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连夜处斩-《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连夜处斩?”

  “正是。”

  面对王弼的诧异,赵廷和却显得格外淡定。

  “乱民意图劫走罪徒,此行与谋逆同罪。”

  “如此大事自当连夜审理。”

  没有同王弼继续多言,赵廷和大步上前,当着一众百姓的面率先陈明各村族老先前罪证。

  待百姓群情激奋,已然对那些个族老恨之入骨之时。

  赵廷和话锋一转,随即看向三叔婆等人。

  “饶是这些族老罪证确凿,可仍有狂徒悖逆国法,意图将这些罪人劫走。”

  “试问,倘若对我赵家村百姓敲骨吸髓的罪徒都能逃出生天,我村百姓将来可还有安生日子?”

  “诸位乡亲以为,这些意图劫囚的狂徒该如何处置!”

  “这.....”

  明白赵家村的村民仍旧顾忌先前情义,当下仍担心三叔公一家今日逃过此劫后,将来见面不好开口。

  所以当下这些村民依旧不愿得罪三叔婆等人。

  对于村民们的这个想法,赵廷和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相反,他却也是很能理解这些村民。

  说到底。

  倘若此次三叔公一家不能尽除,那将来村里大事仍由三叔公做主。

  因此当下任谁也不想得罪三叔公一家。

  清了清嗓子后,赵廷和再次提高音量道。

  “依照大明律法,族老罪徒理当问斩,家人连坐。”

  “然我朝陛下以仁为怀,故饶恕其家,不予连坐。”

  “而这些意图劫囚的罪徒,与谋逆同罪,罪无可赦。”

  没有再次问向那些百姓。

  赵廷和当即下令。

  “斩!”

  “一应罪徒,尽数斩首!”

  随着赵廷和声音落下,几名兵卒兵卒手持长刀,径直便朝三叔公那些族老大步走去。

  可直到此时。

  不只赵家村的三叔公,就连其他村的族老也不相信自己今日会被处斩。

  哪怕赵廷和说的已然再清楚不过。

  可他们仍旧不相信,除了乡约民法,还有什么能惩治他们。

  也正是看到这些老棒子表情不屑,甚至胸有成竹直等他出声停止行刑,然后上前致歉。

  赵廷和眉头不由紧皱,心中愈发鄙夷的同时,正色喊道。

  “且慢!”

  “赵大人?”

  没有理会王弼的询问,赵廷和大步上前,径直朝台上那三叔公走去。

  而此时下方的百姓也不免轻叹了口气。

  到底还是王法不下乡。

  即便赵廷和把阵势弄的很大,哪怕赵廷和连夜将他们喊起来,喊到这里观刑。

  可说到底。

  赵廷和终究还是赵家村的人,他自然也不敢杀三叔公。

  和这些百姓以为这次必然不了了之相同。

  当看到赵廷和大步朝自己走来,那三叔公表情得意,嘴角挂着几分不出所料的笑容。

  “廷和,朝廷交给你的差事,若有什么难处,你尽管告诉三叔公便是。 ”

  “不用故意闹这么一出。”

  “叔公看你是晚辈,自然会照顾你。 ”

  “来,快给三叔公松绑!”

  那三叔公说着便要起身,可他身旁的兵卒抬腿一脚便直接将他踹到了地上。

  “混账东西,你真敢动手?”

  看着死到临头还洋洋得意的三叔公。

  赵廷和面色阴沉,缓步走到跟前低眉俯视道:“这些将士都是沙场老兵,都为朝廷杀过贼兵。”

  “三叔公你敢对这些将士不敬?”

  “以前自然是不敢!”

  听到赵廷和这话,双手被麻绳绑住的三叔公费力跪着了身子。

  “若放到以前,我自然不敢对这些军爷不敬。”

  “只不过当下却不同了!”

  “哦?”赵廷和暂时压下心头杀意,转而问道:“有何不同。”

  “自然是朝廷需要我们这些人做些什么!”

  三叔公表情得意,幽幽说道:“你刚当官便带着数百名兵卒回村,不就是为了立威?”

  “再三言说我们与那谢良辰有所勾结,说什么国法不容。”

  “其目的不也是让我们心生惶恐。”

  “好将来被你赦免后,对你感恩戴德,乖乖听命?”

