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城,王殊正在郗超的带领下,入宫觐见天子司马曜。
他是周公世子,到了京城,按礼,这个流程还是得走一下的。
郗超在车内低声道:“一会进殿,陛下若是出言不逊,君同你别在意,随他去就是了。”
王殊点头称是,心里却觉得怪怪的。
一层层通报之后,两人来到大殿外,郗超先进去了。
过了一会,便听见里面喊道:“周世子觐见。”
王殊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了进去,来到殿中,对着坐在上位的司马曜行礼。
等了好一阵,他才听见一声“请周世子入座”。
王殊抬起头,嘴里称谢,双眼快速扫了下御阶之上的那个身影,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到一旁坐下,郗超已经在他的对面落座,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司马曜开口道:“不知周世子此次入京,所为何事?”
王殊端正道:“奉父亲之命,来江南游历,增长见识。”
殿内沉默一阵,司马曜又道:“周国广袤,世子为何要来江南?”
“天南海北,风土人情各有不同,”王殊解释道:“我曾在江南待过几年,此番也算故地重游。”
他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王凝之带他回会稽守孝的那段时间。
司马曜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北地风情,如何比得上江南。”
王殊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淡然笑道:“陛下该去北方看看,中朝故都,关东沃野,并不比江南差,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不应厚此薄彼。”
司马曜有些恼怒,觉得受到了冒犯。
郗超则毫不在意地起身道:“觐见礼毕,周世子可以退下了。”
本来就是走个流程的事,没什么好聊的,说僵了反而不美。
王殊闻言,起身行礼告辞。
郗超也跟着他一起,退出了大殿。
走下台阶,王殊回头看了看,摇摇头,叹了口气。
郗超并不在乎这还是在宫中,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陛下有些小孩子气?”
王殊报以苦笑,“他确实比我还小一岁,想想也是不容易。”
“没什么不容易的,”郗超说道:“晋室沦落到今日,确实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也没那个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所以老实配合,才是明智之举,诸如今日这样的言辞举动,只会惹来祸端,智者不为。”
王殊嗯了一声,表示受教。
他只是觉得两人年龄相仿,才若有所感,还不至于去同情这个御座上的天子。
接下来的几日,王殊拜见了不少世家的长辈,算起来都是亲戚。
不过没有哪家高门敢拿王殊当寻常晚辈看,一个个都十分客气,隆重地进行了接待,让王殊见识到了江左高门的排场。
郗超有时陪他一起,有时走不开,便让禁军跟着。
一日,王殊赴宴归来,啧啧称奇道:“江东奢靡至此,难怪大家不思北还。”
郗超笑道:“并非江东的问题,昔日中朝洛阳,高门斗富,比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中朝盛极而衰,算起来不过十余年,”王殊叹道:“没想到如今朝廷都偏安一隅了,却还是这般风气,焉有不亡之理。”
郗超点点头,“这也是你父亲迁回洛阳的原因之一,建康的问题,已经不是修修补补能解决的,不如弃之。”
以建康作为都城,这些瓜分了三吴之地的世家不好处理,还不如冷落他们,让他们自然淘汰。
两人正说着,外面送来急报,正是孙泰再次反叛的消息。
郗超思考一阵,命人喊来刘轨。
在他接待来客的时候,王殊退到一旁的屏风后,默不作声。
刘轨很快赶来。
郗超吩咐道:“你带两万人,再调集各地守军,去会稽解决孙泰的叛乱,务必将首恶擒获。”
刘轨领命,又问:“附逆的乱民,如何处置?”
“顽固者就地处决,降者带回京城受刑,”郗超毫不留情道:“上回已经放过一次了,不用再有顾虑。”
刘轨高声称是,快步去了。
郗超对出来的王殊问道:“是不是觉得我太残忍了?”
