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季第三章-《睡前小故事集A》

  第三章:内门之争

  青云路尽头,山风凛冽,吹散了些许疲惫。包括冼丕臼在内的五名成功登顶者,被执事弟子引到一旁休息,赐下恢复气力的丹药。

  丹药入腹,化作温和暖流,快速修复着身体的损耗。冼丕臼默默运转《无名诀》,发现这宗门丹药的效果远胜他自己胡乱收集的草药,心中对宗门资源更多了一分认知。

  其余四名试炼者,三男一女,此刻也稍稍缓过气来,彼此打量,眼神中既有竞争者的警惕,也有一丝同批过关的微妙认同。他们衣着光鲜,气息纯正,显然都出身不凡,或有师承渊源。看向冼丕臼这个半路杀出、衣着寒酸却表现惊人的“野修”,目光最为复杂。

  不多时,山下又有两人艰难登顶,至此,第一关通过者仅剩七人。

  外门长老吴清远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前方,目光扫过七人,淡淡道:“恭喜尔等通过青云路。休息一炷香,进行第二关,问心阵。”

  没有多余废话,直接宣布下一关。压力骤增。

  一炷香后,七人被带到山顶广场中央。那里不知何时已布置好一座由无数符文石碑构成的阵法,阵法中央雾气氤氲,看不清内里情形。

  “入阵!”吴长老言简意赅。

  七人互望一眼,深吸一口气,依次踏入雾气之中。

  一步入阵,周遭景象瞬间变幻!广场、人群、山峰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混沌迷雾,看不到尽头,也辨不清方向。

  冼丕臼发现自己孤身一人站在迷雾中,四周寂静得可怕,只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

  突然,前方迷雾翻滚,凝聚成一个人形——赫然是乌鸦岭的村正!他指着冼丕臼,面目狰狞地咆哮:“灾星!扫把星!就是你克死了你爹娘!就是你给村子带来祸事!你怎么还不去死!”

  声音恶毒尖锐,直刺耳膜。

  若是心志不坚者,此刻怕是已心神动摇,被愧疚和自我怀疑吞噬。

  然而冼丕臼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幻象,眼神平静无波。这些话语,他早已听过千百遍,昔日或许会刺痛,如今却只觉得可笑。他淡淡道:“我父母之死,山村之祸,自有其因果,非我之罪。”

  话音落,村正的幻象如同烟尘般消散。

  紧接着,迷雾再次凝聚,这次出现的竟是凌虚子!他浑身是血,眼神哀怨:“小家伙……我好心传你功法,你却任我曝尸荒野,连个坟茔都无……你良心何安?”

  冼丕臼心中一涩,却依旧稳住心神,沉声道:“前辈恩情,晚辈铭记。然当时情势危急,自身难保,不得已而为之。他日若有能力,必寻回前辈遗骸,妥善安葬,查明仇怨。”

  凌虚子的幻象扭曲了一下,也逐渐淡去。

  问心阵,直指本心,挖掘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愧疚、执念与破绽。

  一个个幻象接踵而至:有阿芷被青云宗驱逐、惨死野外的景象;有他修炼《无名诀》走火入魔、爆体而亡的惨状;甚至还有幻象许诺无上权力、绝色美人、长生不死,诱他沉沦……

  冼丕臼坚守灵台,以《无名诀》锤炼出的坚韧意志和对自身道路的清晰认知,一一应对。或直面,或驳斥,或无视。他的道心在这一次次拷问中,反而愈发剔透坚定。

  不知过了多久,周遭迷雾忽然剧烈波动,然后如同退潮般迅速散去。

  他发现自己仍站在广场中央的阵法内,身旁其他六人也陆续显现身形。有人脸色苍白,眼神恍惚,显然心神受损;有人则面露喜色,似有所得;还有一人甚至嘴角溢血,已然受伤。

  冼丕臼是第三个清醒过来的,神色最为平静。

  高台上,吴清远长老微微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此子不仅意志坚韧,心性也如此澄澈稳固,实属难得。

  “第二关,问心阵,通过。”吴长老宣布结果。那名嘴角溢血的试炼者被执事弟子扶了下去,意味着淘汰。

  剩余六人,被带往最后一道关卡——测灵台。

  那是一座位于峰顶最高处的白玉圆台,台上刻满了繁复无比的符文,中央矗立着一根晶莹剔透、高约丈许的水晶柱。

  “上前,将手按于测灵柱上,灌注真元。”负责主持测灵的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执事沉声道。

  第一个上前的是一名华服少年,他自信满满地将手按上。水晶柱底部亮起青、黄两色光芒,缓缓上升,最终停在了约莫六成的高度。

  “土木双灵根,品阶中等,筑基初期。”执事面无表情地记录。

  华服少年似乎有些不满意,但还是退下了。

  接着几人上前,大多是三灵根,品阶下等或中等,修为则在炼气圆满到筑基初期不等。

  轮到那名唯一通过的女子,她深吸一口气,手掌按上。水晶柱瞬间爆发出耀眼的蓝色光华,纯净无比,一路攀升,直至八成高度才缓缓停下!

