,用大拇指把自己的眼角推起来,假装自己是店小二,闷声道:“我眼睛太小,看不见您给的银子,行行好吧,咱自打出生起,看见的世界就比别人窄上了一亩三分地!”

  殿内顿时乐开了花,太后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宫女们也纷纷用帕子捂住嘴巴,耸着肩膀咯咯笑。

  门口的秦瑞轩见到自己的母后恢复了精气神,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带着苏青青走进内殿,开口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

  太后抬头一看:“陛下和瑜妃来了,快坐下吧,大长公主多年未回宫,性子依旧洒脱未变,让哀家好生喜欢呐。”

  她招手示意两人过来,苏青青对着主位行礼道:“臣妾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见过大长公主,公主殿下千岁金安。”

  秦温竹回头一看,立刻被如此娇艳的美人给晃了眼睛,又发现苏青青怀有身孕,想来这就是三弟放在心尖上的那个女子了,于是也站起身回了个半礼,笑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本宫虽然不长住京城,却依旧听闻过瑜妃的美名。”

  她常年在外游历,如今举手投足之间都带有俊朗的姿态,更别说秦温竹本身就生得剑眉星目,与陛下生得极为相似,虽然行的是贵女礼,却可见其帅气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