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VS17-《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说是说,做是做,接下来两天,李乐几个人还是被梅苹给摁在了厦大的图书馆里整理查阅资料。白天干活,晚上逛吃逛吃,倒也暇意。

  鹭岛这边海风和煦,轻衣薄衫,阳光尚暖,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燕京,则进入了一年里秋风肃杀的时节。

  国镁总部的“云顶天宫”,厚重的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屋里弥漫着烟味和沉重的空气。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燕京深秋的暮色沉甸甸地压下来。

  黄峻烈背对着众人,深陷在宽大的真皮座椅里,指尖的烟头烟雾袅袅,在紧锁的眉头前弥漫。

  李军涛坐在下首沙发,腰背挺直,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疲惫。黄艳红坐在他旁边,膝上摊开着厚厚的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硬壳封面。

  张丁则靠在窗边,望着楼下的车流,脸色晦暗不明。方为和邹小春坐在更远的位置,大气不敢出。

  秘书谢英站在办公桌旁,手里捏着一份刚送进来的、让众人脸色更冷几分的传真。

  “吱~~~”黄峻烈猛地转过身,脸色铁青,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焦躁。

  “五天!又拖了五天!百思买、沃尔玛,动作够快啊,真当我是瞎子聋子?”说着,指了指谢英手里的传真,“红空,鹏城,谈渠道深度合作?还要探什么虚实?百信那点老底,值得他们费这劲?”

  “还有那个姓董的,什么来路?能把我们逼到这个份上?那份评估报告,还有杜恒订下的条条框框!硬得跟乌龟壳一样,戳都戳不动。”

  “看看股市,看看报表,甬乐那边胶着着呢,大钟那老东西还在死扛,南边的输宁像条疯狗一样抢份额,百信这后院要是再烧起来,你们告诉我,这火谁来灭?拿什么去灭?””

  李军涛喉头滚动了一下,沉声道,“老板,董泰是毕马威出来的顶尖老手,现在挂名在瑞典银瑞达背景的泰雅乐投资,手法老辣,数据滴水不漏。”

  “我们每一步,他们好像都算到了前面。再加上杜恒.....都是硬骨头,确实难啃。”

  “难啃?”黄峻烈嗤笑一声,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我看是你们软,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物业剥离、供应链补偿、渠道价值....哪一样不是被他们拿捏得死死的?邹小春,你不是法律顾问吗?杜恒的刀都架脖子上了,你连个像样的豁口都劈不开!”

  邹小春脸色一白,嗫嚅着,“黄董,杜恒准备得太充分了,剥离程序.....确实挑不出大毛病,他引用的法条和股东会记录....”

  “行了!”黄光裕粗暴地打断,“别给我说借口,我要的是结果,艳红?”

  黄艳红抬起头,平静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哥,董泰的数据堡垒做得太厚实了。每一笔租金、每一处折旧、甚至亏损门店的潜力报告,都有原始凭证和第三方背书。”

  “他摆明了就是用海量细节和绝对合规来消耗我们,拖慢进程。我们想从财务上压价,他反手就戳我们店中店模式抽佣导致亏损的软肋。”

  “还有那笔供应链补偿金,杜恒咬死了控制权变更风险,用同行案例和品牌代理权评估报告顶着,寸步不让。而且,”黄艳红看了眼四周,“而且.....我们内部对这笔钱的分歧,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

  张丁这时转过身,皱着眉,“最麻烦的是时间。百思买和沃尔玛在红空和百信接触的消息,虽然还没坐实,但风声已经透出来了。”

  “陆桐这是一边跟我们耗,一边在外面放火!老板,我们多线作战,南边要压永乐,北边要防大中,股市那边....年底的业绩报告,需要利好消息支撑股价。百信这个后院,拖不起。”

  “拖,拖得目的不就是想多要钱吗?老子现在不缺现金流,缺的是时间,是定局,”黄峻烈抬手重重拍在桌上,“军涛。”

  “黄董。”李军涛立刻挺直身体。

  “第五轮!就这轮!必须砸出个结果,哪怕是约定最后的期限。”黄峻烈斩钉截铁道,“百信那边什么路数,摸得也差不多了。”

  “Media Markt、百思买、沃尔玛.....这些洋和尚进场搅局,是他们最大的依仗,但这依仗,也未必那么牢靠!”

  “底线,我现在就划给你们,基础估值可以提,按他们剥离后的OpCo算,最多给我压到12个亿,那六处物业,不是硬要拆开单卖吗?行,我认!打包一口价,最高加到3个亿。”

  “长铁那个狗屁的供应链补偿金.....”黄峻烈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显然极度厌恶这被强行加上的买路钱,“5000万,只给他5000万封顶,多一分都没有!”

  “总对价就是15.5亿,去换百信数码干干净净100%的股权、物业、品牌、渠道,所有麻烦一次解决,把他们外面那些想捡便宜的洋鬼子和姓张的路彻底堵死!”

