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郎喉咙里咯噔一声,想喊,却像被一把冰碴子堵住了嗓子眼。
那青灰色、关节粗大的手腕从猩红的戏袍袖口伸出,带着一股死水里泡烂了芦苇根的气味,五指岔开,指尖在暗夜里泛着毫无生气的腻光。
他想再看清些,是死人还是活鬼?可头顶那道惨白电光转瞬即逝,四周被更深沉黏稠的黑暗吞没。只有那截手腕还隐隐糊糊晃荡在视网膜上,腥气直冲鼻腔。
不能再待在这院子里!
祠堂里传来的撕咬声和窗根下毒蛇般的铜铃声都往这边涌。
陈三郎脚下一蹬泥水,几乎连滚带爬地退回到阿娘厢房的破门板后面,哐当一声用后背死死顶上那潮湿腐朽的木板,仿佛要顶住外面追来的整片阴曹地府。
心跳撞得肋骨生疼,手背上三道抓痕被刚才溅上的雨水一浸,那皮下的靛青符纹像是活了过来,隐隐地发胀发烫。
惊魂未定,阿娘床上却没了声息。
他喘着粗气扭过头,借着一丝从破窗纸漏进来的灰光,只见床上的老妇人又瘫软了下去,像一袋抽光了气的瘪谷壳,只有偶尔喉咙里挤出一丝几乎听不见的“嘶…嘶”抽气声。
那只刚刚还死抓陶碗的手,无力地耷拉在床沿,粘着酒渍的半片凤仙花指甲还挂在缺口上。
外面那声不似人嚎的“傩神收人——”余音似乎被泼天的雨声搅碎了,渐渐弱了下去。可紧接着,一种新的、压抑的鼓点响了起来。
咚…咚…
不是庙会欢快的鼓乐,这声音沉得像石碾子在人心口上慢悠悠地滚,闷得叫人喘不过气。陈三郎竖着耳朵听,鼓点慢吞吞地敲了七下。
夜交三更了。正是百鬼游荡,阴差点卯的时辰。
祠堂那边,先前那种硬物疯狂碰撞摩擦的可怕声响也停了,只剩下这种催命的闷鼓声,一声慢过一声,重重敲在寨子里每一个角落,压得雨声都透不过气来。
那戏袍袖子里伸出的鬼手?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们似乎消停了,可整个寨子却像被浸进了熬稠了的黑米汤里,憋闷得能憋死人。
陈三郎不敢再开屋门,只得把脸挤到破窗纸的窟窿眼边,眯缝着眼,死死盯住祠堂正殿的方向。
几盏挂在大殿廊下的灯在那头微微晃动,灯色不是寻常的暖黄,而是一种幽冷的、带着点蓝汪汪底子的灰白光,映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像落了一摊摊死鱼的眼白。
那是人鱼膏油熬的长明灯,据说千年不灭,最是照鬼,照得活人也褪一层色。
鼓声又敲了七下,拖长的尾音在雨幕里颤颤巍巍地沉下去,最终消散在黑暗中。祠堂死寂了那么一眨眼的功夫。
“嗤啦——”
像几百张浸透水的黄裱纸被同时撕裂!
不是一声,是十二声细微的、却无比清晰的纸裂声同时响起!
祠堂正殿悬挂的那十二盏人鱼膏灯,火苗猛地一胀,随即像被无数只看不见的手同时攥紧了灯芯,“噗”的一声,十二盏灯齐齐熄灭!
整个归傩寨的光,仿佛被这一下彻底掐灭了。
眼前骤黑,瞬间什么都看不见,连廊下雨线都隐没了,只有浓墨一般的黑暗沉沉压下。
一股混合着纸灰、陈年霉味、还有一种浓烈到刺鼻的、类似焚烧死鱼内脏的焦腥气,被骤然灌入的风裹挟着,呼地扑进窗户窟窿,熏得陈三郎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就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浓墨黑暗中,祠堂大殿高高的神台位置,一点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的猩红光亮,极其突兀地亮了起来。
它悬在半空,微微摇曳,像一滴粘稠的血珠子挂在夜幕里。
一阵木头摩擦地面的拖沓声响起,沉重又滞涩。
那点摇摇欲坠的血红光点挪动起来,极其缓慢地踏上了神台中央的位置。
接着,两盏微弱的、鬼火似的引魂灯,从神台两侧幽幽升起,蓝绿色的光焰毫无热度,勉强映照出一片小小的区域。
一张三尺多长、垂落至肚脐的猩红布条舌头,赫然占据了整个视线!
