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棒被几人缠不过,却又说不明白。
“我真没做什么,就是给没地的流民分地,给没身份的奴隶户籍,如果有人上衙门告状,我为他们理清楚是非对错。”
何无忌老练一些,评价道:“能做到这些,已经是个好官了。”
王殊敏锐发现这里面的猫腻,笑问:“你为那些流民、奴隶出头,没人找你麻烦吗?”
“没有,”刘桃棒说道:“前次动乱之后,山阴县空出来不少地,我都收入了官府,遇上没地的人,我就从里面分。”
这一问一答,连最小的刘裕都听出问题了,冷笑道:“山阴全是世家大族,怎么会有空地,那些人不敢抢,只是顾忌你的身份罢了。”
刘桃棒哦了一声,经过谢安的一番话,他已经不在意这个了,笑道:“反正结果是好的,我不在乎是因为什么。”
王殊点头道:“刘叔说得是,做得也很好。”
江东世家现在只想在动荡之中保全家族,所以不敢太贪心,毕竟他们拥有的已经够多了。
众人在建康又待了几日,等刘轨传回在会稽南边大败乱军,正在继续追击孙泰的消息后,郗超派出五千人,随王殊等人一起南下。
河东郡,涑水从中条山流下,途径绛县、闻喜、解县,在蒲阪汇入黄河。
闻喜以北七十余里,是平阳郡的临汾县。
临汾临汾,自然是临的汾水,汾水自太原而下,一路向南,经平阳和临汾后,转头向西,汇入黄河。
在涑水和汾水的中间,东临绛山,西临黄河,有一块阶梯状的黄土高地,是为峨眉台地。
谢玄此刻便站在这块高地上,远看北边的临汾县城。
谢朗冷得缩了缩脖子,紧了紧身上的皮裘,“看这天,怕是又要下雪了。”
“这里的雪可就大了,”谢玄笑道:“你的撒盐之喻在这边愈发不合适。”
天寒地冻,作为背景板的谢朗没心思和他讨论这个,问道:“阿兄来这里看什么?”
谢玄举目四望,“听闻巴郡的垫江有一座山,名为钓鱼山,是个三江汇聚、削壁悬岩的形胜之地,你看此处如何?”
谢朗惊奇道:“阿兄打算在此地筑城?”
“此地三面临水,地势高亢,沟壑纵横,南可拱卫河东,西可扼守龙门,”谢玄分析道:“真乃绝佳的筑城之所。”
谢朗摇头道:“眼下我们是要进攻,筑城之事,恐怕于我们并无好处。”
“当然有益,”谢玄笑道:“此地距临汾县不过一日路程,我打算将进攻的前站放在这里,沿台地边缘修筑坞堡,存放粮草辎重。”
大军前进,后勤极为重要,尤其面对的还是慕容垂的鲜卑骑兵,所以谢玄首先考虑的便是后勤物资的安全。
谢朗若有所思,“阿兄是觉得,燕军会在临汾县一带与我们大战?”
“临汾再往北,便是一马平川,直抵燕都平阳,”谢玄笑道:“他们若不死守临汾,那岂不是要和我们在平阳城外交战,那可太伤燕国军民的士气了。”
都城被围,城中还有不少被鲜卑人劫掠回去的百姓,很难想象事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是同仇敌忾、协力守城,还是里应外合、驱逐胡虏?
谢朗跺了跺脚,“阿兄说得是,不过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这天气,待在外面真要命。”
可谢玄又转了一圈,点出几处要地,让随行人员在地图上做好标记,好送回洛阳去。
修筑坞堡,转运物资,需要大量的民夫,他的雍州百废待兴,只能向姊夫王凝之伸手了。
时至岁末,洛阳城即将迎来第一个新年岁首,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王凝之收到谢玄的书信,又仔细看了看地图,喃喃道:“这个地,好像是玉璧啊。”
谢道韫没听清,问道:“什么?”