  “廷和,三叔公虽然没当过官,可也没少同那些官老爷们打交道。”

  “必然是朝廷交给你的差事有用的着我们这些族老的地方,所有你才费力闹这么一出。”

  赵廷和闻言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见他如此。

  赵家三叔公以为自己说中,表情愈发得意说道。

  “廷和,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便是。”

  “咱们都是自家人,无需闹这么一说。”

  “看你新官上任,这次的事三叔公便不同你计较。快过来给我松绑!”

  听到这话。

  赵廷和面带笑意,朝三叔公缓步走了过去。

  可也就在那三叔公刚站起身子之时,赵廷和从身后朝他双腿踹了一脚,随即一手直接按在肩头,让他规规矩矩跪在了众人跟前。

  “赵廷和!”

  “三叔公说的没错,朝廷交代的差事的确难办,也有用得着三叔公还有其他村老的地方。”

  “那你还如此待我?”三叔公怒声吼道。

  “三叔公莫急。”

  “这次朝廷要用你们的性命,匡正国法。”

  “使王法下乡,使百姓遵守律法,摒弃乡约!”

  “啊?”

  在三叔公惊骇喊声中,赵廷和接过兵卒递来的长刀。

  下一秒手起刀落,立时便将那三叔公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斩!”

  听到赵廷和下令。

  周围兵卒再没有犹豫,纷纷举刀,将那些各村族老一并处斩。

  见此一幕。

  不远处跪着的三叔婆悲声哀嚎,同时嘴里还不停咒骂赵廷和不是东西。

  只不过当下赵廷和压根没去看她。

  强压下头次杀人而略微颤抖的右手后,赵廷和看向一众村民,正色说道。

  “国法昭昭,不容徇私。”

  “我朝陛下以仁为怀,特许恩旨饶恕一众罪徒族老家人。”

  “然!”

  赵廷和猛地看向三叔婆那七八人。

  “劫囚之罪,罪同谋逆。”

  “罪徒枭首,其家株连。”

  “将劫囚罪徒尽数斩首,派兵抄没罪徒各家!”

  随着赵廷和声音落下。

  除三叔婆之外的其他几人赶忙叩头请罪。

  或凄声求情,或诉说往日情义。

  只不过当下的赵廷和眸光甚是坚决,压根没有半分动摇。

  片刻功夫。

  连同三叔婆在内的那七八名百姓也被一并处斩。

  “廷和....不对,赵大人。”

  一名发须皆白的老人蹒跚走到一众百姓跟前。

  赵廷和认的出来,这是先前在他村里的教书先生。

  他,甚至连同他父亲,都是张老先生开的蒙。

  按说张老先生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可就因为是外乡人,所以便不能担任族老,甚至处处被打压。

  看到张老先生近前,赵廷和赶忙跳下平台,亦步亦趋上前搀扶住张老先生。

  “老先生有何赐教?”

  “赐教不敢当。”

  张老先生冲赵廷和行了个晚生礼,随后恭敬说道。

  “三叔公那些个族老连同谢良辰,为祸民间,死有余辜。”

  “然朝廷以仁治世,饶恕其家。”

  “而意图劫囚的众人多半是先前受三叔公一家恩惠,三叔婆上门他们便不好拒绝。”

  “如今劫囚之人已死,还望赵大人念在朝廷以仁治世的份上,饶恕其家!”

  “赵大人恩德,修武县百姓必感恩戴德.....”

  说罢。

  张老先生当即便要给赵廷和下跪。

  “晚辈不敢当,老先生快快请起。”

  “那劫囚之人的家人.....”

  “老先生,国法不可违!”

  “可是.....”

  不等张老先生继续出声,赵廷和眸光郑重,搀扶张老先生的手微微用力,随即意味深长说道。

  “老先生,国法不可违。”

  “可我朝陛下以仁为怀,晋王殿下更是随陛下一同长大,自然也学到了陛下爱民之精髓。”

  “待明日....”

  言至于此,赵廷和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张老先生愣了数秒便也明白了赵廷和的意思。

  “赵大人是说,明日晋王殿下会赦免.....”

  “今日恰好老先生也在赵家村。”

  没有让张老先生说完,赵廷和猛地提高音量,冲周围百姓高声喊道。

  “罪徒族老已被惩处,然我朝律法却准百姓自己推选出村长、里正,治理村子。”

  “今日张老先生正好在此,不如就请老先生主持,推选村长一事。”

  “不可,老朽并非官身,赵大人在我怎能.....”

