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暗影窥伺
日子在丹炉的烟火气与草药的清苦味中一天天流过。冼丕臼如同一块沉入水底的石头,低调而沉默地履行着丹堂记名弟子的职责。他分拣的药材总是最干净,清理的丹炉总是最彻底,照看的地火总是最平稳。
刘峪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公事公办,渐渐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倚重。一些需要精细操作或敏锐感知的辅助工作,开始更多地交到他手上。冼丕臼来者不拒,默默完成,从不多问,也从不炫耀。但他指尖流转时那异乎寻常的精准度,以及对药力活性那近乎本能的洞察,终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丹堂深处,一间布满禁制、药香远比外面浓郁精纯的静室内,孙管事——那位总是睡眼惺忪的孙副管事——正垂手而立,脸上再无平日的慵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带恭敬的肃然。
他的面前,一位身着素白丹师袍、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古井的老者,正缓缓放下手中的一枚玉简。玉简中记录的,正是近来丙字号药房的一些细微变化,尤其是关于那个新来的、灵根未知的记名弟子冼丕臼的异常表现。
“仅凭微调辅助符文,便能弥补地火阵列的瞬时波动,甚至提升成丹品质……对数百种药材的药性活性感知,远超常人,近乎通灵……”老者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平和,“孙琰,你怎么看?”
孙管事,孙琰,微微躬身:“回禀墨长老,此子确有过人之处。其感知之敏锐,不像寻常神识探查,倒更像……某种天生的亲和,或者说,他的真元本身便对草木精粹有着极强的沟通之力。只是其功法诡异,灵根混沌,来历亦不明朗,还需仔细观察。”
被称作墨长老的老者,乃是青云宗丹堂真正的首席长老墨渊,地位超然,平日里极少过问俗务。他能关注到一个新入门的记名弟子,已是极为罕见。
墨渊微微颔首:“天生亲和……或许是某种罕见的‘木灵体’变异?亦或与他那奇异的筑基异象有关。暂且不必干预,多予其接触草木、感知药性的机会,再看后续。是明珠自会发光,是顽石也终将显形。只是……莫要让外界纷扰,惊扰了这块璞玉的打磨。”
“弟子明白。”孙琰恭敬应道,“已吩咐刘峪多加留意,也敲打过下面的人,莫要无故滋事。”
墨长老闭上眼,挥了挥手。孙琰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静室。
有了墨长老的默许和孙管事的暗中示意,冼丕臼在丹堂的处境悄然发生了变化。他接触到的高年份、高品阶灵植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依旧只是做预处理的工作,但那些灵植内蕴含的充沛灵气和精纯药力,让他《无名诀》的运转都似乎顺畅了一丝。
他甚至被允许在闲暇时,翻阅丹堂对外门弟子开放的基础炼丹手札和灵药大全。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系统的知识,与他从凌虚子那里得来的残缺传承以及自身实践相互印证,许多原本模糊之处豁然开朗。
这一切看似平稳,如同无波的古井。
然而,井底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一日,又到了外门弟子每月领取份例灵石和丹药的日子。冼丕臼排在一群灰衣弟子中间,默默等待着。
队伍前方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只见几名衣着明显华贵许多、气息也更为精悍的内门弟子,在一众外门弟子敬畏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发放份例的执事面前,为首一人朗声道:“奉执法堂之令,核查本月丹药发放,看看是否有宵小之辈,中饱私囊,以次充好!”
发放份例的执事连忙赔笑:“李师兄说笑了,份例丹药皆由丹堂统一发放,绝无问题。”
那姓李的内门弟子冷哼一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排队的人群,最终,竟精准地落在了冼丕臼身上!
“哦?我听说此次新晋弟子中,有个灵根古怪的,被破例收入了丹堂?”他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和毫不掩饰的审视,“叫什么……冼丕臼?站出来瞧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冼丕臼身上,带着好奇、同情、幸灾乐祸。
冼丕臼心中一凛,面色平静地走出队伍,行礼:“弟子冼丕臼,见过诸位师兄。”
李姓弟子上下打量着他,眼神锐利,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透:“就是你,筑基引动了异象?灵根却测不出来?有点意思。在丹堂待得可还习惯?没惹出什么乱子吧?”
话语看似随意,实则步步紧逼,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盘问意味。
冼丕臼垂眸,恭敬回答:“劳师兄挂心。丹堂诸位师兄管事待弟子甚好,弟子每日只管分内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逾矩。”
“分内之事?”李姓弟子旁边一个跟班嗤笑道,“我可是听说,有人手伸得挺长,连地火符文都敢乱碰,差点毁了一炉蕴灵丹呢!”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擅自触碰地火符文,在丹堂可是大忌!
冼丕臼心脏猛地一缩。这件事当时只有刘峪和李师叔知晓,刘峪并未声张,李师叔更不会在意这种小事,怎会传到内门执法堂弟子耳中?
