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有理为何不做-《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若你惩了三叔公,今后咱们家该如何在村里立足啊。”

  “你刚当了大官便惩了三叔公,村里人可是会戳你脊梁骨的!”

  “而且....而且....”

  卢氏说着不觉已经老泪纵横。

  “已经有几个混小子吵着要去掘咱家的祖坟。”

  “只等此事过后,他们便要挖开你爹的坟,让他尸骨不得安定!”

  对于卢氏而言,赵廷和的父亲虽有诸多毛病,可终究已经入土为安。

  正所谓死者为大,他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自然不能让死了的人还不得安宁。

  对生长在中原大地的百姓来说,鞭尸和掘人祖坟乃是莫大的屈辱。

  可让卢氏想不明白的是,自家儿子明明得了一场泼天的富贵。

  从田间农家汉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大官。

  这本是关耀门楣的喜事,可怎么如今竟让他赵家沦落到被人掘祖坟的境地。

  当看到自家老母泪眼婆娑,声音呜咽不能言语。

  赵廷和心头一紧,当即便跪在地上。

  “娘,孩儿不孝。”

  “如今村中百姓必会对咱家恨之入骨。”

  “可数年之后,甚至只需半年时间。”

  “待咱们村自己选出村长、里正,村里的人得了实惠,到时候他们必会感谢您。”

  “话虽如此,只是....只是.....”

  卢氏也不想扯自家儿子的后腿。

  可如今她都已经年过古稀,甚至都不知道有没有半年光景可活。

  倘若她离世的时候,丧礼冷冷清清,那当真是死了还要丢尽颜面。

  而且她也不想死后被人掘了坟墓。

  “廷和,不如咱不当这个官了!”

  “咱回家老实种地,终究是饿不死的!”

  闻听此言,赵廷和身子一怔,当下也不免心疼起自家老母。

  先前自家父亲在世时,即便家里再怎么苦难,可但凡自己父亲开口,自家母亲也会砸锅卖铁供自己读书。

  在他印象中,自家老母并非不识大体之人。

  此时能说出让自己不当官的话来,赵廷和自然明白自家母亲内心的纠结。

  当下情形。

  即便自己有报国之志,可若是自家母亲不愿,那他还当真要重新考虑是否入仕。

  “娘,儿子....”

  “阿奶!”

  就在赵廷和准备松口,言说自己马上请辞官职之时。

  却见禹哥儿扑通一声跪在卢氏跟前,昂着小脑袋很是严肃道。

  “阿奶!父亲做的事,乃是他想做之事。”

  “孙儿时常见父亲在田埂休息时,拿起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父亲说,那是将来要奏给朝廷的文书!”

  “如今父亲为官,也算得偿所愿,孙儿祈求阿奶能准父亲继续当官!”

  “是....可是.....”

  见自家孙儿都这么说,卢氏心头一阵绞痛,当下捂着胸口自顾自哭了起来。

  也是此时。

  禹哥跪行两步,凑到卢氏跟前。

  “孙儿明白阿奶伤心,可孙儿更明白父亲所做的都是好事!”

  “惩治三爷爷,推选村长。”

  “这就是父亲先前一直说的,以法治代替人治。”

  “还有今日三奶奶来闹,父亲既能斥退他们,那便说明父亲占理。”

  “阿奶,父亲有理,有理之事为何不做!”

  禹哥声音虽是稚嫩,可却是微言大义。

  此时几人心中都在想禹哥说过的话。

  ‘ 既然有理,为何不做?’

  诚然。

  饶是卢氏也知道三叔公一家中饱私囊,她也知道那一家子可着劲儿的往他们自家划拉银子。

  村里人也都是知道。

  可就因为害怕他们家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卢氏便要阻止自家儿子施展报复。

  也仅仅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安静躺在土里,不被人挖坟掘墓。

  明明有理,她却不让自家儿子去做!

  此刻卢氏也想起自家老头子生前说过的话。

  忍字为贼!

  就因为她们容忍三叔公,所以三叔公一家才会吃的脑满肠肥,吸全村百姓的血。

  “廷和,去做吧!”

  “娘?”

  “禹哥儿说的对,你占着理为何不做。”

  “去做吧!”

  听闻此言。

  赵廷和微微一愣,当下便也磕头领命。

  “母亲放心,孩儿定全力以赴!”