王凝之摇摇头,“没什么,阿羯挑了个好地方,作为进攻平阳的桥头堡,找我要支援来了。”
说着他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谢道韫。
谢道韫快速扫过,“民夫倒不是问题,冬日无事,可以征调,就是现在也太冷了些。”
“我们冷,燕军也冷,”王凝之说道:“阿羯的想法,是开春便动兵,不给燕军充足的准备时间,所以此事才要快。”
谢道韫对司州的情况十分了解,“就近的河南、河内、汲郡和荥阳几郡,恐怕抽调不出那么多人。”
再远的,民夫来往耗时太久,代价也太大。
王凝之笑道:“为何只调司州的人,收复失地,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会让兖州的濮阳和陈留,豫州的襄城和颍川,每郡各出一万民夫。”
谢道韫点点头,“那差不多,雍州和上党还可以出一点,应该够了。”
“以后用兵,临近的州郡都必须差人配合,”王凝之说道:“那帮人不能总在我后面看着,好像输赢都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谢道韫忍不住笑了,“输了确实有关系,赢了有什么关系?”
毕竟打下的地盘,增加的人口,获得的财物,都进了王凝之的口袋。
王凝之也笑道:“你怎么还拆我台呢,收复失地,人人有责,怎么就没关系了。”
说完他想了下,补充道:“不过你说的有些道理,河东郡那边,我打算调一些世家子弟过来担任县令,让他们看到好处。”
“这算什么好处,”谢道韫摇头道:“小小县令,他们根本看不上。”
王凝之则道:“今日不同往日了,建康的日子不好过,那帮人总该为以后想想,再说违背我的意思,他们还得掂量下后果,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给你官做,你还挑三拣四,那就别做好了。
谢道韫叹道:“这么一来,建康就真的要衰落了。”
“本来也是虚假的繁荣,”王凝之不屑道:“一道竹篱笆,被人闯多少次了,那帮人还在里面歌舞升平,简直是笑话。”
谢道韫笑道:“你不也闯过,有什么好笑的。”
“我是去拯救他们,”王凝之正色道:“没有我,他们的下场只会更惨。”
这话不差,毕竟王凝之的出身摆在那,不用靠大肆屠戮,杀人立威,就可以得到世家的认同。
换个出身寒门的行伍之人上位,这帮世家不知道要被清洗多少遍。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我真没做什么,就是给没地的流民分地,给没身份的奴隶户籍,如果有人上衙门告状,我为他们理清楚是非对错。”
何无忌老练一些,评价道:“能做到这些,已经是个好官了。”
王殊敏锐发现这里面的猫腻,笑问:“你为那些流民、奴隶出头,没人找你麻烦吗?”
“没有,”刘桃棒说道:“前次动乱之后,山阴县空出来不少地,我都收入了官府,遇上没地的人,我就从里面分。”
这一问一答,连最小的刘裕都听出问题了,冷笑道:“山阴全是世家大族,怎么会有空地,那些人不敢抢,只是顾忌你的身份罢了。”
刘桃棒哦了一声,经过谢安的一番话,他已经不在意这个了,笑道:“反正结果是好的,我不在乎是因为什么。”
王殊点头道:“刘叔说得是,做得也很好。”
江东世家现在只想在动荡之中保全家族,所以不敢太贪心,毕竟他们拥有的已经够多了。
众人在建康又待了几日,等刘轨传回在会稽南边大败乱军,正在继续追击孙泰的消息后,郗超派出五千人,随王殊等人一起南下。
河东郡,涑水从中条山流下,途径绛县、闻喜、解县,在蒲阪汇入黄河。
闻喜以北七十余里,是平阳郡的临汾县。
临汾临汾,自然是临的汾水,汾水自太原而下,一路向南,经平阳和临汾后,转头向西,汇入黄河。
在涑水和汾水的中间,东临绛山,西临黄河,有一块阶梯状的黄土高地,是为峨眉台地。
谢玄此刻便站在这块高地上,远看北边的临汾县城。
谢朗冷得缩了缩脖子,紧了紧身上的皮裘,“看这天,怕是又要下雪了。”
“这里的雪可就大了,”谢玄笑道:“你的撒盐之喻在这边愈发不合适。”
天寒地冻,作为背景板的谢朗没心思和他讨论这个,问道:“阿兄来这里看什么?”