舌头根部,一张僵硬惨白的面具在鬼火映照下泛着瘆人的光。
高高的尖顶帽垂下惨白纸条,面具上只有眼洞黑黢黢的两个窟窿。
但最骇人的是那根下垂的红布舌头——就在那软塌塌的猩红舌苔表面,竟密密麻麻刻着无数个米粒大小的、歪歪扭扭的黑色字迹!像是无数蚂蚁爬行组成的队列,全是生辰八字!
白无常!
戴这面具的不是吴老七那老鬼还有谁?
他那身量,那压得死人的阴气,哪怕套上十层人皮陈三郎也认得!
“嗬……”白无常面具下,发出一种极其怪异的、像是湿木头被活活碾碎的痰鸣。
就在这声响冒头的刹那,神坛前的供桌两旁,四盏小小的纸扎灯笼“噗”地被引燃。幽蓝的光跳跃着,堪堪照亮神台前方巴掌大的空地。
鼓声,陡然变得急促!
咚!咚咚咚!
如同催命的符咒!
人影晃动,四个高大的黑影踏着一种奇异的步伐,从幽蓝的灯影边缘切入了光圈核心。
他们的步法绝不是常人走路,一脚出去,膝盖关节像是用错了方向,朝外凸着反曲,腰肢拧成一个异常僵硬的角度,整个前进的动作像在水中行走,又像是被看不见的线提着四肢关节在挪动。
禹步!
这是老辈傩戏班跳神时才会使的、沟通鬼神才用的禁步!
四个黑影都戴着骇人的牛头马面面具,手中提着乌沉沉的锁链,围着神坛中央的白无常缓缓绕行、拜伏,腰间缠绕的铜铃随着他们诡异扭曲的关节动作,碰撞出“叮铃…叮铃…”的碎响。
那声音短促、空灵,在死寂的雨夜祠堂里,竟像冰冷的钩子直往人脑髓里钻。
可陈三郎的眼珠子却像被钉死在了左侧那个戴“马面”的汉子身上!
别人脚步落地,膝盖多少还带点人样,只是僵硬。
唯独这“马面”,左边那条腿抬起落下时,从大腿到小腿到脚脖子,中间那处膝盖关节朝前弯曲的动作干脆利索,弯折的角度远超活人的极限,像个坏掉的竹木机关——这步法,是罗瘸子活招牌!
寨子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招牌瘸腿步!十年钱那瘸子摔下埋骨崖,人都给野狗啃得骨头渣不剩了!
一股子冷气从三郎的脚底板往上“嗖嗖”窜。这他娘的是什么点卯阴差?分明是死人爬出来扮鬼!
就在四个“牛头马面”锁链哗啦一声响,朝着神坛外围,也就是三郎藏身的厢房方向齐齐转向的刹那——
供桌上,那个盛满糯米酒的海碗,原本浑浊平静的酒液,毫无征兆地荡漾起来。
一层层细微的涟漪由中心迅速扩散至碗沿,连带着酒液表面的泡沫都噼啪轻响碎裂开来。
如同有个无形的活物,掉进了这碗死气沉沉的黄汤里。
“嘎嘣!”
一声极其刺耳的、硬物断裂的脆响,就在陈三郎头顶正上方房梁的黑暗深处炸开!
三郎浑身一个激灵,猛地抬头。那地方黑得如同凝固的墨块,什么也看不见。
可一股子冰凉滑腻的液体,毫无征兆地、重重滴在了他脖子后面裸露的皮肤上,激得他猛地一缩脖子。
他下意识地伸手往脖颈后一抹。
指尖传来一种粘稠、滑腻的触感。湿漉漉,凉飕飕,还带着点诡异的腥甜气。
这绝不是屋檐漏下的雨水。三郎借着外面透进来的极其微弱的一点天光,将黏糊糊的手指凑到眼前。
指尖捻着的,是一小片软塌塌、深红发黑的东西。月牙形状,边缘修剪得并不平整,尖端还带着点弯钩。上面沾着粘液,腥气直冲鼻子。
是半片指甲!被凤仙花染过、深深浅浅透着红意,但早已被浸泡得边缘发黑起卷的指甲片!和陈三郎在阿娘碗沿看见的,在供桌酒坛里沉浮的那些,何其相似!它……是哪来的?