  另一边。

  得知一切的老朱略微咂吧咂吧嘴,转而冲朱棡下令道。

  “抽调三百兵卒,守住赵廷和家的祖坟。”

  “直娘贼。”

  “咱还不信有人敢掘咱大明御史的祖坟!”

  “爹,此事不妥。”

  “嗯?”

  正在气头上的老朱双眸犀利,猛地看向一旁的朱棡。

  算起来这还是朱棡头一次敢正面劝阻他。

  “说说看,为何不妥。”

  “爹!”

  “清除族老治村是公事,可百姓对赵廷和一家有怨言却是赵家村自己的事。”

  “五百兵卒驻守赵家村,名为看管一众案犯,实乃震慑村中宵小。”

  “若此时派遣三百兵卒看守赵廷和一家祖坟,那这三百兵卒岂不成了赵廷和私兵?”

  “事后被人非议,于赵廷和官声不利。”

  “而且此举更坐实他乃朝廷爪牙,甚至在一些百姓眼中,会将朝廷视作不仁,将赵廷和视作鹰犬。”

  “想多了!”

  朱棡这个念头,老朱听后觉得有些想笑。

  摆明是朱棡想多了。

  自己这个太上皇派兵把守赵家的祖坟,其他官员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而且什么朝廷不仁,将赵廷和视作鹰犬。

  这在老朱看来也是没有的事。

  不过老朱略微沉吟,却还想听听朱棡有什么办法。

  “若不派兵,你打算如何?”

  “总不能赵廷和给咱朱家办差,却让他家的祖坟都被人给刨了吧。”

  “自然不能。”

  朱棡早就想好了对策,当即说道。

  “只需熬过今日便可。”

  “明日,儿子同赵廷和返回赵家村,当着一众百姓的面重申那些族老之罪。”

  “而后将他们处斩,儿子便当场让赵家村村民推选出新的村长出来。”

  “推选村长?”老朱咂吧咂吧嘴,不由开始思量了起来。

  “爹,推选出村长、里正,虽不能立时显示朝廷恩旨。”

  “可新官上任,总归要顾好赵廷和家的祖坟。”

  “最为主要的,乃是修武县各村选出村长之后,县令监管村长。”

  “这样一来,相较于族老,村长自然更加廉洁。”

  “王法也能推行至乡里。”

  老朱大致听明白了。

  朱棡是想借新选出的村长来确定赵廷和此次惩治族老,乃是对赵家村民有利。

  虽然这个想法在深知人性的老朱看来有些幼稚。

  甚至有些脱裤子放屁。

  可当下的老朱微微颔首后,便也出声道:“那便交由你去办。”

  “是!”

  听到老朱同意的瞬间,朱棡立时喜出望外,大步便朝门外走去。

  时至深夜,赵家村中。

  “将军,您怎的亲自来了。”

  看着王弼径直朝这边走来,几名兵卒赶忙倒上热汤递了过去。

  “就是几个老棒子,就算想跑也跑不远。”

  “不得大意!”

  王弼故作严肃斥了一句,随手接过热汤的同时,也与一众兵卒坐在了一起。

  “殿下说了,不得大意。”

  “不过这几个老头子也确实没什么好在意的。”

  “都是些农家百姓,难不成他们还敢劫营抢人不成?”

  朱棡亲自交代,王弼自然不敢抗命。

  只是他带来的五百兵士都是上过战场的好手,莫说看守那些个族老,即便踏平赵家村都不算什么难事。

  王弼也真不相信赵家村的百姓敢冒险营救那些个族老。

  “既然是殿下的命令,我等只管领命便是。”

  “待明日处斩了这些家伙,太原府的事也算告一段落。”

  “到时候若能请上位开恩,将咱们派往西南前线,也算没有枉费这几日辛苦!”

  听到王弼说出或许能前往安南前线,周围几名兵卒瞬间变激动了起来。

  可也就在他们准备说些什么之时。

  众人只感觉眼前一阵晕眩,当即便一头栽倒了下去。

  见此情形。

  王弼猛地抽出长刀,可还不等他寻出罪徒,一股眩晕感直冲脑门。

  下一秒便也栽倒了地上。

  待确定周围数十名兵卒昏迷后,几名村民这才蹑手蹑脚走了过来。

  “三叔婆,这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难不成要看你们三叔公被那狼崽子给咬死?”