王殊摇摇头,“会稽一叛再叛,是应当除恶务尽。”
郗超对这个说法很满意,“不过你的会稽之行得延后了。”
他对平叛信心十足,一群乌合之众,根本翻不起多大浪。
“不急,”王殊笑道:“正好在京中多跟叔父学习几日。”
没想到数日之后,刘桃棒快马飞奔回京,来见郗超。
刘轨出发才不久,尚未传回消息,所以郗超看到刘桃棒,有些吃惊,“山阴出事了吗?”
刘桃棒赶紧否认,将叛军攻城失败,率军南撤的消息说了。
郗超却皱了皱眉,“战乱未定,你不在山阴安抚百姓,入京来做什么?”
“县里的事我都安排下了,”刘桃棒说道:“入京是为了向朝廷申请水军,清剿乱军的大本营海中洲。”
郗超缓和了语气,“你考虑得不错,我已派军去追击孙泰,海中州那边,我会让京口的水师前往。”
刘桃棒连声道谢。
见他们聊完正事,王殊这才从屏风后出来,朗声道:“刘叔,许久未见,你是知道我来建康了吗?”
刘桃棒一脸欣喜,赶紧向他行礼,“小郎君何时来的,我并不知情。”
说完拍了拍脑门,又道:“该称世子了。”
“都一样,”王殊笑道:“听说你在山阴县做得不错,父亲和我都为你高兴。”
刘桃棒嘿嘿直笑,“我其实也没做什么。”
王殊点头道:“我计划要去会稽看看的,刘叔既然来了,不如过几日带我一道过去。”
刘桃棒看向郗超,没有答话。
郗超想了下,“倒是无妨,过几日刘轨应该追上乱军了,我再给你们派五千人同行。”
王殊笑着谢过,“我到下面的郡县转一圈,再回来向叔父讨教。”
郗超摆摆手,“今日无事,你们且下去叙旧,明日再来见我。”
王殊再次致谢,和刘桃棒一起退了出来。
到了外面,两人和李寿、何无忌等人碰头,大家都很相熟,在此重逢,十分高兴。
随行的几人对刘桃棒如何做县令心生好奇,七嘴八舌地让他讲来听听。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他是周公世子,到了京城,按礼,这个流程还是得走一下的。
郗超在车内低声道:“一会进殿,陛下若是出言不逊,君同你别在意,随他去就是了。”
王殊点头称是,心里却觉得怪怪的。
一层层通报之后,两人来到大殿外,郗超先进去了。
过了一会,便听见里面喊道:“周世子觐见。”
王殊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了进去,来到殿中,对着坐在上位的司马曜行礼。
等了好一阵,他才听见一声“请周世子入座”。
王殊抬起头,嘴里称谢,双眼快速扫了下御阶之上的那个身影,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到一旁坐下,郗超已经在他的对面落座,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司马曜开口道:“不知周世子此次入京,所为何事?”
王殊端正道:“奉父亲之命,来江南游历,增长见识。”
殿内沉默一阵,司马曜又道:“周国广袤,世子为何要来江南?”
“天南海北,风土人情各有不同,”王殊解释道:“我曾在江南待过几年,此番也算故地重游。”
他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王凝之带他回会稽守孝的那段时间。
司马曜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北地风情,如何比得上江南。”
王殊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淡然笑道:“陛下该去北方看看,中朝故都,关东沃野,并不比江南差,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不应厚此薄彼。”
司马曜有些恼怒,觉得受到了冒犯。
郗超则毫不在意地起身道:“觐见礼毕,周世子可以退下了。”
本来就是走个流程的事,没什么好聊的,说僵了反而不美。
王殊闻言,起身行礼告辞。
郗超也跟着他一起,退出了大殿。
走下台阶,王殊回头看了看,摇摇头,叹了口气。
郗超并不在乎这还是在宫中,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陛下有些小孩子气?”