  “劳烦张先生了!”

  见赵廷和冲自己躬身一礼,张老先生愣了一下,随即便也没有继续推辞。

  略微沉吟便也看向面前的一众村民,摇头晃脑道。

  “所谓村长,总领一村,顾百姓民生。”

  “承县令之命,表一村所请。”

  “故此担此任者,必有担当。”

  “况我朝极重孝悌,敬老爱友,恭顺兄弟亦是必然。”

  “烦请诸位乡亲推举一二。”

  赵家村推选村长、里正的同时,赵廷和便也重新走到王弼跟前。

  “将军,赵家村之事便也告一段落了。”

  “直等朝廷派来修武县令,一切便也尘埃落定。”

  “嗯。”

  “不知赵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自然是听凭朝廷差遣。”

  王弼眼眸微转,随即看向赵廷和道:“不知赵大人可有心前往边境,建功立业?”

  “嗯?”

  被这么一说,赵廷和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不过见王弼没有取笑他的意思,便也笑着摆摆手道:“下官虽不是文仕出身,可终究是手无缚鸡之力。”

  “想来也上不了战场,杀不了敌寇。”

  “并非让你上阵杀敌!”

  见赵廷和会错了意,王弼紧跟着道。

  “本将有意请命前往西南前线,只是军中尚缺一出谋划策之人。”

  “近日来见大人有谋略却不迂腐。”

  “所以想请问大人有没有一同前往边境的心思。”

  身为武人的王弼很少看文臣顺眼。

  只是这赵廷和却与朝中那些迂腐文臣很不一样。

  这家伙有谋略,有威严,也敢亲自动手杀人。

  很合他王弼的脾气。

  同样。

  面对王弼的邀请,赵廷和点了点头,拱手回道。

  “承蒙将军不弃。”

  “若朝廷派遣,下官义不容辞。”

  “好!”

  王弼闻言大喜过望。

  只要赵廷和不反对,他便能向老朱开这个口。

  待赵家村推选出新的村长过后,王弼便也同赵廷和朝县城府衙赶去。

  次日天明。

  一大早朱棡便跑到老朱房中,急忙说道。

  “爹,昨夜赵廷和连带劫囚的一干罪徒,还有修武县各村族老一并斩首了。”

  “果真有人敢去劫囚?”

  “是。”

  朱棡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继续道:“而且赵廷和也已下令,株连劫囚罪徒全族。”

  “爹,这般酷吏手段,儿子甚至想到了当年的杨宪!”

  此言一出。

  原本还欣赏赵廷和雷霆手段的老朱,当下也是不由一顿。

  即便知道朱棡没有别的心思,可如今赵廷和还真与当年的杨宪极为相像。

  同样是自己这个皇帝亲自拔擢。

  二人也同样是雷霆手段,严吏品性。

  简短沉吟过后,老朱眸光一凝,直勾勾看向朱棡。

  “劫囚罪徒的家人,都已伏法?”

  “那倒没有。”

  “赵廷和命兵卒把守罪徒家门,不准那些罪徒家人逃离遁走。”

  “儿子之所以得到消息,也是赵廷和派人请儿子前去处置那些罪徒家人。”

  “傻小子,赵廷和是要让你施恩!”

  待听到朱棡这话,老朱顿感豁然开朗,当即笑道。

  “昨夜没有立即惩治那些罪徒家人,反而等到今日,让你这个晋王去做。”

  “赵廷和摆明了是要你宽恕那些罪徒家人。”

  “他这是要让你这个晋王得民心。”

  被老朱这么一说,朱棡愣了数秒,当即便也明白了过来。

  毕竟有罪徒族老的先例在。

  对于劫囚罪徒的处置,换做任何一个官员都会只效仿处置罪徒族老那般,只惩罪首,不作株连。

  而赵廷和却当着百姓的面,言明依照大明律法当连坐其家。

  此时更是让自己前去处置。

  摆明了。

  赵廷和是想让自己出面宽恕那些罪徒家人,让修武县的百姓对自己这个晋王感恩戴德。

  让朱棡觉得有趣的是。

  这赵廷和能想到此处,那便说明他并不是对声名一无所知,毫不在乎之人。