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1章 仕途一事-《红楼群芳谱》

  “醴酒!”

  “甘甜之酒!”

  “喝着还是不错的。”

  “唯有……耗费大量的五谷之物酿造这等酒水,多浪费了一些。”

  “上个月的水灾,若是不这般处理,也难为大用,也是无法。”

  “……”

  “鲸卿,最近没有荒废读书吧?”

  “待会用过饭,随我去书房,好好考较考较你。”

  “按照惯例,再等等,你和那个淳峰,就可以前往上书房行走了,就能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了。”

  “陛下,去的次数虽不多,若有前往,一般都会相召相问的。”

  “……”

  醴酒!

  是鲸卿送来的。

  上个月月初,京城乃至于整个北方大雨,雨势很大,以自己的年岁,数十年都没碰到过几次。

  关键,那个时候的北方谷物正值成熟收割的时候。

  有一些已经成熟了,自然无碍。

  另外一些,则是艰难!

  只能尽量采取可用之策,将那些被雨水侵蚀的谷物处理着,或是作为牲畜食用之物,或是添为酿酒之物,或是废弃之……。

  鲸卿在城外的田地不算少,有损的也有不少。

  听鲸卿所言,酿造了醴酒。

  还送来了一些。

  品尝之,刘延顷很喜欢。

  自己年岁有长,那些烈酒就算了,纵然一些上佳的黄酒喝的也是不多,醴酒……还是可以多喝两口的。

  有些酒意,却无醉人之韵。

  甚好。

  持盏,喝了两口,感觉还是怡人的。

  观夫人在照看小孙女用饭,没有多理会,看向临近的鲸卿,随意闲聊着。

  因朝中军国要事繁忙,一月之中,平常时日,和鲸卿一处的次数不多,多屈指可数。

  鲸卿!

  虽见鲸卿不多,他在翰林院的作为还是耳闻的。

  总体还是不错的。

  翰林院的正事没有耽搁。

  另外一些事情,也没有拉下。

  这一点很好。

  于新科进士而言,无论是三鼎甲,还是庶常馆的那些庶吉士,基本上没什么忙碌之事。

  翰林院。

  本就是清贵之地。

  何为清贵?

  相对清闲、相对尊贵……可以涵盖。

  何况,国朝六部诸司都在,诸般大小事,翰林院也难以掺和其中,是以,更显事情不多了。

  当年。

  自己也是翰林院编修,亲自走过那条路的,鲸卿现在也在走那条路,当有明显感知。

  编书!

  是恭王爷的拜托之事。

  宫里的时候,还听恭王爷说过,其余军机大臣也有所知,就是陛下后来都问了一嘴。

  也希望早早看到鲸卿将异人所传的算学之法编撰出来更多内容!

  陛下!

  陛下对鲸卿不为陌生,甚至于多熟悉了一些。

  这是一件好事。

  仕途之事,最为难得的便是简在帝心!

  只要不为虚妄之才,只要不是无能之辈,当有莫大裨益!

  宣南坊!

  也是鲸卿今岁以来要做的重要之事,养心殿内,从恒王殿下那里多有所得。

  时而,夫人也会前往宣南坊走一走,也有所得。

  鲸卿,也有言语不少。

  报纸上,也有宣南坊的许多事。

  七月,已经没有几日了。

  按照恒王殿下所言,九月之时,整个宣南坊的改造就可功成了,年底之前,当彻底完好。

  只要不出什么乱子,那么,宣南坊改造的功劳,肯定要落在鲸卿身上一份。

  如果鲸卿没有举业有成,那些功劳就要落在爵位以及田亩上了。

  爵位!

  鲸卿的爵位都到一等子了,继续晋爵的可能性不大,非有军功才能打破枷锁。

  大可能换成诸般钱粮财货的奖赏。

  现在。

  鲸卿入翰林院了,还是翰林编修,更进一步……还是不难的,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

  除却那些事,接下来还有一事等着鲸卿。

  “上书房?”

  “老师的教导,我一直牢记在心的。”

  “每次前往书院,山长也是那般言语。”

  “学业之事,每日都有一览,没有举业在身,再次阅览那些经义典籍,感觉多不同。”

  “……”

  放下手中的酒盏,秦钟颔首。

  今儿休沐,上午的时间都在西府了。

  用饭也是在西府,因政老爷没有回来,便是同宝玉一处在怡红院用饭了,贾环、贾兰也是一块。

  去西府的目的,自然不能忘却。

  林黛玉的身子恢复很好,如紫鹃所说的那样。

  由着云姑娘的玩闹,其余姑娘也都有一一切脉,基本上没啥事,就算有,服用一些滋补滋养的丸药,也就调理好了。

  云姑娘!

  想要减肥了。

  自己猜着云姑娘也会遇到那样的事情。

  云姑娘喜爱食用白象拉面,还有许多肉食,那些东西的能量很大,偶尔吃一次,还无碍。

  吃多了,肯定会有影响的。

  若非云姑娘在园子里闲不住,喜欢去姑娘们的院子里闲逛,云姑娘的身子体态会早早有变。

  如今。

  也有一些小小变化。

  要解决也很简单,减少那些吃食,保持眼下的运动活动力度,一段时间后,也就消失不见了。

  平日里多在翰林院,多在宣南坊,休沐之时,和一个个沁香软糯的小姑娘们一处闲聊、闲玩、打趣……,别样放松自在。

  难怪宝玉喜欢那样的日子。

  自己也有些喜欢上了。

  用过饭,在姐姐那里稍有停留,便是在城中一些营生之地走了走,看了看。

  临近酉时,来到老师府上!

  ……

  上书房的事情,自己也有所料,老爹也有言语,算着时间差不多了,都是惯例之事。

  前往上书房,会待在那里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没有定数,短一些的,也就一两个月、两三个月。

  长一些的,一两年都有。

  文清兄作为去岁恩科的状元,月初就入上书房了,听文清兄所言,在上书房行走半个多月,也就见了两三次陛下。

  陛下去上书房的次数不多。

  虽如此,上书房的事情不少,文清兄在那里不算清闲,若言很忙碌,也没有。

  做一个对比的话,比翰林院稍稍忙一些。

  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和忠岳兄了。

  至于老师说的学业之事,一直都在的,也都习惯了,晚间闲暇之刻,不读一会儿书,都觉少了一些什么。

  “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

  “有不一样的感觉就对了!”

  “鲸卿,用饭,不要停下,我可是知晓你饭量的。”

  “……”

  读书若是没有崭新的感觉,就代表没有用心读,但凡用一点点心思,都会有那般感触。

  同样一本书,不同的时间去读,不同的年岁去读,亦是会有那般感觉。

  轻捋颔下短须,于鲸卿一笑,没有在那些事情上多言,都属于老生常谈了。

  鲸卿都明白和知晓的,也只是稍稍叮嘱之。

  “哼!”

  “你个老头子,这句话才是此刻该说的。”

  “鲸卿,这份红烧肉可就靠你了。”

  “你老师的嘴巴现在都养刁了,除了牛肉之外,别的肉食都不太喜欢吃了。”

  “哼!”

  “鲸卿,尝尝府上这一次做的红烧肉如何?”

  “……”

  美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