谢玄举目四望,“听闻巴郡的垫江有一座山,名为钓鱼山,是个三江汇聚、削壁悬岩的形胜之地,你看此处如何?”
谢朗惊奇道:“阿兄打算在此地筑城?”
“此地三面临水,地势高亢,沟壑纵横,南可拱卫河东,西可扼守龙门,”谢玄分析道:“真乃绝佳的筑城之所。”
谢朗摇头道:“眼下我们是要进攻,筑城之事,恐怕于我们并无好处。”
“当然有益,”谢玄笑道:“此地距临汾县不过一日路程,我打算将进攻的前站放在这里,沿台地边缘修筑坞堡,存放粮草辎重。”
大军前进,后勤极为重要,尤其面对的还是慕容垂的鲜卑骑兵,所以谢玄首先考虑的便是后勤物资的安全。
谢朗若有所思,“阿兄是觉得,燕军会在临汾县一带与我们大战?”
“临汾再往北,便是一马平川,直抵燕都平阳,”谢玄笑道:“他们若不死守临汾,那岂不是要和我们在平阳城外交战,那可太伤燕国军民的士气了。”
都城被围,城中还有不少被鲜卑人劫掠回去的百姓,很难想象事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是同仇敌忾、协力守城,还是里应外合、驱逐胡虏?
谢朗跺了跺脚,“阿兄说得是,不过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这天气,待在外面真要命。”
可谢玄又转了一圈,点出几处要地,让随行人员在地图上做好标记,好送回洛阳去。
修筑坞堡,转运物资,需要大量的民夫,他的雍州百废待兴,只能向姊夫王凝之伸手了。
时至岁末,洛阳城即将迎来第一个新年岁首,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王凝之收到谢玄的书信,又仔细看了看地图,喃喃道:“这个地,好像是玉璧啊。”
谢道韫没听清,问道:“什么?”
王凝之摇摇头,“没什么,阿羯挑了个好地方,作为进攻平阳的桥头堡,找我要支援来了。”
说着他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谢道韫。
谢道韫快速扫过,“民夫倒不是问题,冬日无事,可以征调,就是现在也太冷了些。”
“我们冷,燕军也冷,”王凝之说道:“阿羯的想法,是开春便动兵,不给燕军充足的准备时间,所以此事才要快。”
谢道韫对司州的情况十分了解,“就近的河南、河内、汲郡和荥阳几郡,恐怕抽调不出那么多人。”
再远的,民夫来往耗时太久,代价也太大。
王凝之笑道:“为何只调司州的人,收复失地,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会让兖州的濮阳和陈留,豫州的襄城和颍川,每郡各出一万民夫。”
谢道韫点点头,“那差不多,雍州和上党还可以出一点,应该够了。”
“以后用兵,临近的州郡都必须差人配合,”王凝之说道:“那帮人不能总在我后面看着,好像输赢都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谢道韫忍不住笑了,“输了确实有关系,赢了有什么关系?”
毕竟打下的地盘,增加的人口,获得的财物,都进了王凝之的口袋。
王凝之也笑道:“你怎么还拆我台呢,收复失地,人人有责,怎么就没关系了。”
说完他想了下,补充道:“不过你说的有些道理,河东郡那边,我打算调一些世家子弟过来担任县令,让他们看到好处。”
“这算什么好处,”谢道韫摇头道:“小小县令,他们根本看不上。”
王凝之则道:“今日不同往日了,建康的日子不好过,那帮人总该为以后想想,再说违背我的意思,他们还得掂量下后果,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给你官做,你还挑三拣四,那就别做好了。
谢道韫叹道:“这么一来,建康就真的要衰落了。”
“本来也是虚假的繁荣,”王凝之不屑道:“一道竹篱笆,被人闯多少次了,那帮人还在里面歌舞升平,简直是笑话。”
谢道韫笑道:“你不也闯过,有什么好笑的。”
“我是去拯救他们,”王凝之正色道:“没有我,他们的下场只会更惨。”
这话不差,毕竟王凝之的出身摆在那,不用靠大肆屠戮,杀人立威,就可以得到世家的认同。
换个出身寒门的行伍之人上位,这帮世家不知道要被清洗多少遍。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