  随即,黄峻烈的目光落又在李军涛和黄艳红身上:“军涛,艳红,这15.5亿是硬顶,但在框子里,你可以动。”

  “怎么动?用物业和补偿金去压他们OpCo的价格,告诉他们,这是国镁最后的诚意,行,就签字拿钱,大家发财,不行....大家一拍两散,我们那这笔钱掉头去砸甬乐、大钟,或者把钱投到别处讲故事。”

  “百信?就让陆桐抱着他那堆金疙门店,等着被百思买、沃尔玛慢慢啃吧。看他们能撑多久,还有,”

  黄峻烈一指邹小春,“法律文书上,给老子钉死了!收购完成之日,百信必须即刻终止与任何第三方的所谓战略接触,所有未披露的接触都视为违约!”

  最后,他盯着张丁,“你,盯着点!如果他们还不识抬举,把风放出去,就说国美在接触东芝、松下,准备自建高端3C渠道,动摇动摇他们那些国际品牌的关系,都明白了?”

  几人互相看了眼,刚刚心里的犹豫和为难消弭了大半,毕竟,老板发话了,划了线,就好办了,讨价还价么。

  “明白了。”

  黄峻烈站起身,踱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掐着腰,“另外,下一轮,军涛,你主谈,唱红脸,给足面子。”

  “艳红,财务上寸土必争,但目标不是推翻那个姓董设置的堡垒,是给军涛的让步做铺垫!张丁.....”

  他微微侧头,“付款的组合方式,你去琢磨琢磨,分期、实物,甚至是股权、囤的地块儿,都可以用。”

  “好的,我这就去做个相应的方案。”张丁点点头,琢磨琢磨,又问道,“至于那个囤地,还要不要和大黄董那边商量一下,毕竟.....”

  黄峻烈转过身,“这事儿,我去说,不用你操心。”

  “你们要准备,第五轮,就是决战,要么拿下百信,给资本市场一颗定心丸,稳固北方大局;要么,就让他们烂在手里!我们掉头,集中火力,先把南边收拾干净,散会!”

  另一边,晋省宾馆的会议室里,投影仪的光柱打在幕布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市场分析。烟雾缭绕中,气氛却与国镁那边的凝重焦灼截然不同,透着一股沉稳的默契和隐隐的期待。

  孙伟民、何扬青、安德鲁、杜恒、董泰围坐在一部电话前,陆小宁坐在靠后的位置,笔记本摊开,带着专注的神色。

  “不好意思啊各位,刚机器人那边有地儿事,来晚了,那什么,直接说,我这抽空过来,一会儿还得过去一趟。”陆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

  “.....黄老板那边拖不起,”董泰先开了口,带着笃定,“国镁刚发了Q3财报,同比增幅勉强达标,但市场占有率增长低于分析师预期。”

  “特别是华东、华南部分区域,被输宁抢得厉害。股价能稳住,全靠上市红利和对扩张故事的预期。”

  “现在市场对他们能否消化掉百信、甬乐、大钟形成真正的整合优势,已经开始有质疑的声音了。他们的压力,现在是双重的,内部业绩,外部资本。”

  安德鲁一旁弹了弹烟灰,慢悠悠道,“压力会转化为急迫。前几轮我们筑起的堡垒非常有效,成功地把谈判引入我们设定的战场,让他们无法速胜,每一次拖延都在强化我们奇货可居的地位。”

  “而,Media Markt和Best Buy、Walmart接触的风声,就像往油锅里滴的水,足够让他们内部焦躁升温。第五轮,那位黄老板应该会亮出他的底线,大幅提高报价,并试图用短促突击制造终局压力。”

  “他们人怎么样?这几轮谈判,那个黄妹妹给董总造成不小压力?”

  董泰耸了耸肩,“是个高手,压力之下还能精准找到几个刁钻点。不过,我们的准备更充分。她越专业,越挖细节,反而越证明我们评估的扎实。她最后敲回车那劲儿,我看是有点没处使劲的憋屈。”

  “哈哈哈~~~~”一群人都乐。

  杜恒接口道,“还有,李军涛的焦躁藏不住了。张丁放了几次烟雾弹,被我们直接用红空规则顶回去,他也没敢再纠缠。现在压力全在他们那边。时间,确实是我们最好的盟友。”

  “小宁,你觉得呢?”电话那头,陆桐点了儿子的名。

  陆小宁挪了挪椅子,往前靠了靠,“爸,我感觉,国镁这几位,虽然语气还是尽量维持体面,但那种来自黄老板,必须搞定的急迫感很明显,跟第一轮时的从容完全不同。”

  “另外,这几次,他的秘书,谢英在谈判时,出现的频率高了些,可能就是在反复确认我们的外部报价和心理底线。”

  “那么,”陆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这第五轮,估计就是国镁要掀底牌的时候了?”

