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三十六坊改造-《红楼群芳谱》

  “……”

  “……”

  许家小姐出面为他们解围,秦钟和小王爷正要开口言谢呢,谁料……。

  随此女一言,二人话到嘴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怎么会!

  此女认识他们?

  怎么会认识他们?

  完全没有理由!

  没有理由的!

  可以确定,自己和小王爷都没有见过此女,完全没有见过,但……此女却道出他们的身份。

  “你……你见过我?”

  许二小姐!

  面前的女子就是许二小姐!

  小王爷狐疑一问,若是许家在京城住着,或许见过自己,近年来……自己多在城中行走。

  一些人也知道自己的身份。

  可!

  许家远在千里之外的历城。

  此女去过京城,专门见过自己?而自己不知道?有这个可能吗?不太可能吧!

  父王和母妃应也不会瞒着自己。

  然!

  想着父王、母妃她们于自己所观的三位女子身份讯息,前两位都符合,唯有这位许二小姐……。

  更有!

  他怎么知道自己身边的是小神医!

  小神医虽有名气,京城认识的人并不多,近年来多在书院、江南……,认识的人很少。

  她!

  知道?

  为何?

  “……”

  “世子知道小女是谁了?”

  “爹爹和恭王爷相识多年,只是……多年来爹爹一直待在历城。”

  “……”

  “数月之前,因一些事,爹爹请恭王爷赐下世子的一幅画像,画像上的画道笔锋……很写实。”

  “观之,便知真人!”

  “刚才在东方楼,我从三楼一观……便是识出世子,确认是世子!”

  “至于秦公子!”

  “说来也是机缘,前两日……京城来了一封书信,是送给我爹爹的。”

  “当时我也在书房里。”

  “书信是恭王爷所写,王爷之意,不需要打扰世子和秦公子游玩之心。”

  “若是有事情,让父亲酌情处理!”

  “那封信……我看到了。”

  “东方楼之事。”

  “再加上这些人京城口音。”

  “是以,确认世子的身份,还有秦公子的身份!”

  “……”

  看着眼前二人多惊愕的模样,女子忍不住抿嘴一笑,话语间,再次一礼。

  继而,为二人解惑。

  真正见过二人是没有的。

  但!

  自己见过恭王世子的画像,和真人一般无二的画像,不知道是京城哪位大家所画!

  金大师?

  亦或者别人?

  也只有金大师的画道笔锋是那般,而且,金大师和京城报馆有很深的联系。

  恭王世子又掌握着京城报馆。

  想来是相识的。

  至于恩科探花秦公子……则是另外之事认出的,爹爹那封信是恭王爷写给他的。

  当时自己也在场,故而……央求着也是一览,想不到得知恭王世子和秦公子二人要来历城的消息。

  恭王爷在文书言语,世子久在京城,想要出城游玩一二,便是让世子前来济南府,看一看这里的特色泉水!

  想不到。

  今儿在东方楼见到了世子,原本也不十分肯定,但世子以一万两银子拍下自己的绣品。

  是以,可以确定世子的身份。

  那么,世子身侧的这位……也就无需多思了。

  至于恭王世子前来历城是否为了游玩,是否有其它事……,女子闪烁明眸,端量二人。

  “许小姐!”

  “有礼!”

  听着面前女子一番言语,小王爷不自觉有些小小的尴尬,此女……聪慧。

  如此。

  当知晓自己来意。

  父王写书信?

  哼!

  自己和小神医在历城这里游玩?父王倒是有理由!

  自己所想,在历城悄悄打听打听就好了,过两日悄悄离去,事情也就圆满了。

  现在!

  相当出乎意料。

  “徐小姐,有礼!”

  秦钟也是见礼。

  认出自己和小王爷的身份,东方楼就认出来了?估计……也应该猜出小王爷前来这里的目的。

  尤其她也提到一幅画像!

  无缘无故,恭王爷不会将小王爷的画像赐下!

  恭王爷提前和许小姐的父亲通过文书,王爷的确料事周全,倒是……眼前出现这般情况。

  自己和小王爷待在历城……不会安静了。

  “世子!”

  “秦公子!”

  “爹爹若是知道你们前来,当十分欢喜。”

  “两位可愿遂小女之意入府?以尽地主之谊?”

  “……”

  女子含笑看向二人。

  京城报馆的报纸……历城这里收到的晚一些,自己每一期都看的。

  秦公子的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自己至今还时而诵读,月初……秦公子更是殿试点中探花!

  ******

  “太子,你对于康儿的这份文书如何看?”

  “……”

  历城大雪。

  直隶大雪。

  北方大雪!

  初始一天一夜没停,京城内外,俯览之……银雪覆盖一切,若将一件白色的披风落于大地。

  霜寒天地间。

  雪厚过尺,临近两尺!