(未完待续……)
那青灰色、关节粗大的手腕从猩红的戏袍袖口伸出,带着一股死水里泡烂了芦苇根的气味,五指岔开,指尖在暗夜里泛着毫无生气的腻光。
他想再看清些,是死人还是活鬼?可头顶那道惨白电光转瞬即逝,四周被更深沉黏稠的黑暗吞没。只有那截手腕还隐隐糊糊晃荡在视网膜上,腥气直冲鼻腔。
不能再待在这院子里!
祠堂里传来的撕咬声和窗根下毒蛇般的铜铃声都往这边涌。
陈三郎脚下一蹬泥水,几乎连滚带爬地退回到阿娘厢房的破门板后面,哐当一声用后背死死顶上那潮湿腐朽的木板,仿佛要顶住外面追来的整片阴曹地府。
心跳撞得肋骨生疼,手背上三道抓痕被刚才溅上的雨水一浸,那皮下的靛青符纹像是活了过来,隐隐地发胀发烫。
惊魂未定,阿娘床上却没了声息。
他喘着粗气扭过头,借着一丝从破窗纸漏进来的灰光,只见床上的老妇人又瘫软了下去,像一袋抽光了气的瘪谷壳,只有偶尔喉咙里挤出一丝几乎听不见的“嘶…嘶”抽气声。
那只刚刚还死抓陶碗的手,无力地耷拉在床沿,粘着酒渍的半片凤仙花指甲还挂在缺口上。
外面那声不似人嚎的“傩神收人——”余音似乎被泼天的雨声搅碎了,渐渐弱了下去。可紧接着,一种新的、压抑的鼓点响了起来。
咚…咚…
不是庙会欢快的鼓乐,这声音沉得像石碾子在人心口上慢悠悠地滚,闷得叫人喘不过气。陈三郎竖着耳朵听,鼓点慢吞吞地敲了七下。
夜交三更了。正是百鬼游荡,阴差点卯的时辰。
祠堂那边,先前那种硬物疯狂碰撞摩擦的可怕声响也停了,只剩下这种催命的闷鼓声,一声慢过一声,重重敲在寨子里每一个角落,压得雨声都透不过气来。
那戏袍袖子里伸出的鬼手?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们似乎消停了,可整个寨子却像被浸进了熬稠了的黑米汤里,憋闷得能憋死人。
陈三郎不敢再开屋门,只得把脸挤到破窗纸的窟窿眼边,眯缝着眼,死死盯住祠堂正殿的方向。
几盏挂在大殿廊下的灯在那头微微晃动,灯色不是寻常的暖黄,而是一种幽冷的、带着点蓝汪汪底子的灰白光,映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像落了一摊摊死鱼的眼白。
那是人鱼膏油熬的长明灯,据说千年不灭,最是照鬼,照得活人也褪一层色。
鼓声又敲了七下,拖长的尾音在雨幕里颤颤巍巍地沉下去,最终消散在黑暗中。祠堂死寂了那么一眨眼的功夫。
“嗤啦——”
像几百张浸透水的黄裱纸被同时撕裂!
不是一声,是十二声细微的、却无比清晰的纸裂声同时响起!
祠堂正殿悬挂的那十二盏人鱼膏灯,火苗猛地一胀,随即像被无数只看不见的手同时攥紧了灯芯,“噗”的一声,十二盏灯齐齐熄灭!
整个归傩寨的光,仿佛被这一下彻底掐灭了。
眼前骤黑,瞬间什么都看不见,连廊下雨线都隐没了,只有浓墨一般的黑暗沉沉压下。
一股混合着纸灰、陈年霉味、还有一种浓烈到刺鼻的、类似焚烧死鱼内脏的焦腥气,被骤然灌入的风裹挟着,呼地扑进窗户窟窿,熏得陈三郎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就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浓墨黑暗中,祠堂大殿高高的神台位置,一点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的猩红光亮,极其突兀地亮了起来。
它悬在半空,微微摇曳,像一滴粘稠的血珠子挂在夜幕里。
一阵木头摩擦地面的拖沓声响起,沉重又滞涩。
那点摇摇欲坠的血红光点挪动起来,极其缓慢地踏上了神台中央的位置。
接着,两盏微弱的、鬼火似的引魂灯,从神台两侧幽幽升起,蓝绿色的光焰毫无热度,勉强映照出一片小小的区域。
一张三尺多长、垂落至肚脐的猩红布条舌头,赫然占据了整个视线!