是巧合?还是……
他稳住心神,依旧平静道:“师兄明鉴。当日确是地火有细微波动,弟子情急之下,微调了丙戊两处辅助符文稳定火势,事后已向刘峪师兄请罪。幸得李师叔回炉及时,并未造成损失,反成丹九颗上品。此事刘峪师兄可作证。”
他不卑不亢,将事情经过清晰道出,并点出了成丹结果和证人。
那跟班弟子被噎了一下,一时语塞。
李姓弟子眼睛微眯,盯着冼丕臼看了半晌,忽然笑了笑:“倒是个伶牙俐齿的。没出事便好。丹堂重地,规矩森严,以后切记谨言慎行,莫要仗着有点小聪明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他语气放缓,却带着更深的警告意味。
“弟子谨记师兄教诲。”冼丕臼躬身应道。
李姓弟子似乎没了兴致,又随意盘查了几句丹药发放的账目,便带着人扬长而去。
份例照常发放。轮到冼丕臼时,执事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三块黯淡的下品灵石和一瓶三颗最基础的蕴灵丹。
握着那微薄的份例,冼丕臼却能感觉到背后无数道目光依旧停留在他身上,有探究,有怜悯,有冷漠。
他沉默地收起灵石丹药,转身离开。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并未放松。
执法堂的突然关注,绝非偶然。那李姓弟子看似是针对所有新弟子,但最终焦点却精准地落在了自己身上。还有地火符文那件事……
是有人故意透露?还是执法堂一直在暗中监视丹堂,尤其是……监视他?
暗影阁的影子,如同鬼魅般,似乎已经渗透到了这青云宗内?
他抬头望了望青云宗上空那看似澄澈的天穹,只觉得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必须更加小心了。
而与此同时,青云宗山门外数十里处,那个曾经短暂停留过的隐秘山谷中。
两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般悄然浮现。
“目标已进入青云宗丹堂,成为记名弟子。深居简出,极少与他人交往。”一人沙哑道。
“青云宗……倒是找了个乌龟壳。”另一人声音冰冷,“执法堂那边试探过了?”
“试探过了,那小子应对得滴水不漏。青云宗内部似乎也对此子有些争议,暂时只是观察。”
“哼,观察?那就让他们慢慢观察。我们等不了那么久。”声音冰冷者沉吟片刻,“‘那东西’……有反应吗?”
“偶尔有极其微弱的波动,指向青云宗方向,但无法精确定位,似乎被什么力量干扰或屏蔽了。”
“继续盯着。宗门大比将近,各方势力汇聚,总有松懈的时候。伺机……潜入,或者,引蛇出洞。”
黑影低语几句,再次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山风呼啸,吹过寂静的山谷,只留下冰冷的杀意,无声蔓延。
日子在丹炉的烟火气与草药的清苦味中一天天流过。冼丕臼如同一块沉入水底的石头,低调而沉默地履行着丹堂记名弟子的职责。他分拣的药材总是最干净,清理的丹炉总是最彻底,照看的地火总是最平稳。
刘峪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公事公办,渐渐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倚重。一些需要精细操作或敏锐感知的辅助工作,开始更多地交到他手上。冼丕臼来者不拒,默默完成,从不多问,也从不炫耀。但他指尖流转时那异乎寻常的精准度,以及对药力活性那近乎本能的洞察,终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丹堂深处,一间布满禁制、药香远比外面浓郁精纯的静室内,孙管事——那位总是睡眼惺忪的孙副管事——正垂手而立,脸上再无平日的慵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带恭敬的肃然。
他的面前,一位身着素白丹师袍、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古井的老者,正缓缓放下手中的一枚玉简。玉简中记录的,正是近来丙字号药房的一些细微变化,尤其是关于那个新来的、灵根未知的记名弟子冼丕臼的异常表现。
“仅凭微调辅助符文,便能弥补地火阵列的瞬时波动,甚至提升成丹品质……对数百种药材的药性活性感知,远超常人,近乎通灵……”老者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平和,“孙琰,你怎么看?”
孙管事,孙琰,微微躬身:“回禀墨长老,此子确有过人之处。其感知之敏锐,不像寻常神识探查,倒更像……某种天生的亲和,或者说,他的真元本身便对草木精粹有着极强的沟通之力。只是其功法诡异,灵根混沌,来历亦不明朗,还需仔细观察。”
被称作墨长老的老者,乃是青云宗丹堂真正的首席长老墨渊,地位超然,平日里极少过问俗务。他能关注到一个新入门的记名弟子,已是极为罕见。
墨渊微微颔首:“天生亲和……或许是某种罕见的‘木灵体’变异?亦或与他那奇异的筑基异象有关。暂且不必干预,多予其接触草木、感知药性的机会,再看后续。是明珠自会发光,是顽石也终将显形。只是……莫要让外界纷扰,惊扰了这块璞玉的打磨。”
“弟子明白。”孙琰恭敬应道,“已吩咐刘峪多加留意,也敲打过下面的人,莫要无故滋事。”
墨长老闭上眼,挥了挥手。孙琰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静室。
有了墨长老的默许和孙管事的暗中示意,冼丕臼在丹堂的处境悄然发生了变化。他接触到的高年份、高品阶灵植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依旧只是做预处理的工作,但那些灵植内蕴含的充沛灵气和精纯药力,让他《无名诀》的运转都似乎顺畅了一丝。
他甚至被允许在闲暇时,翻阅丹堂对外门弟子开放的基础炼丹手札和灵药大全。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系统的知识,与他从凌虚子那里得来的残缺传承以及自身实践相互印证,许多原本模糊之处豁然开朗。
这一切看似平稳,如同无波的古井。
然而,井底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一日,又到了外门弟子每月领取份例灵石和丹药的日子。冼丕臼排在一群灰衣弟子中间,默默等待着。
队伍前方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只见几名衣着明显华贵许多、气息也更为精悍的内门弟子,在一众外门弟子敬畏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发放份例的执事面前,为首一人朗声道:“奉执法堂之令,核查本月丹药发放,看看是否有宵小之辈,中饱私囊,以次充好!”