王殊报以苦笑,“他确实比我还小一岁,想想也是不容易。”
“没什么不容易的,”郗超说道:“晋室沦落到今日,确实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也没那个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所以老实配合,才是明智之举,诸如今日这样的言辞举动,只会惹来祸端,智者不为。”
王殊嗯了一声,表示受教。
他只是觉得两人年龄相仿,才若有所感,还不至于去同情这个御座上的天子。
接下来的几日,王殊拜见了不少世家的长辈,算起来都是亲戚。
不过没有哪家高门敢拿王殊当寻常晚辈看,一个个都十分客气,隆重地进行了接待,让王殊见识到了江左高门的排场。
郗超有时陪他一起,有时走不开,便让禁军跟着。
一日,王殊赴宴归来,啧啧称奇道:“江东奢靡至此,难怪大家不思北还。”
郗超笑道:“并非江东的问题,昔日中朝洛阳,高门斗富,比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中朝盛极而衰,算起来不过十余年,”王殊叹道:“没想到如今朝廷都偏安一隅了,却还是这般风气,焉有不亡之理。”
郗超点点头,“这也是你父亲迁回洛阳的原因之一,建康的问题,已经不是修修补补能解决的,不如弃之。”
以建康作为都城,这些瓜分了三吴之地的世家不好处理,还不如冷落他们,让他们自然淘汰。
两人正说着,外面送来急报,正是孙泰再次反叛的消息。
郗超思考一阵,命人喊来刘轨。
在他接待来客的时候,王殊退到一旁的屏风后,默不作声。
刘轨很快赶来。
郗超吩咐道:“你带两万人,再调集各地守军,去会稽解决孙泰的叛乱,务必将首恶擒获。”
刘轨领命,又问:“附逆的乱民,如何处置?”
“顽固者就地处决,降者带回京城受刑,”郗超毫不留情道:“上回已经放过一次了,不用再有顾虑。”
刘轨高声称是,快步去了。
郗超对出来的王殊问道:“是不是觉得我太残忍了?”
王殊摇摇头,“会稽一叛再叛,是应当除恶务尽。”
郗超对这个说法很满意,“不过你的会稽之行得延后了。”
他对平叛信心十足,一群乌合之众,根本翻不起多大浪。
“不急,”王殊笑道:“正好在京中多跟叔父学习几日。”
没想到数日之后,刘桃棒快马飞奔回京,来见郗超。
刘轨出发才不久,尚未传回消息,所以郗超看到刘桃棒,有些吃惊,“山阴出事了吗?”
刘桃棒赶紧否认,将叛军攻城失败,率军南撤的消息说了。
郗超却皱了皱眉,“战乱未定,你不在山阴安抚百姓,入京来做什么?”
“县里的事我都安排下了,”刘桃棒说道:“入京是为了向朝廷申请水军,清剿乱军的大本营海中洲。”
郗超缓和了语气,“你考虑得不错,我已派军去追击孙泰,海中州那边,我会让京口的水师前往。”
刘桃棒连声道谢。
见他们聊完正事,王殊这才从屏风后出来,朗声道:“刘叔,许久未见,你是知道我来建康了吗?”
刘桃棒一脸欣喜,赶紧向他行礼,“小郎君何时来的,我并不知情。”
说完拍了拍脑门,又道:“该称世子了。”
“都一样,”王殊笑道:“听说你在山阴县做得不错,父亲和我都为你高兴。”
刘桃棒嘿嘿直笑,“我其实也没做什么。”
王殊点头道:“我计划要去会稽看看的,刘叔既然来了,不如过几日带我一道过去。”
刘桃棒看向郗超,没有答话。
郗超想了下,“倒是无妨,过几日刘轨应该追上乱军了,我再给你们派五千人同行。”
王殊笑着谢过,“我到下面的郡县转一圈,再回来向叔父讨教。”
郗超摆摆手,“今日无事,你们且下去叙旧,明日再来见我。”
王殊再次致谢,和刘桃棒一起退了出来。
到了外面,两人和李寿、何无忌等人碰头,大家都很相熟,在此重逢,十分高兴。
随行的几人对刘桃棒如何做县令心生好奇,七嘴八舌地让他讲来听听。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