舌头根部,一张僵硬惨白的面具在鬼火映照下泛着瘆人的光。
高高的尖顶帽垂下惨白纸条,面具上只有眼洞黑黢黢的两个窟窿。
但最骇人的是那根下垂的红布舌头——就在那软塌塌的猩红舌苔表面,竟密密麻麻刻着无数个米粒大小的、歪歪扭扭的黑色字迹!像是无数蚂蚁爬行组成的队列,全是生辰八字!
白无常!
戴这面具的不是吴老七那老鬼还有谁?
他那身量,那压得死人的阴气,哪怕套上十层人皮陈三郎也认得!
“嗬……”白无常面具下,发出一种极其怪异的、像是湿木头被活活碾碎的痰鸣。
就在这声响冒头的刹那,神坛前的供桌两旁,四盏小小的纸扎灯笼“噗”地被引燃。幽蓝的光跳跃着,堪堪照亮神台前方巴掌大的空地。
鼓声,陡然变得急促!
咚!咚咚咚!
如同催命的符咒!
人影晃动,四个高大的黑影踏着一种奇异的步伐,从幽蓝的灯影边缘切入了光圈核心。
他们的步法绝不是常人走路,一脚出去,膝盖关节像是用错了方向,朝外凸着反曲,腰肢拧成一个异常僵硬的角度,整个前进的动作像在水中行走,又像是被看不见的线提着四肢关节在挪动。
禹步!
这是老辈傩戏班跳神时才会使的、沟通鬼神才用的禁步!
四个黑影都戴着骇人的牛头马面面具,手中提着乌沉沉的锁链,围着神坛中央的白无常缓缓绕行、拜伏,腰间缠绕的铜铃随着他们诡异扭曲的关节动作,碰撞出“叮铃…叮铃…”的碎响。
那声音短促、空灵,在死寂的雨夜祠堂里,竟像冰冷的钩子直往人脑髓里钻。
可陈三郎的眼珠子却像被钉死在了左侧那个戴“马面”的汉子身上!
别人脚步落地,膝盖多少还带点人样,只是僵硬。
唯独这“马面”,左边那条腿抬起落下时,从大腿到小腿到脚脖子,中间那处膝盖关节朝前弯曲的动作干脆利索,弯折的角度远超活人的极限,像个坏掉的竹木机关——这步法,是罗瘸子活招牌!
寨子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招牌瘸腿步!十年钱那瘸子摔下埋骨崖,人都给野狗啃得骨头渣不剩了!
一股子冷气从三郎的脚底板往上“嗖嗖”窜。这他娘的是什么点卯阴差?分明是死人爬出来扮鬼!
就在四个“牛头马面”锁链哗啦一声响,朝着神坛外围,也就是三郎藏身的厢房方向齐齐转向的刹那——
供桌上,那个盛满糯米酒的海碗,原本浑浊平静的酒液,毫无征兆地荡漾起来。
一层层细微的涟漪由中心迅速扩散至碗沿,连带着酒液表面的泡沫都噼啪轻响碎裂开来。
如同有个无形的活物,掉进了这碗死气沉沉的黄汤里。
“嘎嘣!”
一声极其刺耳的、硬物断裂的脆响,就在陈三郎头顶正上方房梁的黑暗深处炸开!
三郎浑身一个激灵,猛地抬头。那地方黑得如同凝固的墨块,什么也看不见。
可一股子冰凉滑腻的液体,毫无征兆地、重重滴在了他脖子后面裸露的皮肤上,激得他猛地一缩脖子。
他下意识地伸手往脖颈后一抹。
指尖传来一种粘稠、滑腻的触感。湿漉漉,凉飕飕,还带着点诡异的腥甜气。
这绝不是屋檐漏下的雨水。三郎借着外面透进来的极其微弱的一点天光,将黏糊糊的手指凑到眼前。
指尖捻着的,是一小片软塌塌、深红发黑的东西。月牙形状,边缘修剪得并不平整,尖端还带着点弯钩。上面沾着粘液,腥气直冲鼻子。
是半片指甲!被凤仙花染过、深深浅浅透着红意,但早已被浸泡得边缘发黑起卷的指甲片!和陈三郎在阿娘碗沿看见的,在供桌酒坛里沉浮的那些,何其相似!它……是哪来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