  “水属性天灵根!品阶上等!筑基初期!”执事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波动。

  场边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天灵根!万中无一的修仙天才!那女子脸上也忍不住露出欣喜之色。

  最后,只剩下冼丕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这个一路表现惊人的野路子修士,灵根资质究竟如何?

  冼丕臼心中也有些忐忑。《无名诀》改造后的身体和真元,会测出什么结果?他走上前,依言将手掌按在冰凉的水晶柱上,缓缓调动丹田内那奇异的真元,灌注其中。

  一秒,两秒……水晶柱毫无反应。

  场边隐隐传来窃窃私语和几声嗤笑。莫非是废灵根?或者用了什么手段掩盖修为?

  就在那执事也皱起眉头,准备开口时——

  嗡!

  水晶柱猛地一震!底部骤然亮起一团混沌难言的光芒!那光芒并非单一颜色,而是赤、银、蓝、黄、青……各种色彩疯狂闪烁、交织、旋转,根本无法分辨主次!而且极不稳定,时而明亮刺眼,时而黯淡欲灭!

  整个测灵柱都剧烈地嗡嗡作响,表面的符文明灭不定,仿佛下一刻就要承受不住而崩碎!

  “这……这是什么?!”那严肃执事猛地站起身,满脸骇然,手中的记录玉简差点掉落在地。

  高台上的吴清远长老也瞬间出现在测灵台旁,目光死死盯着那乱成一团、无法辨识的光华,眉头紧锁,脸色变幻不定。

  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景象!这绝非已知的任何一种灵根属性!杂乱无章,冲突剧烈,却又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原始而强大的力量!

  这到底是绝世废体,还是……某种从未出现过的异种灵根?

  混乱的光华持续了足足十息,才猛地熄灭。测灵柱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惊呆了。

  吴清远长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动,沉声问道:“冼丕臼,你修炼的到底是何功法?”

  冼丕臼心中紧张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最大的秘密可能暴露了。他硬着头皮,依旧沿用之前的说辞:“回长老,是小子在山中偶然所得的残缺法门,名为……《无名诀》。”

  “《无名诀》?”吴清远搜索记忆,从未听过此等功法。他深深看了冼丕臼一眼,眼神复杂无比。

  良久,他才对那执事道:“记录:冼丕臼,灵根属性……未知,品阶未知,筑基初期。”

  未知!

  这个结果,再次引起一片哗然。

  三关已过,六人皆通过。但关于如何安排冼丕臼,却让青云宗的高层产生了分歧。

  议事堂内,几位闻讯赶来的外门长老争执不休。

  “灵根属性未知,品阶未知!修炼的功法也闻所未闻,如此来历不明、根基诡异之辈,岂能轻易收入门墙?万一是什么邪魔外道的手段,岂不玷污我青云清誉?”一位面色严厉的马姓长老坚决反对。

  “马师兄此言差矣。”赵乾开口反驳,“此子心志、毅力、心性皆为上佳,青云路与问心阵的表现有目共睹。至于灵根功法,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岂能因我等不识便断为邪道?或许正是某种远古失传的强大传承!如此璞玉,只因‘未知’便拒之门外,岂非因噎废食?”

  “没错!”另一位与赵乾交好的长老附和道,“况且他自行筑基便能引动异象,岂是凡俗?若能好生培养,未来或可成为宗门栋梁!”

  “培养?拿什么培养?资源向谁倾斜?他这诡异灵根需要何种资源我等一概不知!难道要浪费大量资源去试错吗?”马长老冷声道,“别忘了,还有一个半妖女子跟着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争论越发激烈。

  最终,一直沉默的吴清远长老缓缓开口:“此子确有其特异之处,福祸难料。然我青云宗自有容人之量,亦需谨慎行事。这样吧,暂且将他收入外门,归入……丹堂名下,做一记名弟子。一来,丹堂事务繁杂,需人手,可观察其心性;二来,丹堂资源消耗相对有度,亦可观察其功法与寻常灵植、丹药是否有特异反应,再做后续定夺。至于那半妖女子,暂且安置在外门客舍,严加看管,不得随意走动。”

  这个折中的方案,暂时平息了争论。

  于是,冼丕臼的归属便被定下——青云宗外门,丹堂,记名弟子。

  当周明执事将这个结果告知冼丕臼时,他心中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失落。总算暂时有了安身之所,但“记名弟子”身份低微,资源受限,且显然宗门对他充满疑虑和戒备。

  他被周明领着,前往位于侧峰的丹堂报到。

  而与此同时,关于一个“灵根未知、引动异象、被破格收入丹堂”的野修小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在外门甚至内门部分弟子中传开,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关注和议论。

  一双隐藏在暗处的、属于暗影阁探子的眼睛,也通过某种隐秘渠道,得知了这一结果。

  “青云宗丹堂记名弟子么……”阴影中,沙哑的声音低语,“倒是会找地方躲。不过,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盯紧丹堂,伺机而动。”

  风波,并未因他踏入宗门而平息,反而潜入了更深的水底,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