  堪为雪灾之象。

  其后!

  雨雪断断续续,一连三五都没彻底停下。

  值十一月二十日,天色仍旧阴沉,寒风仍旧阵阵,雨雪沉积,没有及时清理掉的……已然凝固成冰。

  随风滴落一根根冰凌、冰柱……。

  寒气扩散,交织一处,整个京城更为森寒一片,临近正午,一条条街道上……行走的身影屈指可数。

  养心殿!

  门窗关闭,自有通风区域,螭龙兽首火炉两处,暖意扩散,加持地暖……不为寒冷。

  一身明黄常服着身的德正帝从太子手中接过一份文书,那是刚才让太子、群臣等人看的。

  是康儿所呈!

  其上所语是关于京城三十六坊的改造事宜!言语很多,言语直白,不为晦涩,容易看懂。

  这样的文书很好。

  否则,纵然花团锦簇,纵然辞藻华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就为下乘。

  康儿的这份三十六坊改造事宜文书……有些意思。

  很有意思。

  对于眼下京城内外的救灾事宜也有助力。

  这场雪灾太大了,城内的灾情都有不少,何况城外,何况直隶之地,何况北方诸地。

  “父皇!”

  “儿臣以为……恒王这份文书可行!”

  “恒王在文书中有过言语,京城三十六坊自国朝定鼎以来就有立下,已经过百年了。”

  “百年岁月,除了以特殊木料、石材打造的府邸还能稳固之外,其余些许府邸、民居房屋皆有隐患。”

  “小雨小雪不显,若是遇到大雪、大雨……就为灾情。”

  “今岁入秋以来,就为印证。”

  “恒王文书中也提过,亲自派人去一些坊里询问过,有些人的房屋基本上每年都要修缮,都要花费不少银钱。”

  “虽为好事,却也是因为修缮……导致三十六坊许多地方错乱不一,失去固有的礼仪规制、秩序。”

  “同一条街道上,民居各异,看着也不太好。”

  “还有些人的府邸逾制,有损京师天子撵彀之地的盛状!”

  “……”

  “还有地下水道的修整。”

  “若然在改造坊里的时候,给于顺便改造,以后下大雨、暴雨的时候,就可快速缓解,不至于雨水积蓄一处。

  “……”

  “诸般种种,三十六坊一些坊里有改造的必要。”

  “只是……三十六坊坊里改造不是一件小事,那需要很大的财力支撑。”

  “就算只是一个坊里,若是全部改造一遍,纵然用上水泥之物,也非数千两、数万两可以拿下。”

  “而今北方诸地有灾情,国库钱粮有数,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可待灾情过后再谈!”

  “若是国库有余力,可改造之。”

  “否则,就只能徐徐图之了。”

  “……”

  身穿朱红大裳五爪衮龙服,太子殿下一礼,将恒王那份文书所言所语之意道出。

  文书深意是好的。

  就是……太耗费银子了。

  国库现在钱粮有数,这一次北方雪灾……许多地方都需要银子,百万两都打不住。

  这个时候改造三十六坊,非正确之事。

  “诚王,你说呢?”

  握着手中文书,德正帝微微颔首,视线一转,落于另外一个儿子身上。

  “父皇!”

  “儿臣看完恒王的这份文书,似乎有觉文书未尽之意。”

  “刚才太子殿下所言三十六坊坊里改造之事缺少银子,这般明显的事情,我想恒王不会注意不到。”

  “既然注意到了,还将文书呈递父皇。”

  “想来,当有所谋,当有所想。”

  “当有解决之法。”

  “至于三十六坊坊里改造事宜,儿臣也是支持的,恒王在文书中提及的诸般事,儿臣也有亲自一览,觉很有必要改造之!”

  器宇轩昂,仪表堂堂,天青色的攒金银丝五爪云纹衮龙服着身,更显尊荣。

  一礼,朗声语落文书之事。

  “恒王,若有解决之法,为何不在文书之中一并书录?”

  太子殿下扫了身旁侧后的诚王,又看了一眼体态胖硕不一的恒王兄弟。

  “回太子殿下!”

  “臣弟其实也没有万全的解决之法。”

  “三十六坊坊里改造之事颇大,尤其又遇到这般雪灾之事,对于京城坊里的一些受灾百姓而言,是灾事!”

  “却也是一场可以长远解决灾事的机会。”

  “也能够将三十六坊上下好好整顿一遍,欲要为之,花费的时间不会短。”

  “期间,会牵连许多人事。”

  “若可,臣弟希望可以在一坊之地先行进行试点,试点的过程中,摸索万全之法。”

  “成之,推进其余三十六坊!”

  “父皇,太子殿下,这是臣所想!”

  “……”

  雪天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