发放份例的执事连忙赔笑:“李师兄说笑了,份例丹药皆由丹堂统一发放,绝无问题。”
那姓李的内门弟子冷哼一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排队的人群,最终,竟精准地落在了冼丕臼身上!
“哦?我听说此次新晋弟子中,有个灵根古怪的,被破例收入了丹堂?”他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和毫不掩饰的审视,“叫什么……冼丕臼?站出来瞧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冼丕臼身上,带着好奇、同情、幸灾乐祸。
冼丕臼心中一凛,面色平静地走出队伍,行礼:“弟子冼丕臼,见过诸位师兄。”
李姓弟子上下打量着他,眼神锐利,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透:“就是你,筑基引动了异象?灵根却测不出来?有点意思。在丹堂待得可还习惯?没惹出什么乱子吧?”
话语看似随意,实则步步紧逼,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盘问意味。
冼丕臼垂眸,恭敬回答:“劳师兄挂心。丹堂诸位师兄管事待弟子甚好,弟子每日只管分内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逾矩。”
“分内之事?”李姓弟子旁边一个跟班嗤笑道,“我可是听说,有人手伸得挺长,连地火符文都敢乱碰,差点毁了一炉蕴灵丹呢!”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擅自触碰地火符文,在丹堂可是大忌!
冼丕臼心脏猛地一缩。这件事当时只有刘峪和李师叔知晓,刘峪并未声张,李师叔更不会在意这种小事,怎会传到内门执法堂弟子耳中?
是巧合?还是……
他稳住心神,依旧平静道:“师兄明鉴。当日确是地火有细微波动,弟子情急之下,微调了丙戊两处辅助符文稳定火势,事后已向刘峪师兄请罪。幸得李师叔回炉及时,并未造成损失,反成丹九颗上品。此事刘峪师兄可作证。”
他不卑不亢,将事情经过清晰道出,并点出了成丹结果和证人。
那跟班弟子被噎了一下,一时语塞。
李姓弟子眼睛微眯,盯着冼丕臼看了半晌,忽然笑了笑:“倒是个伶牙俐齿的。没出事便好。丹堂重地,规矩森严,以后切记谨言慎行,莫要仗着有点小聪明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他语气放缓,却带着更深的警告意味。
“弟子谨记师兄教诲。”冼丕臼躬身应道。
李姓弟子似乎没了兴致,又随意盘查了几句丹药发放的账目,便带着人扬长而去。
份例照常发放。轮到冼丕臼时,执事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三块黯淡的下品灵石和一瓶三颗最基础的蕴灵丹。
握着那微薄的份例,冼丕臼却能感觉到背后无数道目光依旧停留在他身上,有探究,有怜悯,有冷漠。
他沉默地收起灵石丹药,转身离开。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并未放松。
执法堂的突然关注,绝非偶然。那李姓弟子看似是针对所有新弟子,但最终焦点却精准地落在了自己身上。还有地火符文那件事……
是有人故意透露?还是执法堂一直在暗中监视丹堂,尤其是……监视他?
暗影阁的影子,如同鬼魅般,似乎已经渗透到了这青云宗内?
他抬头望了望青云宗上空那看似澄澈的天穹,只觉得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必须更加小心了。
而与此同时,青云宗山门外数十里处,那个曾经短暂停留过的隐秘山谷中。
两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般悄然浮现。
“目标已进入青云宗丹堂,成为记名弟子。深居简出,极少与他人交往。”一人沙哑道。
“青云宗……倒是找了个乌龟壳。”另一人声音冰冷,“执法堂那边试探过了?”
“试探过了,那小子应对得滴水不漏。青云宗内部似乎也对此子有些争议,暂时只是观察。”
“哼,观察?那就让他们慢慢观察。我们等不了那么久。”声音冰冷者沉吟片刻,“‘那东西’……有反应吗?”
“偶尔有极其微弱的波动,指向青云宗方向,但无法精确定位,似乎被什么力量干扰或屏蔽了。”
“继续盯着。宗门大比将近,各方势力汇聚,总有松懈的时候。伺机……潜入,或者,引蛇出洞。”
黑影低语几句,再次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山风呼啸,吹过寂静的山谷,只留下冰冷的杀意,无声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