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田间问话-《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见是几位衣着体面的老爷,他连忙放下手中的镰刀,在粗布的衣襟上反复擦了擦手,似乎想把手上的泥土擦得干净,好不至于碍了贵人的眼。

  不过,他眼神中的警惕和畏惧此时却多了几分。

  对于这些看起来与田间劳作格格不入的贵人,他本能地保持着距离。

  “您问您的,这梅雨说不得就飘到眼巴前了,这手上可停不得。”

  老汉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他显然不想放下手中的活计,毕竟这麦子和水稻不同。

  一日也等不得人,一旦下雨,一年的辛苦可就真的白费了。

  不过源徒却是极有经验的,他看出了老汉的顾虑,也明白陛下的心思。

  一个眼神递过去,便有两个跟在后面的大汉上前,接过老汉的镰刀,熟练地割了起来。

  他们的动作虽然不如老汉那般娴熟,却也算得上麻利。

  “这怎么好?这怎么好!”那老汉见状,顿时着急起来,连连摆手。

  他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让这些看起来身份不凡的人帮自己割麦,实在是受宠若惊,实在是不敢当!

  不过看一行人的打扮,也知道不是自己能得罪得起的。

  他只好讪讪地走到地头,恭候着。

  “老爷,您要问些什么?咱就是个山野村夫,也不懂得啥。”老汉低着头,声音里明显多了几分畏惧。

  “先不忙,喝口水缓缓,咱们就是聊两句,没别的意思。”景佑帝极尽和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福公公适时地递上一个精致的水筒,那是用上好的竹筒制成,外面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俺老汉喝这个就好!”老汉许是真的累了,喉咙干得冒烟。

  但他并未接过福公公递来的水筒,而是从田边的草窠中取出一个看起来有些陈旧的陶罐。

  陶口缺了豁子,显然已经用了很久。

  扔掉上边覆着的桐叶,对着嘴“咕咕”地喝了两口,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那模样,就好像干涸的庄稼突然得到了雨水的滋润,看得人心头发紧,看得人平白生出几分心疼。

  “老丈贵姓?家里几口人?“景佑帝问道。

  “小老儿姓周,家里就老婆子和两个闺女,女婿前些年修河堤时摔断了腿,干不得重活。“周老汉说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大闺女带着小孙在东头收麦,那边麦黄得早,小闺女还没嫁人,如今在麦场那看场呢,老婆子在家做饭,一会儿就该送来了,你要是不嫌弃,一会儿添双筷子就是。”

  景佑帝眉头微蹙:“修河堤?是官府征的劳役?“

  周老汉点点头,似乎不愿多谈。

  “年年都有的,不过是命不好罢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色。

  “您瞧那边,老三家人口多动作快,昨天就开始收了,今天已经打完场了。我们家人手少,只能紧着来,能多收一点是一点。”

  景佑帝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块田地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割过的麦茬整齐地立在地里。

  而更多的田里,农人们正弯腰抢收,有年轻力壮的男子,有动作麻利的妇人,甚至还有半大的孩子跟在后面,学着大人的样子捆扎麦束。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更远处,几个壮年男子正用连枷拍打铺在场院里的麦子,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如雨点般飞溅。

  “老丈家里有几亩地,今年收成如何?”看老汉放松了一些,景佑帝继续问道。

  目光落在周围金黄的麦田上,带着一丝好奇和关切。

  “回老爷的话,老汉家里三亩旱田,两亩水田,今年麦子长得还行,不算灾年,不过也算不得丰年。”老农抹了把脸上的汗,声音依旧沙哑,但比起刚才,已经自然了一些。

  景佑帝蹲下身,从地上拾起一株被割下的麦穗,在掌心轻轻揉搓着。

  麦粒从麦穗中脱落出来,饱满圆润,泛着淡黄色的光泽,带着沉甸甸的质感。

  他捻起一粒放在口中嚼了嚼,一股淡淡的焦黄的麦香沁人心脾。

  “真是好麦子啊!”景佑帝点头赞道。

  “这一亩地如今能打多少粮食?”景佑帝继续问道。

  对于农事,他虽然不如老农那般精通,但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

  “这是中田,若是往年好年景,一亩能打一石五左右。”老农抬起头,看了看自家的麦田,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又有几分担忧。

  “不过今年南风来得早,麦熟得快,昨夜一阵热风,今早一看,麦穗都有些焦黄了,若不赶紧收,怕是要掉粒,估摸着一亩一石三四差不多。”

  从话语间能感觉到他应该已经相当满意了。

  “老爷若是无事,小老儿还得抓紧割麦……”

  正说着,一个老妇提着食篮从田埂上走来,身后跟着个六七岁的男孩。

  看到田里多了几个陌生老爷,老妇明显吓了一跳,慌忙行礼,小男孩却好奇地盯着几人看。

  “爷爷……“小男孩却是毫无所觉。

  “虎子,不得无礼!“老妇急忙拉过孩子。

  老汉从食篮中取出粗瓷碗和瓦罐,倒出几碗绿豆汤:“老爷们若不嫌弃……”

  福公公有心劝阻,源徒却是直接接过碗一饮而尽,清甜的汤水带着薄荷的清凉,实在宜人心脾。

  “好汤食!老爷不妨也试一试!”

  景佑帝倒也直接,同样端了一碗,清凉的绿豆汤夹杂一点米香,还有几分薄荷的清甜,倒是适合这个季节!

  “喝了你们的汤食,老爷也不好没有表示,这个银币拿去,当做老爷的见面礼”

  景佑帝从袖中掏出一枚银光凛凛的银元想要交到那虎子的手里。

  那孩子犹豫着,盯着自家爷爷奶奶不知该不该接。

  “不过是两口绿豆汤,当不得什么?老爷这实在贵重,小老儿承受不得”单纯的质朴让老汉第一时间拒绝道。

  “收着吧!不收着老爷要生气的!”源徒在一旁帮腔道,毕竟景佑帝可从来都不喜欢被拒绝的。

  “哈哈!不收着老爷是要生气的!”景佑帝佯装生气状,福公公则接过银元交到了小男孩的手中。

  几人这才告辞离开,徒留下老汉几人盯着银币上的头像发呆。

  景佑帝突然发现,这银币简直太适合打赏了。

  毕竟这一两银元可要比一两散碎银子有牌面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