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铁路-《世威大帝》

  葛栩迅速跑到工部,问了下那个铁轨车的情况,四天后,葛栩就到了离洛川最近的一个铁矿。

  看着喷着白烟“哐哧哐哧”拉着三车厢铁矿石在铁轨上跑的蒸汽机车,葛栩微微有点愣神,看了看脚下的铁轨道,又看看那喷着白烟额度蒸汽机车,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负责铁轨机车的也是一个道士,也是工部的右侍郎,道号明虚子。

  现在的大虞,工部、司农寺和太医院,快和道观差不多了。

  司农寺的道士们最安静,太医院的道士们还行,工部的道士们上蹿下跳没一个安分的。

  终于,葛栩开口了:“工部现在奢侈到能用这么多铁造轨道了?”

  明虚子看了看附近的铁轨道:“葛相,在火药出现没多久后,工部就开始用火药炸山开矿了,然后就用上木头做的轨道来方便用小车运矿了。元兴二年,咱们上书就上了奏章,希望用铁做轨道,陛下可是亲自批复允准的。”

  葛栩拍拍脑袋:“记起来了,当时司徒老太师还反对来着,说是耗费太大,陛下强压了下去。”

  明虚子点头道:“嗯,最开始是用挽马拉车,后来发现挽马没有驴子好用,驴子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骡子好用。现在嘛,这汽车挺好用的。”

  “所以工部就上书,希望将这推广到全天下的矿山?”葛栩问道。

  明虚子理所当然点头。

  就在这时,只见几个矿工坐在后面的空车厢里被蒸汽机车从矿洞里拉了出来。

  葛栩的双眼猛地一缩道:“这车子可以这么拉人?”

  明虚子再次理所当然点头道:“当然,最深处的矿工都是坐这种车子出来的,走路的话太慢了。”

  葛栩微微吸了口气,脸色却没有什么变化,脑海里却还是想着,如果在五都之间都铺上铁轨道,然后将汽车搬上去,军队和物资在五都之间的调动,将会便捷多少。更重要的一点是,汽车用的是水和煤,补充水和煤可比照料牲口简单多了。

  葛栩也算是明白陛下为什么要派自己来主管这件事了!

  很显然,在工部那奏章上去后,陛下就意识到了这铁轨配汽车的好处。但是,空口白牙难以说服百官,就让自己这个三省之首的宰相前来眼见为实了。

  “本相知道怎么回事了。”葛栩点点头,汽车配轨道的好处就在眼前,他如何不会大力推行,“对了,矿工们吃得怎么样?”

  “户部的审核在这方面盯得死死的,敢克扣伙食就等着进大狱吧。”明虚子道。

  葛栩放心了。

  心中有了计较的葛栩,再进矿洞看了一番后,葛栩又对明虚子叮嘱了一番安全生产的事宜,就坐上马车回洛川了。

  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葛栩开始在脑海里构思这份公文该怎么写,尤其是要如何说服三省的同僚们。

  就这么想了一天,哪怕是吃饭都心不在焉的,葛栩终于在睡觉前有了个腹稿了。

  第二天一大早,葛栩早早赶到了公廨,正好今天不用开朝会,葛栩落座后,就迅速磨墨开始写起了公文。

  陆陆续续来到公廨的一众宰相见葛栩正在那奋笔疾书,都有点奇怪,这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葛相就回来了,难道说事情一点都不重要?

  见葛栩没有说话只是埋头写公文,一众宰相也就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忙活了一个上午,喝干了一壶茶,出了五次恭,葛栩长舒一口气,可算是将这份公文写完了。

  将午饭吃完,葛栩放下碗筷擦擦嘴道:“诸位,今天有什么要紧的公文或奏章吗?”

  苏授想了想道:“暂时没有看到。”

  葛栩立即接话道:“某要去两仪殿一趟,苏相,这里你就先看顾一下。”

  苏授点头道:“好。”

  将公文装进袋子里,葛栩就赶忙往两仪殿赶去。

  到了殿外,葛栩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对站在门口的小黄门说话,就见魏忠从殿内出来。一见来的是葛栩,魏忠赶紧道:“葛相,您可算来了,赶紧进去吧,陛下可是盼了好些日子了。”

  见状葛栩也就懒得管那些虚头巴脑的了,赶紧进了两仪殿。

  沐津摆摆手,制止了葛栩的见礼道:“葛相,事情要紧,公文呢,奏章呢?”

  葛栩赶紧将袋子里的公文拿出来,递给了身边送凳子过来的小黄门,小黄门赶紧呈送到沐津的手里。

  沐津打开公文认真看了起来。

  葛栩在公文中请求将轨道机车的事情列为第一要务,尤其是连通五都之间的轨道。

  历代为什么都难以彻底压死地方豪强,就在于通信速度。

  大部分的公文一天传递的速度能有一百里就不错,甚至一些偏僻或者山丘多的地方,公文一天能够送五十里顶天。

  三百里、五百里、八百里这些快马驿道天下就那么多。

  在看来,轨道配蒸汽机车将很好地解决对地方豪强的压制问题。地方豪强的产生是避免不了的,但轨道和蒸汽机车的搭配,使得朝廷在对地方事务的反应上将提高不止一个层级,尤其是军事相关方面的调动。

  可以说将极大地抑制地方豪强的野心。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朝廷在赈灾等民生方面有极大好处。

  沐津看完了葛栩的这份公文,可以说,葛栩已经是在他见识之内将铁路的好处给说完了。实际上,这个时候有识之士在铁路的方面的看法,都和葛栩大差不差。

  就像沐津大修通行全国的驿道,以及大修官道和联通各地的道路,在葛栩他们看来,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压制地方豪强,加强朝廷的集权统治。

  实际上,沐津的想法是,要想富,先修路,其余的都是顺带的。

  在沐津看来,要想维持大虞的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将蛋糕做大。就像前世上网时有个网友说的话,掩盖或者解决矛盾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用发展的新矛盾来灭掉或者代替旧有的矛盾。

  当然,如果发展停滞将积累的矛盾给引爆,那就自求多福吧。

  不过,那个时候自己应该是见不到了,后人自有后人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