  “可救走三叔公,又能如何?”

  “眼下村口有数百名兵卒把守,况且就算能逃出去,又能逃到哪去。”

  “藏起来!”三叔婆双眸放光,看着同行而来的一伙青壮兴奋说道。

  “若是逃不出去,那就在谁家地窖里躲两天。”

  “等风头过去再让你三叔公走!”

  被这么一说,本就不打算心有退意的众人此时愈发没底了起来。

  当下的三叔婆当真是疯魔了。

  如今赵廷和的官职乃是监察御史,朝廷对监察御史是何等重视,仅凭为了前监察御史陈明之死,朝廷便出动军队。

  若非晋王朱棡求情,他们修武县全体百姓恐怕都难逃此劫。

  甚至就连府尹老爷都被处斩。

  就凭这个,今日劫狱的风头怎么可能三两天就过去。

  再者说了!

  大明路引制度何其严格,即便他们能救出三叔公,那三叔公甚至都逃不出修武县。

  然而此刻的三叔婆似乎没有察觉到众人脸上的退意。

  当即上前便翻看起被迷昏的一众兵卒。

  “咱们不杀人,也不偷银。”

  “而且只救你们三叔公一人,这事大不了。”

  “况且我还不信赵廷和那狼崽子偏盯着你三叔公不放,但凡他还有点良心,见咱们只救走你三叔公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语塞,再多想要劝阻的话此时也都说不出口。

  三叔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已然无法自拔。

  就今日赵廷和上来便对三叔公发难,那架势哪里是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模样。

  他们今夜将三叔公救走,赵廷和不让明军把整个赵家村都给翻过来才怪。

  可即便众人心里明白,但看到三叔婆已然铁了心要如此,他们自然不好多说。

  只不过让他们动手从兵卒身上翻找钥匙,亦或是让三叔公藏匿在他们家中,他们自然也是不敢。

  所以虽然他们一行七八人,可当下却也只有三叔婆一人在那里忙活。

  “找到了!”

  从兵卒身上搜出钥匙,三叔婆满脸惊喜,竟直接高呼出声。

  可也就在她拿着钥匙朝广场那些木质牢笼走去之时。

  顷刻之间,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广场立时光亮一片。

  广场周边立时出现百余名手持火把的龙骧卫兵卒。

  “三叔婆这是要做什么?”

  “赵.....赵廷和....”

  “正是晚辈。”

  赵廷和说话的同时微微示意。

  下一秒,几名龙骧卫将士大步上前,当即便将三叔婆一干人等缉拿了下来。

  “劫掠囚犯,罪同谋逆。”

  “诸位当真好大的胆子!”

  “赵廷和,你偏要将我们全家赶尽杀绝才会?”

  和目眦欲裂,表情愤愤恨不得将赵廷和生吞活剥的三叔婆不同。

  此时的赵廷和却显得格外平静。

  “三叔婆,你我没仇。”

  “我与三叔公也并无私怨。”

  “今日之事,也并非我赵廷和容不下你们,实乃是国法容不下你们。”

  “放屁!”

  看着三叔婆作势便要挣脱束缚,朝自己冲来。

  赵廷和知道与她说不明白这些道理。

  清了清嗓子后,便冲身旁兵卒温声道:“击鼓召集全村百姓。”

  “现在吗?大人。”

  “对,就现在。”

  见赵廷和说的坚决,龙骧卫兵卒便也没有多言,当下便去召集百姓。

  不多时。

  原本安静下来的赵家村逐渐躁动了起来。

  不少已经睡下的百姓,此时也连夜起床,匆匆赶到了广场中心。

  这般纷乱也将王弼等人吵醒。

  当看到赵廷和领着天子亲军龙骧卫的将士站在那里。

  王弼顿感大事不妙,赶忙快步凑了上去。

  “赵大人,本将.....”

  “将军无需在意。”

  “村民在将士的饭菜中下了迷药,本就防不胜防。”

  “好在晋王殿下早有预料,让下官带领兵卒在此提防。”

  “好好好,多谢赵大人。”

  王弼看了眼正在聚集的村民,顺势问道:“那赵大人当下是要.....”

  “连夜处斩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