  “是的,”安德鲁回道,琥珀色的眼里泛着笃定,“第五轮,朋友们,准备好迎接风暴吧。”

  “咱们黄老板的耐心耗尽了。结合黄艳红、李军涛在第四轮最后时刻难以掩饰的焦躁,黄老板必然划定了底线,并且会施加巨大的压力,要求速战速决。”

  说着,安德鲁拿起激光笔,红点在身旁幕布上的“国镁压力点”区域画着圈。

  “一是股市压力: 年底业绩期临近,那边需要利好消息支撑股价,稳固投资者信心。收购百信剩余股份,完成对北方核心3C渠道的彻底整合,是一个重要的故事。”

  “二是竞争压力:我们的道德信息,甬乐接触了上市辅导公司,在南边虎视眈眈,希望寻求资本的路线抵抗。”

  “输宁的内部会议爆出来,也在加速布局,和准备粮草弹药。国镁要尽快结束北方战事,避免多线消耗。百信这个钉子不拔掉,始终是隐患,也牵扯其大量精力。”

  “再就是第三方刺激,我们放出的百思买、沃尔玛接触的风声,无论真假,都像一根刺扎在黄老板的心里。他不能容忍到嘴的鸭子有飞走的任何可能,这会让他显得无能。”

  “最后,就是上市后的国镁,内部派系、整合问题出现不少,已经开始有高管因为分赃不均,出现叛逃的苗头,如果不能拿下百信,对黄峻烈树立权威,震慑内部将会造成巨大影响。”

  安德鲁把激光笔一扔,拍了拍手,“所以,我分析,第五轮,黄,会加价,并且会极限施压。”

  “李军涛会扮演苦口婆心的和平使者,强调大局、未来,试图用最后的高价和破裂的威胁来瓦解我们。”

  “而黄艳红会继续在财务细节上纠缠,但目的不再是推翻,而是为李军涛的最终报价制造一个艰难让步的台阶。”

  陆桐的声音传来,还夹杂着点烟的火机声,“都听到了?和我们预判的一致。黄老板要梭哈了。我们呢?”

  “物业剥离的独立性和评估公允性,是法律和事实基础,不容置疑。这是我们的桩子。”杜恒看了眼董泰。

  董泰点点头,笑了笑,“所以,核心资产包的整体估值,基于第四轮我们建立的数据堡垒,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国镁的急迫性,我们内部评估的合理区间,应该比他们可能的天花板还要再上浮5-8个点。”

  “嗯。”一阵沉默后,陆桐这才带着笑声,说道,“这样的话,安德鲁和杜律上次建议的,14 3 1,18亿的理想价,人家黄老板怕是肉疼得很啊。”

  孙伟民掐灭烟头,“陆总,前几轮顶下来,骨头咱熬住了,膘也养肥了。基础价14亿是他们绕不过去的坎,咱的审计底稿、市场数据都在那摆着,董总和安德鲁建的模型,他们挑不出硬伤。”

  “物业那块,那六个位置,说是镶金边都不为过,3亿是他们想完整吃下的最实惠价格。至于补偿金,我们付出的是未来可能的风险溢价和绑定核心团队的成本,1亿并不高,但....”

  孙伟民凑近话机,“考虑到对方确实急了,也为了避免在次要条款,比如付款节奏、过渡期安排上,被他们磨太久,核心对价上,可以稍微留出点谈判空间。”

  “我看,总对价底线可以设在17亿。只要不低于这个数,都能接受。但要力争把补偿金这个条款钉死,这是规矩,也是态度,您觉得呢?”

  何扬青这边拉过话机,“对!物业那块是硬通货,绝对不能松口!3亿没得商量。基础价和补偿金,是他们可能想下刀子的地方,但我们至少得要16个亿。”

  “而且,必须确保所有剥离资产、品牌授权、核心团队稳定条款和补偿金支付在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别让他们留后手!”

  王峻舟斟酌着说道,“老何说得对。钱是一方面,条款里干净很重要。特别是那几个国外大品牌的独家关系,绑在长铁上,是我们谈判桌上重要的筹码,这层保护必须体现在正式协议里,不能含糊。”

  会议室和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陆小宁听到话机里,传来一下接一下的“嗒嗒”声,知道那是老爸做决定前的习惯性动作。

  终于。

  “好!那就按伟民和老何说的,物业3亿不动!基础价和补偿金看他们怎么出牌,但打包总价必须守住17亿这条线!”

  “另外,所有核心条款必须干净利落,不留尾巴。小宁,都记下了?”

  陆小宁直起身,对着话机,好像那边能看到一样,用力点头,“记下了,爸。”

  陆桐似乎也能瞧见儿子的动作一般,沉稳而锐利语气传来,“黄老板想快刀斩乱麻?我们就给他一场硬碰硬的收官战!按这个策略,准备吧,各位,拜托了!”

  会议室的门打开,深秋夜晚带着凉意的空气涌入。两边,最后一战的鼓声已经擂响,只待谈判桌前的碰撞。

  陆小宁合上笔记本,掌心微微出汗,却不再是紧张,而是带着一种参与宏大棋局的兴奋与期待。

  就在走出门的时候,手机响起,陆小宁点开,看到上面的一条信息,笑了笑。

  “礼拜天,上午八点半,别忘了,把小红马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